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競拍,2.9億港元成交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成為史上最貴瓷器
10月3日,香港蘇富比秋拍,「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億9430萬港元天價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業界一片叫好,且淡定表示此等高價在意料之中。燒造時間極短、工藝極其精湛而神秘的北宋汝官窯,乃當今中國瓷器市場上毫無疑問的最頂尖藝術品。
■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
「是我見證過最精彩的競投戰之一」
「此件汝官窯筆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形巧致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臺北鴻禧美術館舊藏,通器完美臻善,當屬汝官瓷之範。逾九百載,歷經千秋萬代之珍愛細藏,此汝官窯筆洗方可保存得如此盡善完美。」
2017年10月3日,香港蘇富比秋拍現場,這件受各界關注已久的13釐米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經過多名競標者爭持僅20分鐘,即以2億9430萬港元天價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表示:「北宋汝窯天青釉洗萬眾矚目,拍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是我見證過最精彩的競投戰之一。經過一輪激烈競投後,汝窯終以天價成交,不僅刷新世界拍賣紀錄,更創下中國瓷器新高峰。北宋汝瓷乃中國歷代最享負盛名、且後朝仿製最多之物,我們十分榮幸能以此珍品寫下歷史新章。」
對此成交,業界也是一片叫好,不過大部分都表示,此等高價卻在意料之中。乃至還有行家認為,如果經濟大環境再好一些,價格突破3億元也並非不可能。
此前的瓷器拍賣世界紀錄,是由2012年4月4日在香港蘇富比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保持,它在當時以2億786萬港元成交。
由於私人收藏的汝窯僅有區區數件,因此在拍賣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汝窯身影,迄今為止僅有6件汝窯經由市場拍出。
北宋汝官窯燒造時間或僅有短短20年
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汝官哥鈞定」享譽古今。其中,燒造時間極短、工藝極其精湛而神秘的北宋汝官窯,是當今中國瓷器市場上毫無疑問的最頂尖藝術品。
汝窯因始於汝州而得名,汝州位於河南腹地,在嵩山和伏牛山相間的丘陵地帶。現有考古資料表明,汝窯由宋初創燒,經過演變與發展,到了北宋晚期,一度為宮廷燒制御用品,形成了它的鼎盛時期。延至金元,已不及宋汝之傳統瓷藝。技術失傳,生產下降,元末已至尾聲,明代則全部停燒,前後共經歷了300多年。
而其中的北宋汝官窯,燒造時間或僅有短短20年。「中國陶瓷之父」陳萬裡研究認為:「在文獻上關於汝窯的記載,可以證印的是:『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獸,下有仰蓮以承之,諸器惟此物最精絕。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大概相類(《北宋徐競高麗圖經》)。』以徐競所謂新窯器,以及亂後才有北宋官窯的史實看來,宮中命汝州燒造青瓷器的時間,可能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從宋徽宗到崇寧五年(1106年)往上推到哲宗的元祐元年(1086年),在此二十年間,大概是宮中用汝州所燒青瓷器的時代。」
汝官窯的燒造數量稀少。蘇富比陶瓷專家康蕊君介紹:「據傳世名錄可見,汝窯從未大規模燒制,同一器形往往僅見一、二例,造形簡素者,則尺寸各異,底作三或五顆支釘等。」
幾十年轉瞬即逝,山河依舊,形勢卻已不同,隨著製作工藝和傳人的凋零,到了南宋,前朝的汝窯都已經成為了珍貴之物,南宋文人周輝在《清波雜誌》就有雲:「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近尤難得,便是在南宋也很難找到汝窯好物了。
那麼,現存汝窯傳世品究竟有多少件?目前有幾種說法——67件、83件、87件。其中,在由耿寶昌和塗華主編的《汝窯》(江蘇美術出版社)一書中總結為83件,分別有紙槌瓶、膽式瓶、玉壺春瓶、水仙盤、三足樽、蓮花式碗、撇口碗、三足洗、平底洗、圈足洗、橢圓洗、花口洗、淺腹盤、深腹盤、平底碟、圈口碟、花口盞託和圓口盞託18種器類。
宋人賞瓷仿佛早已預言簡約主義的到臨
「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五代周世宗這看似隨意的一指,道出了自古以來人們對青瓷致臻致美的極度追求,這種追求到了宋徽宗一朝亦無有止息,作為一位奉行道教擅作青詞的文藝皇帝,在其轄下的汝窯,實現和表現著「天青色」的浪漫效果。
「汝瓷素雅不豔,含蓄實華,呼應宋人尚真、順應萬物之世界觀。如此品味為北宋思想家王安石所尚,布衣粗食,樸簡歸真,深切影響當時文人畫家,不同於畫院派華麗構圖與繁複技法,他們筆下線條簡約,描寫自然鄉野,樸拙而意趣橫生。一如宋時畫家繪山水重雲氤之美,瓷匠亦追求燒出『雨過天青色』,而唐代所尚如玉之濃翠綠。瓷雖非寶石黃金之貴,經過高溫窯燒而得的柔美釉色,偶然自來之晶亮冰裂,一切順應自然,樸實而綺麗,深深應合中國文人之德。宋人賞瓷,評其器形、釉料、色澤、觸感,仿佛早已預言簡約主義的到臨,不論是風格或技術,至今仍是藝人工匠們的靈感泉源。」康蕊君如是評價汝窯之美,實非贅言。
汝窯瓷器釉色呈純正的天青色,整體氣質簡約高潔,胎質細膩,造型工整,釉面上往往開有極小的紋片,細碎繁密,宛如魚鱗狀或冰裂紋。加之製作時工藝精細,滿釉裹足支燒,支釘細小如芝麻狀,並且存世量稀少,因此自宋代以來就受到人們的讚譽和喜愛。清代乾隆皇帝曾經在16處名窯瓷器上的題詩計183首,其中汝窯瓷器至少就有15首,反映出明清時期從皇帝到士大夫對汝窯的喜愛。關於汝窯的文獻記載很多,從宋到清一直沒有間斷。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