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2020-07-30 宋亞群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武松打虎

武松的地位在《水滸傳》中比李逵重要得多,不僅施耐庵異常大方地給了武松「武十回」的待遇,而且連老大宋江對武松說話都客客氣氣的,甚至陪著小心。因為武松不僅武力在梁山上極具威懾力,而且性格強悍,更關鍵的是的,他和魯智深背後的二龍山勢力不好惹,是梁山上的大山頭,無人敢怠慢。

李逵則完全不同,他雖然和武松同為「天罡星」之一,排名相差不大,都是高級將領,但李逵絕對是武松最鄙視的人之一。李逵能排進36顆「天罡星」,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大山頭,也不是因為他武藝特強,也不是因為他有多少威懾力,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宋江的馬仔兼打手。所以施耐庵不會給他單獨「立傳」享受「李十回」的待遇。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丁海峰版武松

兩位頭領也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差不多是兩人唯一的共同之處了吧,那就是都和虎產生了關係,都是老虎的剋星。戲文裡說「武松三拳兩腳將猛虎打死」,實際可沒這麼輕鬆,武松打那隻虎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輕鬆殺虎的是李逵,而且,武松累個半死也不過打死了一隻老虎,李逵則一口氣連殺四虎。按說,以上比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李逵的戰力比武松強太多,可以把二郎秒成渣。

實際是否如此?李逵戰力是否可以碾壓武松?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下,全方位比對下李逵和武松在打虎當中的表現。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趙小銳版李逵

首先,比較下打虎武器。

武器裝備在任何戰場是都是可以決定勝負的因素之一,打虎也不例外。說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也不太確切,他不是還有一根哨棒嘛!哨棒在百回本中被叫做梢棒,是防身用的木棍,不長,應該在1.3米左右,不超過1.5米。金聖歎評水滸的時候改成了哨棒,還特意數清楚了哨棒在這一回中不多不少,一共出現了18次!不過,這件武器在打虎的時候並沒有怎麼派上用場,開頭就被武松打在樹枝上折斷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說武松赤手空拳也是對的,他的打虎武器只有兩隻拳頭。

李逵的武器則很明顯,全程用刀。這是一種《水滸傳》中經常出現的武器,比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的柄要短一些,比後來武松用的雪花鑌鐵戒刀的柄又要長一些。這種樸刀在水滸中常見,宋江從柴進莊上出來時就隨身帶了一柄。有了這把樸刀,再加上李逵的天生蠻力,四隻老虎就在劫難逃了。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康凱版李逵

其次,比對下精神狀態。

武松是酩酊大醉的情況下打虎的,據說他是越醉武力值越高,從後來醉打蔣門神的系列表現來看似乎是這樣的。武松上到景陽岡時心情還算不錯,馬上就要見到哥哥,一家團聚。而且,事先他已經得知岡上有虎,已經傷害多人性命。但武松是藝高人膽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李逵的精神狀態則和武松有極大的不同,他的心態不像武松那麼平常,好不容易給老娘盼了個不愁吃穿的前程,結果老娘在路上被老虎吃了,此時的李逵必是極度悲傷後的暴怒,所以見到老虎不管不顧,掄刀就殺,什麼策略計劃統統沒有,一路殺過去就是了。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祝延平版武松

再其次,比較一下兩人打虎過程中體現出的不同性格特徵。

武松在上岡之前,先喝了18碗酒店自家釀造的「村酒」,而且還要「篩」過,說明這是宋朝常見的米酒,比較混濁,度數10度左右,按照北宋酒館常見的粗陶製成的酒碗來看,一碗大約能盛3兩酒,18碗大約就是5-6斤酒。但店家又說,一般人3碗就倒,似乎度數又遠比10度高。那就姑且按20度算。這樣看武松的酒量確實夠驚人了,關鍵是,儘管喝了這麼多「高度酒」,武松的神智仍然是清醒的,否則,他也不會懷疑店家是拿老虎嚇唬他。

