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全體編輯記者開展「學批示 踐『四力』——新春走基層」活動,連續第十年新春走基層。編輯記者們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為動力,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春節前夕、在回家的過程中,通過記錄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現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美好景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喜慶祥和的濃厚氛圍。
新春走基層:過年拜家譜 單縣這個村用傳統方式慶團圓
時間:2月11日
地點:單縣龍王廟鎮
記者:吳超楠
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是回家團圓的日子;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記錄著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春節拜家譜是很多家族的傳統。今天早上,記者早早來到單縣龍王廟鎮吳莊村,看到整個村的人齊聚一堂,等待著共同祭拜族譜。
聽村中老人講家族歷史
大家紛紛翻看家譜
第一次全村一起拜家譜 希望繼續傳承下去
記者來到活動現場,看到大家圍在家譜旁邊,認真地聽取村中老人講述家族的起源、繁衍、遷徙變化;翻開古老的紙張,尋找自己在族譜中的位置,自己的輩份。
吳氏家譜
「我們村叫吳莊,全村都是吳氏子孫,沒有別的姓氏。這也是我們全村第一次一起拜家譜,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團結互助,越來越好。」村裡老人告訴記者,「以後我們會把這個傳統傳承下去,不忘本不忘祖。」
記錄拜譜姓名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近些年,吳莊村外出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一些人全家外出務工,春節也不怎麼回家;一些人在外做了包工頭,春節期間也是特別忙;還有一些家戶乾脆搬進了縣城和市裡,很少回老家了。「通過拜家譜的方式讓大家懷念、祭奠祖先,感恩追始,致富不忘本,同時也能表達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增強大家的凝聚力。」村裡長輩吳道元告訴記者。
鳴炮燒香,輩份大的在前面,依次往後排,拜譜開始了,村裡的幾位老人率領大家虔誠地跪拜桌子上供奉的家譜。儀式結束後,大家熱熱鬧鬧聊著天,互道新年祝福,開始為中午的團圓飯做準備。
不忘勤儉傳統 簡單的團圓飯最好吃
拜譜儀式結束後,大家燒火、洗菜、切菜,各司其職,紛紛擼起袖子,開始了中午團圓飯的製作。
大家一起準備午飯
大鍋菜出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中午飯我們自己做,不從飯店定。」大家一邊忙一邊笑著對記者說,「自己做飯省錢又衛生,大家一起忙說說笑笑的,還能加深感情,多好。」
中午十一點多,飯菜陸續出鍋,年輕人端菜,年齡大的圍坐在一起聊天喝茶,準備吃飯。飯菜也很簡單,一個桌六個菜,「大廚」吳培敬還為大家準備了燉菜,每人一碗。「咱是農民,最能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一人一碗菜,不鋪張浪費。」吳培敬說。
部分村民和村中老人合影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開始對精神層面有更多追求,拜家譜也成為了傳統與現代銜接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大家紛紛表示,拜家譜也要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特點。比如致富信息的宣傳會,通過拜譜聚會,從事各行各業的族人可以互相交流致富經驗;出去做生意、工作的村民也可以互相提攜。村民之間有了矛盾,也可以通過拜譜這個氣氛進行調解,達到「話明氣消」。
「這種形式不僅促進了一個家族的團結和諧,也會帶來全社會的和諧,希望每年大家都能常回家看看,我們這些老人都在家盼著孩子呢。」村裡老人吳瑞雨由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