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滅亡後,柴家後人過得怎麼樣?

2020-12-14 騰訊網

柴榮畫像

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周世宗柴榮病逝,傳位給第四子——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即周恭帝。

次年,即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逼迫周恭帝禪位,代周稱帝,建立大宋。

趙匡胤登基不久,柴宗訓被降封為鄭王,遷居房州。

趙匡胤下旨,表示要優待柴氏母子,賜丹書鐵券,保障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是犯了罪也不加刑懲罰。

《避暑漫抄》記載:「建隆三年(962年)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碑文為——「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柴宗訓在封地生活了十幾年,開寶六年(973年)病逝,時年僅二十歲。趙匡胤聞之震慟,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諡曰「恭皇帝」。

周世宗柴榮有七個兒子,長子柴宜哥,次子、三子無名,均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派人誅殺;

四子即周恭帝柴宗訓;

五子柴熙讓,柴宗訓在位時期受封曹王,後周滅亡不知所終,傳說他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殺,逃走後改姓寧氏。

六子柴熙謹,恭帝時受封紀王,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病逝;

七子柴熙誨,恭帝時受封蘄王,周亡後不知所終,有傳說認為他逃走後,被其嶽父盧琰收養為義子,更名盧璇。

柴宗訓有五個兒子,即長子柴永崎、次子柴永廉、三子柴永惠、四子柴永孝、五子柴永盛。

柴永崎長子受封柴永崎鄭國公,世襲罔替。

宋代學者王銍在《默記》一書中記載:趙匡胤發動兵變不久回到皇宮,見後宮跪拜的宮女抱著兩個孩子,就問這倆孩子是誰,宮人回答說是紀王和蘄王。

趙匡胤回頭對身邊的部將說:「此復何待?」——這倆孩子咋處理呢?

左右上前抓捕打算殺掉。

潘美畫像

而大臣潘美在後,以手掐殿柱,低頭不語。

趙匡胤就問潘美:「汝以為不可耶?」——你覺著這麼做不合適嗎?

潘美回答說:「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

趙匡胤隨即下令,把一個孩子歸還給宮人,將其中「一人賜美」,從此不再提及這件事兒。

這個被賜給潘美的孩子改名為潘惟吉,後來還做了刺史,他這一支潘姓後人中間的字輩和潘美子孫有所不同。

《潘承裕及夫人王氏墓誌》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收藏的《宋故贈太子左衛率副率潘君及其夫人仁壽縣太君王氏墓志銘》,即潘惟吉之子潘承裕及其妻子王氏的墓志銘,銘文中沒提及自己的祖父是誰,反而記載了叔祖潘美的名字,證明王銍的記載是非常真實可信的。

政和年間,宋徽宗下詔:「擇柴氏最長見在者以其祖父為周恭帝後,以其孫世世為宣義郎,監周陵廟,與知縣請給,以示繼絕之仁,為國二恪,永為定製。」

紹興五年,宋高宗下詔:

「周世宗玄孫柴叔夏為右承奉郎,襲封崇義公,奉周后。」

「紹興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資序,別與差遣。以子國器襲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禮,則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補官。」