等上了岡,在山神廟看到了官府的告示,知道山上確實有虎。這時的武松才知道是自己莽撞了,過於逞強,不過老虎並沒有嚇倒武松,他還是決定繼續上山。這幾個細節體現出了武松兩個特點,一個是膽大,因為藝高;另一個是心細,這個時候居然還想著如果回去被店家笑話。當然,此時的武松還有一點僥倖心理:哪那麼容易就碰上老虎呢!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宋江和武松

等到武松左手揪住頂花皮,右手將老虎打了六七十拳後,站起來,怕它不死,又尋著打折的半截哨棒,「棒橛又打了一回」,這才放心。在這個時刻,都快累死了,但武松的細心仍然不丟。

反觀李逵,在殺虎過程中完全談不上什麼心理變化,除了悲就是憤,一路殺過去,直到將老虎一家滅門。一方面,是因為老娘葬身虎口而產生的極度悲傷和憤怒,另一方面,天性使然,他本就是一個沒腦子的莽夫,他的字典裡,根本就沒有「策略」兩個字——如果他有字典並且識字的話。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李逵和宋江

最後,再比較一下打虎之後的待遇。

武松打虎之後,被當成大救星,披紅掛彩,成為英雄,並被陽穀縣知縣「抬舉」為都頭,成為名震天下的打虎英雄。從此武松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不管走到哪裡,只要一提打虎武松,對手立馬嚇癱。武松打虎不僅成就了武二郎的蓋世英名,更成為古往今來的超級大IP,衍生出許多動人且流量巨大的影視故事。

相比起來,李逵殺虎後的待遇則單調得多,回到梁山後也僅僅是兄弟們「眾人大笑」而已,雖然施耐庵專為李逵殺虎作詩一首,稱讚李逵「千古傳名李鐵牛」,但畢竟沒有武松的威武響亮,在其後李逵露面時,也從來沒有自我喝號「殺虎李逵」,大約他自己也覺得這不算一回事。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道童打扮的李逵——康凱

上述的比對中,沒有涉及打虎或殺虎的過程,因為完全沒有可比性。武松打虎時,從一離開柴進莊上就開始做鋪墊,一直到兄弟相認,幾乎是整個《水滸傳》中最精彩的部分;而李逵殺虎的過程則簡單許多,用了不到一頁紙,先是殺了兩隻小虎,」先搠死了一個「,另一個」也搠死了「,然後是殺兩隻成年虎,一刀一個,沒有費別的事,這不是搏鬥,乾脆就是一邊倒的屠殺,殺死四隻老虎,用了四個回合!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武松是赤手空拳將一隻為害多時的傷人猛虎打死,李逵則是一柄樸刀一刀一個殺死兩大兩小四隻老虎,雖然李逵的戰果貌似更輝煌,但」勝之不武「,含金量遠不能和武松打虎同日而語。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道童打扮的李逵——趙小銳

事實上,武松正是從景陽岡打虎開始,他的輝煌人生才揭開序幕。之後他遇到的每一個對手,無一不是成名已久的好漢,每場搏鬥都是硬碰硬的惡仗,長期在血雨腥風中討生活,鑄就了武松仗義、機智、狠辣、冷峻的性格特點,雖然也有過於冷酷的時候,甚至偶爾也會濫殺無辜,但這不是主流。讀了《水滸傳》,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漢形象躍然紙上。

這樣的武松,根本瞧不上以殺人為樂趣、拳頭比腦子大、甘心為宋江當狗的李逵。李逵除了有一身蠻力,動不動就要「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沒事就掄起雙斧,不管男女老幼「一味價搠將去」,更可惡的,為了配合宋江和吳用的毒計,賺取朱仝上山,居然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下手,把他的頭劈成兩半,讓兼任小衙內「保姆」的朱仝絕了退路,只能上梁山!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打死武松也不會幹的。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武松終老六和寺

所以,武松佩服的,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他根本不會多看李逵一眼,況且,李逵在武藝上也沒有什麼長處,平生沒有打贏過任何一場硬仗,一遇到厲害點的就成為人家的手下敗將。所以,儘管兩人同列天罡36星,同是梁山泊重要的步軍頭領,同是梁山老大宋江的「好兄弟」,但兩人毫無共同語言,武松有膽量在宋江面前特立獨行,李逵卻只能卑微地跟在宋江後面當鷹犬當打手當狗。

