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詩詞|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2020-11-06 讀睡

俗話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為什麼怕有文化呢?因為他們善於用才華武裝自己,講得頭頭是道讓你毫無還手之力。而文人自帶的溫文爾雅屬性罵起人來更是讓人無從察覺,罵人都罵得那麼有學問!

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大意:你看這黃鼠還有皮,人咋會不要臉面。人若不要臉面,還不如死了算啦。你看這黃鼠還有牙齒,人卻不顧德行。人要沒有德行,不去死還等什麼。你看這黃鼠還有肢體,人卻不知禮義。人要不知禮義,還不如快快死去。

◇創作背景:諷刺的對象前人大致上有二說:《毛詩序》以為是刺在位者無禮儀,鄭箋從之;《魯詩》則認為是妻諫夫,班固《白虎通義·諫諍篇》承此說。後一說雖然有何楷、魏源、陳延傑諸家的闡發,但究竟由於所申述的內容與此詩所顯露的深惡痛絕的情感不吻合,故為大多數說詩者所不取,而從毛序鄭箋之說。

◇賞析:《相鼠》大約是《詩經》裡罵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此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

《小雅·巧言》節選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無拳無勇,職為亂階。

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

◇大意:誇誇其談說大話,口中吐出力不費。巧言動聽如鼓簧,厚顏無恥行為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邊。沒有武力與勇氣,只為禍亂造機緣。腿上生瘡腳浮腫,你的勇氣哪裡見?詭計總有那麼多,你的同夥剩幾員?

◇創作背景:此詩是一個受到讒言傷害抑鬱不得志的官吏為諷刺統治者聽信讒言而導致國家混亂而作的。《毛詩序》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傷於讒,故作是詩也。」

◇賞析:此詩是一首政治諷諭詩,譏刺周王為讒言所惑,終竟招致禍亂,同時痛斥了進讒者的厚顏無恥。

七步詩

兩漢: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意:鍋裡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創作背景:文帝嘗令曹植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賞析: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大意: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從鵪鶉的喉囊裡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裡刳脂油。真虧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創作背景:此曲流行於元代,為諷世譏時之作。元代朝廷不給地方官吏發放俸祿,因而掠奪百姓的財富便成了大小官吏謀錢發財的必然途徑。此曲正是這種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賞析:此曲運用高度誇張手法諷刺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個常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說明「貪小利者」總能在別人不會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後半部分繼續挖苦「貪小利者」的醜陋行徑:對任何可能撈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過。

雜感

清代: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大意:蹉跎歲月混到現在一事難成,只能在深夜借詩抒發心中的不甘。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早已把遠大理想消磨而盡。對女子已沒有了念想,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天底下的人都蔑視書生,都說他是最沒用的。這首詩我就寫了有什麼好擔心的,就算作只鳥作條蟲也有發聲的自由呢。

◇創作背景:七言律詩《雜感》,是黃景仁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後寫的,當時黃景仁二十歲。黃景仁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愁苦的語言,朋友都勸他「愁苦的詩歌不是好的預言」,但是黃景仁堅持不平則鳴,回顧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發出不平的感慨。

◇賞析:全詩主要是為了個人的窮愁憤懣而發,俊逸但不深厚。語言口語化,天然湊泊,反語的手法突出詩人憤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個時代知識青年鬱郁不得志的苦悶之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相關焦點

  • 中華好詩詞|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創作背景:諷刺的對象前人大致上有二說:《毛詩序》以為是刺在位者無禮儀,鄭箋從之;《魯詩》則認為是妻諫夫,班固《白虎通義·諫諍篇》承此說。後一說雖然有何楷、魏源、陳延傑諸家的闡發,但究竟由於所申述的內容與此詩所顯露的深惡痛絕的情感不吻合,故為大多數說詩者所不取,而從毛序鄭箋之說。
  • 「百無一用是書生」,一首讓文人黯然泣下的詩
    多情善感的人,總會因物悲人,因景傷懷。中國詩文自古就有,最盛在唐代,可是在八股文盛起,詩詞衰落的清代,依然有這麼一首詩,讓人讀之而淚下。其中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更是被無數人傳唱。因而,在這種高壓下,黃景仁寫的《雜感》一詩,讓無數文人讀之淚下,傷心不已,紛紛抄寫傳送。全詩如下:雜感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 20歲時寫的「百無一用是書生」讓其在詩詞史青史留名
    且看: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清朝的文學藝術形式以古典小說見長,但是傳統的詩詞也有人繼承,黃景仁、納蘭性德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兩個人都不長壽,納蘭性德只活了30歲,黃景仁的生命也在35歲的時候終止。
  • 每周一畫|國畫美人蕉
    佛教相傳美人蕉為佛祖腳趾流出的血液幻化而成,強烈豔麗的紅色花朵盛開於陽光下,給人以堅實火熱的生存意志。此花不耐寒,北方種植需人工保護越冬,記得小時候農村院落稀有所見,盛夏之時紫紅色莖葉之上盛開紅黃色的花朵,花瓣間斑斑點點甚是美豔,至今記憶猶新。
  • 清代黃景仁詩詞代表作
    雜感/黃景仁/19歲寫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堪:能,可。讖:將來會應驗。5. 綺懷/黃景仁(表妹情懷)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 清朝詩人黃景仁一首很經典的詩,裡面有一句詩,更是成了至理名言
    例如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黃景仁,他就寫過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那便是他的《雜感》,裡面有這麼一句詩「百無—用是書生」,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這句話,那這句話,也就是出自於這首詩。《雜感》清代:黃景仁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 詩人黃景仁因落寞寫下一首詩,卻成千古名作,其中這句人人皆知
    但是黃景仁一生懷才不遇,為了生計四處奔波,所以他的詩大多抒發愁苦的情緒、寂寞悽愴之情懷更多一些,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雜感》,本人也被譽為「毗陵七子」之一。黃景仁的一生又是短暫的,他雖然富有才華,但是因為現實條件,在35歲那年就生病去世。
  • 黃景仁這首詩即使放在唐朝,那也是絲毫不遜色,裡面句句都是經典
    黃景仁是清朝著名的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他的詩也是膾炙人口,而這首《雜感》正是他最經典的一首作品,不能說是超越唐詩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 黃景仁這首詩即使放在唐朝,那也是絲毫不遜色,裡面句句都是經典
    黃景仁是清朝著名的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他的詩也是膾炙人口,而這首《雜感》正是他最經典的一首作品,不能說是超越唐詩,只能說它並不比唐詩相差多少,寫得同樣很有韻味;詩人正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再加上對於人生的感悟,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是經典,短短的幾句,也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悲痛之苦。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 小學1年級必備:精選了5首含有名句的詩詞,建議收藏
    有很多古詩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卻不知其出自哪首詩詞。今天,小謝精選了5首含有名句的詩詞,我們一起來看全文。02 集杭州俗語詩清·黃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裡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04 雜感清·黃景仁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 一人一首成名詩詞,每一首都發人深省、拍案叫絕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無數詩人、詞人為後世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名篇佳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欣賞一人一首成名詩詞,雖然他們的名氣不如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等人,但他們同樣以真摯的筆觸為詩詞注入了活力。
  • 10首詩紅人不紅的詩,很多人都讀過,但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誰
    在詩詞圈,有些人的作品永遠都比本人的名氣要大,寫了不少好詩好詞,但本人並沒有大紅大紫。下面10首詩中的名句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卻對其作者和整首詩不甚知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