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解讀歌曲《在此》 歌裡蘊含著武漢人獨有的自信

2020-12-1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喻江 記者肖僖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馬上又 記者肖僖 攝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網5月1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黃麗娟) 歌曲《在此》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作詞人、劇本創作者喻江作詞,著名音樂家、音樂製作人、歌手馬上又作曲,實力唱將韓磊演唱。這首歌歌詞意境優雅,曲調古樸渾厚,演唱感人肺腑,在歌聲中勾勒出一幅呈現武漢高雅、大氣、深沉的城市水墨畫。4月30日晚,三位主創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的採訪。

&nbsp&nbsp&nbsp&nbsp實力唱將韓磊:

&nbsp&nbsp&nbsp&nbsp武漢很美,未來在此

&nbsp&nbsp&nbsp&nbsp唱完《在此》走下鬥魚直播節的舞臺,韓磊很高興地對記者說:「這首歌蘊藏的感情非常真切,我能感受到臺下的年輕人很喜歡,他們對《在此》的反應很強烈、很熱情,說明《在此》引發了他們的共鳴。」

&nbsp&nbsp&nbsp&nbsp韓磊說,當他拿到《在此》這首歌時,就被深深打動了,「好曲、好詞、又是唱這麼好的地方,好歌很難得,可遇不可求。我都聽了快20遍,這是很少有的,要知道真正打動我的歌很少。這首歌的歌詞縱橫古今,旋律古風古韻,但是又很好地結合了現代元素,表現了武漢的風採」。

&nbsp&nbsp&nbsp&nbsp「我對武漢很有感情,這裡有很多我的朋友,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韓磊說,歌詞裡面提到的長江、古琴臺、黃鶴樓等地方,不僅僅是武漢的名勝古蹟,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他在唱這首歌時,想到的不僅僅是武漢的美景,更多的是他了解的武漢人,「仗義、敢擔當、熱情、有智慧……」

&nbsp&nbsp&nbsp&nbsp在鬥魚直播節現場開唱,韓磊也感受到了歡樂的氣氛,「這裡不光是年輕人的大聚會,也是時代的象徵。在這裡,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讓人感受的卻是幸福的生活。」在唱完《在此》後,韓磊坐著電瓶車從長江邊上經過,看到兩江四岸的美麗夜景,「我感受到武漢這座城市濃濃的國際範兒,突然就想到『未來在此』,我相信武漢未來的發展會更厲害」。

&nbsp&nbsp&nbsp&nbsp詞作者喻江:

&nbsp&nbsp&nbsp&nbsp《在此》是顆種子,帶您認識武漢的美好

&nbsp&nbsp&nbsp&nbsp《在此》的詞作者喻江,是央視經濟頻道形象撰稿人,她創作的歌《眾裡尋你》曾被韓紅帶上2011年央視春晚舞臺,她曾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會徽揭幕儀式撰稿,為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創作的頻道形象片文案,都曾獲得良好口碑。

&nbsp&nbsp&nbsp&nbsp喻江說,《在此》的創作是和武漢的緣分,「我在武漢這麼美的地方渾然不覺地度過了青春,我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創作。」1993年,喻江在武漢大學上學,「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候,我就在這麼美的地方讀書。但是那時有少年的憂愁、生活的匆忙,都沒來得及好好地看看學校的一朵花、一棵樹。直到去年,畢業20年後同學聚會,我返回武漢,才回頭來看看這個我在最青春的時候呆過的地方,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美。」

&nbsp&nbsp&nbsp&nbsp「我愛武漢。」喻江說,「當我提筆寫歌詞時,就自然而然地知道要寫什麼。武漢不僅僅是人們印象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市錯落的街道,不僅僅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市民化的城市。我知道這座城市裡屬於武漢、又屬於世界的美在哪裡。古琴臺在此,有伯牙和子期的知音傳說,這是讓全世界都感動的故事;黃鶴樓在此,李白都不會寫詩了;還有長江在此、楚地在此……這些都是天下最美的東西,武漢其實就是這麼霸氣。」