兩人的結局也充滿了戲劇性,最終大徹大悟的武松沒有隨宋江凱旋去享受什麼大富大貴,他已經看破一切,和極具慧根的魯智深一樣,他選擇了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成為清忠祖師,八十歲時涅槃西去;而一輩子和宋江不離不棄的李逵則和他的宋大哥死在了一起:宋江被朝廷毒死之前,生怕李逵造反,壞了自己的一世「清名」,乾脆把李逵叫來,也一杯毒酒毒死了,這可真是:生為大哥的人,死為大哥的鬼!

武松打只虎累個半死,李逵一口氣幹掉四隻,武松必須仰視李逵不?

宋江臨死前毒死李逵

相關焦點

  •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莫非李逵能秒殺武松?
    李逵氣得毛髮倒豎,一口氣殺了兩個小老虎。這時母老虎回窩了,但是她進洞的姿勢很特別,屁股先進來,李逵就趁這個機會,一刀插進了母老虎的屁股,連刀把都插進去了,母老虎逃竄出去很快就死了。公老虎又回來了,看見李逵,一下就飛竄向李逵。李逵在他飛起的那一刻,用腰刀公老虎的身下一刀划過去,給公老虎開膛破肚,殺死了他。就這樣,李逵一口氣殺死一家大小四個老虎。
  •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難道李逵可以秒殺武松?
    李逵想要秒殺武松,也不是沒有可能。李逵只需要將武松灌醉,趁武松熟睡之時,上去一刀,秒殺成功。如果是在武松清醒時,跟武松對決,別說秒殺了,李逵恐怕都不是武松的對手。我們先來看看李逵的殺虎過程。李逵是在接老娘返回水泊梁山,途徑離家不遠的沂嶺時,遇到了四隻老虎。
  • 李逵殺四虎,武松打一虎,哪個更厲害?
    像很多綽號裡面什麼病大蟲,矮腳虎,青眼虎,母大蟲,中箭虎等等。聽起來就有夠拉風,但是還有一種好漢,是直接跟老虎掛鈎的,比如打虎的武松,殺虎的李逵。那麼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來了,同樣是跟老虎幹架,一個是徒手幹掉一隻老虎,一個是一次幹掉四隻老虎。武松跟李逵誰更厲害呢?第一輪:武松是喝了酒,吃飽了肉。
  • 水滸傳中,同樣是打虎,為什麼李逵連打4隻很輕鬆,武松打一隻卻很累
    在《水滸傳》中,如果不藉助工具,打虎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即使武藝高強的人,讓他去赤手空拳打虎,勝算的概率也很低。而李逵和武松,他們兩人都打過虎,只不過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不一樣,李逵連打4隻虎,很輕鬆,而武松打一隻虎,卻很累,這是為什麼呢?
  • 水滸傳:為何李逵殺四虎輕輕鬆鬆,武松打一虎卻很不容易?
    景陽岡上打老虎,從此武松一舉成名,縣鄉鄰裡盡呼他為替民除害的「打虎英雄」,聽起來很是威風了得,令人萬般敬服。但其實,武松成名的背後是九死一生的搏鬥,這個老虎打得並不輕鬆,實在是驚險萬狀。初見到猛虎的那一刻,武松驚嚇之狀不亞於老鼠遇著貓兒,冷汗直冒,手腳忙亂,抄起身邊的梢棒想反守為攻,卻不料一棍棒盡打在枯樹上,斷為兩截。
  • 水滸中,同樣是打虎,為什麼李逵連打4隻很輕鬆,武松打一隻很累
    在《水滸傳》中,如果不藉助工具,打虎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即使武藝高強的人,讓他去赤手空拳打虎,勝算的概率也很低。而李逵和武松,他們兩人都打過虎,只不過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不一樣,李逵連打4隻虎,很輕鬆,而武松打一隻虎,卻很累,這是為什麼呢?
  • 黑旋風「李逵」為報母仇連殺4隻老虎為何不如武松一虎成名?
