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隨著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一聲令下,集大原高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承載著朔州180萬人民美好願望的希望之路、圓夢之路、開放之路,再次點燃朔州市委、市政府踐行領袖囑託、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昂揚鬥志,再次凝聚起廣大幹部群眾加快項目建設、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磅礴力量。
今年以來,不管是收治病患的定點醫院、精準防控的重要場所,還是機器轟鳴的復工車間、搶抓農時的鄉村沃野、螢屏「面對面」的項目籤約現場,朔州大地上儘是敢打敢拼、攻堅克難的身影。
開局就是戰鬥,全年都要攻堅。朔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始終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統籌謀劃實施重大項目,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全年計劃實施項目629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超過300億元。目前,一批批大項目聚攏朔州、一批批新項目花開朔州、一批批好項目紮根朔州,為促進朔州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增添了全新動力。
聚焦招商引資搶抓發展機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招商引資更不能停歇。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朔州市主動創新工作方式,積極落實「20條」優惠政策,建立了招商引資「一把手」領銜、「一盤棋」統籌、「一體化」管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保障「五個一」工作機制,開啟「雲招商」模式,把「面對面」交流改為「屏對屏」溝通,全力推進重點項目網上洽談、籤約項目加快註冊、徵地項目加快開工準備等,確保疫情期間招商工作不間斷,服務效能不降低。
2月28日,朔州市通過「主會場+分會場+合作方+投資方視頻連線」方式舉行2020年春季招商引資網上簽約儀式,共籤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50個,總投資297.44億元,涵蓋基礎建設、醫養健康、文化旅遊、農業開發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5月8日,朔州市舉辦了以「對接全球晉商、助力企業成長」為主題的2020年「以商招商」暨全市開發區產業項目對接懇談會,以視頻連線方式與全球200餘家異地山西商會、企業負責人共話合作、共商發展,邀請更多企業家了解朔州、走進朔州、投資朔州、推介朔州,把資本、技術、人才優勢,與朔州的資源、成本、市場優勢有機「嫁接」起來,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5月29日,朔州市政府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籤署《晉北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外送基地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將以山西省政府和浙江省政府正在推進的「晉電送浙」能源合作為契機,在朔州市政府支持下共同推進晉北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外送基地項目,促進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助力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十四五」期間力爭在朔州地區投資450億元,建設4臺100萬千瓦煤電機組、600萬千瓦平價光伏和風電項目,用於「晉電送浙」特高壓輸電工程配套電源。
5月30日,朔州市在北京召開 2020年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項目對接懇談會,共籤約新能源重型卡車儲能工廠、華電平魯平價光伏示範基地、智恆泰(朔州)新型保溫材料生產基地等15個項目,總投資197.62億元,涵蓋新能源、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等領域。項目的籤約,有利於構建起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推動朔州在山西率先蹚出一條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中走在前列、作出貢獻。
新起點迎來新挑戰,新機遇孕育新希望。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的成功引進,為朔州市項目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聚焦項目為王夯實發展基礎
煙雨濛濛中,撐一把雨傘,穿過悠悠蕩蕩的吊橋,一條小河在腳下蜿蜒著伸向遠方,樹木青翠、空氣清新、花草正盛。置身其間,恍若來到了水鄉小鎮——這是右玉南河灣生態提質工程現場。
該項目於2019年7月4日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10月底全部完工。據項目負責人馬智介紹,這裡曾經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經過生態提質工程建設,將把這裡打造成集旅遊觀光、文化體驗、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生態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昔日垃圾滿河灣,環境髒亂惹人嫌。生態工程促提質,轉身變成小江南。」
該工程是我市加快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朔州市堅持「項目為王」,明確主攻方向,圍繞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開展項目謀劃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重大項目謀劃對轉型發展的牽引作用,激發全市上下形成謀項目、上項目、促轉型的強勁勢頭。同時,做好項目包裝策劃,圍繞重點產業,依託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包裝策劃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示範性的重大項目,重點宣傳推介、重點對接洽談、重點跟蹤落地。圍繞產業類謀劃了244個項目,總投資1292.1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1.77億元,目前已有140個項目開復工。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中煤平朔安太堡低熱值煤2×35萬千瓦發電項目、300萬噸/年低階煤分級分質利用項目和大美魯溝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國學養生度假項目投產達效。圍繞科技研發類謀劃了7個項目,總投資13.4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0.24億元,目前慧源雙創科技園項目已開工,下一步將重點抓好朔州市能耗在線監測平臺項目和朔州市大氣汙染熱點網格智能監管系統建設項目早日開工。圍繞基礎設施類謀劃了150個項目,總投資642.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0.14億元,已有60個項目開復工。下一步將重點抓好新建集大原鐵路客運專線,新建朔州民用機場項目和平朔宜居城市雙修提升規劃工程等項目早日開工。圍繞開發區類謀劃了122個項目,總投資561.5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0.03億元,已有80個項目開復工。
