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田玉都是我們所熟悉、喜愛的玉石品種。和田玉又稱為軟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和田玉的顏色多種,有白玉、黃玉、青玉、碧玉等種類。而翡翠是硬玉的一種,顏色眾多、種水眾多,品質從優到劣依次分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
眾所周知,和田玉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應用;而翡翠是約明末清初才傳入中國,卻能後來者居上,無論是在皇家還是民間廣為流行、追捧,甚至超過了和田玉的名氣,這是為什麼呢?
和田玉古時,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傳國玉璽,就是用和田玉製作的。從"國"字看,就像在四面壘起城牆,保護著國王和他的財寶。國字中的玉字,可見和田玉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沉澱。
玉長樂谷紋璧
翡翠從清朝的乾隆年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全盛時代,據統計,乾隆皇帝一生所作詩句中詠誦翡翠的就有50多首,並且如今故宮收藏的3萬多件玉器中,有一半都是乾隆年制。而慈禧太后也是個"骨灰級翡翠愛好者",用量相當龐大,大到宮廷擺件,小到飲食日常,翡翠被用於帛蜍或者鑲嵌各式各樣的首飾、陳列的藝術品、隨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稱。到了民國,佩戴翡翠更是名媛們時尚的象徵。由此可以看出,自清代乾隆年間將翡翠推向高潮後,翡翠漲勢兇猛,越來越火。
乾隆 翠魚式盒
雖然和田玉也有很高的價值,但產地太多了。中國就有青海料,黃口料,且末料,還有墨玉河,白玉河,廣西,遼寧等等,韓國有韓料和田玉,還有俄羅斯料,雖然還是以新疆羊脂白玉為尊,但產地眾多,其中也不乏有產出上乘的料子。
而寶石級翡翠僅產於緬甸北部特定的礦脈中,開採難度較大,且近年來緬甸政府限量開採、礦區內戰,產地的唯一性再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註定了翡翠高貴的品質——"物以稀為貴"。
雖然和田玉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但翡翠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更廣,翡翠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再加上近年來緬甸政府限量開採、礦區內戰等原因,高端翡翠更是奇貨可居,有市無價。
和田玉拍賣史上的最高價成交於2018年6月13日,美國聯邦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精品大型拍賣會上,一塊重量9.598公斤的新疆紫羅蘭沁色和田玉籽料以1.35億元成交。
而翡翠的最高拍賣成交價格,是在2014年的蘇富比香港拍賣會,這條翡翠項鍊也是在戰亂中華由清朝宮廷流散出來,來到大洋彼岸遙遠的美利堅,幾經流轉,最終以2.14億元港幣的天價成交。
當然,二者本質上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種都獨有自己的魅力,至於選擇哪個還是取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
如果你也想成為翡翠達人,請關注文心耕玉,了解更多翡翠知識,欣賞更多翡翠精品。歡迎留言討論,一起述說翡翠的故事。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