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曠達,盡在這5首詩中,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值得牢記於心

2020-10-18 文化點心鋪

    一部《清平樂》的熱播,讓大宋王朝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再一次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當滿屏的「文壇大家」向大家走來時,那種震撼人心的感覺,是早已爛俗的清朝宮鬥戲所無法比擬的。無論何時,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都是光芒四射的。


    宋仁宗一朝,精英薈萃,人才濟濟。單就一個人的出現就足以讓其在歷史上大放異彩。他就是蘇軾,一個在廣大網友心中近乎完美的宋代著名文人,一個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將生活過成詩的人,一個至始至終都能保持本色不忘初心的人。

    在蘇軾身上,有太多美好的品質值得後人學習和發揚。其中最能給人力量的,莫過於「曠達」二字了。人生無常,岐路多艱,有一個曠達的人生態度,快樂也會多一些。今天,「文化點心鋪」與大家分享5首蘇軾最曠達的詩,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意境美到極致。蘇軾的曠達,盡在這5首詩中,每一首都值得牢記於心。

    曠達就是用必然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偶然!

    1、《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是蘇軾經過澠池時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和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在蘇軾看來,人生就像是一個漫長的旅途。人生一世,走到這裡,又行到那裡,總會偶然留下一些痕跡。它們就像什麼呢?就像飛鴻偶然在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


    我們的一生就像到處飛的鳥兒,時而停在這裡,時而停到那裡。到處飛是鳥的命運,而各處奔波卻是人的命運。我們在哪裡留下痕跡,在哪裡停留,都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人生充滿了偶然,我們卻可以用一種必然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偶然。

    曠達就是越苦難,越要努力向上!

    2、《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一生交友遍天下,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找到一兩個知心的朋友。究其原因,不僅僅在於蘇軾喜歡熱鬧、待人以誠、博學多才,更重要的是因為他自身強大的性格魅力。他用自己的曠達扭轉了各種人生困局,也撫慰了無數人心。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冬時節,萬物凋零,一片肅殺。在常人看來,這樣的景色是暗淡的、低沉的、失意的、孤獨的、寥落的……可在曠達樂觀的蘇軾眼中,卻是鮮豔奪目的,是一年中的好景致。人生不就應該這樣,越是苦難,越要努力向上!

    曠達就是正確地看待人生低谷!

    3、《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生老病死,人之常理。可是,誰又能坦然面對它們呢?蘇軾之所以是蘇軾,原因就在這裡。臨近遲暮之年,回首一生功業的時候,一向曠達的蘇軾會怎樣評價自己呢?這首詩給出了很好的回答:「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將人生低谷看成是最美回憶,這份曠達誰人能及!


    遲暮的心靈,早已無欲無求,再不會為外物所動。詩人一生漂泊不定,就好像一艘無法拴系的小船。而自己一生的功業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這首詩以自嘲的口吻,抒寫了自己四處漂泊,連遭貶謫的一生。面對自己當年的畫像,詩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曠達就是隨遇而安,在泥濘中也能開出花!

    4、《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在古代,嶺南一直都是蠻荒之地,加之瘴氣迷漫,有罪之人被流放此地後基本等於陷入絕境,很難有生還可能。可蘇軾就是蘇軾,永遠都是那麼曠達樂觀。他不僅活了下來,還在泥濘中開出了花。為了荔枝,他甚至願意常作嶺南人。


    這首詩將蘇軾曠達樂觀、隨遇而安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真不知道那些妒忌他、陷害他,希望看到他失意落魄的人,心裡該有多恨啊!當他們讀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時,一定恨地咬牙切齒吧!

    曠達就是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剛強!

    5、《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人生短暫,人們常常會感慨人生易逝,詩人尤勝。在這首詩中,詩人借梨花盛開抒發了春光易逝,人生匆匆逝去的愁緒。然而,面對時光易逝的無奈,蘇軾看得很開。他雖然也會惆悵滿懷,可依然如那東欄如雪的梨花一樣,曠達坦蕩,居俗世而自清。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人生的風景有很多,消極悲觀的人、斤斤計較的人自然是看不到的。蘇軾的曠達就在於,即能勇於面對人生短暫的事實,又能認認真真地生活,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剛強!


