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2020-06-15 孟雲飛—書劍慰平生

李冰林/文


摘要:在中國書法史上,宋徽宗創立的「瘦金體」是在學習「王字」一脈的基礎上融匯諸多名家的精髓而形成的一種書體。「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點,一是具有獨創性,且能夠入古出新;二是其書法在結體和用筆上特徵顯著,具有可識別性;三是其氣象文雅蕭閒、率真自然,又兼具帝王風範。「瘦金體」對後世書法的發展影響雖然不大,但是仍有後人薪火相傳。學習「瘦金體」書法主要不在於刻意地追摹其結體和筆畫上的特徵,而是在於追求它內在的精神氣息。

關鍵詞:宋徽宗;瘦金體;書法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中國書法史上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書法,可謂是獨樹一幟。它的出現使北宋百花盛開的書壇又增添一朵奇葩,本文試就「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作一粗淺探討。

1 「瘦金體」書法的藝術淵源

1.1 「瘦金體」概念的提出

「瘦金體」概念最早見於南宋周密的《癸辛雜識別集·汴梁雜集》:「徽宗定鼎碑,瘦金書。」[1]217-219爾後元代倪瓚有云:「宋徽宗為瘦金之書。」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宋》中又說:「(宋徽宗)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2]142清代葉昌熾《語石》載:「其書出於古銅甬書,而參以褚登善(褚遂良)、薛少保(薛稷),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稱瘦金書也。」[3]163-164因而,根據現有的資料無法斷定,「瘦金體」是宋徽宗自命其名還是被他人冠名。但對於「瘦金體」的創造者是宋徽宗,這一點是被公認的。

1.2 「瘦金體」的淵源

史料對宋徽宗的老師有這樣的記載:「時亦就端邸(即宋徽宗還是端王時的住所)內知客吳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畫學崔白,書學薛稷,而青出於藍者也。」[4]又《書史會要》說宋徽宗「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語石》中說「其書出於古銅甬書,而參以褚登善、薛少保」,《書斷》記載:「(薛稷)書學褚公,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可謂河南公(褚遂良)之高足。」[5]259因而,可以得知以下兩點:第一,宋徽宗的「入古」不論是師從薛稷還是師從褚遂良,追根溯源,是師從王羲之一脈;第二,既然宋徽宗和與其交好的吳元瑜的書法都是從薛稷而來,那麼,比較薛稷和宋徽宗的楷書作品,也恰是神似卻不貌合,說明趙佶入古而能出新,正如董其昌所說「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

從「瘦金體」的名字來看,直觀的理解即這種字體「瘦」與「勁挺」。趙佶的畫作多是工筆花鳥一類,對於其用筆的淵源可以作此推斷:因為經常畫鳥類翎毛和花卉等精細的東西,需要用到長鋒且較細的毛筆,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習慣,在落款時也使用這種長鋒毛筆,也就是說瘦金體是使用這種毛筆書寫的。特定的書寫工具和書寫習慣,加上其結體淵源於薛稷的瘦勁之體,故形成了特有的「瘦金」書體——瘦金體。

1.3 宋徽宗何以能創立「瘦金體」

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趙構《翰墨志》中說「一祖八宗,皆喜翰墨,特書大書」,可見,家學遺傳為宋徽宗學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宋徽宗時期,已有100餘年歷史的翰林圖畫院收藏的字畫數目早已超過唐代。南宋鄧椿《畫繼》記載:「秘府之藏,充

填溢,百倍先朝。又收古今名人畫,上自曹弗興,下至黃居

,集為一百帙,列十四門,總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覽集》。」[6]217趙構《翰墨志》又云:「至太宗皇帝始搜羅法書,備盡求訪。」由此便知,皇家內府有著豐富的書畫藏品,宋徽宗所見名人真跡頗多,從小生活在這種優渥的環境中,看盡歷代佳作。同時,宋徽宗深知不能一味模仿,學書貴變。瘦金體的「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不僅因為宋徽宗天資好學,更是他後天不斷努力的結果。蔡

