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過大年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故宮博物院雁翅樓宮燈。

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司馬金龍墓列女古賢漆畫屏風板。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青銅「虎鎣」。

中國美術館藏賀天健中國畫《錦繡河山》。

浙江美術館藏陸放版畫《西湖春雨》。

上海博物館藏彩繪雲鳳紋漆圓盤。

  辭舊迎新又一年。

  轉眼間,中國博物館事業已走過百年曆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博物館建設數量、質量同步提升,文化惠民力度不斷增強。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博物館數量超5000家,其中近九成實現免費開放。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大博物館進一步明確辦館理念,找準自身定位,通過舉辦特色展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學術研究、增進對外交流等方式,著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的過程中,「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無數家庭歡度春節的首選。今天,本刊特邀6位博物館、美術館「掌門人」,帶領讀者走進春節期間的多彩展覽,聆聽文物背後的中國故事,感受博物館、美術館裡散發著文化清香的年味兒。

  這個春節,一起去博物館裡過大年吧!

  來紫禁城品年味兒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託著人民群眾「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節慶文化活起來,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隆重開幕。這是故宮博物院「過大年」系列展覽活動的核心部分,大展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都被布置為春節文化展場,包括文物展覽、實景體驗、數字沉浸、文化創意展示等多部分,讓公眾在紫禁城中感受濃鬱年味兒,體驗博物館文化氣息、精彩創意和人文關懷。

  在文化創意研發方面,以節慶為主題,我院研發「過大年」相關文化創意產品百餘種,有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等等。希望通過提取故宮經典年節文化元素並為其注入情感內涵,使文化創意產品成為帶有溫度、傳遞故宮風貌的媒介。

  此次展覽策劃歷時一年,是全體故宮人傾力推出的一次年度大展,創造了多個院史之「最」。比如,最大展廳——午門—雁翅樓展廳及破紀錄的近千件文物;最大展場——紫禁城整個開放區域使用超1000件門神、春聯等裝飾;首次復原——壯麗的天燈、萬壽燈;集中呈現——乾清宮的數十盞華美宮燈與天燈、萬壽燈相映生輝,讓整個紫禁城充滿濃濃年味兒,成為大型沉浸式體驗場。

  這次展覽的特殊性還體現在它不僅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禮俗展;不僅有學術性,更有通俗性、實用性;展廳不僅布置得更立體生動,還用動畫、音樂、薰香等手段豐富感官體驗;不僅可以看、聞、聽、玩、逛,更可互動,在展廳裡蓋印章、在數字體驗中沉浸、在老字號方陣中流連,再通過文化創意把紫禁城的年味兒「帶回家」……這是一個立體展覽,也將成為「永不落幕」的展覽,未來的網上展覽及巡迴展覽,將為更多觀眾帶去節日的歡樂,為華夏兒女留住民族文化記憶。

  不論古代抑或今天,辭舊迎新都是中國人過年永恆的主題。故宮博物院舉辦「過大年」系列展覽活動,目的是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闡釋「過大年」這一充滿團圓味、幸福感的話題,讓春節的故宮博物院在深沉壯美的厚重文化之外,以更接地氣的方式令公眾沉浸其中,感受博物館裡獨特的年味兒、人情味。

  到國博過個文化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 王春法

  己亥新春將至,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年初一至初六正常開放。精彩的展覽,精美的文創,藝術家大年初一送百「福」……國博將用一場文化盛宴向全國人民恭賀新禧。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自開幕以來,累計現場參觀人數超過300萬人次,屢創國博單日參觀人數紀錄。應廣大觀眾強烈要求,展覽春節期間繼續開放。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國博攜手中國書法家協會推出賀歲新展「亥歲禎祥——2019新年迎春書畫展」,邀請書法名家創作春聯為觀眾送祝福。此外,館藏珍品《南都繁會圖》卷、《百花圖》卷等也將與大家見面。

  春節,述說著中國人對「回家」的執著。2018年底,海外漂泊158年的圓明園流失文物青銅「虎鎣」終於回國,入藏國博。為回應廣大觀眾的熱切期盼,我們推出「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漫漫回家路,濃濃民族情。今年,「虎鎣」終於可以在祖國,在自己最好的「家」——國博過年啦。

  不求所藏,但求所展。2019年伊始,國博攜手地方館策劃大展。「筆墨文心五百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在河北博物院啟幕,「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展在深圳博物館亮相,子龍鼎等約300件館藏國寶走出京城,來到你的城市。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平民情懷——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等國際交流展,通過不同視角展現文明互鑑,讓國博這座國家文化客廳高朋滿座,熱鬧非凡。

