導演金基德新冠去世,「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

2021-01-08 網易

  原標題:導演金基德新冠去世,「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韓國導演金基德去世

  又一春不再來

  

  金基德

  12月11日,韓國知名導演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因新冠肺炎去世。

  他是韓國最厲害也最跳脫的知名導演之一。曾代表韓國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又拿下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但他身上又帶著諸多爭議,才華不被韓國國民認可、身負各種醜聞以及甩不脫的情色片導演印象。

  這幾年,他在俄羅斯電影界發展,去年還擔任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審片委員會委員長。這次前往拉脫維亞,他希望通過買房子獲得永久居留權。

  但金基德沒有出現在房產交易現場。而後就是他患上新冠肺炎並因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前後不過短短十來天。

  

  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留下了多部經典作品。包括最受大眾好評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聖殤》、銀獅獎的《空房子》、獲得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的《阿里郎》等。

  八年前,金基德曾帶著《阿里郎》來到上海電影節,這也是他為數不多的訪華經歷。他的特立獨行給外灘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金基德在上海

  2012年,第十五屆上海電影節開幕式明星走紅毯的時候,大小明星個個鮮衣怒馬,釵環交錯。這時候突然蹦出了一個頭髮花白,趿著一雙破鞋的矮壯小老頭,在紅毯上揮舞著自己的破夾克,閒庭信步旁若無人。鏡頭快速地切走了——再拍下去會影響收視率的。

  這是金基德當時在上海的亮相。花白頭髮在去年坎城的時候已經引起軒然大波——三年隱居竟已蒼老至此。

  第二天我在影城大廳又撞見了他,手裡拿著一堆冊子,在翻譯的帶領下像是要奔赴什麼論壇。依然是這一身衣服。

  第三天,我面對著他本人,終於看清了這身三天不換的衣服——在上海悶熱的黃梅天裡——條紋T恤已經髒得辨不出原來的顏色,牛仔褲上有各種斑痕,還有微微異味,短幫靴已經只能用來做拖鞋了。應該不止三天沒換了。

  這位重新出道的隱士看上去心情大好,像是一個大病初癒的孩子,歡樂、敞開心扉、享受一切。

  

  金基德

  他說是《阿里郎》治癒了他。

  《阿里郎》是金基德在患上社交恐懼症後隱居的三年裡所拍攝的電影。他患上社交恐懼症,據他自己的說法,一是因為一手培植的助理導演張勳盜走了自己的劇本,結果拍成的電影爆紅;二是因為在拍攝電影《悲夢》的時候,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女主角李娜英意外死亡。「這兩件事情讓我重新思考電影和生命,我不再相信人,也開始懷疑電影。」他說。

  影片鏡頭對準他自己的個人生活,拉屎撒尿、罵街吐槽、又哭又笑、又唱又跳,無所不曝。

  它在韓國上映的時候,只有2000個觀眾,就算是在金基德的電影裡面,這也算是少的。

  但這部電影獲得了坎城的青睞,獲得了一種關注單元的最高獎。

  

  《阿里郎》

  金基德說自己在《阿里郎》裡反省人生、反省電影,但他在電影裡對獎項也講興十足,歷年獲得的獎盃如數家珍,這樣的反省不免讓人疑竇叢生,與其說反省,不如說是他多年的受冷落之後所產生的自卑加自戀情緒的總爆發。

  他總是抱怨韓國觀眾和影評人由於他的非科班出生而沒有公正對待他,他總是感謝歐洲的電影節和觀眾發現了他,他的自卑來自前者,自戀來自後者。他是一個既敏感又需要別人肯定的人,但他的祖國恰恰沒有給他這些。釜山電影節的選片人全燦一在坎城看過此片後說:「我感到羞愧和丟臉。」

  02

  患上社交恐懼症的金基德

  2008年,金基德患上了社交恐懼症,賈樟柯在評論這件事的時候,就說了一些非常「勢利」的話,引起了人們的反感,他說:「你做這樣的電影應該也預料到這樣的遭遇,全世界都是這樣的。我覺得太跟大眾鬥氣了,不必要。有點向大眾撒嬌的感覺,你把自己看得太什麼了,難道韓國沒有金基德電影就不精彩了嗎?」

  賈樟柯所說的「做這樣的電影」,指的是金基德所開闢的韓國獨立電影的一種製作模式——節奏快、劇本隨意、不講究場景、非職業演員。

  「剛開始我也覺得挺好的,因為他的意圖是希望打破電影拍攝的某種模式,但後來自己也成為了一種僵化的模式,挺單調的。我非常不喜歡金基德,我覺得他是走火入魔的獨立電影,我覺得他藝術上一點價值都沒有,只是譁眾取寵。」

