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線上直播獲獎
1943年,格麗克生於美國紐約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7歲因厭食症輟學後,她開始了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療,隨後到哥倫比亞大學詩歌小組學習。1975年開始,格麗克在多所大學講授詩歌創作,現任教於耶魯大學。
露易絲·格麗克
格麗克於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餘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她曾獲普立茲獎、美國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
據報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又為中國讀者引入了一位過去不太熟悉的詩人,而露易斯·格麗克此前也並未出現在媒體和博彩公司的熱門預測人選之中。
去年,中國作家殘雪首次進入熱門候選人名單,引發國內書迷不少熱議。在今年英國博彩公司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殘雪再次入榜前十。此外,熱門人選中依然包括了長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9月獲得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卡夫卡獎的米蘭·昆德拉也被視作熱門人選。
但瑞典學院意料之中地跳過了這些一貫的熱門人選。獲獎的露易斯·格麗克是繼去年頒發的2018年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之後的又一位女性得主,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的又一位北美詩人。
在所有諾貝爾獎中,文學獎可能是大眾熱情最高的,同時,文學獎也是最難以預測的。儘管每年博彩公司都會發布一連串賠率榜單,開獎之前,關於哪些作家「獲得提名、入圍諾獎」的消息總是傳得沸沸揚揚,但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並不公布所謂提名、入圍名單。
據了解,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構是瑞典學院,瑞典學院院士現有18人,終身制,各院士歷史和背景均不同,並非都是文學背景出身。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流程為每年從18名院士中產生5人擔任諾貝爾文學獎初選委員會,評委會每3年換屆一次,也可連任。
去年10月17日,瑞典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馬悅然去世,因此,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近30多年來首次沒有熟悉中國文學的評委參與的一屆。
一張長圖,7組數據看諾獎120年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
來源:紅星新聞、錢江晚報、上觀新聞
編輯:趙野平
編審:安軼倫
審籤:王幸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