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竹子,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墨竹之祖文同,他開創了墨竹在紙上的先河,胸有成竹,下筆有神。
同樣也忘不了朱竹(紅竹)的創始人蘇軾,墨色的竹子在其筆下變成了絢爛的紅色,這樣不同以往的色彩,打破了我們對於畫竹的固定思維,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更是把竹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推崇到了極致!
自古以來,詩人畫家大都愛竹子,愛吟詠竹子,愛繪畫竹子,對竹子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支持著畫家們創作國畫竹子的熱情。如今喜愛畫竹子的畫家越來越多,其中也不乏高手,我們今天提到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畫竹名家石開。
當代畫竹子好的畫家:國禮書畫家石開
石開(別署魯人石開),原名張佩華,山東人氏,書畫世家,系文化部評定的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書畫家。他長於寫意花鳥,喜愛竹,也擅長畫竹,起筆收筆以書入畫,既使得筆墨厚重,又得瀟灑清潤之姿。竹葉的安排錯落有致,落墨即成,不見復筆,表現出竹的無限生機,濃淡相映、妙趣橫生。下面就隨小編具體來欣賞了解一番石開老師的國畫竹子藝術吧。
當代擅畫竹子的畫家:石開國畫竹子賞析
石開新品國畫竹子圖《碧水流花徑 清風滿竹林》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有著不一般的含義。竹子四季常青象徵著頑強的生命、青春永駐;竹子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其枝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竹節必露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徵。詩人畫家以及大眾常常用竹來寄託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質為自己品格的發展方向。
石開四尺豎幅竹子畫《惠風和暢 百業興旺》
石開老師畫竹,運筆用墨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這幅《惠風和暢 百業興旺》,以豎幅的形式展開,數株竹子迎風生長,生機蓬勃,意趣橫生。竹葉繁而不亂,簡而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用色濃淡不一,給人一種動態的生命之美,看上去總有一種在風雨中茁壯成長的感覺。不僅有完美的藝術形式,而且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適合家裡客廳、茶室、玄關、書房等場所懸掛,作為送領導、親友的禮品也相當不錯!
石開步步高升竹子圖《綠陰清韻 勁節虛心》
石開老師的墨竹,不同於「聊寫胸中臆氣耳」的逸筆草草,也不同於輝煌富麗、嚴正端莊的金碧青綠,而是將緊、嚴的手法與情趣有機結合,以寫意手法繪製此幅作品,雖是墨色卻不難想像這是碧綠的色彩,而那對駐足在竹枝上的紅色綬帶鳥,與墨竹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與之相映成趣。
石開老師紅竹畫佳作《菩薩蠻·大柏地》
都說畫竹即畫人,石開老師長期畫竹,自己也深深被竹子所感染,親見他,能深深地感受到一身竹性。要知道,大凡畫竹的人,都是那種不事張揚,喜歡默默做自己該做的事的人,有竹子的高風亮節,有竹子清潔自律,有竹子的錚錚鐵骨,石開為人高雅、謙遜豁達。
石開精品紅竹畫《竹林》
如今,石開老師已年過古稀,彎著腰駝著背,但依然如竹子那般「俊秀,挺拔」,也祝願石開老師的藝術道路如竹子般節節高,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