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文化圖鑑

2021-02-16 東京烘焙職業人

從事烘焙行業的人有很多,無論是剛入行,還是資深的老師傅,可你還是否記得各個國家的特色麵包呢?

其實每個國家都擁有獨立的麵包體系,所呈現的形式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國家的麵包也不一樣,它代表著一種文化,代表著一種特色。

今天我們一塊來回憶、深入認識各個國家的特色麵包。

一.德國-德國結

德國結又可稱呼為「普雷結」,它是德國麵包中最經典的代表產品,擁有著久遠的歷史。

德國結最早記載在七世紀,由義大利的僧人製作,據說它的由來與宗教起源有關,因為它的形狀就象徵著祈禱時,雙手交叉在胸前的樣子,三個孔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十七世紀才傳到德國,從此流行至今。

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些德國的小孩子,在新年的時候,會把德國結串成一圈掛在脖子上,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

其實德國結的製作材料只有簡單的酵母、黃油、水、麵粉、糖、鹽、浸泡的鹼水等,不會加入其他高熱量的輔料,可以說是最樸實的健康麵包

新鮮出爐的德國結吃起來表皮柔韌有嚼勁,內部組織卻軟白柔和。表面的海鹽,在經過高溫烘烤後也不會融化,只有在入口時才會迸發出鹹味,使它樸實的麥香味中增添了些許鹹鮮。慢慢咀嚼,味蕾又能敏感地接收到麵包微微回甘的味道。

德國啤酒具有濃烈的小麥香,正合適這樣簡簡單單的麵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喝啤酒時食用德國結是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大量飲酒會導致身體的酸性增加,體內鈣質會流失,就好像很多愛喝酒的人都會骨質疏鬆,牙齒鬆動,而德國結由於烘烤前會浸泡鹼水,所以麵包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鹼性物質,正好能調節身體的酸性,使酸鹼達到相應的平衡。

鹼水麵包在保持美味的同時,它還是一種健康的食物,所以才能與啤酒成為絕妙的搭配。

註:德國結的最佳搭配是啤酒(尤其是黑啤)。


二.義大利-意式起司麵包棒

意式麵包棒(Grissini)是義大利傳統的餐前開胃麵包,經義大利西北部的杜林(Torino)地區流傳出來。

十七世紀末,撒瓦(Savoia)地區的年輕公爵維託裡奧·阿梅迪奧二世(Vittorio Amedeo II),一直苦於腸胃的病痛。他的醫生從杜林聘來一位麵包師傅安東尼奧·布魯涅羅(Antonio Brunero),師傅把麵團混合橄欖油,發酵以後擀平,並且分割成細長條形,放進烤爐中烘烤,從此以後,擁有香脆的口感、並且容易消化的麵包就此誕生,也徹底解決公爵腸胃不適的困擾。

麵包棒在製作時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香草,搭配濃湯或冷壓橄欖油沾食,也可以學習義大利人搭配生火腿、紅酒、起司來食用,都是很美味的。

三.土耳其麵包

土耳其本土的主食麵包為「Ekmek」。而我們所熟知的有四款。

1.「Ekmek」

首先「Ekmek」在土耳其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非常便宜的麵包。

不論是家庭生活中或是外頭餐廳供應幾乎以此麵包為主,什麼形狀跟圖案都有,吃法就是手扒開沾燉菜、沙拉、濃湯一塊食用。其實也可以稱它為寬版的法國麵包。

其外觀基本呈現為花朵一樣的大塊麵包,可直接用手撕開來品嘗。

2.「Pide」

「Pide」是長條平狀的麵餅,將麵團擀薄加上肉末或蔬菜醬,放上鐵鍋上烘烤,吃起來與披薩的口感相似,其擁有很好的咀嚼感,並且Q彈中帶著芝麻香氣。

我個人更偏愛於這種Pide麵包表面抹上奶油,加上草莓醬或者巧克力醬,那樣就真的更加美味可口。

3.「Simit」

在土耳其各個城市的街上隨處可見「Simit」攤販,其堪稱土耳其國民美食,是一種外觀環狀的麵包,可抹上巧克力或其他果醬,切開夾著蔬菜一起吃來增加口感。

4.「Börek」

Börek是一種像派之類的麵包產品,有塊狀和環狀兩種呈現方式,我們在家最常自己做的是環狀,加入白起司再入烤箱,烤起來很香,也特別好吃,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來調味。