可見,柴榮的後代受到了宋朝歷代皇帝的優待,追殺一說純屬謠言惑眾。

相關焦點

  • 宋朝建立後,柴氏後人生活的怎麼樣?真的有丹書鐵券嗎?
    宋朝建立後,柴氏後人生活的怎麼樣?真的有丹書鐵券嗎?看水滸傳時,或許會記得一個叫做柴進的人。在小說當中他是大宋柴氏後人,擁有祖上御賜的丹書鐵券,身份非同一般。那麼歷史上這個柴氏子孫到底有何說法?真的有如此珍貴嗎?
  • 《水滸傳》中柴進有丹書鐵券,在歷史上,柴家在宋朝的地位如何?
    那麼在真正的歷史上,柴家在宋朝的地位究竟如何?是否有傳說中那麼好呢?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自風雨中蹣跚而過,帶走了柴家的皇位,但卻並未對柴家斬盡殺絕。歷代的天子,大多待前朝皇帝如附骨之疽,恨不得將其趕盡殺絕,如此作為的皇帝簡直不要太多。
  • 被授封崇義公的柴家,在宋朝之前的處於怎麼樣的地位呢?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便是奪取柴家的天下,後漢原本是郭家的天下,可由於郭威的兒子被殘害殆盡,因此繼承人上只能從外戚中尋找。那麼問題來了在宋朝中之前的皇家柴家處於什麼地位呢?1、郭家與柴家相信細心的讀者能夠很快的發現,一直在說著柴家,從哪兒來的郭家呢?要注意的是柴榮是過繼給郭家的。趙匡胤也是非常的聰明,他知道柴家根本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因此他將重點照顧對象放在了郭家上。
  • 歷史上的驚天騙局後周世宗叫柴榮,至今許多人信以為真
    唐滅亡後,進入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五代十國,經歷了近百年的分裂割據之後,最終被北宋所終結。然而北宋卻是踩在後周的肩膀上建立起來的,提到後周,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傳奇人物,後周世宗郭榮。是的,是郭榮,而不是柴榮。
  • 北宋的天下是柴家的嗎?那柴家的天下是誰家的
    有些人出於後世狹隘思想,總覺得柴榮先北後南統一天下,要比趙匡胤先南後北更合理,其實還真未必。柴家天下並不存在!宋朝欺負孤兒寡母奪了柴家的天下,有何不可!五代就是那個「無父無君」,柴家、郭家也是奪了劉家的天下。五代時期53年歷史7個政權出現——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
  • 趙匡胤上位後,都主張對柴家趕盡殺絕,此話一出所有人當場閉嘴
    後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致力於統一大業,立下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志。在位期間,對內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修訂禮樂、制度、刑法,使得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區經濟開始復甦。對外南徵北戰,西敗後蜀,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遼國,連克三關三州。
  • 權勢滔天還是寄人籬下,宋朝柴家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
    這就是後周皇族——柴家。 此後,柴氏後人一直承襲「崇義公」爵位,承擔奉祀後周皇族之職。值得一提的是,「靖康之恥」宋室南渡後,宋高宗趙構竟然也沒忘記柴家,他命人找到了柴氏後人柴叔夏,讓他繼續襲封崇義公爵位。從以上來看,無論是宋太祖還是宋仁宗、宋高宗,在對待柴家的問題上還算是有著一脈相承的人情味。而比起那些動輒被滅門滅族的前朝皇室,柴家的結局已經算是相當完美了。
  • 柴家小院落成記
    在這樣的理念下,柴家小院拔地而起。  柴新鋒是我初中時的同學,也是河南錦尚企劃的老總。雖然在鄭州和海南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但他對老家的院子情有獨鍾,念念不忘。老家的房子是八十年代蓋的,經過三十多年歲月的洗禮,早已破舊不堪。特別是大門,出現了幾道大裂縫。於是,決定翻修一下,以後逢年過節回來的時候,有一個好的住宿環境。沒想到在徵求父母妻子的意見時,遭到了一致反對。
  • 民族英雄左宗棠病逝後,留下了4個兒子,他的後人都過得怎麼樣?
    民族英雄左宗棠病逝後,留下了4個兒子,他的後人都過得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左宗棠與曾國藩、李鴻章還有胡林翼一起被稱之為晚清四大名臣,他也是湘軍的重要將領,晚年更是抬棺出徵,收復新疆,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 蜀漢滅亡後,劉備,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蜀漢滅亡後,後主劉禪移居魏國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公元271年去世。劉禪這個人比較追求安逸的生活,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於席間演奏了蜀地樂曲,蜀漢舊臣無不悲痛。只有劉禪怡然自樂,毫不悲傷。司馬昭故意問劉禪,想念蜀國嗎?劉禪爽快的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
  • 後周幼主柴宗訓禪位給趙匡胤之後,柴氏家族在宋朝處於什麼地位
