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種豎式速算法,最後一種最簡便

2020-12-21 老洪聊教育

三年級數學這學期要學到兩位數乘兩位數,對於中年級的小同學來說,這種運算數字較大,相應的也有了難度,很容易在運算當中出錯,那麼,如何避免出錯,更快速地得出結果呢?

這裡介紹三種豎式速算法,第一種,是傳統的運算方法:

這種豎式法,會出現進位,列豎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數位對齊。而後,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依次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所得的結果相加。

這種豎式法的特點,就是容易出現進位,一邊乘一邊還要加。

第二種豎式速算法,是這樣子的:

第一步,十位數上下相乘,得數末位與乘數的十位對齊。第二步,個位數與十位數交叉相乘再把積相加。如這道題當中,4和8相乘得32,5和7相乘得35,32加35就是67。

第三步,個位數進行相乘,得數末位與乘數的個位對齊。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有進位,就往前一位寫。

最後,把所得的結果進行相加,得出積。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熟練運用以後,可以提高運算的速度。

最後一種兩位數乘兩位數速算法,是這樣子的:

同樣是列豎式,先用兩個乘數的個位相乘,得數末位與乘數個位對齊。

接下來,兩個乘數的個位與十位交叉相乘,需要兩次,得數末位都與乘數十位對齊。

第四步,兩個乘數的十位相乘,得數末位與乘數百位對齊。

最後,統一相加,得出積。

這種速算方法的特點,是運算當中不需要進位,一目了然,更快得到運算的結果。

同學們,你喜歡哪種速算法呢?還有更好更快的方法麼?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三年級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筆算,數學老師:一節課快速學會
    在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課本中,明確提出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學習要求。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孩子們要想學好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計算,首先要知道有哪幾種類型,然後熟悉每種類型對應的計算方法(常規方法和簡便方法)。數學課本中通常講的都是最基本的常規方法,也就是列豎式。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
    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可先複習之前的列豎式方法,最好通過舉例子,一遍列豎式一遍回憶。列豎式時:大數(兩位數)在上,小數(一位數)在下,用一位數分別乘以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從個位開始乘。乘以個位跟個位對齊,乘以十位跟十位對齊。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知識點2: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把兩個乘數用「四捨五入」法看作最接近它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練習填空題。錯誤分析:對買商品所帶錢數進行估算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多估一點。知識點3: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先用第二個乘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第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就是結果。
  • 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預習筆記+練習題,快收藏吧
    這幾天一直分享一、二、四年級的知識,今天我來分享三年級的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單元。口算乘法: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位)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筆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 《列隊表演》-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橫式、豎式計算
    《列隊表演》分了兩部分:一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的橫式筆算;二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的豎式計算。,分成我們所學過得,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拆分方法多樣化,所以圈的方法也是多樣的。
  • 小學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檢測題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是小學四年級數學重點學習的內容,它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延續,又為下一步學習多位數的乘法打下基礎。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時要向學生重點強調以下三點:第一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第二計算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第三每個乘數末尾的0可以先不用計算,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一、填空題。第1小題:27的35倍是945;308與54相乘,積是16632。
  • 《電影院》-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中《電影院》主要內容講的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具體內容如下:38×10=38038×5=190380+190=570[小結]口算有進位的兩位數乘以兩位數時,先把一個乘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個位數,然後用另一個乘數分別與整十數和個位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合起來就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積。
  • 小學數學速算心算:任意「兩位數×9」的速算法,輕鬆口算不是夢!
