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震天唱太平,震天的鼓聲敲亮了西北人的心,蘭州太平鼓

2020-11-03 妤朵花開

鼓聲震天唱太平 在蘭州,每逢節慶都會傳來鏗鏘有力的鼓聲,這就是太平鼓。至今,太平鼓已有600多年歷史。自誕生以來,震天的鼓聲敲亮了西北人的心,彰顯著粗獷的西北風情,也讓人們樹立了堅強的生活信念。



天下第一鼓 相傳,明朝初年,大將徐達奉命西徵統一河西地區,在甘肅永登遇挫,久攻不下。徐達一籌莫展之際,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得到啟發,命人依照桶的形狀製作長鼓,喬裝打扮的士兵把兵器藏在鼓裡混進了城,最后里應外合攻下了永登城。

老百姓為紀念徐達大獲全勝,自此,把這種鼓稱為「太平鼓」。 作為一種獨具西部風情的民間藝術,蘭州太平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稱。經過不斷的演化,太平鼓早已不是最初的木桶狀,大致分為跳鼓、騎鼓、桶子鼓、方鼓子等種類。



通常,一面太平鼓長1米多,鼓身為圓形,直徑約0.5米,重四五千克。鼓身以紅色或黑色居多,上面畫有獅子滾繡球或二龍戲珠圖。牛皮鼓面則繪著玄妙的八卦太極圖,打起來深沉激越,十分符合西北人的粗獷性情。 太平鼓表演是群舞,通常都是24至48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有時多達108人。 鼓手們頭戴英雄帽,身著皂隸服,腰束灰絲帶,腳蹬雙鼻鞋,個個精神抖擻地身



背太平鼓,昂然挺立。領隊揮舞著牙旗一發號施令,鼓手們就在領隊的號令下左手執鞭、右手執槌,配合鑼鈸擊節,有節奏地左旋右轉,一會兒形成「兩軍對壘」、「金龍交尾」、「雙重突圍」的陣勢,一會兒出現「車輪旋戰」、「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的招數,伴隨著隊形的變化,陣陣鼓聲響徹天地,氣勢恢宏,十分壯觀。

在鑼鼓聲中,人們觀看著「一字長蛇陣」、「六合陣」、「八卦陣」等傳統陣勢,在身著紅黃相間服裝的鼓手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亙古以來的活力。



每逢歡慶節日,太平鼓表演是蘭州一帶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漸漸地,太平鼓被寄予了慶賀新年太平之意。在蘭州郊區,太平鼓表演是鬧「社火」的重要部分。 鬧社火又稱耍灶火,是人們慶賀新春開始的盛會。

春節期間,從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蘭州郊區的村子裡大都會上演鬧「社火」的場景,而太平鼓幾乎貫穿鬧社火的始終。正月初三開始,村裡的太平鼓隊就敲起鑼鼓,各家各戶轉一遍,這是「掃街」,寄託著打掃各家穢氣的寓意。在震天的鼓點聲中,開始起社火。 鼓隊帶領著村民們伴著鼓點邁著大步,到附近的廟宇祭祀山神或土地神等。每到這時,太平鼓打得分外高亢,意在用驚天動地的氣勢驅邪,也以振奮人心的勁頭兒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之後,通常會有一臺好戲拉開帷幕,給人們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戲開場前,要打一通太平鼓來助興。



戲結束時,再打一通太平鼓,作為壓軸。 不僅如此,村落之間還要互相送社火。通常,每個村子都組織各自的社火隊,在相鄰的幾個村子之間你來我往,像走親戚一樣相互「串門」。 只要遠遠地看到客方的社火隊來了,在村口大路上排開陣勢的主家社火隊就把鑼鼓敲得震天響,夾道歡迎客方。客方的社火隊也把鑼鼓打得震天響,從夾道歡迎的隊伍中間穿過。


這時,兩支社火隊往往因為各自鼓點不同而亂了陣腳,合到對方的鼓點中去了,引得人們哈哈大笑。 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最後以「送瘟神」作為結束。村民們把紮好的大草人作為「瘟神」,在太平鼓震天的響聲中,把它送到村外用熊熊大火燒掉,以此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這時,鬧社火就結束了。 太平鼓被收起來,直到來年重起社火,才再次露面。

