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雲從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2020-12-11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11 月 23 日,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中國·烏鎮拉開序幕。人工智慧獨角獸雲從科技在會上亮相了全球首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 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同時,該系統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南沙港區,一個白色的機器人在一排排貨櫃間有條不紊的來回穿梭。

它可不是在散步!別看它個頭不大,卻能同時承擔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它能在港區實時自動巡航,智能感應貨櫃,識別貨櫃號並與後臺數據進行比對,語音播報比對結果——(可以開箱)。

另外,它還可以協同現場人員,打開貨櫃進行查驗,並完成自動拍照、影像留存等工作。

與人類相比,它每2分鐘就可以處理1個固廢貨櫃,適應各種天氣情況,比人工查驗效率提高近3倍。

實際上,這個搭載了智能識別、NLP語音智能處理等多項科技的機器人,正是雲從科技推出的「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智慧海關解決方案」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這個機器人已經成為港口工作人員的得力幫手,極大提高了海關開箱的工作效率。

在剛剛舉行的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雲從的這套可以應用在多場景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也獲得專家推薦委員會中外主任特別推薦,入選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全球首款!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驚豔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11月23日-24日,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舉行。

23日下午,大會發布了備受期待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名單。

作為高效人機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雲從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也和騰訊、阿里、百度等企業的產品一道入選該名單。

另外,雲從這套先進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還獲得了中外專家推薦委員會主任的特別推薦。

那麼,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呢?

CWOS是運行在通用作業系統或雲作業系統之上,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和數據管理能力和應用接口的底層軟體系統,旨在降低人工智慧應用門檻、提升人類與機器智能進行協作的效率和體驗。

依託「人機互動、人機融合、人機共創」3個層次分明的設計理念,CWOS專為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自然交互、協作完成複雜業務而構建,同時為開發者設計研發人機協同智能應用提供全面支持。

從技術視角看,CWOS為算法科學家、研發工程師、業務專家、IT專家提供了在AI創新應用層面的共同語言。

從客戶視角看,CWOS可以規模化快速複製的領域最佳實踐和專家經驗,能為組織和業務帶來數量級規模的效率提升。

從用戶視角看,CWOS雲、邊、端一體的架構結合場景化的AI能力和自然的人機互動,可以實現用戶的極致體驗。

此外,它還具有「滲透到雲、邊、端的人機協同感知API」、「端到端的智能化業務流引擎」、「知識圖譜化、模型化、概念化KaaS服務」三大特色,以AI工程學推動規模化生產,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數位化到智能化的業務價值閉環,實現業務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革命性提升。

同時,為了保證數據安全,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在運行時採用安全多方計算,旨在對個人隱私、原始數據等進行多方位保護,嚴守國家規定,多方協同規範資料庫,合理實現數據價值,這對人工智慧企業尤為重要。

此前,雲從科技聯合人民銀行、銀聯、工商銀行實施的「監管沙盒」應用——基於多方安全計算溯源認證的跨境結算服務,通過聯邦計算、區塊鏈技術,把數據進行分散存儲,然後加密環境下實現智能化運營,保障互聯互通的同時強化加密效果。

AI 三浪潮是時代使然,人機協同是技術必然

在人類完全進化成現在之前,大約經歷了從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進化路程。

那麼AI呢?AI也會進化嗎?

以AlphaGo、Siri、FaceID為代表,我們正處於弱人工智慧時代,暫不能理解與不能復盤是目前AI難以突破的問題。

比如說,深度學習要學會區分馬和斑馬,通常需要1000 -10000 張圖片來對比訓練,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區分它們可能只需要教他兩遍,而且,孩子一旦掌握了區分,就很難再出錯;但機器卻仍有犯錯的可能。

同樣地,被稱為神通廣大的GPT-3,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孩童的認知水準。

向著可以勝任人類工作的強人工智慧,就是AI的進化方向。而人機協同,正是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演進的技術必然。

根據自己的認知,雲從將AI的發展趨勢分為三個浪潮:

依賴於人臉識別技術這樣單點技術的爆發,給AI帶來了第一個浪潮。例如在銀行網點,人臉識別產品替代人工進行人證核驗,使高櫃櫃員可以從事理財營銷等活動。

然而,行業價值隨之給市場提出了一個閉環的需求,這就構成了第二個浪潮:技術閉環+場景閉環。

最終,隨著AI技術的量變到質變,第三個浪潮會如期而至,屆時,體驗全面提升,領先一代交互體驗以及智能化內容的高效生成得以實現。

未來幾年,我們會處於AI發展第二階段比較關鍵的時期,由單點技術向融合作業系統發展。

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發展方向正是順應發展趨勢。

在AI時代的浪潮更迭口,曾經的AI頭部企業已沉澱良久,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畫地為王。商湯蓄力做起底層框架,曠視專注打造AloT系統,而雲從科技則登陸人機協同的孤島,用CWOS作業系統實現了從智能感知到認知決策的技術閉環。

