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閃婚靠譜嗎?
這個問題要好好說。
很多人在感情上容易衝動,認識一個月見家長,三個月就是「靈魂伴侶」,六個月就奉子成婚。
好像稍慢一點對方會被人搶走似的。
婚前說「他值得我託付終身」,婚後變成「當初真是瞎了眼才會看上他」,結果就是閃離。
速度比劉翔都快。
《回家的誘惑》中,扮演艾莉的香港演員李彩樺和丈夫認識半年就結婚了,丈夫年紀輕輕坐擁9億四合院,也沒什麼花邊新聞,已經算是豪門清流,但他們的婚姻還是只維持了19個月。
兩人離婚的原因是兩地分居,李彩樺不願意放棄事業,困守豪門當少奶奶,而丈夫不喜歡她接親密戲份,所以在無法挽回之下,選擇了離婚。
要說李彩樺真稱得上「命運多舛」了,盛名時替父親還債被公司雪藏,拍《回家的誘惑》時,她演小三搶別人老公,現實裡,她的男友卻背著她移情女主播,和第二任男友何遠恆談戀愛時,說想和他閃婚生寶寶,可最後,還是分手了。
同樣是閃婚,張雨綺和前夫袁巴元從陌生人到夫妻,只隔了70天。
張雨綺曾在綜藝節目中自黑:我看男人的眼光確實不行。
阿嬌和賴弘國也是閃婚,結果顯而易見。
有顏值、有名氣的明星們尚且在閃婚上栽跟頭,更何況普通人呢?
知乎有個問題:閃婚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1786個回答,不幸的佔百分之八十,幸福的佔百分之二十。
足以說明閃婚不靠譜。
而且,盤點過很多殺妻案,我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了解不深,認識時間不長,基本都是閃婚。
所以,閃婚是一場豪賭,運氣不好,眼光不夠,是會賠上身家性命的。
如果你說「別那麼極端,不能一概而論,我身邊誰誰誰閃婚就很幸福」,我也不會反駁你。
我在網絡上,找了三個扎心的故事,閃婚靠不靠譜,你看完再作判斷吧。
02.「他婚後變了個人」
小千和老公的認識源於一場夏天的演唱會。
他們都是某位流量的粉絲,有很多共同的愛好和話題,認識幾天,便打得火熱。
一個月後,就結了婚。
三個月後,小千覺得老公變了個人。
結婚時,老公沒彩禮,沒房子,沒固定工作,她統統沒在意。
她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開心就夠了,他們還年輕,只要努力,什麼都會有的。
可是婚後,她發現,老公根本不想努力,他先是頻繁換工作,後來更是待在家裡打遊戲,等著吃軟飯。
他還和遊戲中認識的女孩哥來妹去,曖昧不已。
六個月後,一個女人登門,把一疊照片摔在她面前,於是,他們就離了婚。
03.「在婚姻裡孤獨終老」
馬雨萌到了30歲,還沒談戀愛,可把父母急壞了。
每天催她找對象,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輪番勸她:「你如果不結婚,將來沒人照顧,死了都沒人發現。」
她不明白,她什麼都沒做,憑什麼就變成了別人口中惡意滿滿的「剩女」?
她不明白,為什麼身邊的已婚人士,都跟中邪一樣,不管自己婚姻幸不幸福,都熱衷勸她結婚。
最後,她屈服了,和相親對象認識了兩個月就匆匆走進了圍城。
領完證第一件事,男人就跪在她面前,向她坦白自己欠了幾十萬,求她幫忙還債。
她不答應,男人就偷偷製造共同債務,故意扎破安全套,讓她懷上孩子,以此為要挾。
她只能屈服,在婚姻裡孤獨終老。
想起親戚朋友、父母家人的催婚,她恨得牙根痒痒,當然,她更恨自己,怕什麼死了沒人發現,難道死了有人發現還能復活不成?
04.「你都懷孕了,還想要彩禮?」
素梅認識男友的時候,感覺自己上輩子積了德。
她愛吃的東西,他記在心裡,大半夜也會跑出去給她買,她不愛吃的,他全都知悉,和朋友吃飯,他總會幫她挑出不愛吃的香菜,惹得朋友們豔羨不已。
第三個月,素梅懷孕了,和男友商議結婚。
談到彩禮,婆家露出了真面目:未婚先孕的女人,就是煮熟的鴨子了,既然飛不出手心,何必多餘給彩禮?
她其實並不在乎彩禮,男友家庭條件不如她家,她從沒有計較過,她在乎的只是一種態度。
看婆家不把她放在眼裡,她賭氣跟男友鬧。
男友絲毫不退讓:「反正你肚子裡有我們老X家骨肉,愛嫁不嫁。」
僵持到最後,素梅心軟屈服了。
婚後,老公不再哄她,婆婆每天摔鍋砸碗,公公總往家裡招呼親戚,小姑子把她的高級化妝品、包包、衣服都搶了去。
嫁給鳳凰男讓她後悔莫及。
05.SVR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把愛情分成三個部分:激情,親密,承諾。
只有三者結合,才能得到完美婚姻。
閃婚就等於跳過了親密關係,只有激情和承諾組合在一起。
婚後,如果兩人三觀一致,好好經營,有可能會獲得美好的婚姻。
但如果理念不合,對方有所隱瞞,動機不純,就特別容易出現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默斯坦有個著名的SVR理論,把戀愛分成三個階段:刺激、價值、角色(Stimulus-Value-Role)。
刺激階段:
默斯坦認為人與人最初產生吸引,是刺激類信息佔據了主導作用,包括但不限於對方的外貌、身高、衣著、聲音等一些基本信息。
所以說愛情始於顏值,是有道理的。
羅蘭米勒也在《親密關係》中說:「在短期約會中,顏值是壓倒性的決定性因素,我們有些人會認為自己不太看臉,幽默,可靠,有趣等內在品質更加重要。 然而,顏值可以輕而易舉影響我們對一個人內在品質的評價。實驗證明,外貌更有吸引力的異性,會比一般人更有可能被評價為:親切、堅強、有教養、有趣,等一系列褒義詞。」
價值階段:
考驗的是雙方的三觀是否一致,大部分感情危機都出在這個階段。
什麼時候生孩子?什麼時候結婚,如何花錢……
如果觀念上達不成共識,兩個人又沒有共同愛好和話題,就會特別容易出問題,
角色階段:
兩個人關係密切後,刺激和價值的信息會逐步弱化,角色就會佔據主導。
角色是指雙方在家庭中要扮演的身份,比如誰做家務?育兒方式,未來的規劃,原生家庭和小家庭的邊界,婆媳關係等。
李彩樺、張雨綺的婚姻問題都出在角色階段。
閃婚只依賴刺激階段的激情,而激情很容易過去,如果雙方價值觀不匹配,身份認知有分歧,無法承擔相應的角色,那麼結局就會是閃離。
結婚會讓幸福的人更幸福,不幸的人更不幸。
蘇霍姆林斯基說:「你匆匆忙忙嫁人,就是甘願成為不幸者的風險。」
所以啊,結婚要慢,離婚要快,你可千萬別太著急。
今天的話題:你身邊閃婚的人、未婚先孕的人幸福的多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