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能重來,估計《封神演義》裡的截教道友在聽到那句「道友請留步」後,不是轉身離去,就是祭出法寶宰了申公豹這個小人。
不論是讀過《封神演義》原本,還是看過影視劇,相信每個人都會對申公豹這廝嗤之以鼻。不過,申公豹的不討喜,恰恰說明作者擁有高超的文筆。
今天,我們就來掰扯掰扯闡教小人申公豹的生平。
在整部小說裡,總共有兩個修真者的人生軌跡堪稱「奇妙」,他們便是姜子牙和申公豹。這兩位有不少相同特點,在闡教的輩分都不算高,且道行差強人意,卻都背負著沉重的使命。偏偏這兩人自登場,便始終處於對立面,以至於,封神演義的結尾必定以兩人其中之一的死亡而告終。
都是闡教門下的弟子,姜子牙和申公豹為什麼會走向對立面呢?這其中,自有天道冥冥之中的安排,但是,兩人之間的三點不同之處亦是誘因。
首先,是本領方面的差距。
就算這兩位的道行在封神世界都屬微不足道之列,但若分個高下,申公豹還是略勝一籌的。當然,我們探討的是本領,若以法寶來看手握打神鞭的姜子牙自非申公豹可比。且看申公豹擅長的本領——飛頭之術。
從表面上看,這本領沒什麼大不了,在隔壁《西遊記》的世界裡,連車遲國的末流妖精都懂得此法。換做其他修煉有成的修真者,恐怕一眼便能戳穿申公豹的小把戲。但即便是這種旁門左道,仍將剛下山的姜子牙忽悠了,還差點將師尊託付的封神榜付之一炬。
其次,是信念方面的不合。
按照書裡的基調,姜子牙的信念當屬正統,他在玉虛宮中奉符命,一心一意輔佐岐山鳴鳳,討伐氣數已盡的商紂王。雖說,姜老爺子在幫助姬發之前,曾在紂王的手下吃了幾天皇糧,但這只是作者為姜子牙投奔西岐做出的鋪墊,無傷大雅。
反觀申公豹,若跳出封神的主基調來看,他的信念亦是正確的,輔佐成湯正統,幫助人皇平定叛亂,何罪之有?只不過,申公豹這傢伙的手段有點兒無恥,剛一下山就用奇技淫巧忽悠姜子牙,著實不具備主角風範。
最後,便是心機上的高低。
《封神演義》雖然沒有過多的心理描寫,但諸天大神所設下的封神大計令人深感「城市套路深」。相比之下,姜子牙和申公豹的那點兒小心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姜子牙是典型的具有「主角光環」的正面人物,他就是一位引領正道的忠厚長者,而申公豹則是個不折不扣的陰險小人。
元始天尊在挑選封神大使時,或許也曾考慮過讓機靈的申公豹來完成使命,但顯然申公豹更適合幹那些髒活累活。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四處拉人手,恐怕封神榜三百六十五路神位也沒那麼快被填滿。
那麼,身為一個叛逆者,申公豹在整個封神大計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很多朋友認為,他與截教中人走得很近,早已投靠了通天教主,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從書裡的描述可知,原本申公豹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弟子,他真的是「背叛革命」改入截教了嗎?我們且來看看書裡是怎麼說的。
在一百回《封神演義》中,申公豹同志總共登場十五次,除開最後一次登場(填了海眼的申公豹又被拉去封神臺領封)之外,還剩下十四次(自第三十七回至第八十四回)。在這段情節中,申公豹的活動軌跡大體如下:
姜子牙上了崑崙山,被元始天尊選為封神大計的執行者。被冷落的申公豹氣不過,從中作梗,在忽悠姜子牙未果後乾脆站在闡教的對立面,幫助帝辛以「三十六路兵馬」討伐西岐,企圖將大周氣運扼殺於萌芽。
隨後,姜子牙「七死三災」的劫數,完全是由申公豹一人主導的。姜子牙天命所歸,申公豹的陰謀被他一一化解。氣急敗壞的申公豹來到金鰲島,請來道行高深的十位天君,布下殺機重重的「十絕陣」。
這十絕陣絕對是封神世界中頂尖的陣法,其威力僅次於通天教主的「萬仙陣」。除了三位教主及遠古大神級別的存在,恐怕只有跳脫三界的神人陸壓才能從十絕陣中全身而退。為了破十絕陣,闡教幾乎付出了「一陣死一人」的代價。
破陣期間,雙方都殺紅了眼,所以將人間的戰爭上升到仙界層面,掀開了截教闡教大鬥法的序幕。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申公豹請來的角色可謂一個比一個厲害。十絕陣過後,趙公明被申公豹忽悠到戰場上。
