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發展改革理論研討會」順利召開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通訊員 陳奕鑫)8月22日上午,由中南大學中國文化法研究中心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發展改革理論研討會」在「騰訊會議」平臺順利召開。來自文化和旅遊部相關司局、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茅以升基金會、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發展促進會的領導、專家,與中南大學、暨南大學、貴州民族大學、遼寧師範大學、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貴陽學院、南昌理工學院等各高校的學者共三十多人共襄盛會,就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修改完善」等問題研究作了深入研討。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召開
為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黃山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非遺產業(企業)負責人以及非遺傳承人等共200餘人參加會議。
-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建設中國特色保護體系(圖)
十七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今天,在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際,我國正處在經濟持續增長、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階段,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公眾對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日益深化,「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奠定良好基礎,為「十二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開幕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日報記者劉倩)12月7日,為貫徹落實《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全面梳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實踐成果,分享建設與管理經驗,進一步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我市開幕。
-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難!
所以,在具體實際保護中非常困難。一方面它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對區別於其他民族有很強的標誌作用;另一方面,它因為社會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而瀕臨消亡,所以才稱其為「遺產」。能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這類文化都到了半死不活的狀態,在搶救、傳承方面都遇到了很大問題。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座談會在洛陽召開
2018年10月25日~26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座談會在洛陽召開,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鵬出席座談會,來自全省國家級、省級35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孫鵬在座談會上強調了生產性保護對振興傳統手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
高丙中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中國屬性
2016年12月24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79號)中指出:「加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整體性保護,支持民族地區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命名一批國家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加大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保護力度。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市秀峰區舉行
論壇現場12月7日至8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市秀峰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分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建設管理經驗及實踐成果,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模式與途徑,為保護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
2020非物質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舉辦
12月7日至8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規劃處處長楊曉輝,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桂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威虎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融合...
2019年7月22日至25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融合培訓班」在上海舉行。本次培訓班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亞太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和網絡中心(韓國亞太中心)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地區教育網絡共同主辦。
-
點亮非遺之光——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召開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市召開。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換屆大會丹寨召開
中國青年網丹寨10月18日電 (記者 秦亮)10月17日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期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在丹寨萬達小鎮召開第二屆會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當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張雅芳、李永軍、王軍、鄭曉幸、亢清泉、陳吉當選為副會長,張雅芳副會長兼任秘書長。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安徽黃山召開
為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勝利召開
為弘揚和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黃山市舉行。
-
「《公約》精神與中國的保護實踐 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承辦的「《公約》精神與中國的保護實踐——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十周年論壇」,6月9日在北京舉辦。文化部在我國第八個「文化遺產日」期間舉辦此次論壇,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理解和貫徹《公約》精神,探討國際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和措施,系統總結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續深入開展。王文章在論壇上致辭。他指出,《公約》公布的十年,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推進、取得顯著成果的十年。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召開
10月17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貴州丹寨萬達小鎮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當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張雅芳、李永軍、王軍、鄭曉幸、亢清泉、陳吉當選為副會長,張雅芳兼任秘書長。
-
第四屆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發展論壇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與發展大會...
2020年10月9日至11日,第四屆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發展論壇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與發展大會在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舉行。此次大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專業委員會和豐順縣委、縣政府聯合主辦。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譯心)12月5-6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ICH Education and Formation as a Scholarly Discipline)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
-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
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世代相傳的,經歷著長期延續和演化的過程。隨著時間與空間的不斷變化與發展,需要明確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一項重要任務。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傳承的根本目的就是對文化的一種延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基在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繁衍與保護。鄂倫春樺樹皮船的製作工藝是其地域的代表性產物,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
「世界遺產與媽祖文化」主題論壇在天津召開
原標題:「世界遺產與媽祖文化」主題論壇在津召開 日前,以「世界遺產與媽祖文化」為主題的媽祖文化論壇在天津舉行。該論壇是第九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