  「美好生活的編年史,百代匠心的備忘錄。」《國博日曆》也與大家見面。此外還有「粉彩轉心瓶筷子」「明清彩瓷系列棒棒糖」等帶有館藏文物祥瑞元素的文創產品,將國博的美好祝福帶到你身邊。

  老少朋友們,快到國博過大年吧。我們精心打造多場特色公共教育活動,讓「上至耄耋老叟,下至六歲孩童」的觀眾都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生生不息。與往年不同,今年國博春節檔公共教育活動全部免費。

  國家博物館是全國人民的博物館。新的一年,我們將不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崇高使命,繼續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世界一流大館奮勇前進。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這裡有最美的河山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和往年一樣,中國美術館在新春佳節為全國觀眾奉上新年文化盛宴。「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1949—2018)」「文明互鑑——版畫語境中的世界圖像」「生命之樹——中國美術館藏非洲木雕藝術展」等大展輪番登場,可謂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走進一樓,「美在河山」展中,215位藝術家以畫筆描繪祖國自然風貌,譜寫美的壯麗華章。新中國成立以來,藝術家們面對山河新貌,不斷拓展中國畫的表現力,創造山水畫的新審美、新形式,為中國山水畫史翻開嶄新一頁。

  從北國風光、青山嫵媚,到古都新貌、山川巨變,再到山川不朽、民族精神,皆以物傳情,以美言志,以山河壯麗讚美祖國,讚美時代。通過展示70年來藝術家的不懈追求,不斷創新,歌頌黨的文藝路線的正確引領,歌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巨大成就。

  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傳統美學思想,到今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我們可以看到廣大藝術家對自然的認識和態度,已經從文人士大夫的怡然與逍遙,升華到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歷史擔當。隨著時代發展,藝術家們已從對創作的藝術性追求,升華為對民族精神的構建。這是愛國主義的筋骨,是滲透於藝術家靈魂深處的道德力量,是自然、生活賦予藝術家情感的溫度。展覽中,藝術家們多彩紛呈的作品,可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春花秋月、冬雪夏雲,「江山如此多嬌」!

  走進三樓,展出的是中國美術館與黑龍江省美術館兩館收藏的外國版畫精品200餘件。展覽分為多元圖景、盧浮拾珍、復興經典、英倫視域、浮世物語5個部分,展現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形態。這些都是人類歷史的偉大財富和值得後人互鑑共享的壯麗詩篇!

  走進五樓,是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300多件非洲木雕中遴選出的115件精品。展覽以「生命之樹」為主題,分靈性、風情、心象3個部分,為觀眾展現非洲木雕藝術旺盛的生命寓意。

  走進六樓,是「藏寶閣」,這裡展示了20世紀中國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

  以上4個展覽都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的深化。春天的腳步近了,收藏於中國美術館的10多萬件作品作為美的種子,在新時代溫暖的陽光下、清新的空氣中,將不斷發出新綠。

  到中國美術館來吧,來過大年,這裡有的是美。

  領略「一院六館」魅力

  南京博物院院長 龔良

  南京博物院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走進博物院過大年,能感知中華傳統的魅力、江蘇文明的精彩和戲曲藝術的華美,是春節全家共同出行、開啟文化之旅的好去處。

  走進博物院展廳,「一院六館」迎面而來。歷史館的「江蘇古代文明」,特展館的明洪武釉裡紅歲寒三友紋梅瓶,藝術館的歷代繪畫及雕塑,數字館的「生命因你而永恆」,民國館的南京城市歷史景觀活態再現,非遺館的傳統戲曲表演和傳統技藝展示,都將給您帶來美好參觀體驗。

  來南京博物院過大年,當然要看看春節特展。今年我院延續舉辦年度生肖展的傳統,為人們帶去富貴豐年的願景。

  「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展,有27件「三傑」本人的原作,包括達·文西油畫《美麗公主》、拉斐爾油畫《聖家庭》等,詮釋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內核。

  「琅琊王——從東晉到北魏」是我院原創特展,通過山西大同發掘的東晉皇室、北魏平城時代琅琊王司馬金龍的墓葬,反映中國魏晉時期南北文化的變革與交融。

  藝術館中的「張大千溥儒繪畫特展」「傅抱石紀遊寫生繪畫特展」等,匯聚中國近代書畫大家優秀作品,為您帶來藝術薰陶與美的享受。

  來南京博物院過大年,體現年味的還有熱鬧的非遺表演和技藝展示。除了每日放映的非遺3D影片《蘇韻流芳》外,春節期間南博延續「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活動。小劇場裡有「快樂的寒假——杖頭木偶戲展演」、「絲竹之韻——新春民族音樂會」、錫劇《春江月》等傳統演出,老茶館裡有「南京白局」「蘇州評彈」「揚劇折子戲」等戲曲表演,非遺館有「徐州香包」「秦淮燈彩」「常州梨膏糖」等製作、展示和品嘗活動,讓觀眾充分享受春節的歡樂氛圍與傳統文化魅力。

