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影響了很多武俠迷,他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紛呈、刀光劍影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俠客、英雄、豪情還有其中的陳腐邪惡。
金庸筆下的作品數量很多,而且幾乎大部分都流傳甚廣,每個作品中都有特定的人物,甚至很多的作品可以相互串聯,構成一個宏大的武俠世界。
金庸的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很多的人物也有其相似之處,通過總結歸納,我們可以發現,金庸寫悲慘配角人物和壞蛋是有其特殊癖好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他寫壞人配角的三個特殊癖好:專黑一名、專黑一輩、專黑一姓。
天德這個名字本來寓意著「上天之德」,是一個聽起來很善良的名字。金庸筆下名叫「天德」的有兩個人物,他們都是典型的配角和壞蛋,並且金庸專門給他們取名為「段天德」和「吳天德」,諧音就是「斷天德」和「無天德」,這樣一下子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個人一定是十足的壞蛋,是沒有德行之人。
這兩個人名字中帶有「天德」這兩個字,很大程度上還有一種辛辣的諷刺意味,可見金庸先生即便是對配角的名字也是煞費苦心。
段天德是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段天德戲份不多,卻在這部劇中的作用很大,可以說他的出場都是與主角郭靖有很大關係,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主角的人生。段天德出場很早,他就是一個品行惡劣的小官,他受到金國完顏洪烈的指示,在牛家村殺了郭靖的父親郭嘯天,害的郭楊兩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丘處機在捉惡賊段天德的過程中,在醉仙樓和江南七怪大打出手,結果雙方紛紛內功耗散嚴重,段天德此時出現還帶走了身懷郭靖的李萍。丘處機和江南七怪被段天德捉弄,後悔不已,於是立下約定找到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後代,傳授他們武藝,十八年後再到醉仙樓比拼武藝。
這段可以說是《射鵰英雄傳》的開場,也是後續事件的起因,段天德就是引起一矛盾發展的一個小嘍囉。
郭靖的母親歷盡千辛萬苦從段天德身邊逃了出來,郭靖長大後時刻記得自己的殺父仇人就是段天德,一直在尋找段天德,立誓要親手殺了段天德,報自己的殺父之仇,段天德最後是死在了楊康的手中。
吳天德是金庸在《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吳天德是朝廷任命的福建福州府參將,是一個仗勢欺人、靠官制欺壓百姓的人物。後來吳天德被令狐衝抓了起來,被令狐衝掛在樹上折磨。吳天德沒有段天德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作用也並不是很大,形象也沒有特別飽滿,但是還是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沒有德行的壞人,是典型的小人物、壞人物。
在金庸的筆下,有一類人他們往往是風度翩翩、一表人才、出身高貴、武功卓越,但是實際上則是負心漢、為人處世陰險狡詐的代表。
這一類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表哥」。之前很多人說金庸的這一行為習慣是在隱射自己的表哥徐志摩,這一說法也其實沒有確定的依據,僅僅是推測,現在也有人不斷地在澄清這一觀點。金庸筆下的表哥們確實可以歸納為一類人物,他們也確實都對自己的表妹做出了負心的舉動。
首先就是最出名的《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慕容復出生於姑蘇慕容世家,長相溫潤如玉、行為舉止看似是君子,且文武雙全,年紀輕輕就武功博學。
慕容復的優秀更是讓他的表妹王語嫣傾心崇拜,也讓情敵段譽備受壓力,覺得自己完全比不上慕容復。可是慕容復的性格在之後有了一個凸顯和反轉,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他為人狡詐陰險,沒有仁義之心,沒有大丈夫的氣量,為了達到自己目的不理會王語嫣的告白,堅決要成為西夏駙馬。
後來沒有成為西夏駙馬,眼看復興大燕沒有希望,便孤注一擲,認了段延慶當爹,幹了很多喪心病狂的事情,最後精神失常。
慕容復是非常典型的「表哥」形象,也正是因為慕容復形象深入人心,才讓人們覺得金庸的作品對表哥很不友好。當然還有《倚天屠龍記》中朱九真的表哥衛璧,《連城訣》中的汪嘯,他們也都是自私自利,做出了傷害表妹事情的表哥代表。
在金庸的小說中人物眾多,包含的姓氏自然也各式各樣,人們發現在金庸小說中姓田的人往往不是好人。比如說田伯光,是《笑傲江湖》中的人物,這個人好色成性,被人們稱為是「採花大盜」。田伯光一開始掠走了尼姑依琳,後來又被令狐衝從中攪弄,認了依琳做師父,最慘的是他被不戒和尚施以宮刑,被迫成了和尚。
此外在《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中的田歸農也是一個反派人物,田歸農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相貌英俊,談吐不凡的人,在為人處事上確實是奸詐狡猾,還很能夠討女人的喜歡。田歸農用計陷害別人,為了得到寶藏圖不惜耍很多的手段,非常的陰險毒辣。最後因為陷害苗人鳳,被廢去了武功,然後自盡了。
田歸農與前妻的女兒田青文也是一個很陰險的角色,她自幼喪母,自己的父親幹著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沒有精力照顧女兒,這使得田青文從小就沒有得到任何的關愛,自小在天龍門的男人堆中長大,學了很多陰險的手段。
以上這些就是金庸先生在寫小說時的三個癖好,當然我們可以說這些是金庸先生的有意為之,也有人可能認為這只是巧合。而這三個寫作癖好,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我表哥是田天德!真是一句話把三個要素全都囊括,希望金老爺子筆下如果真有叫「田天德」的,他能活的幸福一些。
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金庸先生用他的筆刻畫出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即使是這些反面人物,或者只是出場幾回的小人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價值,都是整個武俠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畫龍點睛之筆。金庸筆下的江湖也不光是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一種人生和社會的縮影,情感和道德的表達,讀完是受益匪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