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電商:精準扶貧「新藥方」

2020-12-10 選調生

2015年年底,阿里研究院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培育了將近2000萬個淘寶用戶和30萬個淘寶賣家。農村經濟已經從小賣部版本的1.0模式,發展到農村淘寶合伙人的2.0模式。

近幾年,伴隨著電子商務向三線、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的滲透,我國縣域電子商務進入發展的黃金期,呈現出政府支持力度大、發展速度快、平臺企業強勢布局、新典型不斷湧現、草根熱情高的特點。站在「網際網路+」風口上,「電商扶貧」已然成為多地政府開出的精準扶貧新藥方。

百花齊放

借著政策利好的推動,縣域電商被瞬間引爆。而在這百花齊放的環境下,有些地區根據各自資源稟賦,開啟極具地方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以沭陽縣為例,該縣藉助網際網路銷售特色花木產業,實現全縣經濟的彎道超車。2014年,沭陽縣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的銷售額達26億元,同比增長74%;寄出包裹數超過2700萬個,同比增長130%,主要是花木產品。電子商務還成為沭陽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拉動經濟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2015年,沭陽更是進入全國百強縣,名列第44位。

同樣在浙江省遂昌縣,該縣依託遂網公司和網商協會,構建「政府+平臺+網商+合作社+信息點+農戶+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遂網公司派專人到各個村鎮調研特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狀況,將優質產品進行整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耕谷」品牌,營造「媽媽的味道」、「高山原生態」等產品理念,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網銷協會對全縣網商進行培訓,提供全方位的網銷配套服務。2014年,遂昌縣網上銷售額突破5.3億元,同比增長73%。遂網公司還創新性提出「趕街模式」,在行政村布局信息點,幫助村民進行網購網銷,2014年共建設電子商務村級服務網點210個。

全國各地的電子商務實踐表明,電子商務網銷業的進入門檻不高,只要激發農民的內在積極性,有錢可賺,就會爆發出巨大的活力和創新力,人人都可以包容在電子商務的實踐中。在「沙集模式」的調研中,我們見證了東風村七十多歲的周維山老人用一個手指戳鍵盤的「一指禪」,同樣能開網店,能做生意,能創造價值。

電商為什麼能扶貧

「沙集模式」、「沭陽經驗」等全國各地的實踐都表明,縣域電子商務有助於改善「三農」問題,有助於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有助於發展地方經濟和推動城鎮化進程,有助於促進我國「包容性增長」,尤其是是有助於幫助農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基於我國尚有7017萬貧困人口的現實,如果按照2020年全面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重、時間緊,必須創新扶貧思路。而電子商務恰恰有助於實現「精準扶貧」,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新抓手,原因何在?

「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的機制在於賦能」,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回答了這個問題。

電子商務賦能,讓小農民對接全國大市場。貧困地區通常地處偏遠、信息不暢,優質農產品也難以暢銷並賣出高價。電子商務能夠讓偏僻的小山村直接對接廣域的大市場,擴大了銷售範圍、縮短了銷售渠道,改變了銷售模式和銷售理念。從而有助於大幅度降低營銷成本,提升農產品銷售數量、穩定需求和價格,解決當地小市場的賣出難問題。

電子商務賦能還有助於藉助政府和社會力量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推動本地特色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建立市場化的配套服務體系,改變人們傳統的觀念和思維。

江蘇省睢寧縣是蘇北貧困縣,沙集鎮東風村是遠近聞名的破爛村,靠回收廢舊塑料為主營業務。2006年起,沙集鎮東風村在3個青年的帶動下,從無到有、自髮式興起了一個家具網銷產業,擁有2000多家網店,2014年實現銷售額26億元,其中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325家,有些企業僱工人多達五六十名。

電子商務不僅促進農民創新創業,還有助於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就業,在「買全國」、「賣全國」上大做文章,提高收入。劉鵬飛在義烏創業,一躍成為網銷孔明燈大王。他將生產基地選在了自己的家鄉——江西省寧都縣,僱傭了上千農民幫助生產加工,採取計件工資制度,農民在不影響農活的情況下,通過勞動就能增加收入。

另外,貴州省銅仁市和黑龍江省明水縣正在試點大數據平臺,支撐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通過應用大數據,準確甄別貧困人群;通過分析電商平臺數據,跟蹤和判斷扶貧效果。

揚長避短與精準發力

電子商務扶貧是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扶貧方式的創新性探索。雖然有些成功經驗,但是電子商務扶貧還剛剛起步,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探索本地特色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扶貧方式,以扶貧效果為導向,揚長避短,在探索中提高。首先要摒棄三種錯誤思維。

一是電子商務萬能論,以為貧困戶上了網,對接了全國大市場,就能脫貧致富。事實上並非如此,電子商務雖然進入門檻低,但是網店之間競爭激烈,運營具有專業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價值鏈條長,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效果為零。

二是把電商扶貧搞成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儘管有電商扶貧政策的強力支持,但是以為只要在電商平臺上建設個地方館就萬事大吉,或者不切實際地照搬照抄,開個新聞發布會就大功告成。這些做法都不能達到任何扶貧效果。事實上,如果不做調研和學習,不做規劃,不培育配套服務支撐體系,不建設適宜的環境,電商扶貧只能流於形式。

