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於教育部對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進行修訂的消息引起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廣泛關注。課程方案及標準的調整必將會對高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關於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將納入高中外語課程學習並將成為高考外語考試可選的語種則更是吸人眼球。
高考於我和孩子似乎都比較遙遠。但多了解一下相關內容也可以幫助我們提前做到心中有數。高考是我國公認的第一大考。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高達約1031萬。這也是繼中國2007、2008、2009年高考報名人數超過千萬後,第四次達到千萬以上。高中課程改革牽動著眾多考生和家長的心。
事實上關於德語、法語、西語納入高中外語課程的實施,始於2018年秋季。教育部早在2018年初就公布了2017版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方案,裡面就包括了增加小語種課程的內容。而首批選擇這三門小語種作為第一外語的考生將參加2021年的高考。
2017年之前(含2017年)考生可選高考外語考試語種僅涉及英語、俄語、日語,且英語在其中居於絕對統治地位。而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的加入,給了考生更多的選擇。他們也將在明年迎來高考的正式檢驗。
2020年針對2017年版課程方案和標準進行的修訂,其最大的亮點是將正式開設勞動課程並包含6個必修學分。這也是對今年3月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一次有力回應,反映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意見反饋的重視以及工作的高效。根據《意見》的要求,對兒童的勞動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擴大英語考試語種的選擇範圍,首先有利於考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廣泛的選擇,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小語種人才;其次在肺炎疫情並沒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英語系留學國家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小語種國家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未來出國留學的風險!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吧。困得實在不行了,祝各位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