相關焦點

  • 【組圖】航拍合肥天鵝湖龍舟賽:鼓聲震天鬧端午
    【組圖】航拍合肥天鵝湖龍舟賽:鼓聲震天鬧端午   比賽組別設有縣區組、社會組、精英組,比賽項目分別為22人和12人的500米直道賽,比賽隊伍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通500米直線航道。22人龍舟比賽項目,女性槳手不少於4人。龍舟配備有龍頭、龍尾、鼓(鼓手)、舵(舵手),以此保持中國民俗傳統。除龍舟賽外,現場還安排了水上表演、舞龍舞獅表演、吉慶鼓舞表演和互動體驗等活動。本網記者使用無人機,全程記錄下這一幕幕精彩的瞬間。
  • 這個春節,鼓聲震天鬧春來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高新區關堤鄉舉辦第一屆鼓舞大賽,參賽的20支隊伍近千位參賽選手均由當地農民組成,他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用震天鼓聲「敲響」新年,慶賀新春。 這陣陣鼓聲敲出了農民朋友精氣神,擂出了村民對幸福生活的喜悅之情,寄託了他們對未來五穀豐登的憧憬與希望,也表達著他們對祖國繁榮強盛的美好祝願。場下,氣氛熱烈,觀眾紛紛為參賽選手吶喊助威,並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些精彩瞬間。
  • 鼓聲震天響,寂寞無人應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手工製作牛皮鼓的手藝繼承人已經不多了,但他們承載的鼓聲還是響遍了整個世界。我們剛到甘霖鎮東山村村口,就聽見遠處傳來清脆洪亮的鼓聲,敲鼓的老人叫沈可金,從事牛皮鼓製作已經55個年頭了,是目前全嵊州唯一的手工牛皮鼓製作技藝傳承人。
  • 震天的鑼鼓敲起來!
    火熱的鑼鼓一遍遍敲響,沿街的窗戶一個個打開,濃濃的歡樂氣氛一次次感染在場的每一個人--昨日,一場鼓聲震天的狂歡盛宴,讓沉浸其中的人們再度體驗了沸騰的滋味……「鼓」舞向未來  是什麼力量,在短時間內匯集了蜂擁的人潮?是什麼理由,讓這些人瞬間變得活力四射?是「鼓聲」!
  • 看點丨蘭州除了太平鼓,還有黃河浪花一樣的太平歌曲
    蘭州太平歌舊稱「皋蘭太平鼓武曲子」「蘭州太平鼓曲子」「武歌」「社火武曲子」等。它同太平鼓相互配合構成了全中國獨一無二的民間鼓樂形式,為蘭州一絕。太平歌曲調古樸,粗獷豪放,演唱形式獨特,它不用吹拉彈奏的管弦樂器,而只用一通特大號的太平鼓和一副銅鈸即可。20世紀60年代以前,蘭州地區此風尤盛,每到正月,在市中心的隍廟巷、鼓樓巷、道升巷、炭市街、橋門街、文武門、馬坊門、會館巷等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震天鑼鼓敲起來 陳倉區正月裡鬧春年味濃
    陽光網—陽光報(韋曉寧 記者 董寧寧)震天鑼鼓奮人心,喜慶表演迎新春。2月27日農曆正月十二,寶雞市陳倉區第六屆震天鑼鼓大賽在虢鎮車站中心廣場舉行,參賽的八支鑼鼓隊依次登場,在整齊劃一的鼓點聲中,敲出了熱情喜慶,敲出了新年新期待。
  • 延安市安塞區:鼓綢迎風揚 鼓聲震天響
    鼓聲陣陣,紅綢飄飄,把安塞鼓娃健康活潑、樂觀向上的風採展現得淋漓盡致。圖為:比賽現場比賽現場,鏗鏘的腰鼓打起來,絢麗的彩綢舞起來,小小鼓娃們踏著鼓點,時而奮力跳躍,時而穿插變換,「馬步橫移」「龍飛鳳舞」「鳳凰展翅」……剛勁有力的動作,行雲流水的隊形,安塞鼓娃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安塞腰鼓文化,用自己的理解演繹安塞鼓娃精神。
  • 蘭州社火看門道 非遺項目知多少
    粗獷雄渾的蘭州太平鼓、驚險刺激的永登高高蹺、原始豪邁的西固軍儺、豔麗璀璨的什川燈火……別只顧著看熱鬧,這些項目可都是非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那麼,你知道蘭州社火裡還藏著多少非遺項目嗎?1、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濃鬱西北風情的漢族鼓舞,因其含有慶賀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市民最喜愛的表演形式之一。
  • 甘肅非遺——10.蘭州太平鼓
    第一輯 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康橋10.蘭州太平鼓蘭州太平鼓,甘肅省蘭州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濃鬱西北風情的漢族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蘭州等地,因其含有慶賀太平的美好寓意,是當地人民最喜愛的表演形式之一。蘭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譽,又與安塞腰鼓、威風鑼鼓、開封盤鼓、鳳陽花鼓並稱為「中華五鼓」。
  • 這些寶貝在蘭州丨蘭州太平鼓的「鼻祖」——鋸齒旋渦紋彩陶鼓