要不是截教有陸壓這Bug一般的人,再加上「釘頭七箭書」這Bug一樣的法寶,二十四顆定海珠不知要收割多少上仙的性命。趙公明一死,三霄姐妹又被請了出來,這姐妹花簡直比趙公明更要可怕。
她們只用了六百個凡人,便布下讓西周死傷千軍萬馬的「九曲黃河陣」。十二個大羅金仙,非但沒能破陣,反倒被削去頂上三花。要不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坐不住了,帶著小童子親自出馬,估計闡教又難逃此劫。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雖道行在鴻鈞之下,但在封神世界裡「三清」這一級別已是無敵的存在了,所以三霄姐妹被打得無法還手,落得身死道消的命運。
按理說,這時明眼人應該能看出天道站在西岐一方了,聰明人早該躲在深山裡避劫,偏偏這世上傻子不少,又讓申公豹以三寸不爛之舌請來了土行孫、呂嶽等人物。土行孫倒還好說,這呂嶽乃後來的瘟部正神,連他都能請來足見申公豹的口齒有多伶俐。
在後來的劇情裡,申公豹又找了不少險些讓闡教眾仙「翻車」的大人物。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延攬中,足見申公豹的口才。在封神世界裡,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恐怖口號,莫過於兩個:
一是「寶貝請轉身」(陸壓的斬仙飛刀);
二是申公豹的「道友請留步」。
申公豹因人而異,為不同的修真者制訂了截然不同的說服套路。
以龍鬚虎為例,他與申公豹素昧平生,根本沒聽說過申公豹這號人物。申公豹與他相見之後,並未攀交情,而是誘之以利。
申公豹開出的條件非常有意思,他對龍鬚虎說姜子牙的肉有長生不老的功效(不知唐僧會做何感想),這種騙小孩子的把戲竟被龍鬚虎信以為真。
到了延攬三霄娘娘時,申公豹又改變了策略,他哭天搶地的緬懷死去未久的趙公明,激起三姐妹對趙師兄的同門舊情。
面對與紂王有殺母之仇的殷郊殷洪兩王子,申公豹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大打親情牌。先是用父子之情說服殷郊,讓他與自己的老爹和好如初;再以殷郊之死來說服殷洪,讓他為自己的老哥報仇雪恨。
殷郊殷洪雖沒什麼道行,但他們擁有成湯氣運加身(曾於朝歌以天子之氣攔下女媧娘娘的車輦),此外,倆人還繼承了師父的陰陽鏡和翻天印,令闡教眾頭疼不已。
當諸仙之戰發展到白熱化,連通天教主他老人家都站出來參戰時,申公豹的命運發生了轉變。
書裡並沒提到申公豹是否投入截教門下,只見他搖身一變成了萬仙陣裡的要緊角色。「八虎車中坐申公豹,總督萬仙」,這要是放在《三國演義》裡,估計申公豹的地位和都督周瑜差不多。
萬仙陣可謂截教最後的底牌,這陣法有多強悍?
只要在壓陣的六魂幡上寫下六個人的名字,然後早晚掐訣念咒,只要在陣法中搖動旌旗,就能讓這六人身死道消!
萬仙陣的名字有兩層含義:
一是應了截教「萬仙來朝」的口號,集結了截教的全部力量;
二是甭管對方有多少仙人,保證讓他來一個死一個。
為了布下這萬仙陣,通天教主可謂賭上了一切。他能將申公豹放在萬仙陣中的重要位置,足見對申公豹之信任。
不過,闡教的勝利是順應天道的結果,所以即便強如萬仙陣,也終有被破的時候。當萬仙陣土崩瓦解時,喪家之犬一般的申公豹逃離戰場,被元始天尊抓了回來,塞進了北海之眼。
直到封神臺封神,申公豹被塞進海眼裡困了十多章,最後才被拉到封神臺上封了個勞什子「分水將軍」。連飛廉惡來這種人物都可榜上有名,可見,這「分水將軍」在天界根本沒什麼分量。
上文便是封神「男二號」申公豹的生平履歷,由原文可知,他從未拜通天教主為師(拜師通天教主這一情節僅出現於電視劇中),在書中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發自本心的行為罷了。網絡上盛行的「陰謀論」,不過是網友的腦洞而已,不符合《封神演義》的邏輯。
若以現代人的眼光觀申公豹的一生,他就是個「攪屎棍」一般的小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條道走到黑,到最後鬧了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下場。
參考資料:
【《封神演義》、《中國神仙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