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安
有句話叫「人無股權不富」,是由華人經濟學家陳志武提出的。他說,以前人們總說「無商不富」,放到現在應該是「人無股權不富」,或者說是「無股權難以大富」。對此,有人理解為:只要擁有一家公司的股權,只要這家公司上市,就能獲得不菲的財富。
其實這個理解還是挺正確的,在這個世界上,要想一夜暴富,而且還得是通過正常途徑一夜暴富的話,那最多只有四個可能:一是彩票中獎,二是家裡拆遷,三是天上掉餡餅,四就是公司上市。試問,誰不想一夜之間成為千萬富翁呢?除非他已經是億萬富翁了。
而提起「公司上市」一事,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馬雲和其公司員工。這次螞蟻集團上市之際,很多人都猜測一旦上市成功,杭州的富豪將會多上一大批,而當地的房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與此同時,螞蟻集團的員工也摩拳擦掌著等待自己手裡的股份「變成」巨額財富。只是很遺憾,暫緩上市一事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不過,儘管螞蟻集團的員工沒能達到自己財富增加的目的,可馬雲的另一家公司——阿里巴巴,卻依舊是「公司上市造就富翁」的傳奇。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我國最大的上市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其中,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支付方式,淘寶改變了我們的傳統購物模式,餘額寶也改變了我們的傳統儲蓄方式。
在阿里巴巴的迅猛發展之下,馬雲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阿里這家公司的員工也令人稱羨。眾所周知,在阿里巴巴,只要員工工作到一定期限,並獲得公司規定績效,觸及公司激勵計劃底線,就能按照相關股權激勵程序授予股權。
基於此,每次阿里巴巴股價上漲,人們都會感嘆一句「阿里員工真幸福」!於是人們也開始產生了一些疑惑:阿里巴巴的股份到底值多少錢呢?1%的股份又價值幾何?如果換算成銀行存款的話,每年是多少利息?僅靠這些利息,夠維持生活嗎?那個時候,還用得著工作嗎?
阿里巴巴上市
阿里巴巴集團的成立,是在杭州的一套公寓裡決定的。當時是1999年,以馬云為首的18位青年才俊正式成立並運營阿里集團。8年後,也就是2007年,阿里巴巴港股上市,之後又在2012年宣布退市。這宣告著阿里巴巴完成了私有化。
上市始初,將近8000名阿里巴巴員工之中,共有4900人持股,這代表著有將近7成員工因此成為「富豪」。緊接著是2014年,阿里巴巴正式在紐約上市。截止到今年的11月17日,阿里巴巴總市值達到了6988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46008億元,而其股價為每股258.31美元。
今年的財報顯示,馬雲因為減持阿里股份,以至於手中所持有的12.77億股股份降至10.43億股,持股比例從6.1%降到了4.8%。不過儘管如此,截止到現在,他依舊是阿里巴巴持股最多的個人股東,無人可以超越。
另外資料顯示出,馬雲在連續四年蟬聯中國首富之後,降到了第二位,略遜鍾睒睒一籌。不過之前他的財富值增長到了656億美元,也就是4289億元人民幣。基於此,很多人以為馬雲手中這4.8%的股份價值4289億元,那1%的股份就是價值893億元左右。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馬雲的財富並不僅僅局限在阿里巴巴這一家集團身上,他還有很多資產,所以1%的股份不可能會是893億。嚴格計算的話,我們可以以阿里集團的總市值來分析。剛剛提起,阿里巴巴如今的市值是6988億美元,也就是46008億元人民幣。
那麼持有1%股份的價值,也就是69.88億美元左右,即大約460億元人民幣。460億元,如果真的能有這麼多錢的話,不要說不去工作了,哪怕是肆意揮霍,也很難花得完。要知道如今的首富,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鍾睒睒,在去年公司還沒上市時的身價也才18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也就100多億。
若是把這些錢存進銀行的話,按銀行活期存款來算,每年的利息是1.61億元;按三年期定期存款就是2.65億元;按個人大額存單則是18.35億元。總之,不管怎麼存,按什麼方式、什麼利率來存,每年的利息用來維持生活都是綽綽有餘。
這也是阿里巴巴上市之後,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富豪的原因。擁有那麼大一筆錢,這輩子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了。不過,有些人在拿到錢後還是選擇了繼續上班,並沒有大肆揮霍。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你羨慕阿里員工嗎?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網尚財富原創出品,任何渠道,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