  

  金基德

  賈樟柯的刻薄話其實有一定道理,在《空房間》之後,金基德所有的電影都掉入了一種不斷複製的模式——受傷的女子、封閉的空間、愛欲糾纏、還有沉默的劇情。

  《春夏秋冬又一春》在他的電影中算是個異類。它攝影精緻、劇情富有禪意,讓老外愛不釋手。也讓金基德第一次嘗到了「認同」的滋味。

  在2005年之後,他每年一部電影:《弓》、《時間》、《呼吸》、《悲夢》,重新無可挽回地掉進那個封閉的陷阱。韓國觀眾和影評人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後對他產生的微薄好感被消耗殆盡,他的電影除了死忠粉絲之外終於再也沒什麼人看了——連西方電影節也厭倦了——這才是他患上社交恐懼症的根本原因,他自己所說的原因只是導火索而已,因為連他自己都說從04年以後自己就「像一朵花,慢慢凋落」了。

  他像一隻困獸,在自己編造的牢籠裡做垂死掙扎,試了各種方法——《呼吸》請了中國演員,《悲夢》請了日本演員,終究無力回天,在李娜英之死的催化下,他崩潰了。躲進深山,自絕於人世。

  

  通過《阿里郎》,金基德似乎是完成了一次涅槃。但從採訪中和他的新片《阿門》中,我們可以看到,金基德只是通過《阿里郎》重拾了自己的信心,他並不試圖改變自己的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說,從逃入深山到返回人世,便是一出自虐的大製作電影。

  在《阿里郎》的總結陳詞裡,他說:「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這樣的三個詞精準地概括了他的電影。也許很多人希望在他的電影中尋找藝術電影的微言大義,但他電影的精髓並不在此,而在於如何讓自虐、施虐和受虐變得合理而好看。

  

  對話導演金基德

  Q=外灘thebund A=金基德

  Q:來上海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A:在上海電影節有這樣的粉絲,我覺得很幸福。全世界都有喜歡我的電影的人,這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

  Q:在04年的兩部電影《撒瑪利亞女孩》和《空房間》之後,你的電影無論在評價還是票房都不好,你自己的感覺呢?

  A:你說得很正確。我就像一朵花一樣,這兩部片子處於我盛開的時候,後來就慢慢凋落了。但現在可能會再開一次吧。

  Q:是因為《阿里郎》嗎?《阿里郎》這部電影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A:在生活中人總是要受傷的,阿里郎是一部可以治療傷痛的電影。對我來說,阿里郎就是一位醫生。通過阿里郎,我又重新開始拍攝一部電影《聖殤》,它講述了母親和兒子之間復仇的故事,它又重新回到我原來的電影風格,暴力、殘忍。

  Q:關注邊緣人的題材,會改變嗎?

  A:還會延續。

  Q:社交恐懼症對你有啥影響?

  A:也算是經歷過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吧。

  Q:在《阿里郎》裡面我看到你很重視那些電影節的獎盃,似乎對它們念念不忘。

  A:通過這些獎項,可以說是尋找到了阿里郎的精神。韓國民謠《阿里郎》,韓國人在心情低落、吐露真情的時候喜歡唱,可以激發生的鬥志。拍攝阿里郎之前,我又很多次想死的念頭,我不喜歡人,也無法理解人。但通過阿里郎之後,我發現不是別人有問題,而是自己內心有問題。我通過這個作品我找到了自己內心的答案。

  Q:作為一個導演,你在韓國國內非常落魄,遭到觀眾的奚落,在國外卻受到尊重和禮遇,對這樣的經歷你自己是怎麼看的?

  A:我覺得首先這是一個電影史的問題。在歐洲電影經歷了歷次的美學革命,觀眾可以接受各種各樣的美學風格,但是在韓國,影響只來自美國大片,觀眾懶於思考更多種類的電影,沒有空間留給那種更加電影化的電影。其次韓國的影評人在評論電影的時候,總是對那些受過正規電影高等教育的導演青睞有加,像李滄東、張善宇。他們明明在我的電影中看到了新的東西,但他們對我的評論卻有所保留。因為讚揚他們的電影非常保險,非常政治正確,讚揚一個非正規軍卻總是要冒風險。在觀眾方面,由於我電影中的人物是充滿侵略性的,而公眾卻只喜歡那些在道德上正確的人,他們拒絕追隨一個有侵略性的、道德上有小汙點的人。影評人和公眾構成了韓國的真實面孔,我接受他們,因為這就是真正的韓國。

  Q:《阿里郎》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電影節發掘我,我就是一個票房失敗的導演」。

  A:在韓國的話,一部電影如果在主流市場沒有票房的話,就已經死掉了。我通過歐洲的電影節,擁有了很多歐洲的觀眾,也拿到了來自歐洲的製作費。我非常感謝歐洲的電影節,這是一種感謝的表達。中國的新生代導演,像婁燁,也和我的狀態也差不多。

  Q:很多人覺得你的電影是情色電影,你自己怎麼看?