&nbsp&nbsp&nbsp&nbsp喻江說,在鬥魚直播節的現場,更能感受到武漢的變化,武漢更洋氣、更現代了,「觀眾席上來自五湖四海那一張張年輕人張揚的笑臉,說明他們對《在此》、對武漢的故事,是有共鳴的。你能感受到,這座城市不僅僅有地標、建築,更有深厚文化底蘊,在武漢——中國故事在此,世界傳奇在此」。

&nbsp&nbsp&nbsp&nbsp喻江說,聆聽《在此》只需要4分19秒;但是「《在此》是一顆種子,會在聽者的心中生根發芽,讓人感受到武漢這座城市的美好」。

&nbsp&nbsp&nbsp&nbsp作曲家馬上又:

&nbsp&nbsp&nbsp&nbsp《在此》唱出武漢獨有的自信

&nbsp&nbsp&nbsp&nbsp在演出現場,看著浩蕩的長江,聽到韓磊唱著「長江在此,化一地波瀾為墨,無邊裡勾勒楚地幽蘭」時,歌曲《在此》的作曲、著名音樂製作人馬上又說,這就是譜曲時他腦子裡面出現的畫面。

&nbsp&nbsp&nbsp&nbsp馬上又介紹,今年3月,詞作者喻江拿來歌詞,希望做首關於武漢的歌曲,「我一看到詞,就覺得歌裡蘊含著一種特別的自信,有那種『無論是人還是城市,經歷過風雲、滄桑、磨礪,我都在此』的感覺,這是屬於武漢人獨有的自信」。

&nbsp&nbsp&nbsp&nbsp在看到歌詞之前,馬上又對武漢的印象「幾乎跟別的城市一樣」,「我只知道武漢有一條有名的小吃街,這裡夏天很熱,這還是通過池莉的筆下才了解到的。我幾乎都忘記了黃鶴樓在此、長江在此。」而《在此》的歌詞讓他忽然想到,武漢這座城市不光是有美食、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由此一下子就進入創作狀態,僅僅用了一個晚上就將曲子寫了出來。

&nbsp&nbsp&nbsp&nbsp馬上又認為,《在此》的呈現空間很大,「我更希望通過今天韓磊的首唱後,接下來會有很多不同的演繹方法——比如武漢是京劇的發源地之一,也許可以用一些戲曲的唱法去演唱;或者用民謠吉他的方式,像趙雷唱《成都》一樣,也會好聽;或者是女聲來演繹……年輕人也會感受到這首歌引起的共鳴,大家會通過這首歌,去想更深入地了解武漢,愛上這座城市」。