四.伊朗-桑嘎克

在波斯語中,「桑嘎克」的意思是小石頭,而桑嘎克麵包便是在由小河中的鵝卵石打造的烤爐中烘烤製成。

伊朗的烘焙坊通常提供兩種口味的桑嘎克麵包:

1.沒有配料的原味桑嘎克。

2.價格較高、撒上罌粟籽或芝麻粒的桑嘎克。

傳統上,桑嘎克麵包原是波斯軍隊的麵包,11世紀時首次被提及。在過去,每個士兵都會隨身攜帶一些小卵石,駐營時大家便會將石頭收集起來,打造出「桑嘎克烤爐」替整個軍隊烤麵包,搭配烤羊肉串一起享用。

桑嘎克麵包在現今的亞塞拜然境內被廣泛食用,直到1920年,被蘇聯佔領後,桑嘎克麵包才漸漸式微。蘇聯人偏好大量生產麵包,而該生產方式並不適合桑嘎克這種傳統手作麵包。不過在鄰國伊朗,桑嘎克麵包倒是一直人氣不減。

五.俄羅斯-大列巴

大列巴是俄羅斯的傳統主食,主要原料包括白麵粉、全麥麵粉、鹽、酵母、植物油和雞蛋等,經過三次發酵,還要加入啤酒花, 最大的特點就是麵包尺寸特別大,比籃球還要大上少許, 口感有點像雜糧麵包,硬且實在,味道中帶一點微酸。

大列巴麵包的特色是帶有麥子發酵的微酸香氣,越嚼越香,越有口感、越回甘。

大列巴泛指所有的俄羅斯麵包,其中「列巴」是俄語中麵包(хлеб)的音譯。俄羅斯的農村,每個村莊一般只有一個麵包爐,各個家庭到這個麵包爐定期烘烤一批麵包,平時只在家中吃儲存的麵包,因此麵包製作的非常大,吃時切下一片。

在我國哈爾濱有正宗的烘烤俄羅斯麵包的傳統麵包師和基礎設施,成為其當地的特色食品,並且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影響,內蒙古海拉爾等地靠近俄羅斯,所以其口味也相對正宗一些。

六.越南-越式麵包

越南曾經遭包括美國、法國等多國侵略,無形中也融合了越式傳統與異國文化,在飲食上更是顯著。身為前法國殖民地,「越式法國麵包」便是殖民文化下誕生的「混血」食物代表之一。

19 世紀中晚期,法式長棍 (Baguette) 來到越南後,當地人不是沾橄欖油、紅酒醋或抹奶油食用,而是把紮實的麵包對半剖開後,抹上越南豬肝醬、美乃滋與鮮味露 (Maggi Sauce) 等,再夾入豬肉凍或精肉團(越南火腿)、小黃瓜、醃蘿蔔絲(或青木瓜)和香菜、墨西哥辣椒 (Jalapeño) 等配料,結合了酸甜香辣鹹多種滋味,口感層次相當豐富,成為當地特色三明治,如今已是越南人的主要食物。

雖然用的是「法國麵包」,不過越南的原料、做法仍有些微不同,真正的越式法國麵包其實還有加入米粉。雖然有著濃濃麥香的法國麵包是在法國殖民時期帶進越南的,但是越南當地盛產稻米,所以用米粉 (Rice Flour) 代替部分麵粉,使其製作的成本會比較低,從而便誕生了這款「法國皮、越南骨」的麵包,加了米粉的麵團質地相對上比較鬆軟,也比傳統法式麵包更輕。

 七.舊金山-酸麵包

酸麵包的歷史可追溯到加州淘金熱時期。大約在 1846 年左右,做著發財夢的人成群瘋狂湧入舊金山,造成當地人口從數百人爆增至數十萬人。1849 年,法國烘培世家,波丁也隨著這波移民潮抵達舊金山,波丁家族向來使用天然酵母和菌種來烘培麵包,但因為舊金山氣候的關係,烤出來的麵包滋味與法國家鄉大不相同,所以全新的麵包品種「酸麵包」,就這樣問世了。

