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玉燭龜形酒籌筒
為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文物,982年1月江蘇丹徒丁卯橋唐代銀器窖藏出土,現藏於鎮江博物館。該器以古代祥瑞之物神龜為座,以龜負玉燭為型,反映出唐人的社會風俗和思想觀念。因長形方框內刻雙線「論語玉燭」四字,故名論語玉燭龜形酒籌筒。
常陽太尊石像
唐朝創立者是李淵,李淵自稱是神人李耳的後代;故以道教為國教。道教發展到唐朝時早已經與軒轅黃帝分不開,與後來的老子李耳稱「黃老之術」。常陽太尊石像雕刻的就是伏羲、軒轅黃帝、神農氏,為國家規定的64件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國寶。
八重寶函
1978年5月5日出土於寶雞法門寺地宮,現藏於寶雞法門寺博物館。是供奉佛祖釋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箱子一共有八重,故名八重寶函;最外層的檀香木銀稜盝頂寶函因歲月的侵蝕早已煙消雲散。這件寶物同樣是禁止出境展覽,且對於信佛者來說這是一件聖物。
馮承素 《馮摹蘭亭序》卷
目前,我們看到的蘭亭序並不是王羲之的親筆,而是唐朝書畫大家馮承素臨摹的,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真跡早已流失在歷史中,不過有傳言說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在乾陵中,這也是郭沫若一心想挖唐乾陵的原因之一。目前這摹本藏於故宮博物院,充當鎮館之寶。
駱駝載樂俑
1959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同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前流傳下來最多的唐朝文物應該就是唐三彩了,而這駱駝載樂俑當然也屬於唐三彩。三彩陶器見證了盛世大唐從建國到衰敗。
元際禪師肉身
唐朝乃至歷代以來最有名氣的禪師之一,為東方三聖六祖慧能的弟子。去世後肉身千年不朽,被認為這是禪師功德無量的結果;化身肉身菩薩造後世香火膜拜。可惜的是在抗戰中被日本間諜盜走並偷渡到日本,存於橫濱鶴見區總持寺,被日本人視為舉世無雙的頂級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