《北狩行錄》中「經傳無不究覽」[7]14-23一句,正印證了他後天學習書法時涉獵之廣,所下功夫之深。

2 「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2.1 「瘦金體」的結體特點

「瘦金體」在結體上有自己獨到的特點,即中宮緊縮、四面開張,字的整體重心大多在三分之一處。這種把字形結構重心提高的好處就是給人以視覺上的延伸,帶有逸氣,又兼具蕭散之態。如「風」(圖1)的外框寫得開張外拓,首畫一撇,瀟灑地向外延伸;相對應的右半部的豎彎鉤也向右下方延伸到極致,給人以大氣蕭散之感;而中間部分卻寫得極滿,剛勁之姿內斂於方寸之中。整個看去,其結體既外拓又

,端莊、緊湊,動感很強,而又骨力錚錚。又如「香」(圖2),其結體上「禾」短而下「日」長,「禾」部的豎筆縮短恰使整體重心上移至「禾」下「日」上。而「禾」字第四筆撇畫向左拉伸,第五筆用反捺用力向右伸展又突然回鋒,如勒緊的馬韁,既有力又張揚。平衡了左撇外拉的力度。一撇一捺使整個字的外拓之姿畢現。同時「日」字第二筆向下延長,同一撇相呼應,使得「香」字布置穩當、不俗,顯得很有精神。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圖1 圖2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圖3 圖4 圖5 圖6


2.2 「瘦金體」的用筆特點

從「瘦金體」作品來看,其用筆特徵非常明顯。

第一,起筆出鋒較多,露鋒行筆。以「丹」字(圖3)為例,撇畫與橫畫的起筆使用側鋒,毫無逆鋒起筆的動作帶出了筆鋒。尤其是撇畫結束時不作任何藏鋒處理,以側鋒帶出飄逸的一撇,而第二筆的折筆一頓更是顯筋露骨,行筆至收尾鉤畫的軌跡又使用了側鋒。因而,其露鋒則大多通過側鋒來表現。只此簡單幾筆,其用筆痕跡便顯露無遺。

第二,頓筆動作明顯,如長橫中段細若遊絲,收尾時重頓一筆;有的長豎收筆時,向右下方重頓;折筆時,頓角明顯。長橫頓筆者,如「興」字(圖4)中的主筆橫畫,下筆纖細,至筆畫末端提筆作一重頓,平添了整個字的力度感;長豎頓筆者,如「中」字(圖5)的其中一豎,由重及輕,至收尾處以向右下方重頓一筆,取代了行將露鋒的筆勢;折筆時使用頓筆者,如「因」字(圖6)第二筆,順就橫畫的側鋒之勢切筆下按,形成明顯的方折之角,而圖3、圖4與圖5中的橫折頓筆和「因」字恰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三,捺腳形態特別,不同於以往的楷書捺腳。「瘦金體」加長了捺腳的長度,尤為竹葉的形態。這種特別的筆畫特徵正體現出杜甫「書貴硬瘦方通神」的說法。如「秋」(圖7)、「人」(圖8)等字的捺畫,行筆至出鋒處,側鋒頂出捺腳,這種「甩」出去的捺腳恰表現出流動感,使字體更為舒展。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圖7 圖8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圖9


2.3 「瘦金體」的書面氣象

王僧虔有雲「書之妙道,神採為上」[8]62,這是很符合瘦金體瀟灑清麗的形象的。提到這種書體的神採,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和畫譜》中對薛稷有這樣的評述:「言鶴必稱稷,是以得名,且世之畫鶴者多矣。」薛稷作為宋徽宗師法的對象,畫鶴自然也都是二人共同的愛好。宋徽宗對鶴的觀察細緻入微,曾有他告知身邊畫師鶴登高必先抬左腿的故事。趙佶傳世畫作中的精品《瑞鶴圖》就是他鍾愛鶴的一個例證。前文所說宋徽宗對鶴的鐘愛有加,實際上可以算是他的自喻。古往今來,鶴就被人們認為是富有神仙氣息的吉祥物。《爾雅翼》中稱鶴為「仙禽」,趙佶愛鶴也正因為鶴有著「一鳥之下,萬鳥之上」的寓意,能體現出他的帝王身份。從《瑞鶴圖》上的題款(圖9)看,「瘦金體」所展現出的氣象,也正如他所鍾愛的仙鶴一般,仙氣十足,恍若出塵。高挑的字形和彈性十足的用筆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獨有的高雅蕭閒、率真自然的精神氣。 蔡

作為宋徽宗身邊的近臣,對於宋徽宗書法,他這樣描述:「下筆灑灑,有西漢之風。」「灑灑」二字正如「瘦金書」給人的舒朗、爽利、連綿之感,較之其他楷書,這種「灑灑」的氣息正是瘦金體所獨有的。


