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疾病到底該如何治療 看看吳應舉醫生怎麼說

2021-01-17 網易河南

身體各部位的疼痛一直是人們的困擾,很多病人缺乏意識,在醫院掛錯號的現象也經常可見,那麼哪些疾病應該找疼痛科呢?


南陽醫專一附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吳應舉說,疼痛已被現代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

長期的局部疼痛會形成複雜的局部疼痛綜合症或中樞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變得非常劇烈和難以治療,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失調、免疫力降低而誘發各種併發症,甚至致殘或危及病人的生命。長期疼痛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軀體、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還影響到其家庭乃至社會。為所有疼痛患者提供治療,是各國醫療服務的共同目標。疼痛科的醫護人員治療各種急性和慢性頑固性疼痛,為患者創造無痛輕鬆生活。

疼痛常見疾病:

1神經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舌咽神經痛,截肢後痛,截癱後痛,外周神經卡壓痛,手術後或外傷後神經痛,中風後神經痛。

具體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神經支配區)陣發痛、閃電痛、灼燒痛、針刺痛、觸摸痛、麻木痛、椎扎痛、重壓痛等。

2頭部痛:舌咽神經痛,蝶顎神經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頸源性頭痛,不典型面痛,鼻咽癌痛,中風後痛

表現為:頭、額、眼眶、牙齒、顎、臉、舌、耳朵等一個或幾個部位無原因的陣發性閃電痛、燒灼痛、針刺痛或持續性隱痛、酸脹痛基礎上陣發加重、可伴流淚、流涕。

3頸椎病:分6大類型:神經根型,頸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頸椎病,椎動脈型

表現為:枕、頂、臂、肩、胸或背痛、或手、臂麻木,或頭暈、耳鳴或無原因的打嗝、噁心、心悸、出汗、呼吸緊束感,或走路無力、大便無力或踩棉感,或咽喉、食管有梗塞異物感等不適。

4腰椎間盤源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腰椎間隙炎,

腰椎終板炎,腰椎不穩引起的腰腿痛或麻木

表現為:腰或腿久坐痛、久站痛、久走痛或麻木

5腰腿痛:腰椎壓縮骨折痛,椎管軟性狹窄痛,腰腿肌筋膜痛,腰椎退行性痛,骨質疏鬆痛,外傷後痛,強直性脊柱炎等疼痛

表現為:腰腿持續痛,轉身或彎腰時痛,半夜痛,起床痛,下地痛,久坐或久走痛等。

6關節痛:關肩周炎痛,膝關節痛,脊柱小關節痛,骶骼關節痛,踝關節痛,創傷性關節炎痛,痛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等免疫性關節炎痛等

表現為:關節部位痛、動作痛、啟動痛或夜間痛,關節局部有壓痛或紅、腫等。

7脊柱源性疼痛:頸、腰、胸椎間盤突出症,肌筋膜綜合症,椎體不穩症,骨質疏鬆症,後腹膜刺激症,椎體轉移癌,骶管或神經鞘囊腫,強直性脊柱炎等

8 不明原因頭痛、腰痛、肢體、腹、胸、會陰痛

表現為:身體等不明原因痛、以牽扯痛、放射痛、燒灼痛、針刺痛、持續痛或夜間痛為主。可伴有皮膚麻木或肌肉無力,曾經有碰撞、外傷或手術史。

9 癌性疼痛;原發癌痛,轉移癌痛,癌症治療相關痛,癌症伴發其他疼痛

表現為:已診斷有癌痛史的同時或以後,病變局部或遠部出現疼痛。以及不明原因的突然痛、持續痛、夜間痛、局部痛、深部痛、伴有局部腫脹等疼痛。

10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型頸椎病,神經損傷後痛,糖尿病神經痛,免疫性疼痛,雷諾氏徵,多汗症,紅斑性肢痛症,帕金森病痛,中風後痛,抑鬱症等

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特別寒冷、灼熱、瘙癢、輕觸痛或風吹痛,無原因的異常出汗、睡眠差、心悸、頭暈、耳鳴。

疼痛科常用治療方法有哪些?

