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三世因果,這四種因果都是現世報,真實不虛

2020-12-10 你的身邊有我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無論你信不信人生有沒有前生來世, 一個人的因果,就擺在那裡,為什麼有的人生而富貴,有的人生而貧窮,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通達,有的人一生困頓?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有這個結果,必有它的原因。

佛教中有個故事:有個法師到一戶人家去做法事,到了吃飯的時候,這家的女主人盛飯的時候,不小心把大米做成的乾飯灑在地上了,女主人為了不浪費糧食,又把掉在地上的米飯捧起來重新盛到碗裡,端給法師吃,這個法師覺得這戶人家供養的齋飯不乾淨,就推辭說自己不餓,起身離開了這戶人家。

過了不久,這個法師有幸又被這戶人家請去做法事,到了吃飯的時候,這戶人家的女主人端出一些米酒供養法師,這個法師覺得米酒很好喝,忍不住讚嘆起來,那個女主人說:上次法師來做法事,我用米飯供養法師,法師沒有享用,我就把那些米飯拿去製作了米酒,沒想到能得到您的誇獎。

這個法師,聽了這家女主人的話,頓了頓,忍不住嘆息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衣一食,都是定數。

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更是注重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又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佛說因果通達三世,我們沒有佛的智慧,看不到過去未來,但是這四種果報都是現世報,明眼人都明白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

一、每個人的命運和生活都是自己現世的因果。

南懷瑾先生曾說:因果是科學的,不是迷信的,你現在的命運和前程是過去十幾年,二十年,甚至是幾十年所作所為的因果;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又決定了你以後人生幾十年的因果,佛說一切唯心造,所謂的因果,就是時間的過程,不種善因怎得善果?

回憶我們的人生,學生時代沒有好好學習,沒有考上好的學校和大學,註定了我們就沒有好的機會和機遇,看看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畢業後都有自己好的前途和未來,有的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升官發財;有的混得風生水起,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家努力了,就有好的結果;我們蹉跎了時光,浪費了青春,沒有好的命運,也是因果的必然。

一個人無論遭遇了什麼樣的生活,能夠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人生即使遭遇挫折,也會走出困境,迎來曙光,有好的結果;如果遊戲人生,放縱墮落,再好的前程和事業也會走下坡路,遭遇命運的滑鐵盧,有一句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說的就是赤裸裸的因果。

我們無法成為救世主,更主宰不了別人的生活,但每個人都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積極努力地去生活,種善因得善果,收穫自己美好的人生,能夠有好的未來。

二、每個人的婚姻和家庭,都是自己所作所為的因果。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婚姻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家庭的幸福。有一句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個婚姻和家庭幸福的人,一定是為家人奉獻了愛心,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擔起了自己的責任,盡了自己該盡的義務,才會有父慈子孝,夫妻和睦,讓自己的家庭擁有溫馨和幸福。

那些不為家庭承擔責任的人,一定會招來家人的不滿和怨恨,一個家庭男人要頂天立地撐起一個家,為家庭遮風擋雨;一個家庭女人要柔情似水,學會過日子,把自己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條,教育好孩子,夫妻能夠相互扶持,同心同德,才會有家庭的繁榮和蒸蒸日上的景象。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那些經常吵鬧的家庭,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看不慣,不滿意,就是有一方懶惰,對家庭不負責任,吵架打鬧冷戰的結果,就是把一個家庭推向絕境,夫妻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甚至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讓家庭再也沒有了幸福的感覺。

在所有的婚姻家庭中,最不被原諒的事情就是出軌背叛;那些婚姻破碎的家庭,太多的都是因為男女對自己家庭的不忠,而導致婚姻的失敗,甚至落得家破人亡,人財兩空,這都是自己自作自受的因果,都是自己的報應,能怨得了誰?

三、違法犯罪受到法律的懲罰就是現世報的最好證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個人做了什麼,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有人說因果是迷信,那些違法犯罪,殺人放火者,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裁,難道不是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接受自己赤裸裸的因果嗎?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個人做了壞事,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逃得了今生,他生來世還是要接受自己的命運和因果的懲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因果不爽,天經地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終究良心難安,最終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會鋃鐺入獄,自私貪婪縱慾,所有人性的惡如果任其發展而不知道節制和清除,最終會成為違法犯罪的因果。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殺、盜、淫的結果,一定就會有看得見的現世報,接受法律的制裁。

四、一切道德的墮落最終都會自食其果,都會有現世報。

人生墮落容易升華難,越是得意的時候,風光的時候更要把持住自己,如果禁不住誘惑,不再注重道德和人格的修養,變得貪婪放縱最終就會自食其果,現世就會有報應。

社會本就是一個大染缸,人的欲望一旦膨脹,就會變得貪婪;看看那些落馬的高官大員,一旦生起貪腐之心,就會變得慾壑難填,最終就會從人上人變成階下囚,不但風光不再,還要接受屈辱的人生,怨誰呢?

