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音符的種類】
在簡譜中,七個阿拉伯數字本身就能區分音的高低,再配以增時線、減時線、附點等音樂符號就可以形成時值長短不同的音符。五線譜音符的種類跟簡譜音符的種類在名稱上是相同的。也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和與這些音符對應的附點音符。見下圖:(附點音符以後再介紹)

【五線譜音符的時值】
相對來說,全音符的時值最長;二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二分之一;四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四分之一;八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八分之一;十六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三十二分之一。三十二分音符就是在四分音符的基礎上加3條符尾。符尾的作用相當於簡譜音符中的「減時線」(數字下面的小短線)。
在唱奏曲譜時,音符的時值是以「拍」為單位的。用手擊拍時,手的「一下一上」的動作為一拍。若沒有特殊說明,每一拍所用的時間要均等,不能忽快忽慢。
每種音符都應該唱幾拍呢?這要看曲譜前面得拍號是怎樣規定的。有的音樂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有的音樂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下面我們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為例,把五線譜音符和簡譜音符的時值做一下比較:

表格中最下面一行接下來應該是:一個全音符的時值等於32個三十二分音符的時值。
【五線譜中是怎樣區分音的高低的?】
簡譜的音符既能表示音的高低又能表示音的長短,而五線譜音符本身只能表示音的長短。只有把五線譜的音符記錄在譜表中,它才能表示音的高低。音的高低以符頭所在的線或間所代表的音高為準。在譜表中書寫音符時,為了整體上的美觀,先記住以下幾條規範要求:
①符頭的大小與兩線之間的間隔等大。②符幹的長度與三個「間」的跨度等長。③符頭在第三線以上時,符幹朝下;符頭在第三線以下時符幹朝上;符頭在第三線上時,根據美觀的需要決定符幹朝上還是朝下;一個單位拍內的連續幾個音符的符幹長度不受上述限制。④單個音符的符尾一律在符幹的右側。其它的書寫要求以後會慢慢熟悉的。

在五線譜中,是用譜表中不同高度的線與間來區分音的高低、用不同形狀的音符來區分音的長短的。
新問題:簡譜中,音符1、2、3、4、5、6、7對應的唱名分別是do、re、mi、fa、sol、la、si,那麼,五線譜的唱名又是怎樣的呢?下一篇再介紹。
相關連結:
巧識五線譜01:認識譜表——從空白譜表上我們需要知道些什麼?
輕鬆學簡譜06:什麼叫做「拍」?簡譜中是如何表示音的長短的?
輕鬆識簡譜30:談談「調」、「調式」、「調性」三者的區別
通過《輕鬆識簡譜30……》的頁面底部,可以找到01~29講的頁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