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穎:心系「防艾中國結」(貴陽中醫學院)
2004年8月2日,貴州貴陽。
錦繡家園社區人頭攢動,一群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大學生在忙碌,他們是來自貴陽中醫學院大學生防治愛滋病協會的志願者。
有的正熱情地為社區居民講解防治愛滋病的有關常識,有的在散發防艾宣傳材料,有的正展示著自己編織的「防艾中國結」。在湛藍的天空下,一枚枚火紅的中國結象火苗一樣傳遞著志願者們的愛心,也象徵著人們對愛滋病患者的關注和祝福。這天下午,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楊嶽同志、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廖飛同志等各級領導專程來視察在貴陽市南明區開展的「青春紅絲帶」防艾宣傳工作。當楊嶽書記得知這是為愛滋病患者籌集資金時,他帶頭捐出了一百元錢,把這美麗的「防艾中國結」佩在胸前。火紅的中國結象跳動的火苗,映紅了人們的臉龐,也映出了一顆顆青春滾燙的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美國一些藝術家用紅絲帶默默紀念身邊死於愛滋病的同伴們。在一次世界愛滋病大會上,愛滋病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齊聲呼籲人們的理解,一條長長的紅絲帶被拋在會場上空,支持者們將其剪開成段,摺疊好別在胸前。於是,紅絲帶就成了全社會關注愛滋病病人的國際性標誌。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每一個醫學生的誓言。陶穎,貴陽中醫學院2000級中醫英語專業的學生,和她的夥伴們一起,用自己的行動堅定不移地履行著這句錚錚誓言。2002年12月1日,當學院發起關愛愛滋病患者的活動時,陶穎同學第一個報名參加,並帶動她的同學積極投入到這項活動中去。那是在學校進行的一次愛滋病知識的問卷調查,結果有百分之六十的同學竟然對防治愛滋病的相關知識一無所知。同學們對這個調查結果深為震撼。醫學院校的學生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人呢?她決定要喚起更多的人們,一個傳一個,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愛滋病,關注愛滋病。
在學院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由陶穎等同學發起的「貴陽中醫學院大學生防治愛滋病協會」於2003年9月成立了。協會成立之初,很多同學對防艾活動並不了解,加入協會的同學寥寥無幾。但她並不氣餒,通過舉辦講座、編織「中國結」、防艾圖片展等形式堅持開展防艾宣傳活動。在她的努力下,後來的幾次活動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同學們由淡漠變得熱情,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宣傳,她身邊的防艾志願者越聚越多,火紅的中國結象跳動的火苗一樣照亮了整個校園。短短一年間,防艾協會在冊會員已經達到535人,迅速發展為貴陽中醫學院的三大社團之一。
陶穎同學曾多次組織志願者到貴陽市「健康關愛苑」看望愛滋病患者。她發現,這些病人普遍存在著一種沮喪心理,因為患病而且貧困,對生活缺乏信心。開始她是通過校內募捐為病人籌集生活資金,但很快發現這不是長久之計。她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通過編織「防艾中國結」開展義賣活動,將義賣款項捐贈給愛滋病患者。陶穎同學在受到一個具有非洲當地特色的防艾標誌的啟發後,開始設計、編織「防艾中國結」,終於,一根根紅絲線在他們手中織成了美麗的中國結。那一刻,她心中充滿了成功感。2004年10月,由她設計的「防艾中國結」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0430028400.0)。它蘊意了平安和祝福,希望給佩戴者帶來好運,也祝願愛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們能早日康復!
陶穎同學組織志願者們在校園裡、社區中義賣自己編織的中國結,還通過VSO海外志願者組織到北京、上海、廣州甚至倫敦、雪梨義賣。火紅的「防艾中國結」從黔中一隅飛到廣袤的神州大地,又飄洋過海到世界,傳遞著同學們的愛心,象跳動的火苗一樣播撒著希望的種子。迄今為止,義賣「防艾中國結』的款項已高達十萬餘元。義賣「防艾中國結」已成為了貴陽市「健康關愛苑」愛滋病感染者的主要生活來源。但是,他們送給愛滋病人的禮物不僅僅是金錢,而且是浸透心血的一片真情!