    話說武松因要回陽穀縣途中經過景陽岡,在山腳下的時候看到一個酒家掛著「三碗不過崗」,武松笑而不語便進去吃酒解渴,可當武松連喝了三碗酒之後老闆怎麼也不肯給再給酒吃,武松大怒道「你莫是怕我虧了你酒錢?快拿酒來」,店家經不住呵斥,便給了他酒喝,誰想這武一口氣竟喝下了十八碗酒,趁著酒勁微微上頭,提著哨棒踉踉蹌蹌的準備上山,可店家卻說:「走不得,走不得,這山上的大蟲已經害了二三十條人命」。
  • 說李逵能打贏武松太可笑,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不是一個級別
    但幾乎很少聽到會有人說李逵武功厲害,竟然吹噓說李逵的武功可以匹敵武松,這種逵吹確實是少之又少。但有朋友就留言說,如果從李逵殺四虎和武松景陽岡打虎來看,李逵無論從數量上還是過程來看,都超過了武松,由此可以斷定李逵的武功超過武松。老實說,先不管李逵到底是如何殺虎的,但就這個邏輯,如果這個邏輯都能成立,那麼李逵就絕對是梁山第一高手。
  • 武松和李逵都殺過虎,為什麼武松成了打虎英雄,而李逵什麼都不是
    《水滸傳》中打虎的場景有三處,一是最著名的武松景陽岡打虎,二是李逵接母親回梁山的路上在沂嶺殺四虎,三是解珍解寶在登州除害。當然還有一個綽號「打虎將」李忠的,僅僅是綽號而已,施老先生也沒解釋為什麼叫打虎將,從實力看來不具備打虎能力,暫且不表。
  • 武松打虎一戰成名,李逵打死四隻老虎為何無人提及?
    李逵打虎與武松打虎是有區別的。在《水滸傳》裡,有兩段描寫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眾人稱讚其為英雄,故事流傳很廣;而李逵打虎鮮有人提,究其原因,簡述如下。1:武松既知景陽岡白虎危害人間,無人能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逵是路過遭遇的。原因不同。請看《水滸傳》原文。————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存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
  • 《水滸傳》:李逵殺四虎,武松打一虎,後者憑啥反而名揚天下?
    在《水滸傳》中,關於打虎的故事主要有兩處,一處是武松在陽穀縣景陽岡打虎,另一處是李逵在沂水縣沂嶺怒殺四虎。兩人同樣都是弄死了老虎,一時轟動鄉裡,但為何只有武松打虎的故事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而李逵殺虎寂寂無名?
  • 李逵殺四虎,怒起來還敢去砍宋江,為啥卻不敢招惹打一虎的武松?
    詩有云:&34;描寫的就是書中的李逵。李逵曾因老母親被老虎所殺而怒殺四虎,也曾因誤以為宋江強搶民女時還提斧要砍宋江。可為什麼李逵卻不敢招惹只打了一虎的武松呢?二人打虎過程不同細讀《水滸》,我們會發現二人打虎的過程並不相同。
  • 武松,李逵,解珍解寶兄弟都打過虎,為什麼只有武松稱打虎英雄?
    武松,李逵,解珍解寶兄弟都打過虎,為什麼只有武松稱打虎英雄?而且最滑稽的就是根本沒打過虎的李忠綽號竟然是打虎將,可笑不可笑?李忠沒有打過虎卻很受用這個稱號,畢竟可以有一種武功很高的假象,對於這些武功不十分高,卻要走江湖的人,一個唬人的綽號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至少能嚇唬住一部分人。
  • 武松,李逵,解珍解寶兄弟都打過虎,為什麼只有武松稱打虎英雄?
    武松,李逵,解珍解寶兄弟都打過虎,為什麼只有武松稱打虎英雄?而且最滑稽的就是根本沒打過虎的李忠綽號竟然是打虎將,可笑不可笑?打虎將李忠沒有打過虎,只是因為身體健碩還會耍槍弄棒,因此人們都認為其能打死老虎,於是乎就稱呼其為打虎將李忠,李忠沒有打過虎卻很受用這個稱號,畢竟可以有一種武功很高的假象,對於這些武功不十分高,卻要走江湖的人,一個唬人的綽號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至少能嚇唬住一部分人。他的綽號是他最亮的閃光點。
