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解讀:四象的變化規律與疾病傳播的四個階段

2020-12-20 易小道

如果沒有研究過太極,看這篇文章會有點難以理解,建議沒研究過太極的朋友翻看前一篇的太極文化,了解太極的朋友會發現四象很神奇,不得不感嘆老祖宗傳下來的哲學思想的深邃。

什麼是四象

從史料和考古中我們發現, 四象一開始就是陰陽二氣的不同狀態,後來組合出了4種形態,分別是少陽、太陽,太陰、少陰,這就有了四象的概念,有了四象後,才有後面五行的觀念。

簡單來說四象也代表著時間和空間,只是古代對時間的理解和現代不同,古人常說陰陽,陰陽二分為四象,其實說的就是時間和空間。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需要先了解以下兩個名詞:黃道和赤道

黃道是地球圍繞太陽自轉一周的路線,赤道說的是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產生的最長的軌道線就是赤道。

太陽系是地球旋轉和旋轉的動力來源。這種動力會產生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

古代人是如何發現這種現象的?

實際上是上觀天象,下觀地理學發現,這是古人在對天地進行對照之後,總結出的自然法則。

那麼四象的四種形態是怎麼產生的?

四象時空怎麼形成的

其實這個問題歸結為時間和空間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先看一下空間是怎麼形成的。

空間

古人對空間的描述由來已久。並且用了4種形象化的比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青龍代表東方。在天空的東方,七顆星剛好排列成一條龍的形狀。這個時候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地變成青綠色。

白虎代表西方。在天空的西方,剛好也會出現幾顆星,形成一頭猛虎的形象。這個時候春天來了,萬物開始凋謝,大地變成白色。

朱雀代表南方。在天空的南方剛好也會出現7顆星。這幾顆心形成一個大鳥的形狀。這個時候夏天來了,大地呈現火熱的紅色或赤色。

玄武代表北方,在天空的北半球。剛好也是7顆星,形成蛇和龜纏繞的形狀,這個時候冬天來了,大地呈現黑色。

古人通過黑,白,紅,綠四色,搭配形象化的四種動物,將四個方位簡化為四象,所以四象就是空間。

時間

我們知道一年是如何形成的,一年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結果。太陽黃道和地球赤道在天體上相交通過的點,叫春分點。和這個春分點相對的另一端,稱秋分點。位於赤道以北的稱夏至點。與夏至點相對的稱冬至點。

也就是說,夏至點和冬至點之間的連線,形成地球繞太陽轉動的長軌,春分點和秋分點之間的連線,構成地球繞太陽轉動的短軌。

古人把一天分為子時、午時、卯時和酉時,子時為漫漫黑夜中最黑暗的時間。午時為白晝當中最明亮的時間。卯時是陰轉化為陽的平衡點。酉時是陽轉化為陰的交匯點。

而子、午、卯、酉四個時象就是剛好代表了地球自轉過程中,地球和太陽之間的時空位置。所以四象是時間。

人體

人的身體和天地的時空相對應,和天地的運行同頻,中醫的針灸和艾灸就是通過時間點來進行推算,配合草藥進行治療的,你會發現這些草藥本身不能治病,能治病的是通過草藥調節空間和時間的節點。

因此可以說中醫治病的方法就是調節時空,調整人體和天地運行的頻率保持一致。

古人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以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歸納總結為四組天象,這四組天象構成了古時星系與地球之間的坐標體系。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時空觀。而中醫繼承了這種時空觀,發現人就像這個坐標系中的一個粒子,在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中,拋物線式運動。

四象的變化規律

古代聖賢講的一句充滿哲學的話,其實裡面包含著科學的道理,這是一種數學之美,陰陽是最基本的方法,我們知道陰陽同源,互相轉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他們既互相制約,互相鬥爭,而且無論陰陽,都在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彼此削減。

比如春天是陽氣初生的時候,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到了秋天,陽氣退場,陰氣開始萌發,到了冬天,陰氣開始發威,但是陽氣又開始萌芽,到了春天,又開始了新的輪迴,這樣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這個規律適合世間萬物,只要有陰陽二氣,這個規律就會發生作用,古人有一個成語叫「提綱挈領」,說的是只要抓住了「四象」這個最基本的規律,再反過來去印證所發生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做到洞若觀火,對真相瞭然於胸。

以此觀點來印證世間中的各種事情,則可以清楚地看見陰陽二氣的流轉以及吉兇的產生過程,這一點在生命中的表現最為明顯無誤。

四象的遞推規律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所有的事物都用三維來衡量,包括時間和空間,人類生活在晝夜的時間場尺度,如果人們能夠充分地把握比晝夜更小的時間刻度,比如時辰,分鐘,秒鐘,甚至更小,就意味著可以掌握超越三維空間的鑰匙。