陶穎同學創辦的協會圍繞著「防艾中國結」開展了一系列的義賣捐款活動,不僅支持了愛滋病感染者「生產自救自助」項目,還鼓舞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志願者和熱心群眾加入到防艾宣傳隊伍中去。她堅持在校內外開展防艾知識學習、大學生校園生殖健康和生活技能培訓、防艾知識問卷調查等防艾宣傳活動。在2003年「12.1」世界愛滋病日,協會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防艾知識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了解愛滋病傳播途徑和方式的同學已經上升到95.3%,大學生防艾意識正日益增強。
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愛滋病、關心愛滋病患者,這是她成立協會的初衷。為此,她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天空。
2004年4月,陶穎同學組織志願者到貴陽市紫林庵街頭進行防艾知識宣傳和義賣「防艾中國結」活動,獲得了社區居民的好評。在這次持續近三個小時的活動中,義賣款項共計一千餘元。她的33名志願者沒有一個叫苦叫累,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和開心。因為他們都知道,宣傳就是最好的疫苗!
五月的白雲,是風箏的盛會,一年一度的貴陽白雲國際風箏節遊人如織。在2004年白雲風箏會上,她和她的志願者們精心製作的「防艾中國結風箏」是最美的風景。風箏手們放飛了一個近一人高的「防艾中國結」大風箏,引無數遊客竟折腰。不少遊客駐足觀看了他們的「防艾宣傳」展位,還購買了大量「防艾中國結」留作紀念。
「6·26」世界禁毒日,陶穎同學組織志願者在南明區甲秀廣場開展防艾宣傳活動;8月上旬,她的協會又承辦了「青春紅絲帶」防艾宣傳活動;9月,男性健康日,他們在貴陽市南明區開展了義賣「防艾中國結」活動。貴陽市的市民們逐漸熟悉了這群撒播火種的志願者,也逐漸認同了他們的理念:「防治愛滋,關愛生命!」
2004年暑假,陶穎同學代表協會參加了北京「正視愛滋病,你我同行」暑假夏令營活動。和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的同學以及美國留學生們一起,參加了防艾培訓課程,併到山西、河北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活動。回校後,她把在夏令營活動中學習到的新知識,通過講座和防艾知識培訓班傳授給更多的同學。她開展的培訓課程氣氛活躍、防艾知識豐富,每周一次的培訓課上,參加的同學都擠滿了教室。
她還為山西、南京、北京等各地的一些大學生防艾志願者們提供幫助,共同進行防艾宣傳和「防艾中國結」義賣活動。
2004年11月, 「希望與幫助——支持受愛滋病影響的兒童和家庭」攝製組對陶穎同學進行了採訪。該片由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製作,目前已成為社區培訓材料。
2004年世界愛滋病日期間,在團省委、省學聯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協會的努力下,她的社團又承辦了「貴州省大學生青春防艾大家行」活動:在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財經學院等各大高校進行防艾宣傳、防艾知識問卷調查並開展義賣「防艾中國結」活動。中央電視臺也對她的「防艾中國結」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定購了250個「防艾中國結」。在 「12.屍世界愛滋病日大型晚會上,所有的觀眾和演員們都將佩戴上火紅的「防艾中國結」。
此外,陶穎同學參與研究的「開展HIV/AIDS社區支持與關懷可持續性發展的探索研究」課題,於2004年12月發表在中華實用醫藥雜誌上(2004年12月,第4卷,第24期)。