  • 李逵打虎那麼多隻,為什麼沒有武松打了一隻出名?
    說到《水滸傳》,我們不難想起武松打虎的片段,不管是老是少,這個精彩的片段都是大多數人所熟悉的,但是說到李逵殺虎,知道的人卻是寥寥無幾,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其實以下這幾個方面才是關鍵。酒都知道,武松是喝完酒之後與老虎搏鬥,在打虎之前,還有三碗不過崗的故事。也是許多酒友們所熟悉的。人喝醉了,還能隻身一人把老虎打死,其實力可見一斑啊。而李逵殺虎,完全是在一個清醒的狀態,而且還是一個仇恨的狀態。雖然李逵端了一個老虎窩,但終究欠了那麼一點點意思。
  • 李逵殺四虎,怒起來還敢去砍宋江,卻不敢招惹打一虎的武松!
    武松道:「哥哥嚴重。」謝寶道:「武二哥也休要過謙,我和哥哥本是獵戶出身,那吊睛白額虎最是厲害,每每捕捉,都須提前個三五日,做了準備,帶了藥箭、器械,布下陷阱,卻也難保無失,哪裡比得二哥那般,吃醉了酒卻也三拳兩腳打得死大蟲。」
  • 武松經歷惡戰無數,讓李逵重走武松之路,最容易卡死在哪場戰役?
    武松生平惡戰無數,遂成千古英雄,流芳百世。翻看武松履歷,只能用四個字去形容。那就是「步步驚心」。可喜的是,經歷無數歷練的武松,終於看破紅塵,歸隱佛門,得以善終了。武松雖然歸隱江湖,但是他所留下的英雄故事,仍舊令人熱血沸騰,可就烈酒而下之。
  • 同樣是打虎,李逵比武松多殺了三隻虎,為何武松打虎更加有名?
    而《水滸傳》中則有兩位好漢有「打虎」的事跡,他們分別是行者武松和黑旋風李逵。按理說,他們都打死了老虎,為民除害了。可是為什麼在平時我們只聽見人們把「打虎英雄武松」掛在嘴邊,卻沒聽見把「打虎英雄李逵」掛嘴邊的。這就讓喜歡李逵的不少人抱不平了,李逵比武松多殺了三隻虎呢,憑啥武松打虎比李逵打虎有名?今個小編就和大家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
  • 同樣是打老虎,為何武松可以靠打虎揚名,而李逵卻被人當成笑柄?
    水滸中很多人都打過老虎比如武松,李逵,解珍解寶等人。特別是武松打虎更被後世銘記,傳為經典。那麼為什麼武松打虎會如此出名。而李逵殺了四虎,不但沒撈到什麼名頭,回到梁山還要被人笑話呢?我們先來看看武松打虎。梁山好漢武松回家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岡,至酒家沽飲十八碗,醉後欲行趕路。酒家告以岡上有虎傷人,勸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岡上果遇一條吊睛白額大蟲。
  • 同樣都是打虎英雄,為什麼武松要比李逵出名很多?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但是在《水滸傳》中不止武松一人打了老虎,還有一個「黑旋風」李逵。相比武松和老虎的單打獨鬥,李逵可是整整幹掉了老虎一家四口啊!詳細可以了解下李逵的平時為人處事,招待宋江時囊中羞澀的他去搶「浪裏白條」張順的魚,不識水性的他被張順丟到江裡整得欲仙欲死,下面這套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中都有詳細描述。再說說武松打虎,那是為民除害的義舉。景陽崗這隻吃人老虎是盤踞在縣道必經之路上,咬死了不少當地人和過往旅客,當地官府花費重金懸紅,又是出動獵戶漫山遍野地捕殺,依然拿它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