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guo別了2020的最強寒潮,
我們在「棉褲才是真愛」的低溫中
迎來了2021,
儘管下一輪寒潮還在路上,
但「媽,我要穿秋褲」「想嫁給暖氣」
的聲音卻早已在朋友圈迴蕩。
可是,今天我要說的是,
告別對被窩的摯愛,
到新鄉的太行山間,
一覽冰雪的蒼茫和晶瑩,
擁抱真正的「詩和遠方」!
不過要提醒一句,
裹緊你的小棉襖!
一
寶泉秘境的冰與雪
歷經了零下十多度的寒潮洗禮,
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對被窩無限眷戀,
但是騷動的心卻不甘蝸居,
依舊渴望窗外的詩和遠方。
於是就有了冬日的踏雪遠行,
就有了追逐冰掛的尋夢之旅,
就有了各種各樣戶外賞雪自拍秀……
(萬仙山冬韻 )
那麼,新鄉的小夥伴們有福了,
可以不用遠走他鄉,
就能賞冰掛、觀霧凇、滑雪,
因為咱們有著八百裡太行
最美的一段——
它從最西側豫晉交界的寶泉開始,
到關山、八裡溝、萬仙山等
薈萃的南太行,
再到蒼峪山和落霖山的太行餘脈,
一路蜿蜒向東,
造就了眾多的山水名勝。
(雲鎖群山)
今天筆者就跟各位一起,
從太行秘境寶泉開始,
在新鄉的太行山間賞雪觀冰,
看雲海和日出,
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領略造化的變幻多姿。
(銀裝素裹 秘境寶泉)
寶泉,
因扼守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通道,
又位於「懸天古道」白陘之上,
而且河谷巨石形似元寶而得名。
加上25億年前形成的嶂石巖地貌,
造就出一條巨大的U型峽谷,
和太行山最壯觀的瀑布群。
穿行在峽谷當中,
夏日裡叮咚的泉水,
猶如摺扇飛躍而下的疊瀑,
都變成了冰雪的世界,
定格成一幅幅動人的水粉畫。
悄無聲息地鑲嵌在絕壁丹崖之上,
就像冰雪雕刻的藝術品,
呈現給冬日的太行
還有前來欣賞它的人,
演繹著「相逢是緣,相聚是緣,
相散也是緣」的季節故事。
(萬叢冰掛一點紅 )
沿著峽谷繼續前行,
原本活潑的溪水變得沉默,
原本撒歡的流水也安靜了下來,
那些順著巖石縫隙流下的水,
此刻都變成了身披鎧甲
手拿長劍的將士,
威風凜凜地立在天地之間,
守護著峽谷和太行,
守護著這方綠水青山。
而近旁幾株傲雪挺立的小樹,
則用盡全力為這些「將士」加油喝彩,
看她們漲得通紅的臉龐,
就知道她們有多麼興奮和努力!
(俯瞰寶泉遊龍灣 )
登臨崖上,
遙望對面山崖,
俯瞰腳下遊龍灣,
頓時會有「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情;
恰此時——
北風烈烈,
冰封太行馳蠟象;
高峽蒼茫,
銀裝寶泉正莽莽。
凜凜冬風催草折,
霜落冰凌崖萬丈。
二
雪染太行的壯與美
拒大漠而屏幽燕,
枕三晉而割秦齊。
太行山的雄壯不僅自古被世人謳歌,
還被賦予民族的脊梁被國家稱頌。
(波瀾壯闊南太行 )
當然,
太行不單純是雄壯,
它還有許多柔美之處,
峽谷與溪流,
雲霞和日出,
讓太行山,
尤其是新鄉的南太行造就出——
關山、八裡溝、天界山、九蓮山、
萬仙山、秋溝和齊王寨等
諸多「北國江南」的山水奇觀。
(萬仙山峽谷雪後初霽)
作為上蒼垂青的新鄉南太行,
群峰畢至,飛瀑流泉,峽谷橫亙,
可以說攜祥雲於腰間,
納流水於膝下。
筆者曾有幸多次去過南太行的
七個景區,
對每一處山川都充滿敬意。
(關山天柱峰雪景雲海)
關山的連翹和天柱峰的頂天立地,
東壩頭的霧凇和俯瞰八裡溝的壯闊,
天界山的雲峰畫廊和鐵頂的雄渾,
八裡溝的天河瀑布和一線天的險峻,
九蓮山的神秘和天梯的凌空飛架,
萬仙山的絕壁長廊和郭亮的古樸,
齊王寨的海棠和齊王隱居的傳說,
秋溝的萬畝桃花和飛瀑流泉的清幽……
無不吸引著海內外的遊客前來探訪,
在這裡留下無數的驚嘆和讚美。
(天界山冬日雲海雪景 )
隨著寒氣的反覆加碼,
南太行則「蕭瑟冬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晶瑩剔透的冰掛,
銀裝素裹的峽谷,
與河流、山林、村居等彼此交融,
繪就世外桃源,
造就人間淨土。
(秋溝仙境 )
踏上層雲看日出,
美不勝收南太行。
關山東壩頭和天界山鐵頂的日出,
因為常常有雲海的加持,
尤為攝影愛好者青睞,
有些發燒友甚至會在
山頂一住十天半月,
就為等那一抹東方的猩紅。
(天界山日出 )
每當日出時刻來臨,
東方天空便繁星隱去,
顏色先由灰變黃直至橙紅,
極目遠眺處的地平線附近,
則裂開一條金色的縫隙,
漾起層層雲浪,
此時天邊泛出微微黃光,
接著這種顏色越來越濃,
片刻之後,
太陽就會像個黃鴨一樣
從雲中躍出,
繪就一幅「太行雲海日出」圖!