例如,梅花易數,具體到每個時辰,所以就超越了三維空間的物理規律,如果能連續細分到分鐘、秒,甚至更小的時間刻度,在這個條件下,瞬間內乾坤大挪移,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可以想像多維空間的無限可能的物質形態和性質,在這裡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降維,一個是升維,當降維到更低維度時,粒子和能量就會塌縮,形成具體的形狀和性質,反過來,如果升維到更高維度,粒子和能量會變成光波形式,可以穿越到任何維度的空間,瞬間移動就會成為現實,具體的升降方法就是振動和頻率,這個特斯拉有句有名的話: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請用能量、頻率與振動來思考。

事實上如果人們把自己的意識場提升到一個維度後,人們的能量場和意識粒子的穿透力就會無限放大。當人們決定用意念進行控制的時候,能量場粒子和意識場,又會塌縮到三維空間中,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決定作用就取決於時間場和時間尺度的控制。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就是這種現象的具體表現形式。

疾病傳播的四象規律

世間萬物的發展概莫能大乎四時,就以這次的疾病為例,疾病的發展變化就像四季變化那樣,遵循四種基本形態的發展順序,就是太陰階段、少陽階段、太陽階段和少陰階段這四個階段,這類似於人類的胎兒、少年、壯年和老年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太陰階段也就是疾病的潛伏期,少陽階段就是疾病的爆發期,太陽階段就是疾病治療的穩定期,少陰階段就是整個疾病的治癒收尾階段。