    蘇軾的曠達,其實又何止這些呢?但是這5首詩作卻最能代表他的心路歷程,每一首中的千古名句,更是值得牢記於心。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隱娘要推薦16首詩詞,每一首都有兩個千古名句,讓人拍案叫絕,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 最美宋詩40首,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值得細品
    最美宋詩40首,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值得細品1.約客宋代: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2.贈劉景文宋代: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這是蘇軾贈送給友人董傳的詩作。董傳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飽讀詩書,平凡的衣著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蘇軾在詩中一面稱許了董傳的志向,同時預祝他黃榜得中。全詩巧於用典,蘊藉含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膾炙人口。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古人作詩詞,不僅可用來抒情詠懷,也能有用於勸誡。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
  • 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世間有聚就有散,聚的時候,固然是歡樂的,可離別的時候,總是讓人感傷。歐陽修說,「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這是人生常態。可隱娘還是喜歡李白的,「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就要分別了,就讓我們飲中杯中的酒,最後再豪邁的喝一杯。曠達、豪邁永遠是人生積極的主題。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 許渾最著名的兩首唐詩,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許渾最著名的兩首唐詩,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許渾是晚唐詩壇相當重要的人物,和「小李杜」中的杜牧過從甚密。他的詩歌題材很廣泛,感時傷事、懷古詠史、登臨題詠、田園風光、寓興抒懷,多所吟唱。韋莊曾贊曰:「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
  • 最經典的20首送別詩,每首都包含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反覆品讀
    最經典的20首送別詩,每首都包含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反覆品讀:1、《贈汪倫》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
    很多朋友都喜歡詩詞,喜歡詩詞中那種韻味和美感。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望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 20首經典宋詩,20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簡評】王安石來拜訪朋友,友人家的環境,潔淨清幽,一如他高雅的生活情趣。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簡評】這是蘇軾送給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前半段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這是詩人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託物言志,意境高遠。
  • 唐詩中最絕妙的六首送別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送別是古代詩歌中最多的內容題材之一,送別詩也是古詩詞一大類。僅僅唐代將近三百年,四萬餘首唐詩中的送別詩就多逾數千。在最為經典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入選的送別詩不下於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膾炙人口的名句。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蘇軾不僅詞開豪放一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與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將宋詩推向了高峰。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蘇軾詩詞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2、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5、贈劉景文宋代: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 蘇軾一首《水調歌頭》,九百年傳誦不衰,皆因樂觀曠達,名句頻頻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分享,蘇軾最為經典的一首詞《水調歌頭》,這首詞九百多年傳誦不衰,皆因其樂觀曠達,名句頻頻。然而他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公元1076年,蘇軾在密州為官,時值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此刻面對一輪明月,心潮澎湃,酒興正酣,自然又想起了弟弟,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 50首經典宋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收藏學習提升文學修養!
    世人皆愛唐詩,小到剛能牙牙學語的孩子,大到兩鬢斑白的老人,每個人一定都能背幾首唐詩。確實,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璀璨存在。可是,你卻不知唐詩之外,宋詩也是明珠般的存在。和唐詩不同,宋詩重說理,「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重理趣。每每我們讀宋詩,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韻味或哲理。有人說,宋詩如一杯陳年的普洱,氣韻醇厚,平淡典雅,理趣橫生,回味悠長。這個評價頗貼切。
  • 逆境中創作的6首詩詞,每首都有名句,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看一看
    經過歷史的過濾,每一首詩詞都值得我們好好品味。賞析詩詞就像是和詩人來了一次跨時空的交流。在無數經典詩詞作品中,有很多是在逆境中創作的,當中也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首在逆境中寫成的詩詞,每一首中都誕生了名句,生活中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看一看。
  • 20首經典宋詩,20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簡評】王安石來拜訪朋友,友人家的環境,潔淨清幽,一如他高雅的生活情趣。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是神來之筆
    ,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而本文要重點解讀的是劉禹錫另一首很曠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的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則是神來之筆!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者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姓裴的中書舍人。全詩富麗精工,又不流於藻飾堆砌,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