淘金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麵包波丁麵包廠是舊金山的第一家酸麵包店。這種麵包在當地大受歡迎,每天早晨,咖啡館裡擠滿前來飽餐一頓,以儲備足夠氣力淘金的礦工。波丁麵包廠目前仍有營業,在全市區和其他地區都設有多間分店。而今天的酸麵包仍遵循當初 1849 年的原創食譜製作。

雖然波丁麵包店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但許多舊金山居民卻認為舊金山最好的酸麵包當數教會區的 Tartine Bakery 麵包店。周末時,等候的隊伍很快排滿整條街區,而一再光顧的大多是當地人,足見其麵包的品質名不虛傳。每天下午五點鐘,麵包一出爐,通常不到一小時便會被搶購一空。而位於渡輪大廈 (Ferry Building) 的 Acme Bread Company 麵包公司則全天候供應現烤酸麵包。

酸麵包延伸出的產品,將其做成麵包碗形狀,也深受民眾喜愛。在舊金山風大霧濃、海風溼鹹的陰涼夜晚,沒有比盛在麵包碗裡的熱湯更溫暖人心的食物了。整個湯碗是以酸麵包製成,全部都能一起吃下肚。雖然這種可食用的湯碗不是舊金山人的發明,但麵包碗搭配牡蠣海鮮濃湯(魚湯)的確是舊金山的在地獨特美食。而想要品嘗這種美味濃湯,漁人碼頭附近的餐廳會是很好的選擇。