下一步將重點抓好氨水稀釋儲存項目、中潔華盛年產10萬噸活性炭20萬噸高嶺土項目和年產1.6萬噸魚蝦類系列產品生產項目等早日投產達效。圍繞城鎮建設類謀劃了39個項目,總投資98.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39億元,已有19個項目開復工。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七裡河六座橋梁及接線PPP項目工程和起步區及外部連接道路項目等項目建成投用。圍繞民生類共謀劃了236個項目,總投資384.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5.59億元,已有128個項目開復工。
春來東風勁,奮進馬蹄疾。
3月16日,朔州市舉行2020年建設項目集中開復工啟動儀式,集中開復工90個項目,累計開復工項目達到289個,開復工率46.4%,比去年3月22日集中開復工時提高11.4個百分點。其中,新開工項目125個,開工率30%;復工項目164個,復工率82%,提前達到省委、省政府一季度開復工要求,有力擂響了項目建設戰鼓,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幹勁,迅速掀起大抓項目熱潮。
4月29日,朔州市舉行建設項目二季度集中開工儀式,著力擴大有效投資,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全市累計開復工項目達到402個,較一季度開復工啟動儀式時增加11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02個,復工項目200個,綜合開復工率達64.5%,比去年同期提高29.2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省委、省政府開復工要求,為上半年投資實現目標任務「雙過半」打下了堅實基礎。
6月10日至11日,市委書記陳振亮,市委副書記、市長熊燕斌帶隊,對全市22個重大項目進行集中督導,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意識,檢驗抓落實工作成效,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鞏固良好發展態勢,增強轉型發展動能。目前,計劃實施的629個項目中,已開復工549個,開復工率達到87.3%。
聚焦服務保障集聚發展動能
「朔州每年都開展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活動,但現在縱觀全市,為什麼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引領帶動性強的好項目卻乏善可陳?」「朔州自古民風淳樸,素有豪爽大氣之美譽,為什麼現在重商、安商、親商的氛圍還不夠濃厚,營商環境還不盡如人意?」市委六屆六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陳振亮提出了振聾發聵的「九問」,如一記記重錘敲在每個領導幹部的心頭。
面對使命、面對責任、面對差距,全市廣大領導幹部以「決不能把責任推給前人,決不能把問題留給後人,決不能把矛盾交給上級,決不能把困難甩給基層」的擔當,直面問題警醒,帶著問題思考,迎著問題求解。倡導「六個決不允許」,決不允許說「我不知道」,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決不允許說「等等再看」,對一時不能辦理的事項,不能借政策制度規定之名故意刁難;決不允許說「不歸我管」,必須引導企業找準人想辦法,讓企業「最多跑一次」;決不允許說「不是我定的我不管」,對政策制度規定的、政府作出承諾的事項,不能「新官不理舊事」;決不允許說「這事沒找過我」,對已經確定的幫扶項目企業,必須主動上門服務;決不允許說「事情不好辦」,對應該審辦的事項,必須受理即辦、立刻就辦、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持續推進「136」工作機制,引深「力戒形式主義、狠抓工作落實」幹部作風整頓;堅持和完善幹部入企服務常態化、市縣領導幹部包聯責任制、半年一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三項工作制度」。特別是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組推出了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制度,全面實行網上填報、網上審批、網上辦理,同時,還建立了「朔州市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微信工作群,為項目單位答疑解惑,指導項目申報單位自行完成網上申報。實施市級領導包聯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招商「三個一百」制度,發揮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專班作用,快速有效解決影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確保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我們北區企業電價是0.5元/度左右,比其它地方電價偏高。去年,光電價就比別的企業多花出好幾百萬,這個問題能不能幫助協調下……」在一次現場辦公會議上,華倫建陶總經理劉波面有難色。此後,應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深入調研,多次與電力部門溝通,為9家企業爭取了「風電打捆」交易優惠政策,企業每年總用電量的60%可以享受到0.132元/度的優惠。僅這一項,預計今年將為華倫建陶有限公司節省520萬元的電費。此外,還先後幫富彩陶瓷爭取到省級技改資金225萬元,支持博達瓷業、恆瑞達建陶、富彩陶瓷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博達瓷業已通過認證。
自2019年11月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以來,朔州市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改革領導小組,遵循「精簡、統一、效能、便民」原則,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精簡審批層級,審批時限平均壓縮近60%,開展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證明、減時限「五減行動」,大力優化審批流程,全面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截至6月10日,劃轉事項累計辦件5763件,其中投資項目類辦件925件,工程建設類辦件751件。
與這一幕幕推動發展的拼搏鏡頭相呼應的,是一組組經濟「飄紅」的數據。1至5月份,朔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7億元,增長8.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四,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6個百分點;完成省定年度目標任務289.5億元的32.4%(與去年同期持平),任務完成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二;主要經濟指標在實現首季「開門紅」基礎上繼續保持良好態勢,達到了「發展速度快於全省」的預期目標。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站在新的起點上,朔州正積極把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轉化為項目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用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起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奮力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朔州篇章!(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