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11 月 23 日,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中國·烏鎮拉開序幕。人工智慧獨角獸雲從科技在會上亮相了全球首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 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同時,該系統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南沙港區,一個白色的機器人在一排排貨櫃間有條不紊的來回穿梭。
它可不是在散步!別看它個頭不大,卻能同時承擔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它能在港區實時自動巡航,智能感應貨櫃,識別貨櫃號並與後臺數據進行比對,語音播報比對結果——(可以開箱)。
另外,它還可以協同現場人員,打開貨櫃進行查驗,並完成自動拍照、影像留存等工作。
與人類相比,它每2分鐘就可以處理1個固廢貨櫃,適應各種天氣情況,比人工查驗效率提高近3倍。
實際上,這個搭載了智能識別、NLP語音智能處理等多項科技的機器人,正是雲從科技推出的「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智慧海關解決方案」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這個機器人已經成為港口工作人員的得力幫手,極大提高了海關開箱的工作效率。
在剛剛舉行的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雲從的這套可以應用在多場景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也獲得專家推薦委員會中外主任特別推薦,入選 「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全球首款!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驚豔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11月23日-24日,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舉行。
23日下午,大會發布了備受期待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名單。
作為高效人機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雲從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也和騰訊、阿里、百度等企業的產品一道入選該名單。
另外,雲從這套先進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還獲得了中外專家推薦委員會主任的特別推薦。
那麼,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呢?
CWOS是運行在通用作業系統或雲作業系統之上,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和數據管理能力和應用接口的底層軟體系統,旨在降低人工智慧應用門檻、提升人類與機器智能進行協作的效率和體驗。
依託「人機互動、人機融合、人機共創」3個層次分明的設計理念,CWOS專為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自然交互、協作完成複雜業務而構建,同時為開發者設計研發人機協同智能應用提供全面支持。
從技術視角看,CWOS為算法科學家、研發工程師、業務專家、IT專家提供了在AI創新應用層面的共同語言。
從客戶視角看,CWOS可以規模化快速複製的領域最佳實踐和專家經驗,能為組織和業務帶來數量級規模的效率提升。
從用戶視角看,CWOS雲、邊、端一體的架構結合場景化的AI能力和自然的人機互動,可以實現用戶的極致體驗。
此外,它還具有「滲透到雲、邊、端的人機協同感知API」、「端到端的智能化業務流引擎」、「知識圖譜化、模型化、概念化KaaS服務」三大特色,以AI工程學推動規模化生產,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數位化到智能化的業務價值閉環,實現業務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革命性提升。
同時,為了保證數據安全,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在運行時採用安全多方計算,旨在對個人隱私、原始數據等進行多方位保護,嚴守國家規定,多方協同規範資料庫,合理實現數據價值,這對人工智慧企業尤為重要。
此前,雲從科技聯合人民銀行、銀聯、工商銀行實施的「監管沙盒」應用——基於多方安全計算溯源認證的跨境結算服務,通過聯邦計算、區塊鏈技術,把數據進行分散存儲,然後加密環境下實現智能化運營,保障互聯互通的同時強化加密效果。
AI 三浪潮是時代使然,人機協同是技術必然
在人類完全進化成現在之前,大約經歷了從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進化路程。
那麼AI呢?AI也會進化嗎?
