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實力到底怎麼樣?客觀來講,在亞洲戰場很強,在蘇、美眼裡不咋地。
說它在亞洲戰場強,是因為二戰時期的亞洲各國,對當時如日中天的日本來說都相對落後,軍事裝備和武器方面亦是如此。尤其是當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日本的軍事實力更是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因此,放眼當時的整個亞洲,日本的軍事裝備和重武器數量都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的。這些優勢在日本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初期,被充分體現了出來。
說它在蘇、美眼裡不咋地,是因為蘇、美兩國無論在軍隊數量、裝備數量、重武器(坦克、大炮等機械化作戰的武器)數量還是軍工科技實力方面,都全面碾壓日本。
當然,日本陸軍也有他們的優點:紀律性強、服從指揮、團隊協作能力強、單兵作戰能力強還有他們的獨有專利——武士道精神的洗腦產物——」萬歲衝鋒「(就是自殺式無腦衝)。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美、蘇三國分別是怎麼對付日本陸軍的:
先說中國。由於中國軍隊的裝備不如日軍,在正面戰場上,我軍的傷亡比多數時候是大於日軍的。但在其他方面,日軍可就不佔什麼優勢了。日軍相對於我軍來說,本身就是對自己不利的」客場作戰「,沒有民眾基礎、沒有及時的戰鬥補給都是他們的劣勢。而反觀我軍,雖然裝備較為落後,但全民皆兵、軍民齊心,並且是主場作戰。在東北,日軍的關東軍常年受東北抗聯的襲擊,不打仗的時候,軍隊的人數都在不斷減少;在華北地區,由於地形因素導致我軍不能像東北抗聯一樣作戰。於是,智慧的中華兒女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等因地制宜的戰術。在正面戰場上,我軍面對日軍的自殺衝鋒時,還有令鬼子聞風喪膽的」大砍刀「,肉搏戰時,大砍刀對日軍的打擊絕對是致命的。即使是面對鬼子的碉堡,我軍還有炸藥包。所以,對於擅長遊擊戰的八路軍,日軍的損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再說說蘇聯。日軍對蘇聯主要就是諾門坎戰役。對於裝備的數量、軍隊數量以及先進程度都高於日本一大截的蘇聯而言,日本陸軍和亡命徒沒啥區別。諾門坎戰役中,日軍的炮兵、空軍和坦克團隊機會都被強大的蘇軍碾壓。最後,失去了重武器和機械化部隊的日軍,就只能靠他們的自殺衝鋒去突破蘇軍。但蘇聯可比日軍想像的狠多了,根本沒有跟日軍短兵相接的打算。日軍只要衝鋒,蘇軍就會遠距離重機槍+火炮打擊,中距離輕機槍突突,近距離就衝鋒鎗突突(當然,在此之前,日軍的戰壕和防禦工事也早就被蘇軍的飛機夷為平地了)。日軍的三八大蓋是栓動步槍,本身續航能力就不行。而且沒等衝到蘇軍陣地就被機槍突突死了,上了刺刀也是裝飾。日軍的制式裝備裡還幾乎沒有衝鋒鎗。。。所以面對蘇軍,日軍是吃盡了苦頭的。
最後,再說說美國。日軍和美軍的戰場主要是太平洋戰場,因此,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是日、美陸軍的主要戰場。日本陸軍其實一開始是讓美軍吃到過苦頭的,因為美軍和日軍的作戰思想不同,美軍是沒想過日軍是如此的無腦和不怕死的。起初,日軍的頑強衝鋒和日軍的戰俘自殺襲擊襲擊事件在美軍那裡是給美軍造成很大殺傷的。後來美軍明白了,對付日軍,不下狠手是不行的。於是美軍面對日軍的自殺衝鋒和躲在碉堡裡頑強抵抗,堅決採取用火焰噴射器火攻的戰術,結果屢見奇效,美軍陸軍大獲全勝。此外,在裝備上,美軍也是完爆日本陸軍的,並且也有被日軍瞧不起的衝鋒鎗。。。面對美軍,日軍陸軍也是大多時候被動挨打的。
中國雖然在武器裝備上落後於蘇、美、日三國,但為什麼能戰勝日本呢?靠的就是我們全國軍民團結一心、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信念和誓死保衛祖國的大無畏精神。日本發動的侵略性戰爭本來就是非正義的,從踏上我們國土的那一刻,其必然戰敗的結果就已經註定,只是時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