落地真實場景,CWOS讓城市更智慧

無論多麼先進的科技成果,如果最終不能實現落地應用,那麼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結合行業經驗,加上AIoT設備一起,共同構成了人工智慧綜合解決方案,可以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

文章開頭提到的南沙港區的機器人查驗,只是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智慧海關解決方案」的一小部分。

針對傳統海關工作中檢查數量大、檢查過程複雜、數據和信息孤島化、碎片化的痛點,雲從的人機協同平臺提供了系統性、整合性的解決方案。

南沙港是中國最大的單體港,年吞吐量超過1600萬貨櫃標準箱,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資源供應與往來的要道。

面對日益龐大的貨運出入規模與旅客通關量,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提升海關監管整體效能、強化對風險隱患的感知力、優化指揮協調與高效監督,是南沙海關的必然選擇。

如今,依託雲從科技打造的「智慧海關」人機協同平臺,南沙港區不僅實現了「AR+AI」的遠程視頻監控作業,更系統化地提升了監管效率,打造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貨物、運輸工具和艙單申報上線率均達100%,口岸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通過全鏈條遠程監管,查驗時間由原來的平均4個小時縮短到15分鐘以內。

2020年7月,南沙進口、出口通關時間較2019年12月分別壓縮51.82%、68.79%,全面達成通關全流程提速,實現海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除了「智慧海關」方案外,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還在圖書館場景得到了落地應用。

雲從科技智慧圖書館方案是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搭建人臉大數據與業務管理系統讀者庫分析平臺,能夠實現重點關注人員進館後自動向管理員推送該人員的身份屬性及借閱記錄、圖書館員無感識別讀者身份及借閱信息提醒等功能。

另外,這一方案還能根據不同人群及其歷史借閱紀錄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智能推薦,通過技術創新助力公共文化服務發展。

該解決方案包括多個子系統,可以分別獨立發揮作用,也可以協同發揮作用。

以刷臉借書子系統為例,讀者可通過「一臉走南沙」、「南沙新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等手機移動端的方式實現身份信息與人臉信息錄入,系統在信息錄入的過程中會自動通過公安微警進行身份認證,保障讀者身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今年的疫情中,雲從的人機協同還在社區、園區、學校、機場等場景中完成落地。

打造人機協同開放平臺,雲從用AI助力產業升級

在這個月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人工智慧排在了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幾項前沿科技之首,可見其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

實際上,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就已經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確立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人工智慧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人機協同是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演進的技術必然。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搭建,可以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數據價值,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隨著人工智慧與各產業領域融合的不斷深入,可以助推我國在城市安防、金融、交通、商業、製造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慧落地,推動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智能化水平。

自2015年成立以來,雲從就堅持自主研發,圍繞感知、認知、決策的技術閉環,掌握了自主可控的全鏈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了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及相應的AIoT設備,並形成了完整的行業AI解決方案。

在商業領域,雲從科技是國內最先提出「人機協同」戰略的公司。2015年,雲從第一次把人機協同分為「人機互動、人機融合、人機共創」三個階段,更具體、細緻地將人機協同之路進行了拆分。