  A:這是看的人的問題,不是電影的問題。

  Q:那你怎麼看待自己的電影?

  A:能看懂我的電影的人,都是懂得人生的人。我的電影就是像提出「你是如何理解人生的」的那種電影。

  Q:那電影呢,電影是什麼?

  A:大多數人覺得電影是一種娛樂,但我覺得電影是一種力量,一種反映時代的力量。我相信人類具有預言的能力,電影也可以成為一個預言。但我覺得確實存在一類專門拍那種應該被社會拋棄的很壞很壞的人的電影。另外還有一些電影則充滿了感傷主義。

  Q:那拍電影呢?意味著什麼?

  A: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電影,我的電影不是動作電影,也不是劇情片,甚至不是藝術電影。我總是對人的各個面向感興趣,就像剝洋蔥一樣,對我來說,拍電影發現了人們一層一層掩蓋起來的東西。我希望觀眾在看我的電影的時候,會說「嗯,這確實有可能會發生的。」

  Q:你曾說過你的電影的起點是「恨」,如何理解呢?

  A:我是在一個更大的語境中用「恨」這個詞的。這種恨不針對某個個人或某件事,而是一種我生在這世上卻無法理解這個世界的感覺。這是我拍電影的起點。也許用「誤解」來代替「恨」會更好。

  Q:對你影響大的導演有哪些?

  A:韓國的有李滄東,外國的有庫斯圖裡察。張藝謀的《紅高粱》我也很喜歡。

  Q:你又是怎麼理解愛的?你的很多主人公都因為愛而受苦

  A:聖經也好,佛教也好,都把愛放在第一位,愛是一種治療的方式。但是愛過度的話,就會變成一種罪孽。

  Q:而且受痛苦的總是女性的肉體和動物的肉體,有什麼原因嗎?

  A:我並不有意這樣做的。但確實他們在我的電影中總是成為痛苦的見證者,我覺得這和韓國社會生活有關,女人和動物在受到攻擊時總是沒有抵抗力的,他們成為暴力的發洩對象。在《情色屋簷下》中,當小女孩來到屋子裡開始賣淫的時候,魚就掉到了地上,並窒息而死。《漂流欲室》裡的魚也窒息而死了。動物死亡的場景經常是關鍵的地方。

  Q:你哪部電影得到了迄今為止最令你滿意的個人反饋?

  A:是《春夏秋冬又一春》,有一次在林肯中心放這部電影,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在影片放完之後不肯走,一定要見我。我們見面之後,她說謝謝我讓她在死之前看這麼好看的電影。我也謝謝了她。她看懂了我的電影,《冬去春又來》不是宗教題材電影,講的是人生。

  Q:《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非常東方的敘事,你在這方面有自覺的探索嗎?就是讓電影看起來更像一部東方電影。

  AB:我本身是韓國人,我的電影中有東方氣質是很自然的事情。電影雖然從歐洲開始,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氣質。

  Q:那你覺得東方的氣質具體是指什麼呢?

  A:西方人的內心世界是比較抽象化的,內心的自我剖析是很充分的。但東方文化會展示生活化的、美好的一面。看西方電影的時候,會覺得人為什麼會這麼可惡呢,它展示了人的不同面。但東方文化大概更傾向於講好的一面。

  Q:所以你是哪一種?

  A:人不是醜陋的,也不是壞人,人本身就是那樣的。但人們不希望在電影裡看到那樣的人。很多人拍電影時候會把人們不喜歡看到的東西去掉,但我覺得應該要表現出來。

  Q:你能談談在你的電影中的黑暗和希望嗎?在我看來它們在你的電影中都並存著。

  A:我試著不用花哨的電影技法來誠實地表達——不用專業演員、不訴諸複雜的思維、也不挑動人們的情感,我的電影中確實有黑暗和光明、悲傷和愉悅的張力,這是我的哲學觀。黑白同色,沒有黑你就無法指出白,沒有白也無法辨認黑。這是相互的存在。

  文/王華震

  編輯/siri110

  本文內容來自《外灘畫報》2012年07月05日第496期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文轉載:http://yl.shaoqun.com/a/211362.html