    蘭州日報 · ZAKER 蘭州聯合蘭州市博物館、甘肅天慶博物館和金城關文化博覽園特別策劃推出《文物悄悄話:這些寶貝在蘭州》短視頻系列。在眾多的館藏文物中,我們精選了五件各具特色的寶貝,讓它們為自己 " 代言 ",講述前生今世的故事。
  • 西北農村「素麵」過春節 傳統文化不會因一次災難而改變
    閆姣 攝(抗擊新型肺炎)西北農村「素麵」過春節 傳統文化不會因一次災難而改變中新網蘭州1月30日電 (張婧 閆姣 高康迪)一向以「盛裝」迎接春節的西北山村不得已按下「暫停鍵」,「素麵」迎來庚子鼠年。尤其是年味濃厚的西北農村,人們掛彩燈、搭幕布,能工巧匠做起了紙燈籠和蠟燭,村裡後生們加緊社火排演……為了與家人團聚,專程從新疆坐火車30多小時趕回老家隴南市宕昌縣的王生說,村裡原計劃正月初六正式鬧社火,這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有了社火,才是年。」早在9年前,王生就舉家遷至新疆,他哥哥搬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
  • 小哥齊秦為故人而唱 《鼓聲若響》MV將催淚上線
    小哥齊秦時隔七年重磅推出全新專輯《穿樂》,首支主打歌《鼓聲若響》作為小哥唱給逝去故友、「虹」樂隊鼓手徐德昌之作.《鼓聲若響》MV《鼓聲若響》MV《鼓聲若響》MV網易娛樂7月27日報導 日前,華語樂壇常青樹小哥齊秦時隔七年重磅推出全新專輯《穿樂》,首支主打歌《鼓聲若響》作為小哥唱給逝去故友、「虹」樂隊鼓手徐德昌之作
  • 從田間街巷登上藝術舞臺 京西百年太平鼓敲開「非遺」門
    男子也來擊打太平鼓出現於二十世紀初,是近百年才興起的。老百姓打太平鼓不僅可以拱託節日氣氛,還可以反映出北京地區節日的習俗。今天,太平鼓這項國家級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是50歲的高洪偉。他的功底來自於高家三代,是名符其實的門裡出身。幼時的高洪偉就象個小尾巴跟在村裡的打鼓隊滿世大街跑,他的奶奶和父親都是太平鼓的高手。成年後他從父輩那裡汲取了創作思路,拓寬了表演程式。
  • 太平鼓舞動盛會 皮筏子講述傳奇 甘肅非遺揚名齊魯大地
    這些工坊吸納就業47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81戶、2246人。,依次進行了安塞腰鼓、開封盤鼓、濟南鼓子秧歌表演,黃河沿線的四種特色表演,四種美妙的鼓聲成為一大「亮點」。據悉,此次我市共精選了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蘭州太平鼓和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蘭州羊皮筏子助陣博覽會。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濃鬱西北風情的漢族鼓舞,主要流傳於蘭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慶賀太平的美好寓意,而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表演形式之一。蘭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譽,又與安塞腰鼓、威風鑼鼓、開封盤鼓、鳳陽花鼓並稱為「中華五鼓」。
  • 【非遺時光】「咚鏘咚鏘咚咚鏘」裡的怪村太平鼓
    >鼓太平「怪村」這個名字究竟從何而來呢?唐代武則天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太平鼓的雛形,但那時不叫太平鼓,只是一種教派的祭祀儀式。明代時曾有古籍記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人們大多在除夕時敲打太平鼓,邊唱邊跳,以祈求風調雨順,歌頌盛世太平,因此取名「太平鼓」,又叫「迎年鼓」。
  • "中華鼓王"蘭州太平鼓將參加美國玫瑰花車大遊行
    中新社蘭州十月十八日電(趙志鋒)記者從蘭州市文化出版局證實,受美國華納國際文化中心邀請,有「中華鼓王」之稱的蘭州太平鼓與永登苦水高蹺將參加明年元旦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辦的第一百一十七屆帕薩迪納玫瑰花車大遊行。
  • 【FENG說】非遺時光:「咚鏘咚鏘咚咚鏘」裡的怪村太平鼓
    太平鼓 鼓太平「怪村」這個名字究竟從何而來呢?唐代武則天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太平鼓的雛形,但那時不叫太平鼓,只是一種教派的祭祀儀式。明代時曾有古籍記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人們大多在除夕時敲打太平鼓,邊唱邊跳,以祈求風調雨順,歌頌盛世太平,因此取名「太平鼓」,又叫「迎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