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量閱讀成為習慣後,又會出現新的問題,都是些什麼問題呢?
一般說來,大致有三個:
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籍?如何獲取要閱讀的書籍?如何管理閱讀完的書籍?
接下來我將逐一介紹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一、選擇書籍篇
制訂一周閱讀計劃
想要實現一年閱讀幾十甚至幾百本書籍的願望,就要學會制定閱讀計劃。當然,我並不建議您一來就制定一個一年的閱讀清單,這樣不是很現實,那就從每周制定一次閱讀計劃開始吧!
具體怎麼做呢,可以是一周6本,一天一本,這樣一周會被剩下一天,這一天有啥用?其實這一天用處很多,姑且把它叫做「自由閱讀日」吧!
比如你可以不用顧慮時間,用它來精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也可以用來制定下一周的閱讀計劃,比如周一讀這本,周二讀那本……
如此,便能順利保證下一周的閱讀計劃順利實施了,而且一周閱讀計劃如能融入你的日常生活,那麼,一年讀30本、300本或者更多書籍都將是一件很輕鬆、容易的事了。
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籍
在制定一周閱讀計劃的過程中,如何選書呢?
有一個要點請記住:選一兩本自己不太喜歡的書,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防止只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而造成千篇一律。
所以在選書的時候,儘量減少挑剔,擴大興趣範圍,以便能讓自己在閱讀中學習更多新觀點,開闊眼界,改變思維模式,收穫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不能快速閱讀的書籍的正確的閱讀方法
很多以故事,情節為主的書籍,往往適合用來追求心靈愉悅,而這樣的書籍一般是不能快速閱讀的。
這類書籍的正確閱讀方法是在一周內設定的自由日閱讀,也可以與其他6本書並行閱讀,以豐富我們的閱讀生活。
二、獲取書籍篇
獲取書籍的來源,最好能不拘一格,擁有多種途徑最好,常見獲取書籍的來源有以下幾處:
圖書館
圖書館不僅能免費借閱書籍,還能讀到普通書店讀不到的書籍,這是因為圖書館的藏書,多為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的眼光選擇的書籍,還有讀者申請購入的書籍等,頗具特色。
另外,圖書館書架的分類方法與書店截然不同,如果你在圖書館緩步徜徉,就一定能夠發現一本讓你感嘆「我竟然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本書」的書。
在意想不到之處得到機會擴展自己的閱讀興趣,僅憑這一點,我就想要建議大家,在每周的閱讀書目中,考慮從圖書館借閱幾本。
二手書店
雖然二手書店的閱讀氛圍比不上圖書館,但是這裡卻有很多有特色的書,往往愛書之人能以超低價獲得。
實體書店
實體書店重點推出的出版物基本上以新出版或暢銷的書籍為主,反過來看,書店的布局也真實地體現了現今社會的流行趨勢。
想了解時下的熱門話題、世人的興趣,書店應該是最方便了解這一切的地方了,建議大家有時間每周都去逛一下實體書店。
三、管理書籍篇
與書籍圓滿告別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同樣的,愛書之人也會隨著書籍的堆積,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與書籍告別!
不要以為這是一件悲傷的事,實際上你在選擇書籍的去留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書是那些,也會更加期待遇見新書。
當然不要的書籍並不是扔掉,而是送給需要它的人,讓它們繼續發揮價值。
哪些書可以處理
想要練就一雙能識別書籍價值的慧眼,就要定期整理書架。我在親身實踐後發現,只需整理書架,處理書籍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怎麼整理?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針對的是紙質書籍):
首先將所有書籍放在書架上,接著將它們豎立起來,露出書名;
其次參閱書籍的版權頁(記載了書籍的基本信息),確認書籍的出版日期,按照從舊到新的順序排列,排列好之後,會發現不需要的書籍。
比如:「這本書一直放著沒有讀,都過去兩年了」,或者「這本書的內容已經是10年前的信息了,過時了」,等等,如果已經過時,可以毫不猶豫地處理掉。
每三個月整理一次書架
理由有三點:
理由1:最近三個月讀的書裡也會有不需要的書籍
理由2:三個月前的新書,已經不是新書了
理由3:過去保留的書籍,現在不一定還需要保留
即使是一本當時閱讀後覺得很好的書,如果一年以上沒有再翻開過的話,基本可以確定這本書沒有保留價值了。
在整理書架的過程中,你會思考那些書適合保留,哪些不需要了,這樣就可以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和興趣愛好了。
養成定期評價自己讀書體會的習慣,就能夠輕鬆發現想要保留下來的書籍,請大家一定要嘗試一下。
以上方法主要針對紙質書籍,但電子書籍和紙質書籍的很多方法是可以相通的,大家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參考和借鑑,並靈活運用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倍增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