一個人無論多風光,多得意,名聲再顯赫,一旦沒有了做人的原則和底線,變得放縱墮落,就是自毀前程,看看演藝界的那些名人大腕,一旦做出有失道德的事,就會被無情的封殺,從此風光不再,這就是看得見的現世報,活生生的因果報應的例子,娛樂圈比比皆是。

以上四種因果報應,都是真實不虛,都是自作自受,是不是這樣呢?

相關焦點

  •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這四種因果都是現世報,怨不得別人
    文/我在田野中走過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無論你信不信人生有沒有前生來世, 一個人的因果,就擺在那裡,為什麼有的人生而富貴,有的人生而貧窮,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通達,有的人一生困頓?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有這個結果,必有它的原因。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佛說:一切福禍得失,皆是因果!
    不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你都應該明白世間有一個最真實的法則,那便是因果。何為因果?往小處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世間萬物皆循此法則,概莫能外。當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和牢騷,也就沒有什麼想不通的事。
  • 這三件事告訴你,因果真實不虛!
    古語云;「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在當下有很多人其實並不相信因果?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行善也好,作惡也罷這皆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的,而並非馬上就得到,況且「因果」這東西在他們心中,覺得是不存在的,因為摸不到,看不著。
  • 佛教故事:因果不虛 報應不爽
    人們因為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於因果的認識普遍還停留在儒家的思想上,總是覺得現世的善因,就應該現世擁有善果。而現世的惡因,同樣也該在現世得到惡果的報應。所以當我看到了好人沒有得到好報,可是壞人卻可以一世逍遙的時候,就會對於因果報應產生極大的懷疑,甚至因此產生邪見。
  • 佛教中「因果」的四種形式,真實不虛!
    這就要從業力和「因果」的四種形式說起,首先「業力」是佛門術語,它指身口意善惡業所產的「牽引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行善積德,業力將人向好的方向引導,作奸犯科,業力將人向壞的方向引導。而意業的存在,則讓身業與口業的善和惡,並非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譬如我們經常說「好心辦壞事」、「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道理,總結起來,佛門因果有四種形式。
  • 惡之報 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佛法認為一切法的存在,無不是因果的關係。其所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一切倒黴的事情都讓他碰上了,為善究竟有什麼好報呢?不要說世間一般的俗人對此問題發生疑問。就是一般自認為虔誠的佛教徒難免也對此而產懷疑。 例如有時向所信仰的佛和菩薩祈禱心中的問題和所希望達到目的的事情,如果遇到所求不靈應的時候,就會發生許多牢騷,說些不相信的話,所謂佛菩薩不靈,因果報應有問題等等。
  • 「三世因果」是什麼?看懂了,覺悟就在當下!
    因為佛已經說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過了這些因果的關係,我們就可以解決到所有的問題了。「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三世的因果只有佛能夠說得出來,所以佛的智慧就是最高的,佛法是最偉大的。信佛就是要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學佛就一定要修習《因果不虛》的這一個最基礎的修法。一切其實都是因緣和果報,其實都是自己造出來的,還有什麼是想不開、想不通的嗎?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它的因緣,因緣成熟了,就自然有它必然要感受的果報,那還有什麼樣的可以貪念?有什麼可以執著的呢?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自己修自己造的。
  • 如果所有的因果都看得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世界上什麼你都可以不信,唯有因果定律你一定要相信。唯有因果定律不可以違背。佛說: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正義會遲到,卻從不會缺席。你如果做了惡,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
  • 佛說命運天機,皆因三世因果
    其實,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出身豪門,家世顯赫;有的人門第寒微,卑賤低下?有的人天賦異稟,端莊美麗;有的人資質平庸,其貌不揚?有的人一生坐享祖上餘蔭,福祿雙全,凡事順遂;有的人即使再怎麼努力奮鬥,結果還是顛沛困頓,潦倒以終? 這是什麼原因呢?一言以蔽之,都是由於個人宿世善惡業所招感的果報,而一般人則將這一切不同的人生際遇歸之為「命運」。
  • 聖嚴法師:因果應當通看三世 不可拘泥當下一生
    因果貫通三世,真實不虛。(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飯可使胃囊滿足那樣的正確。 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當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輩子,不但沒有好報,甚至還不得好死!有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卻在法律的漏洞裡逍遙自在、福壽雙全。 其實,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實在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
