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力 趙鵬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1月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重點功能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魚嘴鐵路貨運站南站場、中遠海運果園綜合物流基地項目、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四大重點功能項目集體開工建設,將為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綠色果園港 陳力行 攝
而五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調研。在兩江新區果園港,習近平稱「這裡大有希望」,同時寄語果園港區的建設者、管理者要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五年後的今天,果園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果園港將成為兩江新區乃至重慶,聯通全球的核心節點。
從腹地到前沿,以果園港為核心,在20公裡的半徑內,兩江新區五港交匯貨通天下,五大通道直達全球,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成型,迅速完成了全球供應鏈的優化和國際物流的重組。
貨滿果園港 陳力行 攝
著力「建設好」
用先進、智能、環保 詮釋「一流的設施和一流的技術」
果園港設備智能水平不斷提檔升級,口岸開放設施加快完善,一個用「一流的設施和一流的技術」打造出來的先進、智能、環保的國家物流樞紐已呼之欲出。
年輕的場橋司機何紹銀沒想到,5年前,他剛來到果園港工作時,還需要爬到20多米高的場橋操作室內工作。後來果園港啟用場橋遠程操作控制系統,如今,小何坐在遠控室裡輕點屏幕和操作搖杆,就能精準控制場橋的所有動作。
魚嘴鐵路貨運站北貨場商品車發運 秦廷富 攝
貨櫃「無紙化」平臺系統、「無人」理貨系統、智能閘口系統、EDI海關數據交換系統和件散貨管控一體化系統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目前,碼頭前沿理貨作業已實現無人化,識別率96%以上。
「2016——2020年,果園港完成項目投資29.4億元,累計投資90餘億元,已建成5000噸級泊位16個,年通過能力達2000萬噸、貨櫃120萬TEU、件散貨600萬噸、商品滾裝車100萬輛,建成堆場面積120萬平方米、標準室內倉庫13萬平方米。」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董事長楊昌學介紹。
5年來,果園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加快發展港口鐵、水、公多式聯運,充分釋放長江黃金水道功能。
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一期倉庫 秦廷富 攝
聚焦「管理好」
以暢通、快捷、安全 註解「一流的管理」
兩江新區正努力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這篇文章。一方面,暢通長江黃金水道;另一方面,聯合上海港、支線船公司共同打造「滬渝直達快線」,整體航運效率比開行前提高近30%。
「在成功開行中歐班列基礎上,於2019年3月又成功首發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實現長江黃金水道與陸海貿易新通道、中歐班列真正意義上的無縫貫通,通過魚嘴鐵路物流基地和進港鐵路專用線,聯動川渝陝貴等地中歐班列、港口資源。」 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告訴記者。
目前,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聯合成都局集團公司搭建鐵水聯運信息互聯互通平臺,實現列車信息、貨物在途在港信息共享;對接欽州港、廣州港等港口,建立跨區域通關通檢機制;協調南寧鐵路局申請北向上行的運費政策,形成陸海貿易新通道在果園港實現上下對開、雙向聯通。
2019年陸海貿易新通道(果園港)班列首發 李倩 攝
在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西側,魚嘴鐵路貨運站北貨場貨櫃功能實現常態化運行,開通上海、廣州、北京、成都等方向的貨運班列,主要貨品為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建材等。
中鐵特貨重慶負責人李魏一告訴記者,在兩江新區支持下,成都鐵路局對魚嘴北貨場進行了擴建。截至目前已建成3條整車作業線,年到發能力75萬輛,同時配備了專業的商品車裝載平臺。
重慶國際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公司在魚嘴鐵路貨運站將開展保稅物流、汽車物流、冷鏈班列等方面的業務。「我們已與長安民生物流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魚嘴貨運站打造汽車全產業鏈分撥中心,實現汽車產業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
航拍果園港 萬難 攝
努力「運營好」
用便利、優價、增值 打造「一流的服務」
1月4日上午,一列滿載著貨物的陸海新通道班列從重慶果園港開出。該車次共計運輸70小櫃,貨值累計223.8萬元人民幣。
其中38小櫃是由青海格爾木發出的鐵轉鐵青海純鹼,終點為廣西北海;20小櫃元明粉,由四川發運而來,出口到緬甸仰光。此外,還包括12小櫃鐵水聯運的膨脹劑,由四川宜賓港運抵果園港,將出口到印度欽奈。
這是重慶充分發揮運營組織中心功能,加強陸海新通道區域聯動,從各地集結貨源。和陸海新通道果園班列同時發運的還有魚嘴鐵路貨運站發出的貨櫃與JSQ混編班列,該班列裝載有貨櫃6車,為40尺大櫃,貨值240萬,商品車8車,貨值480萬,共計720萬元。貨櫃運輸品名均為長安福特零部件,到站上海北郊,最終將到達臺灣桃園。
貨滿果園港 陳力行 攝
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義真告訴記者,「我們在瀘州和宜賓的客戶,如果採用公鐵聯運的模式,成本較高,時間也很長,採用江鐵聯運模式,貨物從果園港上岸,直接裝火車,利用果園港高效的作業能力,使江鐵聯運無縫銜接,大大的節約了成本。」
渝新歐(重慶)兩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希認為,中歐班列在果園港始發,實現了中歐國際鐵路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之間的水鐵聯運無縫銜接,推動「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在果園港實現了歷史性交匯。
據了解,目前,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穩定開行貴州、成都、西昌、攀枝花等多趟鐵水聯運貨櫃班列,吸引貴州開磷硫磺、磷產品等貨櫃貨源到果園港中轉;攜手西部地區鋼材、煤炭、礦石等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逐步將市場前置港區,合作共享、探索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與上海港合資經營果園港貨櫃碼頭,與國投交通公司合資經營果園件散貨碼頭,與上汽安吉公司合資經營西南地區商品車分撥基地,與長安集團、上海安吉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經營滾裝碼頭……
民生重慶果園港綜合物流基地一期
深度「服務好」
以引領、服務、扶持 建設內陸開放門戶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自貿試驗區的良好政策環境便於引進外向型經濟產業匯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有利於發揮中新合作的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匯聚和輻射國際貿易、國際加工、轉口貿易等開放型樞紐經濟產業。
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副主任李國強介紹,兩江新區深入推進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正不斷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據悉,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先後推進「先照後證」「多證合一」等改革,實現「三十一證合一」,大幅取消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前置審批事項從226項調整為49項,縮減78.32%。在後方,兩江新區的產業支撐和廣闊的腹地為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提供了可持續的發展優勢。
其中,2020年前11個月汽車產業完成產量88萬輛,同比增長14.8%,產值超過1500億元。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產業園 秦廷富 攝
整個重慶產業發展,乃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提供了堅實的貨源支撐,另外果園港通過蘭渝鐵路,進一步將輻射能力延伸至西北地區,其廣闊的腹地在內河港口中獨樹一幟。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依託「前港後園」的產業生態,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吸引了中遠海運、 ABB變壓器、民生物流、渝新歐等企業入駐……一條帶動周邊地帶、凝聚西南腹地,輻射全國、聯動世界的物流產業鏈正在形成。
「目前我們正在完善開發WMS倉庫管理系統和TMS配送系統,通過線上訂單、線下實物管理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和細緻的物流解決方案。」重慶民生綜合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明莉介紹說。
兩江投資集團副總裁、魚復公司董事長唐峻表示,為了助力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目前正全力打通渝長複線高速、疏港東立交等十大道路工程,完善國際多式聯運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港區物流快進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