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的藝術特色


3 「瘦金體」書法的藝術影響

3.1 「瘦金體」的書學地位

對於瘦金體歷來很少有人評價。相對於對與他同一時期的蘇、黃、米、蔡的評價,「瘦金書」受到的關注是少之又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和中國傳統的審美標準分不開的。這種特殊的書法審美視角,從人的品格、修養、學識出發,甚至是作為、政績等也都列為重要的評價因素。因此,對於宋徽宗瘦金體的評價多多少少帶有些許不公。曹寶麟先生對宋徽宗這樣的藝術家表示惋惜,他說:「如果他們(諸如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宋徽宗)不出生於皇家,很可能是傑出的才藝之士而不會蒙受如此深重的屈辱。」[9]226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人們現今能看到最早的宋徽宗「瘦金書」單獨的代表作是他22歲創作的《楷書千字文》(1104年)。若不是帶有帝王這個身份,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稽古能創、以自家風格名世,應算是不亞於蘇、黃、米、蔡的一代名家。對趙佶的藝術天分,曹寶麟也給予了肯定:「他善書工畫,而且很有些創造的能力。」[9]226史載他「在藩時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已……年始十六七,於是盛名聖譽,布在人間,識者已疑其當璧矣。」[4]通過這段文字的記載得知,在宋徽宗成為皇帝之前便是一個極富天分的人,如不是在筆研、丹青、圖史、射御等方面優於其他皇子,怎會有人認為其有「當璧」(比喻立為國君之兆)的可能?至於他在皇位上的政績不如人意,應和他的藝術生涯分開而論。

況且,書法到了宋代,各種書體早已定型,面對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樣的楷書大家,不說能夠超越,單是像他們一樣,能形成自己的楷書風格,試問後世還有幾人?甚至連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

都贊其「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可見,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在書法史上有著令人尊崇的地位。

3.2 「瘦金體」對後世的影響

歷來研習瘦金體的人為數不多,直到近代,才有一些精攻山水花鳥的畫家臨摹並借為己用,如於非

工筆畫題款則是學習瘦金書(圖10)。之所以對趙佶書法研究不多,首先是「人正則筆正」之說影響著人們學習書法的選擇對象。其次,長期以來的儒家教育,使得中庸的取捨觀念深入人心,瘦金體那種瘦不剩肉、拋筋露骨的特徵不符合一般人追求「中和」之美的理念。加之宋徽宗帝王的特殊身份,封建社會的人們很難對其評頭論足。言論尚且不多,何況更進一步研究?

雖然瘦金體的學習者不多,但它仍給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學習的參考範式。這種線條凝練、對功力要求極深的書體,學習時應注意書寫的連貫性和精、神、氣。姜夔《續書譜》中就說到這個問題:「字有藏鋒出鋒之異,粲然盈褚,欲其首尾相應,上下相接為佳。後學之士,隨所記憶,圖寫其形,未能涵容,皆支離而不相貫穿。」[8]394大多數人學習時模仿瘦金體的相貌,卻忽略了他的氣息。因此,很多學習者得其皮毛而漸行漸遠,這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參考文獻:

[1]周密.癸辛雜識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17-219

[2]陶宗儀.書史會要[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141-142

[3]葉昌熾.語石[M].上海:上海書店,1986:217-219

[4]蔡絛.鐵圍山叢談[M].北京:中華書局,2011:163-164

[5]張彥遠.法書要錄[M]. 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259

[6]鄧椿.畫繼[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217-220

[7]蔡絛北狩行錄[M].北京:商務印刷館,1898:14-23

[8]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62,383-396

[9]曹寶麟.中國書法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225-232

(原載於《宿州學院學報》 2014年第9期 )