    在古代,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是太好,甚至會死得很慘。不過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漢獻帝劉協,退位後被封山陽公,在自己的封地上頤養天年,逍遙快活。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幼主柴宗訓也被迫將皇帝位禪讓給了趙匡胤,那麼柴宗訓以及柴氏家族在宋朝的待遇怎麼樣呢?
  • 柴進乃是皇族後人,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為何還要上梁山當土匪?
    第一個,現實角度,這個書中已經講述得很明白了,基本就是被李逵牽連,不得已上了梁山。話說滄州柴大官人,在江湖上可是大名鼎鼎,後周世宗柴榮嫡派子孫。柴家在宋朝是個特殊的存在,因為當初趙匡胤從柴宗訓手裡「接」過了江山,趙匡胤又不願意接受罵名,所以命趙家要善待柴家後人。當然了,在歷史上,柴家在宋朝的影響力很小,基本上屬於被遺忘的家族。
  • 趙匡胤坐上皇位後,如何對待柴家後人,為何柴宗訓20歲就沒了?
    趙匡胤能建立宋朝,得歸功於那些忠於他的部下。如果不是其部下勸諫他發動兵變,他也不會做了皇帝。因為是逼迫柴宗訓退位建立的政權,在處理柴榮的子嗣的問題上,趙匡胤就犯了難。柴榮和他關係密切,他能掌握那麼大權勢,和柴榮對其很信任有一定聯繫。柴榮一死,他就搶了對方的江山,這樣不免會讓人在背後議論他。
  • 季漢滅亡後,為何關羽後人慘遭滅門,而張飛後人卻得以倖存呢?
    蜀國滅亡後,季漢發生了不少事情,鍾會忙著政變,姜維暗圖復國,關羽和張飛的後人也遭遇了變故...... 就在姜維誘使鍾會自立為王之時,軍中出現了兵變,鍾會和姜維相繼被亂軍所殺。殺紅眼的曹魏士兵在成都大肆劫掠,不少季漢官員死於非命,關羽的後人就慘遭滅門,而龐會就是操刀的那個人,他就是當年襄樊之戰中被關羽斬殺的龐德之子。
  • 趙匡胤上臺後,是如何對待柴家子孫的?從小旋風柴進的遭遇便可知
    一、《水滸》裡的柴家,日子過得不錯。看《水滸》其實就能看得出來,趙匡胤對後周柴氏一族,其實還是不錯的。至少老柴家沒有斷後,而且生活水平是相當高的。小旋風柴進,被大家稱之為柴大官人。這哥們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撒幾兩碎銀。偏偏就是這幾兩碎銀,救了不少英雄好漢的性命。
  • 蜀漢滅亡後,關羽家族慘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平安無事?
    蜀漢滅亡後,關羽家族慘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平安無事? 劉備一生充滿波折,遭受了無數次的失敗,幸運的是,他有兩位兄弟願意一直追隨左右,不管處境多麼糟糕,關羽張飛都是不離不棄生死追隨。雖然他們結義之時有著同生共死的願望,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並不都出身草莽,其中柴進還是皇族後人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我們之前講過大唐平陽昭公主的故事(回顧戳這裡:柴榮小時候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榮前去投奔嫁給同鄉人郭威的姑母柴氏,柴榮生性謹厚,幫助姑父郭威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而柴氏無子,便收養柴榮為子,當時郭威家境並不富裕,柴榮為資助家用,外出與鄴都富商頡跌氏做茶貨生意,往返江陵等地 。其間學習騎射,略通史書和黃老學說的著作。及至成年後,棄商隨郭威從戎。
  •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前老大柴榮的妻子和孩子,他是如何對待的?
    之後的唐朝,在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中走向了滅亡。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朝末代皇帝,自立為帝,建立後梁。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末年,天下大亂,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史稱五代,這個階段,其他地區還存在過十個割據政權,史稱十國。五代最後一個政權為後周,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和繼任的皇帝柴榮,都是十分有作為的皇帝。
  • 膠東高氏是春秋高柴後人 明清時期曾出進士14名
    明滅亡後,面對清政府的招降,拒不服從。後來流離失所,在會稽野寺中,絕食九天而亡,以身殉國,享年62歲。  十一世高鳳翰被歸於「揚州八怪」  高鳳翰是膠州城南三裡河人,是膠東高氏二股的第十一世,是有名的書法家 、畫家 、詩人。他的書法、詩作 、繪畫、篆刻都受後人敬仰。  高鳳翰出身於官宦世家 ,父親高曰恭曾中舉人,叔父高曰聰為進士。
  • 後周太祖郭威為何會傳位給無血緣關係的柴榮,不能傳位給外甥嗎?
    後周太祖郭威為何會傳位給無血緣關係的柴榮,不能傳位給外甥嗎?中國歷史五千年,經歷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王朝,然而人們能夠記住的往往都是那些享國長久的朝代,一些滅亡很快的短命王朝就很難讓人記住,也沒有什麼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