(萬仙山樹掛和日出 )
如果下場雪,
哪怕是一場霧,
只要氣溫夠低,
南太行的八裡溝和萬仙山等地,
就會形成壯觀的樹掛
和大氣磅礴的雪景圖。
巨龍蜿蜒太行挺立,
銀裝素裹的裝飾下,
冰掛是自然而然的產物。
(八裡溝天河瀑布冰掛)
汩汩流水凝固成晶瑩的冰掛,
飛天銀瀑變成巨幅的冰雕,
晶瑩的冰簾冰幔則如透明的琴鍵,
伴著玉樹瓊枝和暖陽下的融水,
奏出沁人心脾的音樂,
慰藉每一位遊客的靈魂。
(八裡溝冰掛)
崖畔雲端,
峽谷溪畔,
茫茫群山多了份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
絕壁長廊則更添一份
欲語還休的韻致;
(萬仙山絕壁長廊映白雪)
更有山巒叢林間,
那一棵棵司空見慣的柿子樹,
頂著殘存的紅柿子,
講述著缺衣少食年代
養活太行山民的不易,
講述著新時代生活富足
留柿於鳥的和諧。
(太行柿子 惠澤飛鳥 手繪 朱新國)
落盡滿枝樹葉,
紮根鄉野低調矗立,
紅紅的柿子傲立風雪,
是希望的凝結,
更是歲月的饋贈。
其實每一棵柿子樹,
都是太行山民的縮影,
是他們的倔強和質樸,
是太行山的滄桑和堅韌。
(太行柿子紅)
三
魅力蒼峪的秀與幽
當南太行出了輝縣之後,
依舊綿延東進,
其餘脈挺進衛輝西北,
形成了著名的蒼峪山和落霖山。
(蒼峪山和村舍雪景 攝影 方鋒煒)
蒼峪山因山產蒼珉石而得名,
落霖山則因為常有泉水
霖落而下得名,
當然蒼峪山面積更大一些。
從入口處的塔崗
到最裡面的龍臥巖村,
蒼峪山被滄河切割成狹長的山谷,
勤勞的衛輝人因山借勢,
在峽谷的滄河裡逆流而上,
依次修建了塔崗、獅豹頭、正面
三座水庫,
串接成大峽谷的「三大明珠」。
(衛輝獅豹頭鄉正面水庫 攝影 方鋒煒)
峽谷間還散落著
塔崗湖、奇峪山、青年洞、
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築群(靈龜寨)、
林堅出生地、娘娘墳、
跑馬嶺地質公園、白龍湖、
九鳳山、猿猴溝、羅圈千年銀杏樹、
正面湖、靈泉峽、青龍洞、
皮定鈞司令部等特色景點;
在落霖山中,
則分布著香泉水庫、香泉寺等名勝。
太行無聲縱橫立,
卻留風景賽繁星。
(衛輝靈泉峽雪景 攝影 李衛民)
從剛從事媒體時
單位組織的騎行開始,
十幾年間筆者也曾多次走進蒼峪山,
見證了太行餘脈
由荒山到綠水青山的轉變。
特別是新時代鄉村振興實施以來,
從衛輝城區到蒼峪山,
在滄河兩岸和省道兩邊,
二十多公裡的沿途上,
都栽滿了油菜花,
「蒼峪花海」成了新鄉
近郊休閒遊的熱門選項。
(衛輝水峪村崖壁冰掛 圖源 @看衛輝)
進入冬季,
繁花謝去,
但衛輝的山區依舊吸引不少遊客。
獅豹頭鄉境內的水峪村,
位於林州、輝縣和衛輝三岔口地帶,
蒼茫的群山隱藏了神秘的青龍洞,
豐富的山澗溪水則形成迷人的冰掛。
在村旁的山路盡頭,
凌空的崖壁之下,
悄然生成婀娜多姿的冰掛。
因其天然和免費,
藉助網友們的推送傳播,
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
爭相打卡的美景。
(衛輝水峪村崖壁冰掛 圖源 @看衛輝 )
冰掛雖美,
但也要注意安全,
做到輕輕的我來了,
只帶走美景,
不留下任何垃圾。
靈泉峽的冬天,
則以人造的滑雪場制勝,
在「凍手凍腳」的寒冬裡,
和家人親朋來一場雪上的比拼,
消耗卡路裡的同時,
也收穫溫暖和歡樂。
(跑馬嶺萬像崖冰掛 攝影 閆福生)
在跑馬嶺的山洞賓館前,
昔日就很受歡迎的萬像崖,
更是因為冰掛高懸
而千姿百態 風情萬種。
可以說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
冰掛形態各不同。
水亦嬌媚猶含笑,
太行風姿景正紅。
(衛輝龍臥巖風光 攝影 侯振雲)
一起聊了這麼多,
新鄉的太行山究竟有多美,
還需要你勇敢地告別被窩,
親身去擁抱城市難得一見的冰雪,
和太行山來一場詩與遠方的約會。
(壯哉南太行 供圖 新鄉南太行旅遊度假區)
千萬記住了,
一定要裹緊你的小棉襖,
別感冒!
作者:朱新國 出自相約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