&nbsp&nbsp&nbsp&nbsp責編:張亮

相關焦點

  • 這首唱武漢的歌太美!如此詩意的大武漢,隔著屏幕都聽醉了……
    >楚字裡天生人字的筆跡天意 古琴在此黃鶴在此長江在此《在此》還讓身處各地的武漢人由衷感到自豪。韓磊:被詞曲深深打動韓磊說,當他拿到《在此》這首歌時,就被深深打動了,「好曲、好詞、又是唱這麼好的地方,好歌很難得,可遇不可求。這首歌的歌詞縱橫古今,旋律古風古韻,但是又很好地結合了現代元素,表現了武漢的風採」。詞作者:讓你感受武漢的美好!
  • 首支以「四個自信」為主題的歌曲《自信之歌》上線
    這是第一首以「四個自信」為主題並取名《自信之歌》而創作的歌曲。  《自信之歌》已在中國文聯主管、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中國音樂核心刊物《歌曲》2018年第二期上刊登。(受訪者供圖)  該歌曲由福建知名詞作家唐炳椿作詞,著名作曲家董林慶作曲,著名作曲家、武警文工團藝術指導劉琦編曲,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張英席演唱。
  • 首支以「四個自信」為主題歌曲《自信之歌》上線
    《自信之歌 》(歌譜)作詞:唐炳椿 作曲:董林慶 編曲:劉琦 演唱:張英席 點一點,聽《自信之歌》   人民網福州3月16日電 由福建省音樂家協會、莆田市委宣傳部、東南網莆田站聯合打造的《自信之歌》上線了。
  • 武漢挺住!武漢歌手段思思獻唱公益歌曲《戰書》
    還記得那個唱《信了你的邪》的武漢姑娘伢段思思嗎......從小在武漢漢口航空路長大的她用音樂為家鄉加油助力!用地道的家鄉話霸氣宣戰面對病毒,武漢人不信邪!段思思《戰書》音頻.mp303:44來自楚天音樂廣播歌曲
  • 「歌曲」《武漢》
    /今夜的武漢勇士,逆風裡一起呼吸。知音湖畔的火神山,風雨正傳遞著友誼。作詞:李玉平,字楚玉,1972年生,山西呂梁人,居太原。研究生學歷,文博系列副研究館員,山西詩詞學會黃河散曲社社長,師從李旦初、丁芒、張枚同、趙小也先生。中華詩詞學會散曲工作委員會委員,山西詩詞學會副會長,山西省原創音樂促進會副會長,山西作協會員。著《蘭畹齋散曲》,歌曲代表作《總書記來到咱們家》《右玉組歌》。
  • 謳歌英雄武漢,讚頌武漢人民,歌曲《英雄武漢》上線
    來源:【鳳凰網】近日,由劉傳鐵、陳漢武作詞,著名作曲家、湖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方石作曲的歌曲《英雄武漢》上線。《英雄武漢》緊緊抓住海關的「鐘聲」、奔騰的「長江」、飛舞的「黃鶴」、真情的「知音」等富有武漢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從眾志成城的團結奉獻、細心呵護的人文情懷等角度,採取類似第三人稱的訴說的方式,形象、生動地闡釋了「英雄武漢」的內涵,揭示了「英雄武漢」是「因為有英雄的武漢人」的本質特徵,並將「英雄武漢」這一主旨貫穿於武漢的歷史、現實和未來,從而多角度、深層次地讚頌了武漢
  • 《在此》主創團體受邀通過本報發聲:祝福長江邊,銀河裡,心海中的武漢
    「古琴在此,黃鶴在此,長江在此,落袈在此,你我在此,萬裡同呼吸……」2018年,一曲大氣磅礴的《在此》在朋友圈刷屏,不斷被吟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這首歌又被無數人轉發,鼓勵武漢「挺過去」。今天,遠在北京的《在此》團隊受邀通過楚天都市報傳來他們對武漢的祝福。
  • 視頻點擊量超過百萬 詩意《在此》刷爆武漢人朋友圈
    長江網5月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黃麗娟)五一小長假期間的首屆國際鬥魚直播節上,韓磊演唱一曲描繪詩意大武漢的新歌《在此》,成為當晚最大的亮點。兩天來,韓磊和《在此》在武漢人的朋友圈裡不斷刷屏,現場視頻的網絡點擊量超過百萬。不少市民和網友在聽過這首歌后紛紛留言點讚,「《在此》不僅僅是歌美,更是唱出了大武漢的自豪感!」
  • 歌曲《楚行者》為武漢打氣
    人民網武漢1月29日電 「生傲骨,不認輸,抗病毒,定勝出!踏疆土,肩重負,武漢有我們守護!」近日,一首名為《楚行者》的歌曲在各大平臺上線。從歌詞不難看出,歌曲的創作者是在為近期遭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武漢「撐腰」打氣。
  • 公益歌曲「讓愛一起飛」主創團隊愛心捐助自閉症兒童
    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 9日下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公益歌曲「讓愛一起飛」主創團隊10萬元愛心捐贈儀式。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井頓泉、基金部長唐九紅等領導出席捐贈儀式。 公益歌曲「讓愛一起飛」由知名企業1號店副總裁劉彤先生作詞、兩位80後音樂人王正一、李根作曲編曲、著名歌手桐瑤、陶燕青和小童星李依依聯袂演唱。