  聯動優勢電子商務:https://www.ikjzd.com/w/1921

  cima是什麼:https://www.ikjzd.com/w/1372

  環球b2b:https://www.ikjzd.com/w/1762

  
原標題:導演金基德新冠去世,「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原創外灘君外灘TheBund韓國導演金基德去世又一春不再來金基德12月11日,韓國知名導演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因新冠肺炎去世。他是韓國最厲害也最跳脫的知名導演之一。曾代表韓國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又拿下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但他身上又帶著諸多爭議,才華不被韓國國民認可、身負各種醜聞以及甩不脫的情色片導演印象。這幾年,他在俄羅斯電影界發展,去年

相關焦點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
    11日晚早些時間,據《韓國文化日報》等多家韓媒援引拉脫維亞媒體Delfi報導,韓國導演金基德疑似因感染新冠於12月11日晚在拉脫維亞去世。隨後,據韓媒xsportsnews報導:金基德確認死亡。與金基德親近的人最新表示:「對(金基德導演的)家人進行了確認,結果證實外媒的死亡報導是正確的。聽說家人今天也接到了聯繫。」金基德電影公司也確認了金基德導演去世的消息。對於導演來說,六十歲是創作的黃金期。
  • 金基德:死於七千公裡之外
    拉脫維亞、金基德、新冠、去世,似乎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去的幾個詞,怎麼就能同時出現在一條新聞裡。為此還特意去看了一眼拉脫維亞在哪。這是一個遠在北歐的國家,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和瑞典、芬蘭隔海相望,與莫斯科相距不過數百公裡。據媒體報導說,金基德是11月20日去的拉脫維亞,原本計劃在尤爾馬拉買房定居。
  • 知名導演因新冠去世
    知名導演因新冠去世 2020-12-1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突發: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主要網際網路門戶網站德爾菲(Delfi)今日發布消息,坎城、威尼斯和柏林三大電影節的常客,著名韓國導演金基德(Kim Ki Duk)因新冠肺炎併發症,當地時間11日晚在拉脫維亞一家醫院去世。
  • 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 曾獲威尼斯金獅獎
    世界著名導金基德(韓)於拉脫維亞當地時間12月11日感染新冠病毒併發症去世,享年59歲。此消息已獲得釜山電影節組委會執行主席確認。金基德在上個月20日中旬進入拉脫維亞,但因感染新冠病毒併發症,短短數日就在拉脫維亞一家醫院去世。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特立獨行拿獎無數
    當地時間12月11日,將於本月20日年滿60歲的韓國著名電影導演金基德被證實死於新冠病毒感染併發症。據拉脫維亞門戶網網站的報導,韓國導演金基德日前因新冠病毒,在當地醫院去世,得壽59歲。金基德初中輟學,經常寫錯字,卻是韓國獲獎最多的導演;在韓國,他被認為是「譁眾取寵的異類」,在國際上卻是東方電影的代言人;他可能是世界電影史上除默片外使用對白最少的導演;他拍片速度之快可以去申請吉尼斯世界紀。坎坷的前半生,造就了這位導演特立獨行的電影和行事作風格。
  •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2020年已有上百位明星倒在病毒之下…
    12月11日,電影界悲傷的一晚,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於拉脫維亞去世,距離他60歲生日不到10天。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董事長全陽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哀悼金基德:「從朋友那裡,我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金基德導演從哈薩克斯坦搬到拉脫維亞,他卻在生日前一周因新冠去世。」還寫道:「住院兩天後,就匆匆離去,對於韓國電影界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十分令人悲傷。
  • 韓國導演金基德患新冠去世,才華和醜聞並舉,功過是非時間判
    要說韓國如今最牛的導演是誰,那首先肯定得數金基德了。不過在昨晚據俄羅斯有關媒體報導說,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因感染新冠治療無效去世。該消息已經得到金基德身邊的人和媒體的證實,這個消息的確讓人遺憾,也是韓國電影界的一大損失。畢竟金基德今年才60歲。
  • 59歲韓國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曾當眾扇女演員耳光拒不道歉
    韓導演金基德因新冠離世!還差9天60歲,作品和人品口碑差別大——引言。12月11日晚,據俄羅斯多家媒體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在拉脫維亞不幸離世,享年59歲。網友猜測,金基德應該是在當地拍戲過程中染上新冠,對於他的離世,不少人難以接受,而且12月20日,恰好是他60歲生日,在生日前9天離世,確實令人遺憾。金基德在韓國導演界名聲很大,他執導的電影曾多次入圍過國際電影節,包括《壞小子》、《空房間》、《呼吸》等作品在國內口碑也很好。
  • 韓媒: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去世
    據韓國《朝鮮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人士11日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相關閱讀:據拉脫維亞網站Delfi報導,金基德11月20日從聖彼得堡經愛沙尼亞,抵達拉脫維亞。金基德在拉脫維亞期間,一直與當地藝術家Виталий Манский聯繫,甚至透露有意在Jurmala(尤爾馬拉)買房。直到前一日,金基德並沒有露面原定的會議,同事察覺不妥後報警。