其實每個國家有不同的麵包文化,其對應的產品也不一樣,想要更好的了解麵包,就要去了解它的歷史。

在我國,麵包文化並不是太久遠,但是我們從小吃的包子饅頭,也是發酵食物的一種,慢慢地近年來也衍生出許多中國式麵包:肉鬆麵包、毛毛蟲甜麵包等等。

以上純屬個人搜集,如果你有更多的特色麵包,歡迎留言探討。

-END-

相關焦點

  • 雅石圖鑑匱要(二則)
    <一>:《雅石圖鑑匱要_忍者》居士年少,多病多災,數近於折,或浮腫、或溺亡、或眾毀…史河無我居士祈天下無疾,願眾生安福,昨日居士告誡犬子許工日:「復工乃國之需,個人防護也應謹慎待之…」<二>:雅石圖鑑匱要_雞爪紋
  • 英國下午茶麵包文化與英國黑加侖麵包
    英國麵包:歐式麵包共同的特色就是少糖,搭配下午茶的麵包也標榜低糖,舉凡奶油芝士麵包、南瓜麵包、葡萄斯康、無花果全麥麵包等,麵團裡幾乎都不放糖,就靠奶油與酒漬無花果、南瓜泥等天然果糖,增添些許風味。就連巧克力麵包也只靠可可粉與一丁點巧克力提味,因此英式下午茶的麵包糕點通常都會搭配果醬,與咖啡形成口味上的絕配。
  • 民族文化|涼山圖鑑系列之 彝族服飾
    涼山圖鑑彝族服飾涼山,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一個絢麗的文化瑰寶,一席舌尖上的饕餮盛宴,讓每一個親臨涼山的人都歡享盛宴。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豐富的彝族文化在這裡呈現出鮮明的特點,獨特的風俗人情在這裡保存下來。彝族,是一個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飾展示著彝族古老的民族文化,訴說著彝族悠悠的歷史歲月。彝族先民為世人留下的彝族服飾文化藝術,保持了濃鬱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體現了彝族人民獨特的審美心理與文化習俗,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財富。
  • 法國長棍麵包 要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會增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含飲食文化。繼義大利比薩於去年12月申遺成功後,法國的麵包師們希望傳統法式長棍麵包也能獲此殊榮。 長棍麵包是法國人離不開的主食,此前,總統馬克龍於1月中旬接見麵包糕點聯盟代表時,曾表示支持長棍麵包申遺。根據一項2016年的調查,每個法國人每天平均吃掉半根長棍麵包。
  • 《麵包》之 麵包畫廊
    多種多樣的質感和口味充分定義了麵包在全球飲食文化中的重要角色。本章選取收錄的麵包品種,正是世界著名麵包傳統工藝的典型代表。 一位18世紀的法國麵包師在木質水槽裡揉面用牛奶代替水會讓麵包心和表皮都變得更為柔軟。這款麵包具有天鵝絨般綿潤的口感,和金黃色光滑的外觀。它的花式捲軸造型在維多利亞風格的麵包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半牛奶一半水,賦予了這款長圓形的麵包香脆的外殼和輕盈柔軟的內心。這一典型的英式麵包有著深深的割包痕,使得在烘焙時麵包會顯著膨脹,其名稱Bloom原意是開花、繁榮,便是源於此。
  • 「女子圖鑑」系列劇聚焦現實 預定2018超級話題劇
    網易娛樂3月8日報導今日,由優酷自製超級劇集「女子圖鑑」系列劇《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首度發布合體版預告片,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播熱議。正版授權本土化創新 首發預告引強烈共鳴優酷自製超級劇集「女子圖鑑」系列劇分為《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兩部,由《東京女子圖鑑》版權方株式會社渡邊娛樂和東京日曆株式會社正版授權。這兩部劇分別以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為背景,講中國故事,塑當代都市女性人物,本著原創性,時代性,現實性,充分本土化。因此,東京、北京、上海,更像是同一敘事結構下的姐妹篇。
  • 《精靈寶可夢》圖鑑026:我雷丘明明也很可愛!皮卡丘是什麼?
    初代的寶可夢圖鑑裡,因為世界設定還不完善的原因經常會出現一些現實世界才會有的動物或者國度,比如在雷丘的圖鑑裡,就描述了因為電擊有時候會達到十萬伏特的力度,所以不小心碰到的話,連印度象都會昏厥,,,這種類似的圖鑑以後還會在其它寶可夢圖鑑裡出現,只能說初代真的是充滿梗的一代;除此之外,它跟皮卡丘一樣會用尾巴來當做避雷針,因為尾巴更長,所以就更好用,使得自己即便觸碰到電
  • 《植物圖鑑》試映 巖田剛典高畑充希自曝理想型
    《植物圖鑑》在東京新宿召開電影試映會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5月1日晚,《植物圖鑑》在東京新宿召開電影完成披露試映會,導演三木康一郎、原作者有川浩以及主演巖田剛典和高畑充希亮相活動     《植物圖鑑》改編自以《圖書館戰爭》系列作品聞名的作家有川浩的同名戀愛小說,高畑充希所飾演的普通女性上班族某日在自家門前救助了不明原因倒下的青年,二人開始了在同一屋簷下的生活。巖田剛典所飾演的男性身上雖有很多謎團,但十分擅長家事,精通料理,故事主要圍繞著男女主人公在休日前往野外尋找可使用植物,回家處理做成風味料理的過程展開,是一部相當治癒系的作品。