藥物治療:

1營養神經藥: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或甲鈷胺、腺苷鈷胺)等。

2改善微循環藥:擴血管藥、活血化瘀藥等。

3鎮痛藥:非甾體類,阿片類,局麻藥,抗癲癇類,抗抑鬱類等。

物理治療

1 傳統醫學治療,如膏藥、熱敷

2 近紅外線療法

3中、低頻脈衝電流療法

4 紅外偏振光療法

神經阻滯治療

1椎管內阻滯

2周圍神經阻滯

3 外周痛點阻滯

4 星狀神經節阻滯

微創介入治療

1頸腰椎間盤射頻消融術

2頸腰椎間盤臭氧溶盤術

3頸腰椎間盤膠原酶溶盤術

4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術

5 三叉神經周圍支射頻熱凝術

6 周圍神經,交感神經(節)射頻熱凝/調節術

7 癌痛(椎管內連續鎮痛,周圍神經射頻熱凝術)

說到神經阻滯,是不是就是人們常說的打封閉針?

「封閉」一詞在國內流傳甚廣,是正確的醫學術語嗎?經常有醫生為此爭論。「封閉」一詞是在五十年代產生於國內的,那時由於和國外的學術信息交流很困難,難以了解國外的正確的術語,是可以理解的。時間長了,也就被叫習慣了。但時至今日,還是提倡使用正確的國際通用的醫學術語為好。就好比將"腹痛"稱為"肚子疼"一樣,雖然沒什麼大的錯誤,人人都能聽懂,只是由醫生的口中說出來,使人感到不規範。許多非疼痛治療專業醫生,甚至一些護理人員,由於缺乏系統的知識和訓練,熱心於在疼痛點、穴位或神經末梢處注射多種藥物來緩解疼痛,他們自稱為"封閉療法"。有的在注射液中加入少量局麻藥物,有的則不加入。有的醫生在局部注射的藥物種類繁多,例如在注射液內加入抗生素、動物血液製品、動物臟器製品、中藥製劑、抗免疫製劑、抗腫瘤藥物。

封閉治療的副作用

由於長期大劑量注射皮質激素,會誘發產生高血壓病、糖尿病、消化道潰瘍和骨質疏鬆,以及肥胖、內分泌失調等其他不良反應。而且這些併發症可後遺很長時間,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長期痛苦。因此,人們常常談「打封閉」而色變,也是有其原因的。

什麼是神經阻滯注射治療呢?

疼痛醫學中最常用的診療手段之一「神經阻滯」療法是專業醫生將藥物注射到患者病變或病變相關部位的神經周圍,其中的局麻藥可阻斷傷害性刺激的神經傳遞,使神經處於半休眠狀態,從而激活了神經系統內部及其支配區域的積極的自我調整和自我修復,再加上其中的一些神經營養藥物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該治療具有微創、用藥量少等特點,使患者用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療效。

另外,根據患者病情,我們還會注射其他藥物如醫用臭氧、透明質酸鈉等,這些更和「封閉」不搭邊。所以,現代的治療方法叫做「注射治療」,而不是打「封閉」。

封閉注射治療的注意事項

1.治療前不宜過飽。沐浴或用溫水洗淨患處,如果皮膚有破損或感染應通知醫生。

2.治療時若有頭暈、噁心、心慌或不適時應及時告知醫生。

3.有時治療後局部可出現疼痛加重現象,此為藥物反應,一般在24-48小時內減輕至消失。

4.治療後局部及相應部位可出現麻木、發熱、出汗、感覺異常等反應,此為藥物之正常反應,幾小時候可消失。

5.治療後應遵醫囑休息20-30分鐘左右經醫生同意後方可離院,治療後48小時內不沐浴。

6.治療後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多、劇烈運動,保持注藥處皮膚48小時清潔乾燥。

7.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請在就診時主動告訴醫生。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防治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椎間盤突出症的誘發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几個方面:1、腰椎間盤的老化退變是基本因素;2、腰部的外力損傷;3、腰椎先天發育異常;4、突然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所以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長期久坐辦公室的腦力工作者、孕婦以及長時間處於潮溼環境中缺乏運動的中老年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高發人群。

腰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肯定不是腰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感覺腰痛,伴一側或雙側下肢麻痛,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臥床休息時疼痛症狀好轉。這個時候你就有必要到正規醫院就診,讓疼痛科醫生給你先進行體格檢查,必要時可以行CT或MRI檢查。如果你的症狀和醫生檢查的結果與你做的CT或MRI檢查相符合。那就可以確診你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任何一個環節不相符,就不可以草率診斷你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目前開展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目前我院開展的治療方法大體來說有保守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在選擇治療時,醫生根據病人的患病時間、病情輕重、病人需求合理選擇。一般情況下,對於症狀輕,發病時間短的患者主要採用保守治療,如口服中西藥、牽引、推拿、外用膏藥、小針刀治療、神經阻滯治療。對於應用保守治療無效,症狀重、病史長、或並發椎管狹窄,甚至出現馬尾神經綜合症的患者可選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此方法費用低,痛苦小,恢復快,風險小,併發症少。

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預防呢?

