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隱蔽戰線上,有一個讓敵特聞風喪膽的「老廣東」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一個裡弄口,一位身材高大的廣東人假裝在喝開水,看見一個叛徒迎面走近,即拔槍一槍將其擊斃,隨即從容離去……這不是影視劇裡驚心動魄的情節,而是發生在江門五邑僑鄉英雄兒女、我國隱蔽戰線鬥爭的傳奇人物龔昌榮身上的真實故事。
-
被叛徒出賣在臺灣隱匿深山四年後被捕,他的替身潛伏大陸,50多年後終於真相大白
劉光典20世紀50年代初,因叛徒出賣,臺灣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殺害。劉光典就是其中之一。身份暴露後,他在臺灣荒山中逃亡近四年,因叛徒出賣,於1959年壯烈犧牲,時年37歲。投身革命以商養戎劉光典,1922年生於旅順農村,1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只得外出謀生。他當過學徒,做過醫藥生意,還在煤礦做過財會工作。因有些文化,又聰明好學,生性勤奮努力,所以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能很快入門。
-
徐焰少將揭秘中共隱蔽戰線:諜戰決定論可以休矣
中國共產黨人在奪取政權的革命鬥爭中,除了在公開戰場對敵交戰,還在隱蔽戰線進行了激烈交鋒。《孫子兵法》曾闡述了戰爭的基本準則──「知彼知已,百戰不殆」。隱蔽戰線的鬥爭因具備吸引人的神秘性,長期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近年來屏幕上還出現了一股「諜戰片熱」。但一些影片靠「奢華+手槍+美女」吸引眼球,對觀眾造成不少誤導。
-
國共隱蔽戰線較量真相
從1927年國共破裂直至1949年解放戰爭在大陸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同國民黨在爭奪政權鬥爭中,除了在公開戰場較量,還在隱蔽戰線進行了激烈交鋒。《孫子兵法》曾闡述了戰爭的基本準則「知彼知已,百戰不殆」。隱蔽戰線的鬥爭因具備吸引人的神秘性,長期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近年來屏幕上還出現了一股「諜戰片熱」。
-
出賣江姐的叛徒:良知被革命女烈士罵醒 臨刑前高喊:共產黨萬歲
出賣江姐的叛徒:良知被革命女烈士罵醒 臨刑前高喊:共產黨萬歲在小說《紅巖》中,著名的英雄人物江姐被叛徒甫志高出賣,最後不幸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那大家是否好奇,叛徒甫志高后來是什麼下場呢?甫志高只是一個被塑造的人物,歷史上的江姐名叫江竹筠,被8名叛徒出賣,而甫志高就是他們的化身,而直接出賣江姐的叛徒就是當時重慶川東臨委副書記兼地工委書記的塗孝文。塗孝文因為忍受不了酷刑,出賣了江姐、李青林等二十多位地下黨員,後來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被軍統槍殺。雖說死得其所,但也悔之晚矣。
-
國共隱蔽戰線較量真相:諜戰劇多虛假
隱蔽戰線的鬥爭因具備吸引人的神秘性,長期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近年來屏幕上還出現了一股「諜戰片熱」。由於有些編導者受西方文化衝擊和商業利潤驅使,為追求票房價值胡編亂造,靠「奢華+手槍+美女」吸引眼球,對觀眾造成不少誤導。鑑於時代相隔久遠,不少讀者已不大了解當年隱蔽鬥爭的情況,筆者有必要闡述一下革命戰爭年代的地下工作的原則,還原當年國共秘密戰線鬥爭的真相。
-
追憶浙江籍隱蔽戰線英傑
2018-11-04 09: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網絡圖片編者按:海水聚潮撼錢塘,江浙英雄從此出。浙江革命史,是一部浴血奮戰史。為信仰獻身的革命先驅們,有的馳騁疆場、勇猛殺敵、為國捐軀;有的在隱蔽戰線上出生入死、堅貞不屈、血灑刑場。如火如荼的歲月,浙江籍隱蔽戰線的無名英傑始終穿行在生命與死亡的峽谷之間。
-
紅色女特工故事搬上舞臺 浙江兩大越劇團演繹《楓葉如花》
該劇講述了1949年冬,浙江鎮海籍女地下交通員朱楓赴臺灣傳達重要情報,後因叛徒出賣被逮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朱楓毫不動搖,甘灑熱血,用生命書寫了對黨忠誠。舞臺上,光束下,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那是1949 年11月,我軍攻打舟山、金門失利,損失慘重。
-
因被叛徒出賣而被捕,受盡酷刑不鬆口,獄中自盡方式驚呆敵軍
在這八年之中,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去紀念的英雄。他們本應有更好的未來,卻永遠停在了犧牲的時候。然而有英雄的同時,也有一些貪生怕死之人,我們將其稱之為漢奸,是叛徒。他們不願意一同抗爭就算了,還在背後捅刀子。有不少烈士死於叛徒出賣情報,今天要說的烈士朱楓也是因此喪失了性命。
-
出賣江姐的叛徒「甫志高」,還出賣了自己妻子
《紅巖》一書和以其為根據拍攝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刻畫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紅圍巾,白毛衣的江姐,拿著筆的小蘿蔔頭……當然,伴隨革命的除了英雄,還有叛徒。《紅巖》中一個重要的叛徒就是甫志高,他是多個原型拼接起來的人物,作者將叛徒的心態行徑展現的淋漓盡致,和大無畏的英雄精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當時還有一段民間話:「江姐江姐好江姐,你為人民灑鮮血。
-