  • 陳奕迅2020武漢演唱會,收藏在歌單裡的歌,終於可以在現場聽到了
    作為香港樂壇的風雲人物,陳奕迅的歌曲在各大KTV中被無數人頌唱,獨特的唱腔和音樂風格,以及走心的歌詞,使他成為樂壇的常青樹,保持在各大音樂榜單的頭排,2020年,陳奕迅武漢演唱會,一直收藏在歌單裡的歌,終於可以在現場聽到了。
  • 抗擊疫情原創歌曲《商丘武漢心在一起》 學唱這首歌 一起為武漢加油
    商丘首支抗擊疫情原創歌曲《商丘武漢心在一起》由商丘廣播電視臺傾情製作推出啦! 歌曲飽含深情,為武漢加油,為武漢祝福,和武漢同舟共濟,這是商丘870萬市民的呼聲,也是14億全國人民的心聲!一個新型肺炎,讓14億人陷入了恐慌與無助之中。但是,一瞬間的無措之後,更多的是一起面對的勇氣。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愈挫彌堅,歷經滄桑而百折不撓!
  • 詞作家張為民推出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加油武漢,圓夢中國》
    詞作家張為民滿懷深情,祝願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近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詞作家張為民精心創作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加油武漢,圓夢中國》,為全國人民戰勝疫情擂鼓助威。  為了奉獻精品力作,詞作家張為民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歌詞方面就六易其稿。此歌由李建昌作曲並編曲,楊再禮和李慶芳分別做了男獨女獨和對唱版本,創作團隊高標準嚴要求對待歌曲製作的每個環節。
  • 《阿拉姜色》主創空降杭州 製片人解讀海報背後寓意
    由著名藏族導演松太加執導,著名電影人廖希製片,藏族歌手容中爾甲和藏族演員尼瑪頌宋主演的電影《阿拉姜色》將於10月26日在全國正式公映。隨著影片全國路演的開展,熱情的影迷們得以提前觀看到這部電影。近日在杭州路演活動中,影片主創和觀眾就電影展開親密互動,對影片中的種種細節提供了自己的見解。
  • 餘音繞梁,經典永存——盤點最知名的湖北歌曲
    1984年元旦,他將歌詞投入瀋陽市的郵筒中,寄往北京;3月,他的歌詞從458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佳創作獎,並被紀錄片節目組定為純音樂《長江之歌》的歌詞。之後,王世光對原曲的旋律和節奏又根據歌詞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強了歌曲的歌唱性。《長江之歌》旋律優美動人,唱出了湖北人民甚至全國人民對於長江的感激和愛。
  • 少了當初的彷徨與傷感,多了如今的自信與堅強,天籟之聲《武漢伢...
    朱文婷和武昌區珞珈山小學童心合唱團共同演唱《武漢伢》□楚天都市報記者夏雨 攝影記者李輝《武漢伢》熟悉的旋律一出,聽者就淚目了。疫情肆虐最兇的時候,一首由17位「武漢文藝工作者」共同演唱的《武漢伢》傳遍神州大地,不知唱哭了多少人,又撫慰了多少人。
  • 歌曲《武漢不倒》為武漢加油
    突然遭遇一場災難,病毒肆虐遮住了春天……」清明節前,一首為武漢創作的歌曲《武漢不倒》在惠州正式發布。激昂的歌詞,鏗鏘的曲調,渾厚的嗓音,惠州音樂人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犧牲和逝世的同胞表達哀悼之情。 《武漢不倒》由肖紅作詞、涵煦編曲、曾英傑作曲並演唱,承傳文化傳媒出品。
  • 抗疫歌曲《祝福武漢》MV,願共同書寫新篇章!
    各項防禦措施接連啟動,武漢「封城」、電影撤檔、各種集會停辦……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有此刻身居武漢的人,他們心懷忐忑,努力維持著生活的平靜;有離家在外工作的武漢人,退掉了回家團聚的票,遠遠地為家裡人祈禱;更有無數奮戰在一線的醫務或保障人員,在病毒肆虐中勇敢逆行。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配樂詩朗誦,武漢圓舞2020
    《武漢圓舞2020》以方艙「舞」為意象,藝術地表現了武漢人民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戰勝疫情的情景。悠揚婉轉、起伏跌宕的圓舞曲旋律,深情抒發了英雄的湖北武漢人民,源自對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高度自信的堅強和豁達。
  • 踏尋浪漫足跡,「德奧藝術與歌曲中的詩與歌——歌德與舒伯特」主題...
    踏尋浪漫足跡,「德奧藝術與歌曲中的詩與歌——歌德與舒伯特」主題講座進行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06-04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