相關焦點

  • 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
    行家認為,宋徽宗的作品價格高,一是因為其身份特殊,二是因為宋代書畫流傳甚少。明代仇英的《赤壁圖》尚且可以拍到7952萬元高價,《寫生珍禽圖》是難得流傳完好的宋畫,還是宋徽宗款的名畫,6000多萬元的成交價並不算高;假以時日,這件國寶級珍品的價格還會有上升空間。據介紹,宋徽宗真跡多為館藏,目前中國館藏其作品39件。
  • 論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宋徽宗與瘦金體
    對於宋徽宗其人,你可以批判其腐朽無能,也可以譏諷其昏庸奢靡,唯獨不能否認他在藝術上的造詣:論畫,他注重寫實,一手工筆畫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論書,他筆法挺勁飄逸,為後人爭相追捧
  • 宋徽宗書法欣賞,「瘦金體」寫出藝術美,適合書法高手學習!
    因為宋徽宗的書法寫得非常的漂亮,他所創的「瘦金體」也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比如王希孟的繪畫就是得到了宋徽宗的指導,所以王希孟創作出了《千裡江山圖》,可見宋徽宗在藝術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宋徽宗的「瘦金體」,看看這種字體為何有如此多的書法愛好者痴迷?
  • 宋徽宗書法欣賞,「瘦金體」寫出藝術美,適合書法高手學習
    因為宋徽宗的書法寫得非常的漂亮,他所創的「瘦金體」也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比如王希孟的繪畫就是得到了宋徽宗的指導,所以王希孟創作出了《千裡江山圖》,可見宋徽宗在藝術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宋徽宗的「瘦金體」,看看這種字體為何有如此多的書法愛好者痴迷?
  • 宋徽宗瘦金體欣賞,字體八面出鋒,寫出了書法藝術美!
    這種字體和我國傳統書法的字體完全不一樣,筆畫纖細,八面出鋒,而我國的傳統書法講究的是圓潤美,顯然這樣的字體和傳統書法不一樣,但是只有宋徽宗敢這樣寫,因為宋徽宗是當時的皇帝,再加上宋徽宗的推廣,這種字體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且也得到了後世書法家的喜歡,即使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非常的受歡迎。
  • 宋徽宗「瘦金體」書法風格關聯性探源
    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風格是由主、客觀兩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宋徽宗個人的藝術天賦、皇家身份和所處的社會環境等都對其書法風格的形成產生了內在影響。此外,宋徽宗學書的師從關係以及筆、墨、紙、硯等書畫工具的發展,也成為其書法風格形成的客觀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瘦金體」書法風格與其繪畫風格的潛隱關係,也是頗值得研究的課題之一。
  • 歌唱家鄭智化喜歡書法,苦練宋徽宗瘦金體,字體寫出藝術美!
    鄭智化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他的代表作《水手》、《星星點燈》也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童年,而鄭智化不僅在在歌唱方面非常的優秀,他同樣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苦練宋徽宗的「瘦金體」多年,並且把瘦金體寫出了書法藝術美,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鄭智化更加的佩服了呢?可能有的網友不知道宋徽宗的瘦金體是什麼樣的?
  • 宋徽宗如何評價獨創的「瘦金體」書法,答案太搞笑!
    北宋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從普通官員到高高在上的天子身上無不散發著濃鬱的藝術氣息。連開國皇帝趙匡胤也能吟出: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萬國明,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出來。更無需說有宋一朝,在藝術成就上造詣最高的的宋徽宗趙佶,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大藝術家之一 宋徽宗藝術成就之高,絕非善書畫一句就能概括。廣為人知的成就包括書法,瘦金體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種,因為除了他,前後沒誰能像這樣寫字,工筆繪畫,汝窯就是在徽宗治下。他不僅親自設計了各類款制,還欽定了「雨過天青」的成色。
  • 瘦金體與宋徽宗
    傳統文化美刊作者:雪小禪 改編/朗誦:左旗 瘦金體,作為中國書法藝術一顆璀璨的明珠,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瘦金體不易駕馭,除了需要很高的書法功底,還要有氣定神閒的心境。瘦金體的發明者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代皇帝。他的運筆,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如同斷金割玉。
  • 美女電工喜歡書法,鑽研宋徽宗瘦金體,書法寫出自己風格
    ,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痴迷和喜歡,因為千年無人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也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比如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福建美女電工就非常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這位美女電工叫胡歡。
  • 宋徽宗43歲書法欣賞,瘦金體寫出藝術美!網友:這字好美!