「成為全球智能生態領軍企業」是雲從的願景,在未來,雲從科技也將帶著「定義智慧生活,提升人類潛能」的使命,用AI助力中國的產業智能升級。

發送到百科下的摘錄最少摘錄 100 字

相關焦點

  • 聚焦創新產品與核心技術,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昨天下午,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今年徵集的各類成果,聚焦產業恢復與協同發展、數位化社會治理、全球公共危機應對、人工智慧雲生活、綠色數字公益實踐五大應用領域,探索能夠推動發展、造福人類的全球網際網路創新產品與核心技術。最終的評選結果包括1項「科技抗疫」專項、14項獨立發布的領先科技成果,以及由中外專家推薦委員會主任特別推薦的4項成果。
  • 「中國芯」、衛星網際網路、類腦計算機……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旨在展現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弘揚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綠色、包容和共享理念,彰顯網際網路領域從業者的非凡貢獻,搭建全方位的創新交流平臺。今年共徵集到各類領先科技成果300多項,分別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典、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所申報項目聚焦產業恢復與協同發展、數位化社會治理、全球公共危機應對、人工智慧雲生活、綠色數字公益實踐五大應用領域,涵蓋量子計算、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高端晶片、5G網絡架構和應用等方面,覆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場景。
  • 地平線徵程2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浙江烏鎮2020年11月24日 /美通社/ -- 11月23日消息,在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博士代表地平線在大會現場向世界介紹地平線徵程2。
  • 騰訊、百度、華為……15項最「IN」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導 讀 這批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是全球網際網路從業者的智慧結晶,也將標誌和引領未來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方向。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含5項「科技抗疫」專項成果
    、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旨在展現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弘揚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綠色、包容和共享理念,彰顯網際網路領域從業者的非凡貢獻,搭建全方位的創新交流平臺。成果徵集通知自8月初對外公布後,得到了全球網際網路領域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11月23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浙江烏鎮舉行。  人民網烏鎮11月23日電 (申佳平)今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浙江烏鎮舉行。發布活動共評選出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微軟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
  • 2020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浙江2項入圍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日報」,記者 金梁 方臻子 陳寧,編輯 黃詠,原標題《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科技賦能 未來已來》,36氪經授權轉載。 11月23日下午,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烏鎮廳,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迎來一場重磅活動——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15項領先科技成果掀開神秘面紗,其中來自浙江的兩項成果入圍。
  • 2020年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11月23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浙江烏鎮舉行。(人民網 張啟川攝)今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浙江烏鎮舉行。發布活動共評選出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微軟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據介紹,此次發布活動緊扣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打造頂尖科技與人文交流、數字經濟發展與抗擊疫情相互交融的平臺。
  • 阿里雲神龍架構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11月23日,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阿里雲自主研發的神龍雲伺服器架構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神龍解決了困擾雲計算行業多年的虛擬化性能損耗問題,讓伺服器發揮出更高的性能、更加穩定。大會表示,神龍架構是雲計算行業第三代虛擬化技術的典型代表,它為雲而生,不僅解決了雲上虛擬化性能損耗的痛點,更讓雲伺服器的性能超越了物理機。今天的神龍架構承載了中國超80%的科技企業上雲,廣泛應用於醫療、新政務、智能製造、網際網路、教育等多個行業。
  • 打造國產「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衝刺上市的雲從科技在布希麼局?
    雲從科技是做什麼的?答:「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 日前,AI 獨角獸雲從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在招股書中,重點提到的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 刷新了外界固有認知。
  • 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騰訊、阿里、美團入選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文/攝)11月23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開幕。當天下午,「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舉行。值得注意的是,本屆發布活動特地設置了「科技抗疫」專項發布的板塊。騰訊的「騰訊會議」、阿里雲計算的「神龍」等15個科技成果獲得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 雲從科技IPO上市,AI四小龍同路不同歸
    在與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波特對話中,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表示,由於目前人工智慧存在不可解釋、不可復盤的缺陷,雲從科技將公司戰略聚焦在「人機協同」上。這也是雲從跟一般的AI作業系統不同的地方。在雲從看來,人機協同包含著三個依次演進的層次:人機互動、人機融合和人機共創。
  • 重估「AI國家隊」雲從:步入寒冬還是萬物生長
    人機協同,是雲從在人工智慧落地期的核心戰略,也是未來幾十年雲從對行業的判斷。在雲從看來,人機協同的第一階段,是人機互動。巧合的是,這場對話的雙方 Marc Raibert 和周曦,都有著「學界轉商界」的人生經歷。時間回到 2006 年,周曦成為「計算機視覺之父」Thomas S. Huang 黃煦濤教授當年全球招收的三個學生中的一個。
  • 推出作業系統 衝刺科創板的雲從科技正在佔據新賽道
    想必大家對於AI晶片並不陌生,畢竟在這個細分賽道上有著寒武紀、華為、商湯科技等眾多頭部公司。而作業系統方面,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儘管在這個領域的頭部玩家比較少,但是其AI領域地位同樣毋庸置疑。  今天的中國,網信領域的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網際網路應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長板突出,但中國網信領域短板同樣刺眼,首當其衝的就是基礎軟體領域薄弱,比如作業系統。
  • 雲從科技亮相警博會 推出人機協同平臺中樞-KaaS平臺
    雲從科技作為中國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受邀參會,展示人機協同在推動智慧公安發展中的創新成果。以「智慧公安·人機協同」為主題,雲從科技此次攜全新服務體系「智感·智算·智聯·智萃·智防·智惠」(涵蓋20多款產品),以及30餘種行業解決方案亮相本屆警博會,服務科信、治安、交警等領域,全面助力智慧警務智能化升級轉型。
  • 雲從科技周曦:以家國情懷,助力中國實現」人機協同」
    2011年,周曦博士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5年,率領中國科學院團隊成立雲從科技。 經典語句 未來的人工智慧必將進化為人機協同,讓AI成為人類器官的延伸,實現無限感官、無限知識、無限時間,千百倍的放大人類的能力,體驗10倍人生。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成果一覽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現場(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科技抗疫」專項發布成果(1項) ◎科技向善,協作無間——騰訊會議實踐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平臺
  • 北京築龍區塊鏈產品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手冊"
    11月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國際網際網路會展中心開幕。大會正式發布了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手冊,由北京築龍和騰訊雲聯合打造的 "騰訊雲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成功入選,同期入選手冊的還有阿里、百度、微軟、高通、360、思愛普、卡巴斯基等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
  • 「AI國家隊」雲從科技衝刺IPO,招股書透露出怎樣的「秘密」
    今天的中國,網信領域的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網際網路應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長板突出,但中國網信領域短板同樣刺眼,首當其衝的就是基礎軟體領域薄弱,比如作業系統。像如今我們經常使用的Windows、Android、IOS這三款2C領域的作業系統,都是國外系統。
  • 雲從科技提交科創板上市招股書 創始人周曦擁有六成表決權 擬融資...
    雲從科技此次IPO預計融資規模為37.50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分別用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此前,雲從科技於2020年8月18日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中信建投擔任輔導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