對於任何疾病,我們都知道「預防大於治療」的道理。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在腰椎退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積累傷又會加重腰椎間盤的退變,因此,預防的重點在於減少積累傷。平時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時的床不宜太軟。長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變姿勢。職業工作中需要常彎腰勞動者,應定時做伸腰、挺胸活動,必要時使用寬的腰帶保護腰椎。長期使用腰圍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功能鍛鍊,增加脊柱的內在穩定性,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縮帶來不良後果。如需彎腰取物,最好採用屈髖、屈膝下蹲方式,減少彎腰對腰椎間盤後方的壓力,進而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

只要我們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適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就能很好的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在此也提醒廣大朋友們一旦患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疼痛科就診,根據病情及時合理選擇治療方案。

(文/圖:宋保江)

相關焦點

  • 得了癌症骨轉移晚期了,如何才能減輕疼痛?看看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在腫瘤患者的各項症狀中,疼痛的發生率最高,初診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可達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隨著腫瘤的發生、發展,癌痛已成為一種獨立的疾病。 依據最新版《癌症疼痛診療規範2018版》,癌痛治療可分為兩種:1,病因治療,即針對引起癌痛的病因進行治療;2,藥物治療:遵循五項用藥基本原則,包括口服用藥、按階梯用藥、按時用藥、個體化給藥和注意具體細節。
  • 該如何治療?
    肩周炎該怎麼治療?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和寧德市醫院骨一科的林久灶醫生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肩周炎的發病,一般左側的肩膀比右側的肩膀多發,也有病人一段時間以後另外一邊又發作; 2、肩周炎一般是比較緩慢的疾病,不會說一下子痛的特別厲害,一般以三角肌周圍的疼痛為主,所以它的疼痛沒有固定的點,而且它有夜間疼痛; 3、肩周炎的病人一般是各個方向的運動都受障礙,包括上舉、後伸、旋轉等; 4、病人如果肩膀疼痛來拍片子
  • 冠心病如何確診?如何治療?胸痛發生時該如何自救?醫生來告訴你
    那我們該如何進行甄別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胸痛和疾病的關係。胸痛就是心臟病發作嗎?並不是,胸部還有肺、大動脈、肋骨和肌肉,都可能會引起胸部疼痛。但如果疼痛是和心臟、大動脈、肺有關,那就是很重的疾病,所以我們尤其要重視胸痛症狀。
  • 得了肩周炎該如何治療?醫生給您講清楚
    在出門診的時候,肩關節疼痛病人佔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女性患者比較多見,在這些患者當中,確實有一些是原發性凍結肩的患者,也就是得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肩周炎。而在與這些患者進行問診的過程當中,謝醫生一定會問:「您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是否吸菸呢?」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疼痛成人生常情 醫生:疼痛不僅是症狀更是病
    她在不同醫院都做過腦部檢查,均沒查出器質上的毛病,醫生只能給她開止痛藥。今年11月初,她再次從睡夢中痛醒,在武漢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無果後,醫生指了條路:「要不你去疼痛科看看?」  「50%—70%的慢性頭痛無法找到病因。」賈一帆醫生說,由於難以診斷,像陳潔這樣輾轉多個科室,從小痛發展到頑固性疼痛,最後才到疼痛科的患者很常見。
  •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如何用中醫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如何用中醫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風溼疾病患者發病時常常關節疼痛甚至手腳發麻,渾身僵硬西醫治療類風溼短期能見效但治標不治本,易反覆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 脊柱手術後疼痛治療方法的選擇
    脊柱手術後仍舊疼痛怎麼辦?如何去治療?就這個熱門話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科賀石生教授作了如下解答。賀石生教授是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和脊柱微創外科專家,由賀石生教授牽頭,2016年即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脊柱疼痛醫學研究所。賀石生教授現為該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疼痛專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
  • 醫生總結:心內科又叫心血管內科,都能治療哪些疾病?
    省市級三甲醫院動輒幾十甚至上百個科室,普通人一進醫院頭都大了,更別提自己的各種症狀到底要掛哪一個臨床科室。甚至有患者在掛號處排了半天隊,好不容易輪到自己看病,醫生說你的病應該掛其他的科室。結果病沒看成,還把半天的時間耽誤了。 心臟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有可能身患各種心臟病。