以AlphaGo、Siri、FaceID為代表,我們正處於弱人工智慧時代,暫不能理解與不能復盤是目前AI難以突破的問題。
比如說,深度學習要學會區分馬和斑馬,通常需要1000 -10000 張圖片來對比訓練,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區分它們可能只需要教他兩遍,而且,孩子一旦掌握了區分,就很難再出錯;但機器卻仍有犯錯的可能。
同樣地,被稱為神通廣大的GPT-3,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孩童的認知水準。
向著可以勝任人類工作的強人工智慧,就是AI的進化方向。而人機協同,正是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演進的技術必然。
根據自己的認知,雲從將AI的發展趨勢分為三個浪潮:
依賴於人臉識別技術這樣單點技術的爆發,給AI帶來了第一個浪潮。例如在銀行網點,人臉識別產品替代人工進行人證核驗,使高櫃櫃員可以從事理財營銷等活動。
然而,行業價值隨之給市場提出了一個閉環的需求,這就構成了第二個浪潮:技術閉環+場景閉環。
最終,隨著AI技術的量變到質變,第三個浪潮會如期而至,屆時,體驗全面提升,領先一代交互體驗以及智能化內容的高效生成得以實現。
未來幾年,我們會處於AI發展第二階段比較關鍵的時期,由單點技術向融合作業系統發展。
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發展方向正是順應發展趨勢。
在AI時代的浪潮更迭口,曾經的AI頭部企業已沉澱良久,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畫地為王。商湯蓄力做起底層框架,曠視專注打造AloT系統,而雲從科技則登陸人機協同的孤島,用CWOS作業系統實現了從智能感知到認知決策的技術閉環。
落地真實場景,CWOS讓城市更智慧
無論多麼先進的科技成果,如果最終不能實現落地應用,那麼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結合行業經驗,加上AIoT設備一起,共同構成了人工智慧綜合解決方案,可以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
文章開頭提到的南沙港區的機器人查驗,只是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智慧海關解決方案」的一小部分。
針對傳統海關工作中檢查數量大、檢查過程複雜、數據和信息孤島化、碎片化的痛點,雲從的人機協同平臺提供了系統性、整合性的解決方案。
南沙港是中國最大的單體港,年吞吐量超過1600萬貨櫃標準箱,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資源供應與往來的要道。
面對日益龐大的貨運出入規模與旅客通關量,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提升海關監管整體效能、強化對風險隱患的感知力、優化指揮協調與高效監督,是南沙海關的必然選擇。
如今,依託雲從科技打造的「智慧海關」人機協同平臺,南沙港區不僅實現了「AR+AI」的遠程視頻監控作業,更系統化地提升了監管效率,打造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貨物、運輸工具和艙單申報上線率均達100%,口岸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通過全鏈條遠程監管,查驗時間由原來的平均4個小時縮短到15分鐘以內。
2020年7月,南沙進口、出口通關時間較2019年12月分別壓縮51.82%、68.79%,全面達成通關全流程提速,實現海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除了「智慧海關」方案外,雲從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還在圖書館場景得到了落地應用。
雲從科技智慧圖書館方案是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搭建人臉大數據與業務管理系統讀者庫分析平臺,能夠實現重點關注人員進館後自動向管理員推送該人員的身份屬性及借閱記錄、圖書館員無感識別讀者身份及借閱信息提醒等功能。
另外,這一方案還能根據不同人群及其歷史借閱紀錄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智能推薦,通過技術創新助力公共文化服務發展。
該解決方案包括多個子系統,可以分別獨立發揮作用,也可以協同發揮作用。
以刷臉借書子系統為例,讀者可通過「一臉走南沙」、「南沙新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等手機移動端的方式實現身份信息與人臉信息錄入,系統在信息錄入的過程中會自動通過公安微警進行身份認證,保障讀者身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今年的疫情中,雲從的人機協同還在社區、園區、學校、機場等場景中完成落地。
打造人機協同開放平臺,雲從用AI助力產業升級
在這個月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人工智慧排在了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幾項前沿科技之首,可見其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
實際上,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就已經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確立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人工智慧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人機協同是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演進的技術必然。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搭建,可以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數據價值,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隨著人工智慧與各產業領域融合的不斷深入,可以助推我國在城市安防、金融、交通、商業、製造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慧落地,推動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智能化水平。
自2015年成立以來,雲從就堅持自主研發,圍繞感知、認知、決策的技術閉環,掌握了自主可控的全鏈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了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及相應的AIoT設備,並形成了完整的行業AI解決方案。
在商業領域,雲從科技是國內最先提出「人機協同」戰略的公司。2015年,雲從第一次把人機協同分為「人機互動、人機融合、人機共創」三個階段,更具體、細緻地將人機協同之路進行了拆分。
「成為全球智能生態領軍企業」是雲從的願景,在未來,雲從科技也將帶著「定義智慧生活,提升人類潛能」的使命,用AI助力中國的產業智能升級。
發送到百科下的摘錄最少摘錄 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