  來南京博物院過大年,還能享受貼心的文化服務。您可以欣賞並將「博蘇堂」「博雅匯」等博物館商店的文化創意衍生商品帶回家,可以參與數量眾多的公共教育活動項目,如配合特展舉辦的親子導覽、專題導覽,「年的傳說」「春節送福剪紙、燈籠製作」等專題活動。

  請來南京博物院過大年——來這裡享受傳統、文明和藝術的美。

  當國寶遇上「國漫」

  上海博物館館長 楊志剛

  回望剛剛過去的2018年,上海博物館帶給大家的眾多美好記憶猶在眼前:1月,我們舉辦了「來自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展,品味來自古希臘的「典雅與狂歡」。4月,我們邂逅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心靈的風景」展,與透納、康斯太勃爾等英國風景畫大師作品近距離接觸。10月,古樸的大克鼎與調皮的小米奇在「上海博物館奇妙夜」相遇,進行了一次穿越時空的「跨界合作」。

  這一年,我們進行了3次境內外考古發掘,舉辦了6個館內特別展覽、20個國內展覽和7個境外展覽,組織1838場教育活動,接待超211萬人次參觀觀眾。與此同時,上博大力推進東館籌建,積極建設「上海文化」品牌,著力保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多項工作中取得突破性、創新性成果。

  新春長假,上博每天正常開放,我們為廣大觀眾朋友準備了豐富的「藝術大餐」,其中包括「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以及新年特別展等。除此之外,上博還為觀眾們準備了多重驚喜:

  一樓大堂豎起了巨幅「福」字海報,創意源於館藏晚明書畫大家董其昌的作品,希望將「福」帶給每一位觀眾。上博和中國銀聯合作推出的聯名款限量新年紅包,即日起也將向公眾免費發放。

  作為一座以中國古代藝術為主的博物館,上博面向青少年觀眾群體,首次進軍「二次元」,聯手國內動漫《秦時明月》在春節期間推出「當國寶遇上國漫」線上公益活動,選取與館藏文物氣質相符的動漫形象,以「文物虛擬代言人」形式向年輕人介紹文物知識,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傳遞來自博物館的新年祝福。

  對中國觀眾而言,「博物館裡過大年」已然不是新鮮事。未來博物館的定義正在發生改變,隨著越來越多觀眾走進博物館,人們對藝術的欣賞力、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日益提升,這要求博物館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和精細化管理水平,滿足不同觀眾的文化需求,敦促博物館人把新的熱情與思考帶入工作,拓寬辦館思路,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傳播世界文明,為中外觀眾呈現更多精品大展,講述更生動的中國故事。

  最後,代表上博祝願大家己亥大吉,福滿新春!

  赴一場藝術和春天的約會

  浙江美術館副館長 應金飛

  春聯高掛,福字懸牆,紅彤彤喜氣滿堂,坐落於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裡年味正濃。為迎接己亥新年,本館特別策劃三大主題展覽,為廣大觀眾獻上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新年美景。

  「春天的約會——己亥迎春浙江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精選館藏近百件藝術精品,匯集任伯年、蒲華、虛谷等眾多名師佳作,涵蓋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等門類。這些作品以繪畫語言展現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福滿人間的美好景象,營造出濃鬱節慶氛圍。浙江美術館一直堅持「公眾性、多元性、開放性」的學術宗旨,構建反映當代美術發展水平和浙江美術大省建設的美術藏品體系。此展既是以藝術的形式激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向公眾匯報開館10年來浙美典藏建設成果的縮影。

  橫屏如山,疊境似水,踏歌風動,暗香浮遊。「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作為立足浙江的國際性中國畫學術展覽,2010年創辦至今陸續推出了以巨幛、長卷、冊頁、中堂等傳統中國畫形制為主題的4屆展覽。本屆雙年展圍繞主題「和風屏山」,從屏風的文化精神梳理中國畫傳統樣式對當代藝術拓新發展的啟迪意義,深化民族性繪畫研究與國家文化建設之間的緊密聯繫,進而承古開今,帶領觀眾親身體驗傳統人文欣賞習慣,深入探尋中國繪畫文化特質。