  • 看看醫生怎麼說
    ③髖膝關節置換手術④微創手術治療四肢骨折。⑤脊柱疾病的微創及開放手術。鄒雲濤主任醫師青島醫學會脊柱分會委員,青島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臨沂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委員,擅長於各種脊柱疾病的微創及開放手術治療,關節置換手術,各種關節疾病及運動損傷等疾病的診治
  • 煩人的肩胛背區疼痛是什麼回事?如何鑑別與防治?聽聽醫生怎麼說
    肩胛背區疼痛是時常困擾我們的一種症候群,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譬如有時候本想加班多爭取點收入,無奈又惹上它,有時候休息放假時想放鬆身心追追劇、玩玩手機看看電腦,卻又被它纏上。有些人還時常發作,好一陣壞一陣,總是不消停,筆者作為外科醫生,也經常會受到光顧。苦惱之餘,唯有沉下心來應對,找出原因與防治方法。
  • 關節痛,到底是得了啥病?怎麼治?| 指南時間
    關節痛,到底是得了啥病?怎麼治?骨代謝異常相關疼痛是什麼,看看專家怎麼說~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腫瘤骨轉移等骨代謝異常相關疾病多伴急、慢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那麼這些疾病為啥會引起疼痛?又該如何治療?
  • 破解腰腿疼痛的誤區!骨科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治療
    據調查顯示,約95%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患過腰腿痛疾病。人們對腰腿疼的認識有兩大誤區:誤區1:有些人認為腰腿痛不算什麼病,不需治療。事實上,有些腰椎疾病引起的腰腿痛不僅是疾病,還要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因為這種疾病不僅可以引起腰腿痛,嚴重者還會引起下肢麻木、無力,甚至癱瘓等障礙,嚴重影響生活的健康問題。誤區2:擔心手術風險大不敢接受手術。因此有些人寧願忍受疼痛數年甚至數十年,儘管多數腰椎疾病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效果也非常好,但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下面針對常見腰椎疾病的表現及治療方法為大家進行講解。
  • 【浦人醫·健康】肩部疼痛不等於肩周炎 聽聽骨關節專家怎麼說
    【浦人醫·健康】肩部疼痛不等於肩周炎 聽聽骨關節專家怎麼說 2020-09-30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肩膀痛,如何排除癌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肩膀疼,一般來說,肩膀疼並不一定是癌症引起的,外傷、炎症、心臟病可能性更大。但在這個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人人談癌色變的年代,身體出現異常症狀還是要警惕癌症的可能。那麼肩膀疼痛,怎樣排除癌症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排除。
  • 體檢查出肺結節該怎麼辦?別慌,看看專家怎麼說
    體檢查出肺結節該怎麼辦?別慌,看看專家怎麼說 郭玉琴主任表示中醫認為,身體虧虛是導致肺結節的原因。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所用中藥方也有區別。
  • 桂枝芍藥知母湯 治療痺症 全身關節疼痛 還治療這14種疾病
    桂枝芍藥知母湯,最開始,出見於張仲景《金要略》卷上,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主治歷節,也就是痺症,相當於現在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急性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
  • 腕關節疼痛,原來是這些原因在作怪,醫生教你如何緩解疼痛
    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痛風等也會導致腕關節疼痛。導致腕關節疼痛的病因如此繁雜,其病情表現又比較類似,都有手腕部和手指的麻木、疼痛等症狀。這也導致腕關節疼痛的病因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誤診的情況比較多見,非常考驗醫生的經驗和水平。
  • 肩膀疼痛的治療方法 按摩幫你緩解肩膀疼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肩膀疼痛的情況,有時候是因為重活導致肩膀疼痛,有時也會莫名的疼痛。那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肩膀疼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一一介紹一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一下。
  • 肝區疼痛是怎麼回事 肝區疼痛治療基本原則
    有不少已經被確診為肝區疾病的患者由於對醫療衛生知識的不了解,每當覺得自己肝區疼痛的時候就會提心弔膽的認為自己肯定是肝臟出大問題(很多都認為已經朝向肝癌轉變了),導致在生活中過度緊張以至於無法正常的工作了,那麼肝區疼痛真的如此嚴重嗎,真實的情況是如何呢?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牙齒患上蛀牙,疼痛難忍,可以要求拔除嗎?不!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本文導讀:沒有注意口腔衛生,牙齒患上蛀牙,反覆出現疼痛,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究竟蛀牙壞掉了可以拔掉嗎?作為具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口腔醫生,我的回答是:不好!在醫生的眼中,不會輕易建議拔除牙齒,即使是殘根,只要條件可以,都可以通過根管治療後打樁修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