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獲悉,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惠安縣委和惠安縣人民政府主辦,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承辦的第五屆中國雕刻藝術節暨「磊藝杯」石雕大獎賽將於12月在惠安舉行,活動歷時15天。
雕刻賽事塑造品牌
第五屆中國(惠安)雕刻藝術節活動主題為「惠風·匯風」,採用集中創作、集中評獎的比賽形式。參賽者必須是取得碩士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的國內外藝術家。作品設計方案向全世界徵集,從報名的設計作品中鱗選出35名選手參加比賽,最終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和三等獎4名。與往屆不同的是,本屆活動將不再邀請國外選手現場創作表演,而改為直接讓國外選手參與到比賽中來,一起比賽一起評獎。目前,活動已收到國內外稿件500多份,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踴躍投稿。
自2000年以來,惠安縣已成功舉辦4屆中國(惠安)雕刻藝術節、5屆中國惠安傳統雕刻大賽和6屆中國(惠安)國際石雕石材展示會。這裡被藝術家譽為「雕塑家創作的天堂」,一系列國家級、國際性雕刻藝術活動、賽事和經貿活動,吸引了一大批中外雕塑家、民間工藝大師、專家學者以及雕藝商人。伴隨著「惠安石雕」地理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受理即將批准註冊,惠安石雕品牌效應將日益凸顯,惠安邁向世界「石雕之鄉」指日可待。
雕藝水平領先全國
惠安雕刻藝術源遠流長,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為一體,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範之精華,使源於黃河流域的北派雕刻藝術逐漸蛻變成精雕細刻、纖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並與建築藝術相伴同在、生息共存,成為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雕藝有石雕、木雕、磚雕、泥雕、瓷雕,尤以石雕、木雕品種繁多。石雕產品按其用途可分為碑石、城市園林雕塑、建築構件、家俬實用器具、工藝品等五大類,從工藝上主要可分為圓雕、浮雕、線雕、影雕、沉雕、微雕六大類,石雕品種1000多個。
在惠安,六大傳統工藝隨處可見。圓雕是立體雕刻,品種規格繁多,有各式傳統的龍柱、石獅、飛禽走獸和日用器皿等,其工藝以鏤空技法和精細剁斧見長,造型生動,素有「巧奪天工」之譽;浮雕是半立體雕刻,圖像造型凸於石料表面;線雕則在加工成平滑光潔的石料上,描出各種線條及裝飾圖,仿效中國畫寫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具有線條明朗、圖案清晰、效果明顯、裝飾性強的特點;影雕雛形始於清代李周獨創的「針黑白」工藝,經著色而成的彩色影雕能臨摹山水畫、油畫等不同畫種的中外名畫,達到以假亂真、惟妙惟肖之境,被譽為「不朽的藝術」;沉雕是將石料經平面打平或磨光加工後,在石面上描摹圖案,依圖案刻上線條,以線條的粗細深淺程度來表現各種美術圖案、文字等的石雕工藝;微雕,是一種小似果核、輕如紙片、薄似蟬翼,可置於掌心、指間的微型石雕新工藝、新產品,有動物、人物、壺和花卉等幾大類。惠安石雕秉承傳統工藝,大膽運用許多具有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切、鋸、磨、鑽、刨等機械,造就了一支技能嫻熟、工藝精湛的雕刻隊伍,促進惠安石雕工藝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規模最大市場廣闊
惠安縣石雕石材及配套企業13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11.8萬多人,石材原料不僅來自全國各地,還來自亞、非、拉、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種石種。無論是堅硬的花崗巖還是雪白的漢白玉,在惠安都能加工成一件件精美的雕塑作品。精美的雕藝產品暢銷日本、歐美、東南亞、港澳臺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惠安雕藝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惠安雕藝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僅日本的碑石市場惠安就佔80%份額,歐美市場近年來每年也以30%以上速度增長。2008年石雕石材產值112.81億元,比增8.15%。如今,惠安石雕石材產業已發展成包括採礦業、石材機械製造業、木製品包裝業、建材磨料磨具業、交通運輸業、機械維修配套服務業等的產業群體,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加工能力最強的工藝生產出口基地,市場前景廣闊。李紹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