  為推進當代東西方人文藝術交流,本館策劃了義大利藝術家布魯諾·瓦爾波特的首次亞洲個展。布魯諾的作品既有生命力又富內涵美,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感受到強烈的視覺穿透力與心靈震撼力。該展的成功引入不僅反映了本館引導觀眾以多維視角和美學態度認知藝術的不懈努力,更有效推動了本土藝術在追求現代創新的同時借鑑吸收傳統範式的營養,開展以來好評如潮,因此應觀眾強烈要求延期至年後,展覽期間每周六提供定時導覽講解。

  春入戶喜盈門,歲轉陽逢盛世。3場跨年展從不同藝術媒介、文化題材表達出浙江美術館配合國家文化整體建構的藝術思考。此外,我館配合展覽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實用性、藝術性的文創衍生品以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

  2019年恰逢本館開館10周年紀念,內外迭變、煥然一新。作為國家重點美術館,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優化思維模式,全面提升文化惠民品質,以更豐富、更多彩的藝術點亮群眾文化生活。己亥新年,走進浙江美術館迎接一場春天的約會吧!

相關焦點

  • 新年俗:博物館裡過大年(文化脈動)
    核心閱讀  全國博物館2018年舉辦各類展覽超過2萬個,近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高質量發展亟須提升;讓文物活起來的途徑亟待拓展    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國家博物館「新考工記——中法手工藝之美」展覽……辭舊迎新,各大博物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 從口號到常態,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新年俗
    來源:人民日報觀眾在「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上參觀。新華社發(劉憲國 攝)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國家博物館「新考工記——中法手工藝之美」展覽……辭舊迎新,各大博物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人們走進博物館。
  • 「博物館裡過大年」從口號變常態背後的思考
    這就看到了,京城媒體寫評論:「博物館裡過大年」已從口號變成常態,參觀博物館日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如此判斷,基於全國文物局長會議披露的數據——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5136家,其中一二三級博物館855家,3500家博物館數字地圖對外開放。全國博物館去年舉辦2萬多個各類展覽、20多萬次社會教育活動,近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
  • 新景象:業主們同吃年夜飯 市民博物館裡過大年
    如今,上百戶居民的村莊,就有近百輛大貨車,有八成左右的村民都在從事長途運輸行業,一戶村民一年下來至少也能賺到10多萬元,最多的一年收入過百萬元。文化味十足 春節長假,你要怎麼過?與春運大軍拼車旅行?還是宅在家裡接受各種問候?逛博物館已經成了春節期間市民們遊玩的熱門項目。 「真沒想到博物館居然有這麼多人逛!
  • 【美麗北京·樂活】博物館裡過大年!174項活動樂翻天!
    博物館裡過大年嘍首都博物館將舉辦《博物館館裡過大年——雞年生肖文化展》、《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等展覽。其中「雞年生肖文化展」是博物館裡過大年生肖文化系列展覽, 2017年推出以「雞」為主題的文化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98件,使觀眾在新春佳節期間充分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 《孔府過大年文物展》亮相孔子博物館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反映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內涵是凝聚全體炎黃子孫人心的精神紐帶農曆庚子鼠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1月18日,「孔府過大年文物展」將在孔子博物館開幕孔府過大年文物展分為新衣迎春、祈福迎祥、祭祖敬先、清供獻瑞四部分,集中展示了孔府過臘八節、小年、春節、元宵節等節日的風俗習慣。
  • 博物館裡過大年!洛陽博物館元宵節活動來啦!這樣玩才更有趣~
    值此佳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廣大市民度過一個快樂的元宵節,洛陽博物館特推出研學及社教活動。  博物館裡的研學  2019年2月16日至2月17日,洛陽博物館邀請您走進博物館,通過三節研學課程帶領公眾了解洛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程,感受文化聖城的昔日繁華,體會千年古都的文明變遷。
  • 「博物館裡過大年」成北京新年俗 國博日均客流近6萬人次
    「博物館裡過大年」成了不少北京市民的新「年俗」。春節假期,國家博物館累計接待人數接近36萬人次,其中大年初三的參觀峰值接待客流超過6.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資料圖 攝:李繼輝在學生寒假觀展旺季和春節長假客流爆增的雙重推動下,國家博物館春節假期人氣爆棚,初二到初五連續四天現場觀眾突破6.5萬人次。自大年初三開館至長假結束,科技館接待參觀人數日均近3.5萬人次。北京天文館四天累計接待觀眾人數達3.8萬餘人次,接近場館飽和狀態。
