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渡河畔吹著悽涼的風;直蔓到奈何橋邊低聲哀嘆的雨。
——題記 佛曰:彼岸花,開一千年,敗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 縱使生生世世的等待,終究敵不過命運。 於是在通往死亡的路上,又多了這樣一抹嫣紅。 一種孤獨的、冷漠的、執著的、碎心的身影。 勇敢的怒放在死神身邊。 彼岸喧囂,此岸寂寥。 拜她——曼珠沙華, 所賜。
曼珠沙華生在彼岸,所以又叫彼岸花。年年秋復春,它總綻放在秋冬交界之時。火一樣豔麗的花朵,照亮了三渡河畔最寒冷的季節,遙望著那端的奈何橋,送去最後一抹風景。 無數次,引渡的人搖著一葉小舟,划過鮮紅的花朵上最張揚的火焰。風吹著,彼岸的花火隨風搖擺,訴盡了三生三世的悲哀。舟中寂寞的靈魂,漾起了水面上最銷魂的舞,這是生命最後的燦爛。 那火樣的花,舞動著,雀躍著,比火焰更熱情。它們燃燒著花期的每一點力量,只為花落那一瞬的無悔的決然!誇張的舞姿裡,它們看不見自己的傷心和落寞,看不見巨大的花朵遙望到天際裡的期待。 它們太寂寞了!鮮豔的顏色更加突出了它的單調——一望無際的火焰的海,它們只有沉迷其中,燃燒,燃燒,再燃燒。偶爾,一兩朵花會忽然清醒,意識到那天際裡的期待——葉呢?葉呢?!是否沖天的火光中,早已湮沒了它的顏色? 可是,它們忘記了造物主的絕情。曼珠沙華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葉子,它們過早的凋零了,不知上天是否有意這麼安排,花兒和葉子雖然同根,卻永遠無法同時出現。那些花只好伴著寂寞,空等無數個輪迴,熠熠的火光中,似乎悽婉地重複著那美麗的詛咒: 「葉落花開,花開葉落,花落花開,生生相錯……」 曼珠沙華並不沉怨與它的寂寞,鳳凰便是它的知己。雖然一個是花兒,一個是鳥兒,但並不影響它們無形卻又緊密的聯繫。它們一樣有著火一樣的身姿,一樣盡情的肆虐的燃燒著自己的生命,一樣在烈火中重生、消逝、再重生,一樣有著烈火賦予的趨於永生的異稟,還有,一樣的寂寞…… 也許,人們覺得鳳凰要美麗的多,那代表著吉祥的鳥兒,甚至不是常人能擁有的福氣,火一樣的尾巴,是為善心的人掃出的通往天堂的路。而曼珠沙華呢?只是任何一個靈魂都要經過的三渡河畔不為人知的野花,緊守在地獄的大門旁,任何人都不會願意相信它的美麗。然而,他們又何嘗見過成片的彼岸花競相起舞的模樣,那是何等的壯麗,悽美?它和鳳凰一樣,既不屬於地獄,也不屬於天堂,只是一種美,一種純粹的美。美得飄逸、美得震撼、美得邪靈,正如天地間無形的火,美得無處不在,亦天堂,亦地獄,卻又是十分人性化的,最能令人感覺到的,震撼人心的美。 這種美在正與邪之間,往往,僅懸一線。 鳳凰涅磐了,三渡河畔的花謝了。曼珠沙華的彼岸不再豔麗。河面上,只有一絲餘風,直蔓到奈何橋邊,夾雜著火一般猩紅的悽涼的雨。 彼岸,花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