  •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感染新冠去世,韓國影壇損失一員大將
    據外媒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享年60歲。金基德是韓國最有名的文藝片導演之一,也是韓國影壇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少數導演之一,其作品多次入圍威尼斯、柏林等國際電影節並獲獎。
  • 今日疫情匯總: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成都重慶又現疫情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圖說:由於疫情復燃,9月1日起,香港開啟自願參與的大規模新冠病毒檢測。圖/AFP)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信息中心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11日20時,全球累計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6972萬例,累計病亡超158萬例。
  •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去世,曾多次獲國際大獎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在11月20日抵達拉脫維亞,在前兩天出現新冠病毒肺炎症狀,兩天後因併發症去世。該消息得到官方認證,具體去世時間是當地11日凌晨,距離其60歲生日僅有9天。在此之前,與金基德合作過的俄羅斯電影導演和他在當地的翻譯都確認了該消息,而他在韓國國內的友人透露,家屬已經在不久前收到噩耗,正在想辦法接回並處理身後事。網友們對他的去世表示悼念,並列舉了其最出圈的作品空房間和《春夏秋冬又一秋》。
  •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新冠併發症去世:春夏秋冬又一春,可惜你沒等到
    據韓媒11日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震撼世人。報導稱,金基德出生於1960年,為韓國著名導演和編劇,其作品多次入圍威尼斯、坎城等國際電影節並獲獎。內地觀眾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春夏秋冬又一春》了,這部戲的畫面語言令人驚嘆,極簡,極美,對於人生的思考充滿禪味。金基德是一位充滿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他的電影基調都是灰色、抑鬱系的,這與他對於人生的理念類似。在一部金基德本人的紀錄片裡,金基德稱人生是不快樂的,充滿矛盾、困惑和痛苦。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曾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生前陷性侵醜聞
    年僅59歲的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於12月11日被爆在拉脫維亞去世,死因是新冠肺炎併發症。金基德的離世震驚整個電影界,韓國又損失了一名非常優秀的電影人。據韓國媒體的報導,11月20日的時候,金基德抵達拉脫維亞,目的是想在拉脫維亞買房子定居,拿到居留權。
  • 著名導演感染新冠去世
    韓國著名電影導演金基德因感染新冠,於12月11日在拉脫維亞去世,終年60歲。據悉,金基德因想要獲得居住權,於11月20日進入拉脫維亞並欲在當地購置房產。本月5號之後,他朋友發現聯繫不上他了,於是通過排查,發現他可能因眼暈症在入院後去世,疑為感染新冠肺炎。此前拉脫維亞網站Delfi曾有消息表明,金基德並沒有露面原定的會議,同事察覺不妥後報警,跟其翻譯確認後稱導演12月11日凌晨1點20在醫院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特立獨行拿獎無數卻又醜聞不斷
    昨天,一條突發新聞刷遍了外網的社交媒體:韓國著名導演及編劇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因新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去世,享年59歲。報導稱,金基德是從聖彼得堡途經愛沙尼亞抵達拉脫維亞的,本來打算在拉脫維亞海濱城鎮尤爾馬拉買房,卻不小心染上了新冠病毒引起併發症離世。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他沒能等來「又一春」
    本周最重磅的新聞,當屬韓國導演金基德去世。據韓國多家媒體確認,他因感染新冠肺炎併發症於12月11日晚在拉脫維亞去世,終年60歲。金基德多次提名歐洲三大電影節重要獎項,曾憑《聖殤》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憑《撒瑪利亞女孩》獲柏林最佳導演,憑《空房間》獲威尼斯最佳導演。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生前曾陷性侵醜聞,妻子不堪壓力離婚
    12月11日晚,有外媒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引發網友熱議。隨後,韓媒確認金基德感染新冠肺炎在拉脫維亞去世,終年60歲。家人在11日收到了消息。據悉,金基德於11月20日進入拉脫維亞,在當地找房子,想要獲得居留權。本月5號之後,他朋友發現聯繫不上他了,於是通過排查,發現他可能因眼暈症在入院後去世,疑為感染新冠肺炎。
  • 著名導演因新冠併發症去世
    據韓國《朝鮮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人士12月11日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Ki-duk Kim),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當地時間2018年2月17日,德國柏林,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