  •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什麼時候開始?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什麼時候開始?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2019年1月6日(臘月初一)-2019年4月7日(三月初三)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雁翅樓展廳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門票:購買故宮門票即可,淡季門票40
  • 網絡售票「限流量」 故宮裡「過大年」為何一票難求?
    來源:北京青年報從1月6日開始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在春節期間異常火爆,故宮甚至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本來是旅遊淡季,等待入故宮參觀的觀眾卻排起了長隊,就連珍寶館、鐘錶館的隊伍也都從入口處排到了廣場上。淡季不淡,今年故宮為什麼這麼火?
  • 博物館裡過大年!數十項精彩展覽春節假期開放
    春節假期臨近,本市各大博物館紛紛放出大招,新展覽接種開幕,市民足不出京可以遍覽世界各地風情,「速覽」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精彩瞬間。值得提醒的是,今年春節假期趕上了周一,博物館常規閉館日,有些博物館開放時間會有調整,觀眾參觀前應該留意。
  • 文創過大年,歡樂不打烊!春節濟南市博物館14場手工活動等你
    距離除夕還有一周,據了解,濟南市博物館春節期間將推出「我在市博過大年」文創市集系列活動,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7天14場原創手工工作坊,將把博物館裡寶貝們的故事,做成有趣的手作禮物,呈現一番心意。濟南市博物館將在1月24日(除夕)閉館,1月25日至1月30日(大年初一至初六)正常免費開放。大年初一,手作一盞花燈,寓意著傳承和迎新,也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美好。大年初二,古風布藝,和風香囊質地柔軟,手感極佳的土布,溫和淡雅的香料,顯露質樸文藝的風格,為新春增添一絲雅趣。大年初三,製作創意衍紙書籤,感受指尖藝術,為您閱讀添彩。
  • 神秘湘西過大年丨裡耶秦簡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6日訊(通訊員 周金標 劉應碧 朱玲)為助力全域旅遊,更好的滿足遊客觀展需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將從12月26日起延長對外開放時間,開放時間調整為8:00—18:00(17:30停止領券參觀)。
  • 這個春節好「鬧熱」 博物館裡過大年——太陽節裡人山人海70多萬人...
    這個春節好「鬧熱」 博物館裡過大年——太陽節裡人山人海70多萬人都去這裡尋找「埃及豔后」 發布時間:2017-02-13 17:20:14.0中國日報網       昨日,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系講師王歡帶來的講座——「古代埃及宗教:眾神護佑的永恆來世」,為2017年金沙太陽節劃上圓滿的句號
  • 看展覽過大年 快去找找藏在杭州博物館裡的「汪星人」
    2018-02-19 10:03 | 杭州發布考古發現,狗被人類馴養的時間是4萬年前至1.5萬年前,在許多地方的博物館、美術館裡都藏有跟狗狗有關的文物及藝術作品。今天小編帶你去浙江省博物館、杭州博物館去尋找哪些歷史悠久的「汪星人"。
  • 紫禁城裡過大年 「進宮過年」實用攻略
    從進入臘月以來,故宮「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就開始在朋友圈活躍,不少遊客前往故宮「打卡」過年場景的文物展出、實景體驗以及數字沉浸體驗展等。那故宮過大年展出怎麼逛體驗最好還最省腳力?過大年展覽開放時間會不會延長?數字沉浸體驗展是否需要預約?進宮過年,也得做好攻略。
  • 紫禁城裡過大年 春節期間北京有哪些展覽不容錯過?
    近日,「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博物院拉開帷幕,參觀數字沉浸體驗展的觀眾們在古代皇宮瑞雪豐年的遊戲裡玩得不亦樂乎。據了解,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立天燈、萬壽燈的節慶場景,觀眾可以到紫禁城裡體驗春節年俗,感受新鮮有趣的濃濃年味。
  •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門票怎麼買?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2019年1月6日(臘月初一)-2019年4月7日(三月初三)  故宮預約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展覽為期三個月,從2019年1月6日向觀眾試開放,1月8日正式展出至4月7日,即陰曆戊戌年臘月初一至陰曆己亥年三月初三「上巳節」,這與傳統的慶賀新年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 神秘湘西過大年丨裡耶秦簡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 活動期間定時免費...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6日訊(通訊員 周金標 劉應碧 朱玲)為助力全域旅遊,更好的滿足遊客觀展需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將從12月26日起延長對外開放時間,開放時間調整為8:00—18:00(17:30停止領券參觀)。裡耶秦簡博物館。
  • 紅牆金瓦普天慶 紫禁城裡過大年
    紅牆金瓦普天慶 紫禁城裡過大年 2019年02月09日 08: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魏旖增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