    在小學數學中,算術所佔比重最大,並且算術也是中學數學的基礎,現在不少中學數學學習效果不太理想者均與其算術準確度和速度低造成的。根據手指速算法中一位數乘以9的內容,發現了規律,然後想著兩位數乘以9是否也有速算,經過觀察實踐總結出了這個「兩位數×9」的速算法。
  • 《三位數乘兩位數》中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及錯題分析
    一、末尾有0 的乘法豎式計算。我們要利用0在是乘法運算中的特性使計算簡便。所以360×25和580×12的豎式如下圖:把「0」放在乘積的最後,先算36×25,36乘5的積和5對齊,36乘2的積與2對齊。先算58乘2的乘積與「2」對齊,再算58乘1,乘積與1對齊。最後把0落下來。
  • 三年級數學下冊,說說除法列豎式的三種簡便運算
    在除法列豎式計算時,不牽扯與「0」有關的計算時學生往往是很少出錯的(一般的計算,不用簡便計算那種),一旦學習了與「0」有關的列豎式時(能夠簡便計算那種)部分學生就容易出問題了。今天就來說說除法列豎式時與「0」有關的簡便計算。
  • 三年級下冊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積是幾位數專項講解
    (1)2×□,要使積是一位數,□最大可以填( ),要使積是兩位數,□最小可以填( )。(2)3×□,要使積小於20,□最大可以填( ),要使積大於21,最小可以填( )。(3)4×□,要使積小於30,□最大可以填( ),要使積大於30,最小可以填( )。(4)5×□,要使積小於30,□最大可以填( ),要使積大於39,最小可以填( )。這些內容是不是很容易,我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過了。
  • 三年級數學上冊豎式計算練習題 老師:這個一定要掌握好
    孩子計算能力的高低,對於他是否能學習好數學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孩子的計算能力不是很好,每次做計算題時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錯誤,那這孩子的數學成績一定不太好。豎式計算是指在計算過程中列一道豎式計算,使計算省力,不用動腦,準確率較高。
  • 一年級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小學生算法千奇百怪,老師:人才!
    一年級數學下冊,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遇到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這類題目,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不進位,一種是進位。不進位很簡單,直加就可以了。現在,出現了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以後,一年級小同學面對這類有難度的題目,一時之間錯誤百出,令老師非常頭痛。來看一道題目,如上圖,這道題目,就是有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
  • 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易錯點總結歸納,助孩子考試拿滿分
    在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課本裡,孩子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很多孩子有一種直觀的感覺就是說,比以前的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一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更難了,在初學的過程中頻頻犯錯,其實我們只要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和規律,也是可以避免錯誤的出現的。
  • 人教版(三下)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同步奧數——14種奧數題
    三年級數學同步奧數第四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思維訓練題和奧數題1.拆分法例1.想一想,填一填。4.錯中求解問題例1.小軍在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時,把第二個乘數21個位上的1看成了7,結果比正確的積多了72,正確的積應該是多少?練習1.小麗在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時,把第二個乘數34個位上的4看成了9,結果比正確的積多了55,正確的積應該是多少?
  • 五秒之內速算兩位數乘法,你也可以會
    兩位數的速算小竅門今天,講解一個趣味數學的小知識,如果學會了這個簡單的小竅門,三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就可以5秒內速算出符合該規則的兩位數乘法。相乘的兩個數都是兩位數,且十位上的數字相同,個位上的數字之和正好是10,這就可以運用「頭同尾合十」的巧算法進行簡便計算。「頭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數字乘十位上的數字加1的積,再乘100,最後加上個位上2個數字的乘積。
  •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相反的兩位數之和,換個角度去解決,方法巧妙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相反的兩位數之和,換個角度去解決,方法巧妙 原標題: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相反的兩位數之和,換個角度去解決
  • 小學1到6年級所有口算題、計算題大全(全網最全)
    A55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A56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二年級口算題B1 100以內加法B2 100以內加法豎式B3 100以內減法C4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豎式C5 兩位數乘一位數豎式C6 兩位數乘一位數橫式C7 兩位數乘兩位數橫式C8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C9 三位數乘一位數豎式
  • 巧記兩位數的平方——教學技巧
    教學技巧——巧記兩位數的平方數特殊數的平方,經常用在簡便計算中,如果掌握了規律,能直接應用結果,可以提高計算效率,為你的計算提速。②依次增加9和0的個數。⑶總結:①用一個9乘9得81。②其餘的9寫在前頭。③9的後面寫8,8的後面寫零(0的個數與9的個數相同),最後個位上是1。
  • 小學三年級數學,趣味計算如何巧填四則運算符號
    在小學四年級之前我們所學過的數學四則運算符號,最常見的有加號、減號、乘號、除號以及括號(小括號)。到了高年級之後,括號還有中括號、大括號。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則是先乘、除,後加、減。但後面補充了一條: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