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對解釋世界的本原、認識的本質、價值的基礎等等問題,即對哲學的這些基本組成部分的問題具有涵蓋力和解釋力;同時,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人與世界的最基本關係的問題。所以,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近代哲學的主題。
首先,哲學基本問題就不是每個哲學家都必須回答或共同關注的問題,而是使哲學之為哲學的問題,即能夠說明哲學是什麼的問題。
其次,哲學基本問題必須是能夠概括哲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即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觀的基本問題的問題,是能夠對解釋世界的本原、認識的本質、價值的基礎等等問題,即對哲學的這些基本組成部分的問題具有涵蓋力和解釋力的問題。
再次,這一基本問題必須是使不同的哲學主題能夠相互關聯、相互貫通,或者說使這些問題具有可公度性的問題,由於它的存在,保證了哲學的主題及其他的哲學問題具有哲學性。
最後,哲學基本問題必須是能夠概括和說明人與世界的最基本關係的問題,自然也就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
所以,哲學基本問題不是每個哲學學說的前提和基礎,而是每一哲學學說、每一哲學問題所涉及到的基本關係,是其他哲學問題最終的指向。它僅僅作為哲學的底色影響著哲學的其他問題。作為一個哲學家,沒有什麼問題是他非回答不可的問題;而作為一個哲學史家,當他考慮哲學問題的共同特徵,考慮哲學領域諸問題的統一性,考慮使整個哲學發展具有連續性的基本問題的時候,他會發現有一個問題是所有其他的哲學問題所不能夠逾越的底線。
這個問題是哲學史家可能會回答的問題,而作為哲學家,如果他願意回答它,那也只有在他回答了其他問題之後,才有真實的意義。或者,在他回答了其他問題之後,我們會發現他已經不知不覺地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答。因此,哲學基本問題就不是哲學家必須先在地回答的問題,而是哲學史家事後概括與總結出來的問題。
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獲得完全的意義在哲學史的層面上,也即作為事實的層面上,是在思的內容、思的能力以及思的限度充分展示之後。尤其是在從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到黑格爾力求思想自覺其為思想之後,存在的一切意蘊被建立在思維的基礎之上以後。近代哲學對存在的解釋再也離不開對思維的解釋。存在隱居、退藏在思維的背後,研究存在就意味著研究思維,在康德那裡,甚至存在的客觀性也只有依靠思維的主觀性,輯思維的普遍必然性才能得到說明。
這樣,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對哲學活動而言就具有關鍵的意義:作為對存在的研究,我們是透過思維來研究存在呢,還是直接研究存在本身?存在是思想的存在,仰或思想是存在的摹本?近代哲學將古代哲學尚未清楚明白的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擺在了哲學思考的面前,人們此後從事哲學活動不可能不受到這一關係或明或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