  • 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誰能識得自己的前塵舊事
    佛說:生世為人難,值佛世猶難,猶如大海上,盲龜遇浮孔。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迷茫,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歸到何處,在人世中浪死虛生幾十年,最後還是生死兩茫茫,更多的是痛苦煩惱。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會無緣無故。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佛法的基礎,一個人學佛信佛就要對因果深信不疑,只有深信因果,才不會再去造業,能夠隨緣消業,才會有越來越好的人生,修行才會有成就。
  • 佛法:因果不饒人,有這四種行為要小心!
    佛說因果循環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規律。雖然站在凡人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有的時候所謂的「因」與「果」之間並不能完全的對應,甚至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這使得人們撲朔迷離,暈頭轉向,分辨不清真正的真與假。佛陀告訴我們「因果通三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能從「三世因果」的角度出發,一切也就不攻自破了。「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遇會時,果報還自受。」你所種下的「業因」會一直跟隨在你的身上,知道因緣具足,果報顯現,否則它永遠都不會消失。我們絕不可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以下有四種行為,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擔心未來的果報現前。
  • 三世因果真實不虛,琉璃太子滅釋迦族
    因果不虛。就像說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琉璃太子就是琉璃王。釋迦牟尼佛的護法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跟末利夫人所生的兒子叫做琉璃太子。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想阻止這個戰爭,但是阻止不住,如是因,如是業,如是果,如是報,叫業因果報。救不了,怎麼勸都不聽,琉璃太子就不接受,一定要把這個族滅掉。最後老法師說,最後釋迦牟尼佛這個族有部分的人就逃走了。據說當時那個釋迦族的最後那個國王,當時有跟琉璃太子講說,等我從水中浮起來的時候,你再開城門進來,你再攻打進來。
  • 問藥丨何謂「因果不虛」?
    答:昨日問,昨日答,例之世間所見因果。昨日問,今日答,例之佛教所論因果。故佛教論因果,首先便建立三世因果。世間所見因果,有時有因而無果,有時有果而無因。故因果皆為虛妄之言。佛教所論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定有因。但因雖在於前,而果或報於後;果雖現於當下,而因需推之於前。故往往非智者不能識。有因有果,是為因果不虛,此因果不虛第一重義。
  • 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聖者如佛,躲得過六道輪迴,卻躲不過三災九難的業報。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
  • 為什麼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佛學建立的基礎?
    佛學建立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麼叫三世?三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只是生命的一段,不管是活一百年、活十年、活一年,都是一次偶然的現象,這叫作「分段生死」。其實我們的生命,過去無數生做過什麼,都是輪轉變化來的,未來還有未來的生命。這次或者變男人、變女人,或者做生意、做官,或者討飯,這個現象有因果的,是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的因果。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自己現在一生的遭遇;現在造的業,又變成來生的果報。
  • 佛教:因果不虛,常做這四件事,最損功德福報!
    佛門中常講「因果不虛」,何為因果呢?它是因緣果報的簡說,我們通常所說的因果,即因果律。在佛教文化之中,世間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每件事必有其原因,並且會導致結果。經云:「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
  • 為什麼要相信因果?為什麼說因果通三世?這篇文章說的透徹!
    為什麼要相信因果?為什麼說因果通三世?這篇文章說的透徹!因果學說是佛教重要的理論基礎,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都不離因果法則。「因」即原因,「果」即結果,有原因,有結果,世出世間決不會有無因之果,也不會有無果之因,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不含有因果的道理。
  • 修行善心丨每天誦讀一遍《佛說三世因果經》
    阿難頂禮合掌,繞佛三匝,胡跪合掌。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南閻浮提,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重父母,無有三綱,五倫雜亂。貧窮下賤,六根不足。終日殺生害命,富貴貧窮,亦不平等。是何果報? 望世尊慈悲,願為弟子一一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