向隱蔽戰線前輩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相比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們而言,特別是對於隱蔽戰線的這些同志,他們在信仰方面的考驗其實是更嚴峻或者更複雜。比如說我父親,由於國民黨發動反共高潮,地下黨組織遭受破壞,一些黨組織緊急撤離,包括他的聯繫人,因形勢危急,走的時候沒有來得及留下今後的聯絡方式,就斷線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是非常考驗人的,尤其是身處在敵人的陣營當中,跟組織又斷了線,得不到任何指示。
-
國共隱蔽戰線鬥爭簡史:人心與信仰的較量
下面,我們透過真實的歷史,仔細回顧下國共兩黨在隱蔽戰線上近一個世紀的生死較量。同時,也以此文向我黨隱蔽戰線上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無名英雄們致敬!翌年更是損失慘重:1934年3月,江蘇省委遭連續破壞;6月,災後重建的江蘇省委又被毀滅;9月,負責懲治叛徒、暗殺國民黨特務的中央特科行動科(紅隊)35人全部被捕,其中有7人是國民黨臥底,首領鄺惠安被判絞刑;11月,共產黨北方軍委、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的180多人被捕。用劉少奇當年的話講,白區組織損失了接近100%。
-
出賣江姐的叛徒「甫志高」,還出賣了自己妻子丨百家故事
《紅巖》一書和以其為根據拍攝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刻畫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紅圍巾,白毛衣的江姐,拿著筆的小蘿蔔頭……當然,伴隨革命的除了英雄,還有叛徒。《紅巖》中一個重要的叛徒就是甫志高,他是多個原型拼接起來的人物,作者將叛徒的心態行徑展現的淋漓盡致,和大無畏的英雄精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
瞿秋白被叛徒出賣,犧牲後有兩個無辜的婦女被冤枉,她們是誰?
當時那個年代信息不發達,瞿秋白就義有很多疑點,因為瞿秋白作為我黨的領導人,他的身份是保密的,被捕後他化名為林祺祥,國民黨反動派並不知道瞿秋白的真實身份,但是僅僅過了兩個月,瞿秋白的真實身份就被暴露。之後國民黨誘降不成,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6歲。為什麼說瞿秋白的就義有很多疑點呢?
-
朱楓:潛伏臺灣送出絕密情報,遭叛徒出賣遇害,61年後遺骸回家
朱楓烈士回家朱楓(1905年-1950年),中共紅色女特工,新中國成立後赴臺灣省執行秘密任務,向黨組織傳回了《臺灣戰區戰略防禦圖》、金門島《海防前線陣地兵力、火器配置圖》等多個絕密情報,為解放軍攻臺準備做出了重大貢獻。
-
隱蔽戰線留下一座座歷史豐碑
作者: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郝鐵川、章潔 不同的戰線,共同的信仰。隱蔽戰線的革命前輩生前大都默默無聞,卻為共和國留下了一座座歷史豐碑。 在周恩來、陳賡的直接領導下,楊登瀛不僅為我們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而且參與營救任弼時、關向應、彭湃、楊殷等同志的行動,協助偵察叛徒白鑫、戴冰石、陳尉年、黃第洪的行蹤,以及報告山東省委書記叛變等情報。這是發展使用非黨情報員的一個成功範例。 1931年4月,楊登瀛被捕入獄,遭到國民黨的恩威兼施,卻始終未供出共產黨的任何情況。
-
謹以有名之士,紀念隱蔽 戰線上那些無名英雄們
這一次,我們不再盯著某個影視角色,因為隱蔽戰線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今天,我們要給您講述7位英雄,在1927年至1949年的風雲際會。他們彼此或許並不認識,但命運仍不可避免地相互交織。再往深追溯一步,在中國革命的大背景下,無數素不相識的隱蔽戰線英烈相互扶持協同鬥爭,他們用信仰、忠誠、智慧、勇氣,換來了你我今天的和平生活。謹以有名之士,紀念無名英雄。
-
《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權威再現隱蔽戰線風雲傳奇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為了及時掌握反動勢力的破壞動向,保衛中央機關的安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又建立了怎樣的秘密機構?在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之際,他又如何布局謀篇,帶領中共隱蔽戰線開創了隱蔽鬥爭的一個又一個傳奇? 5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安全部聯合攝製的10集紀錄片《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
真正出賣瞿秋白的叛徒是誰?1979年終查清,兩個女人卻蒙冤幾十年
瞿秋白被捕後,起初並沒有暴露身份;在魯迅等人的努力下,即將被保釋出獄,但在這關鍵時刻,卻因叛徒的出賣暴露身份,在酷刑面前,瞿秋白始終不透露任何秘密,最終在1935年6月被反動派殺害在福建長汀。 1955年6月,瞿秋白烈士的遺骨被安葬到了八寶山革命公墓;在這種環境下,瞿秋白的妻子楊之華希望公安部門要嚴肅處理出賣瞿秋白的叛徒。
-
他是我黨著名革命家,犧牲時僅26歲,出賣他的叛徒夫婦,結局如何
他是我黨著名革命家,犧牲時僅26歲,出賣他的叛徒夫婦,結局如何?1928年4月中旬,一件震動中共中央,給中共和中國革命事業帶來重大損失的事件在上海發生:羅亦農被叛徒出賣並慘遭殺害。羅亦農,湖南湘潭人,或許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羅亦農的少年經歷和主席類似,崇拜疾惡如仇,正義凜然的英雄人物,同情勞苦大眾,痛恨社會不公。五四運動後,他離家出走,邊求學,邊探索真理。1921年春天,羅亦農和肖勁光等遠赴俄國東方大學學習,同年成為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