隨著「防艾中國結」的迅速風靡,在海內外悄悄掀起了一場火紅的「防艾中國結」旋風。在2004年2月,英國泰吾仕報《THETIMES》上,一幅關於明星佩戴「防艾中國結」圖報導:7月泰國世界愛滋病大會上,「防艾中國結」展現了美麗的風採;7月底,德國愛滋病專家Dr.Klemens0chel來貴州考察,參觀了「防艾中國結」的製作,稱讚了我們大學生防艾志願者的愛心行動;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何景琳博士、中國預防愛滋病宣傳員濮存昕、蔣雯麗、鄭緒嵐等都佩戴了「防艾中國結」;8月,團中央領導充分肯定了我們的「青春紅絲帶·防艾中國結」防艾宣傳活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訪華期間,胸前佩戴了「防艾中國結」;最讓志願者們激動不已的是,當溫家寶總理到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看望愛滋病感染者時,他看到火紅的「防艾中國結」,還讚揚了它的美麗1
2005年11月25日上海,超級盛典在土海大舞臺舉行頒獎典禮,知名藝人梁家輝、潘瑋柏、Twins、孫楠、梁靜茹、吳大維、周迅、羅志祥、範冰冰、愛戴、李宇春、張靚穎、陳坤等人出席了典禮。這場盛典上,群明星齊戴「防艾中國結」支持防艾宣傳。
當我們翻開《防艾中國結》這本畫冊,眼前是一群陽光燦爛的青年學生,他們以火熱的情懷關愛著愛滋病人,使愛滋病患者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我們被這些畫面吸引,我們被學子們的精神感動。當我們和他們面對面時,我們被他們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我們分明感受到了一顆顆火熱的心!學生點評:
隨著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佩戴「防艾中國結」來華訪問,隨著「防艾中國結」頻頻亮現媒體,陶穎同學及其「防艾中國結」的故事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她關愛社會,服務社會的愛心與精神正在四處擴散,溫暖與激勵著人們。
1.創新。2002年世界愛滋病日前夕,陶穎同學受一枚來自非洲的紅絲帶的啟發,善於思考並愛好手工藝的她嘗試著把紅絲帶與傳統的中國結相結合,並成功的設計出了「防艾中國結」,於「12·1」進行義賣和宣傳,捐助感染者。
2.堅持。陶穎同學並沒有把「防艾中國結」作為一時興起之作,而以此為奠基,成立了大學生防艾志願者協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她大量翻閱相關讀物,與國內外相關組織廣泛聯繫,將掌握的知識與交流經驗運用於各項防艾宣傳活動中。
3.關愛。陶穎同學接觸感染者較多,有的還把她當作傾訴對象。為支持感染者生產自救,她教授他們製作「防艾中國結」。此外,她還默默打工,承受著「防艾中國結」 專利權幹元的費用,只為保護這項生產自救項目。
正是她對「紅絲帶」的推陳出新,對公益事業的無私奉獻,對社會責任的不懈堅守,對人間溫情的執著,一點一滴消除著人們對愛滋病的恐懼,融化著人們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推動著人們對預防愛滋病意識的增強。老師點評:
陶穎同學在學習、科研上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發明「防艾中國結」並申請了專利。通過組織各種防艾宣傳活動,對大學生和廣大市民進行預防愛滋病宣傳;通過義賣「防艾中國結」來支助愛滋病感染的生活並喚起廣大市民與大學生對愛滋病者的關愛、減少歧視。陶穎同學組織志願者教授貴陽市健康關愛苑HⅣ感染者和家屬紡織「防艾中國結」,通過義賣方式,增加其收入,改善其生活質量。目前編織「防艾中國結」已成為他們生產自救的龍頭項目。該同學還參與了「開展HIV/ADS社區支持與關懷可持續性發展的探索研究」研究課題,並且該課題在《中華實用醫藥雜誌》上發表。
陶穎同學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較強的號召力,能組織和團結同學參與志願者活動,並感染他們,為社會公益活動做出貢獻。該同學在學院成立了防艾協會,通過組織防艾知識講座、防艾知識競賽、防艾知識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對大學生們進行宣傳和教育。該社團從不受關注到成為學院三大社團之一,並被評優秀社團。預防愛滋病宣傳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並讓他們深受影響。
陶穎同學樂於助人,自強自立,樂觀進取,服務社會,有一顆熱忱的心,積極參與預防愛滋病公益事業,勇於幫助和關愛愛滋病感染者,是一名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大學生。
(該人物由貴陽中醫學院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