    說到宋徽宗趙佶可能很多網友並不喜歡他,特別是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更是對他沒有好的印象,因為在他親信奸臣害死了很多梁山好漢,雖然宋徽宗趙佶在治理國家方面沒有什麼才華,但是他的藝術天賦那是非常的高,不僅會書法而且還會畫畫,他的繪畫水平那是非常的高超,說到宋徽宗的書法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肯定會想到宋徽宗的「瘦金體」吧?
  • 宋徽宗與瘦金體,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其人,你可以批判其腐朽無能,也可以譏諷其昏庸奢靡,唯獨不能否認他在藝術上的造詣:論畫,他注重寫實,一手工筆畫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論書,他筆法挺勁飄逸,為後人爭相追捧。既是論及其書法,便不能不提由他獨創的瘦金體。
  • 美女電工苦練6年瘦金體,終得宋徽宗書法精髓,專家:無藝術美!
    ,完全和我國傳統書法的筆法不一樣,不過也被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所喜歡,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特別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雖然這種字體非常的難寫,但是也阻礙不了書法愛好者臨摹,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一位「瘦金體」的痴迷者。
  • 練硬筆書法,選宋徽宗的瘦金體還是王羲之字帖?
    尤其是他的瘦金體,可謂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書法歷史。 與王羲之的書法相比,宋徽宗完全跳出了對方那種陽剛、中性、渾厚的書法風格,其書寫的瘦金體形銷骨立、斬釘截鐵,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書寫姿態,而這種書法,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大膽而難能可貴。
  • 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堪稱書法一絕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北宋是中國上下五千年間,科技最發達、藝術最繁榮、文化最昌盛的朝代。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韓愈、柳宗元為唐代人,其餘六人都是宋朝人,由此可見,宋朝承接了唐朝燦爛的詩文化,開啟了又一個新的文化紀元。但是北宋卻有一個很有問題的傳統——文人治國。
  • 宋徽宗: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大師,所寫瘦金體獨步天下!
    提到宋徽宗,不得不說他的書法,他的書法與其他皇帝不同,他獨創瘦金體,在當時的書壇獨步天下。宋徽宗在皇位上算不上一位合格的皇帝,甚至有點荒唐,後人對他的評價多含貶義,但是有一點卻值得稱讚,就是宋徽宗對書畫的貢獻。
  • 美女電工寫書法,一手漂亮「瘦金體」真漂亮,終得宋徽宗書法精髓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福建的美女電工胡歡。說到胡歡可能很多網友不熟悉,但是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非常的熟悉,因為胡歡的瘦金體寫得非常的漂亮,胡歡是一位電工,但是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喜歡,經過多年的書法學習最終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特別是對瘦金體這種字體更是非常的喜歡,而且還寫出了自己的風格,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胡歡非常的佩服呢?
  • 美女電工寫書法,一手漂亮「瘦金體」真漂亮,終得宋徽宗書法精髓
    ,但是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喜歡,經過多年的書法學習最終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特別是對瘦金體這種字體更是非常的喜歡,而且還寫出了自己的風格,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胡歡非常的佩服呢?宋徽宗所創,而且把這種字體宣傳到了極致,當時在書法界瘦金體也得到了很多書法名家的稱讚,因為宋徽宗的這種瘦金體非常的個性,所以也被後人所喜歡,我們看到上圖中宋徽宗的瘦金體以後是不是也被這種字體所吸引呢?
  • ​宋徽宗書法只有瘦金體?沒有瘦金體,草書也值一億兩千八百萬!
    宋徽宗書法只有瘦金體?沒有瘦金體,草書也值一億兩千八百萬!相信有很多人都羨慕古代的皇帝,覺得他們坐擁天下,一手遮天。其實,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確實有不少勵精圖治,讓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強大的明君。宋徽宗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君王,他並沒有治理好這天下,所以他是不稱職的,但是作為一位書畫家,他為我國的書畫一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宋徽宗書法只有瘦金體?沒有瘦金體,草書也值一億兩千八百萬!其實說起來宋徽宗,它更接近於一個誤入帝王家的「才子」,如果他只是一介平民的話,可能會活得更加快意灑脫吧。
  • 宋徽宗在位毫無建樹,書法卻獨領風騷,瘦金體千年未有人超越
    宋徽宗在位毫無建樹,書法卻獨領風騷,瘦金體千年未有人超越中國經歷漫長歷史變遷也曾誕生諸多王朝,宋朝經濟實力於歷史上與唐並列為強國,但其軍事實力疲軟卻是不爭事實,北宋君主宋徽宗趙佶雖無力治理國家,更導致「靖康之恥」,但其所創書法「瘦金體」所撰寫,詩詞與繪畫天賦,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其在位時所行諸多荒唐事暫且先不論,其親筆所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