這是一個簡單的框架性的描述,目前基本可以鎖定新型冠狀病毒處於第二階段,也就是少陽階段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四象時空,有什麼規律特徵,對病毒生命周期的預測
    古人通過黑,白,紅,綠四色,搭配形象化的四種動物,將四個方位簡化為四象,所以四象就是空間。而子、午、卯、酉四個時象就是剛好代表了地球自轉過程中,地球和太陽之間的時空位置,所以四象是時間。古人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以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歸納總結為四組天象,這四組天象構成了古時星系與地球之間的坐標體系。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時空觀。而中醫繼承了這種時空觀,發現人就像這個坐標系中的一個粒子,在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中,拋物線式運動。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知道是哪些嗎?別名又是什麼
    中國古人把東、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有是四象,而五行具於其中矣。元武為水,水者,太陰也;朱雀為火,火者,太陽也;青龍為木,木者,少陽也;白虎為金,金者,少陰也;黃龍為土,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衝氣所結也。天之四靈本是太古洪荒時四方天星所化,殷商時便早有記載,漢後道教興起將其收為護法神。
  • 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易經》太極兩儀四象現代天文學解讀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群經之首,是博大精深伏羲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五帝,仰觀日月星鬥,俯察山川景物, 「一畫開天,道啟鴻蒙」,道生一,無極變太極;一生二,太極變兩儀;二生三,兩儀變四象;三生萬物,四象旋轉,世界誕生。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也圍繞著傾斜的穿過兩極的地軸自轉。
  •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怎麼推出來的?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繫辭上》,以後這一概念影響了儒學、道教等中華文化流派。《易緯乾鑿度》和《列子》談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極宇宙五階段說法。(2)無極用一圈圈來表示,以象徵天日混沌一氣的狀態,無極經蘊育孵化,生為太極,太極圖以黑色為陰,白色為陽,用黑白二色的盈虧變化來揭示陰陽消長轉化的規律,從而說明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運動規律。(3)「太極分開只是兩個陰陽,陰氣流行則為陽,陽氣凝聚則為陰,消長進退,千變萬化。」
  • 為什麼陳大惠老師發心於傳統文化的傳播?這和了凡四訓有什麼因緣
    對於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不要和身邊的人傳播惡人惡事,傳播負面消極的東西,而是更多的傳遞正能量、傳遞國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實我們反觀身邊的人,一般負面消極的人都活得不咋地,而樂觀積極、心向陽光的人大家都人見人愛。如果想要積功累德,能夠從事於傳播傳統文化的媒體那是再好不過了,因為功德可以呈現幾萬、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翻倍。
  • 傳統文化-數字一到十
    傳統文化數字從一到十今天聊聊中國數字,我國的數字與阿拉伯數字最大區別在於:中國數字是文字,每一個數字都有一定的文化理念在其中,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載者,通過數字的內涵與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賢智者為我們留下的思維模式、哲學思想、宗教理念等寶貴的精神遺產。而阿拉伯數字是計數符號。
  • 陰陽四象
    什麼是四象?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符號。也就是四象的變化是從生到死,而不能夠死而復生。所以一生二還不能夠化育萬物,所以就要二生三,而後才能夠生萬物。二生三之後天地易位,而後才有後天八卦。為何先天八卦只能生天地,就是因為這天地分別代表陰陽,而陰陽發展到最高階段,必須要易位才能夠化生萬物,這是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陽氣潛藏到地下,
  • 武術與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武術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民族文化形式,根植於中國特有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心理土壤,它除了具備一般的文化特點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徵。武術不只是一招一式的技術動作,武術的每一個拳種流派,都有其形成的歷史、創始人、傳承人,還有傳播的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文化方面的東西。武術不是簡單的動作,它浸透著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思維,民族的智慧,民族的文化。武術是東方的民族文化,帶有東方民族的烙印,最能反映民族的氣質。
  • 天道(解讀,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詩詞解讀:陰陽:這裡指「道」,出自《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獨:獨有,唯有;道:指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真:指真理;人用眼睛觀察萬事萬物,大自然用「道」來規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道,即便眾生經歷許多次轉世,最終的結局還是疑惑不解,時間過去的很快,滄海也變成了桑田,獨有「道」才是真理。
  • 《易經》中「四象」說的是什麼?
    「四象」最早的出處在《易經.繫辭傳》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孔子認為《易經》效法的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一個演變規律:太極者,宇宙的本體、起源(即《列子》所說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兩儀者,陰陽也,四象者,陰陰之淵府也,八卦者,陰陽之大成也。
  • 獨家原創首發,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個四象指的是什麼?
    唐.孔穎達疏:「每一爻有三變……其兩多一少為少陽者,謂三揲之間,或有一個九、有一個八而有一個四,或有二個八而有一個五,此為兩多一少也。如此三變既畢,乃定一爻;若兩少一多為少陰,謂初與二三之間或有四,或有五,而有八也;或有二個四,而有一個九,此為兩少一多也。」 以七為少陽,以八為少陰。《左傳註疏》引《易》云:說者謂七為少陽,八為少陰,其爻不變也。
  • 陰陽消長——易經中四象的本質
    所以希望朋友們能對這四個概念多下功夫,真正做到熟練掌握和認真領會。在講解完上述四個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後,我們再來繼續介紹易經的萬物生成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三才之後就是四象。人們對四象的理解,可能更多地是來自於風水學。風水上講究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所以很多人對四象的理解就局限於這四個神獸。
  • 從0到9,十個數字隱藏著的數字規律
    古代中國人認為數字是有能量的,0,1,2,3,4,5,6,7,8,9這十個數字都有各自的循環規律,這幾個數字都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簡單地說,0是無極,1是太極,2是陰陽,3是三才,4是四象,5是五行,6是六氣,7是七星,8是八卦,9是九宮。
  •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歷史規律
    從那時起,在歷史上形成了中華文化向海外傳播的四次大的高潮。漢代出現了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的第一次高潮。漢帝國疆域廣大,中華文化的基本形式和格局已漸成熟,工藝學術全面繁榮,出現了中華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在這一時代,中華文化從東、南、西三個方面與外部世界展開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廣泛交流,播撒自己的輝煌於廣大的地域,初步確立了在世界文化總體格局中的地位。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哪怕只記錄幾天, 星辰都按照太極規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自然的規律轉移到人事方面的倫理,倫理來自於自然,自然等同於主宰,無神論,無宗教信仰。現在看這種說法,更接近真實。,有人今天上午是開心的,可能下午就是生氣的,自然的變化更是自然的孕育。
  • 中華傳統文化的四個重要思想及其古為今用
    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不少讀者打電話詢問:怎樣認識、把握中華傳統文化,它包括哪些基本的思想和內容,這些思想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意義?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金開誠教授,經多年研究,提出中華傳統文化有四個重要思想,這就是陰陽五行、天人統一、中和中庸和修身克己。
  • 傳統藝術如何跨文化傳播
    「談藝錄」欄目的「傳統藝術與時代精神」系列,已陸續推出四篇對戲曲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于魁智、張建國與理論批評家傅謹的訪談文章,探討了傳統與時代、繼承與創新等話題。作為該系列的收尾,本期特邀兩位從事對外文化交流的人士,暢談對傳統藝術跨文化傳播的思考。
  • 於凡:中國該如何傳播傳統民族文化
    近年以來,無論是各級政府、孔子學院還是其他機構都將傳播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作為推進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在國外教授漢語,巡演京劇、雜技等中國傳統藝術節目,希望通過傳播民族傳統文化塑造國家形象,提升外國公眾對於中國文化的認知度和好感度。
  • 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解讀
    一、什麼是「文化」?  (一)現在學術界對「文化」一詞的解讀。它成為一種從不同階級錨地取來的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動態的聯合。   (4)文化是人類創新活動永恆拓展的載體、創新水平提升的工具、傳播的手段。  (二)本人對「文化」一詞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