  • 《北京女子圖鑑》給女性看的武俠片,女性職場好似江湖血雨腥風
    看明白武俠小說影視劇的套路,再來看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就能一目了然,這是給女性觀眾拍的武俠片。而武俠的世界,並非是男性暢想中的中國古代中原的江湖,而是現代的靚麗職場。將職場視為江湖,也是當代女性的特權。靚麗的職場,滿足了女性們對一切江湖美好的想像。要行走江湖,就得有一把合手的兵器才行。
  • 低溫發酵工藝的排隊歐包,在東京超人氣手工「志賀流麵包」店
    志賀勝榮出身日本米食之鄉-新瀉,深受米食文化與歐式烘焙技藝影響,致力於將米食與烘焙結合;24歲起開始投身麵包行業,師從多位麵包匠人,曾跟隨日本福田元吉、德國Hintelmann,法國Meuniere等多位麵包大師學習技藝。*福田元吉被稱為日本「飯店麵包之父」,曾是俄羅斯Romanov王朝宮廷師父後裔Ivan Sagoyan最喜愛的學生。
  • 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餐文化裡沒有麵包?原因讓外國人尷尬
    吃飯是人體獲得能量的唯一途徑,但是因為環境和氣候等因素影響,吃飯的飲食文化也將不同,就好比今天我們將要講到這個問題。在美版知乎上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餐文化裡沒有麵包?Why is there no bread in Chinese food culture?
  • 小麥、麵包與文明
    如果說小麥文化居於人類文明的核心,麵包文化無疑又居於小麥文化的核心。麵包的製作不僅需要相應的植物馴化技術,而且需要高度複雜和特殊的社會組織系統。小麥社會就是擁有密集人口、定居者城郭和精英階級結構的合格文明,但統治者和生產者之間不一定存在複雜的自組織。
  • 【自然書架】溫情脈脈的鳥類圖鑑——《野鳥形態圖鑑》
    《野鳥形態圖鑑》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鳥類畫師與救助鳥類的醫師合作,用細緻的畫筆描述野鳥的形態細節。在深化鳥類觀察技巧的同時,為鳥類的研究和保育貢獻一份力量。這本書好在何處?同常見的科學攝影不同,《野鳥形態圖鑑》是一部手繪的作品,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本書的作者赤勘兵衛先生便開始為日本面向鳥類愛好者的月刊《觀鳥》(Birder)連載鳥類觀察的文章與圖畫創作。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赤勘兵衛先生與鳥類醫師大山通夫先生合作,致力於展示被救助野鳥的的每一分細節。
  • 原神圖鑑怎麼打開 圖鑑在哪看
    在原神中1.1版本新增了圖鑑系統那麼圖鑑在什麼位置?如何打開?下面就跟著小編一去了解一番吧! 原神圖鑑怎麼打開 首先打開【派蒙界面】(手機端點左上角的派蒙圖標,電腦端按下ESC按鍵),往下拖動界面並點擊【圖鑑】功能,即可查看圖鑑系統。(PS:下圖為1.0版本示例圖,1.1版本會新增圖鑑功能圖標。)
  • 麵包新手入門,麵包的特點,麵包的種類介紹
    從我們學習麵包開始,就應該先從了解麵包的不同分類開始。目前還沒有完全統一的麵包分類法,不同國家的麵包花樣繁多,假如麵包根據食用的用途可分為主食麵包和點心麵包兩類,從材料區分可分為白麵包,全麥麵包和雜糧麵包三類。
  • 《Temtem》奧菲爾怎麼樣 屬性天賦圖鑑
    導 讀 奧菲爾是《Temtem》中的035,奧菲爾在古老的原始阿布瑞文化藝術中佔據突出地位,擁有親毒力和藥效兩種天賦
  • 有關麵包歷史與文化的中英翻譯文字
    麵包,是一種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與水調製成麵團,經過發酵、整形、烤制而成的食物。歷經千百年的發展過程,麵包已經成為了人們最重要的主食之一。而在今日,麵包對於人類的意義,甚至超出了食物本身,文學中以麵包代表食糧,基督教以麵包代表肉體,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區,人們都以麵包來代表財富和安定的生活。
  • 世界上最好吃的麵包在德國,為何德國人對麵包如此著迷呢?
    法國人的浪漫舉世聞名,胳膊下夾著細長法棍悠閒散步的行人,戴著時髦的貝雷帽,騎著滿載脆皮麵包的自行車四處閒逛,這樣的畫面在影視作品中隨處可見。電影場景的確不錯,但是當你真正開始做生意時,你會發現,世界上最好的麵包來自德國。因為在那裡,麵包是一種文化。麵包是德國大多數餐點的主食。
  • 陰陽師式神圖鑑大全 全等級式神圖鑑合集
    陰陽師式神圖鑑大全帶給大家,包括了SSR、SR、R級的式神圖鑑、技能。本篇陰陽師圖鑑合集記錄全等級式神都有哪些,對應的技能、覺醒、御魂都怎麼樣。
  • 從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看「北漂」女性,你了解嗎?
    《東京女子圖鑑》的導演是位女性,從女性的角度更能體現女人除去溫柔可愛賢妻良母之外的另一面。女主水川麻美一副精靈的樣子,既不軟糯糯也沒有刻意的撒嬌賣萌,始終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對工作對生活,從沒見她隨波逐流,有時也會無奈與失望,演出了一個精緻女人的生活樣子,不是迷茫與依附,也絕非苟且與對付,從一開始想要到東京靠可愛與外貌謀生,一路走來,到最後與夢想的生活擦肩而過也只是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