三是割裂政府和市場關係。電子商務過程是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但是電子商務扶貧又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和市場各方主體都應該明確各自的定位。政府做好規劃、支撐、服務和監管工作,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市場活動則由市場主體牽頭,進行市場化運作。最終,各方主體各司其職,形成合作、共贏的生態。

電子商務扶貧應該以效果為導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精準發力,切實幫助農民提高技能,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首先應做好電商扶貧的總體規劃。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資源稟賦,本著「務求實效」的原則,制定有針對性的電商扶貧規劃,設立電商扶貧專項資金,制訂電商扶貧優惠政策,加大電子商務扶貧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其次應帶動社會各方力量,重點打造市場化的配套運營服務體系,培育市場主體。政府、平臺、服務商、網商、貧困戶應各自分工定位,形成完善的、可持續的、多主體共贏的社會化協作機制。

同時應繼續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加大對公路、電力、網絡進村的建設力度。藉助電商扶貧契機,投入專項資金,完善道路建設,保證貧困地區的電力供應和寬帶上網,並給予貧困戶相應的資費優惠。

另外應重視人才培養和培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解決人才瓶頸。一方面引入經驗豐富的電商運營人才或者機構直接加盟;另一方面,藉助第三方培訓機構力量,培養本地的電子商務人才。尤其把貧苦戶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幫他們掌握開店知識和技巧。鼓勵大學生村官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通過樹立成功典型和樣板,以點帶面,激發貧困戶的創業和就業熱情。

最後應打造具有本地優勢的產品資源。藉助電子商務扶貧契機,在全國大市場的帶動下,摸清當地的優勢產品資源,包裝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在產品質量檢測及溯源等方向上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做深做精農產品加工業,推動產業升級。

相關焦點

  • 電商教學團隊把扶貧論文寫在絲綢之路上
    深入絲綢之路沿線60餘個市、縣,實施電商精準幫扶;完成30多項市、縣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打造縣域電商發展典型模式;舉辦或參與百餘場電商扶貧培訓;舉辦30多場高層次論壇和專題研討會,致力於探索電商扶貧政產學研協同長效機制。電商扶貧成效顯著,研究成果被多級政府部門採納,幫扶人群2萬餘人次,直接或間接促進就業上千人,受到媒體80餘次採訪報導。
  • 【電商扶貧】尤溪:注入雙創動能 推動電商精準扶貧
    ● 《電商扶貧》系列報導 【電商扶貧】尤溪:注入雙創動能 推動電商精準扶貧 01 尤品匯商城線上與線下相得益彰
  • 順聯動力入選2020網絡扶貧典型案例,助力電商扶貧
    近日,從中央網信官網獲悉,順聯動力「優農計劃」、網易嚴選「脫貧計劃」、釘釘「益啟動」等50個案例入選2020網絡扶貧典型案例,成為扶貧樣本,為網絡扶貧脫貧攻堅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據了解,作為社交電商頭部標杆企業、浙江省重點培育的綜合型電商平臺,順聯動力不斷發揮電商優勢,整合自身資源,深度參與到消費扶貧事業中,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平臺自2017年推出「農創」戰略以來,開啟「電商助農」綠色通道,陸續讓「麗水小黃姜」、「廣西青芒」、「平和蜜柚」等農產品走向全國千家萬戶,幫助當地農民從盛產滯銷到線上脫銷,精準實現助農增收。
  • 助力扶貧攻堅一畝田亮相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博覽會
    一畝田公共事務副總裁張馳在主論壇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大會上做扶貧攻堅領域的匯報,參加會議的還有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等國家和地方政府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位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代表、農產品企業及農村電商服務企業代表。
  • 禾中打造萬畝戈壁新綠洲「網際網路+縣域」促農增收
    「我們願意將最新最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最閉塞的地方,所以,我們和酒泉團市委共同發起成立了1000萬精準扶貧基金,在酒泉種子產業園成立了眾創空間,並且已經在一帶一路的黃金節點甘肅18個行政鄉村成立了「有種網精準扶貧工作站」,為這些有夢想的人提供脫貧的創業資金與平臺;另外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扶溝縣,通過大田託管的方式,實實在在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把扶貧工作紮實的做到實處。」趙銀虎說。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張鬱——堅持創新引領 提高精準扶貧精準...
    該同志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精益求精,在產業升級、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方面紮實推進了國家連片特困地區陝西太白縣、洋縣、河北淶源縣三個縣的定點扶貧工作,為幫扶縣精準扶貧工作帶去了新理念、注入了新動力、開闢了新路徑,扶貧工作得到了上級以及地方幹部群眾的充分肯定。航天科技集團的扶貧工作經驗在2016年中央企業定點扶貧工作會、國資委機關扶貧工作會、全國扶貧日論壇社會扶貧平行論壇等會議或論壇上進行了交流。
  • ——西南財經大學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這正是西南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專家設計和指導的美姑縣農村電商項目。  根據四川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的相關安排,西南財經大學參與涼山州美姑縣和阿壩州金川縣的精準扶貧工作。自2015年以來,我校充分發揮財經高校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教育優勢,全力推動兩縣精準扶貧工作,農村電商項目僅僅是西南財經大學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片段。
  • 京東數科打出扶貧「組合拳」 創新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給劉興貴的生活帶來改變的正是京東數科和當地政府、企業共同打造的「惠民小站」扶貧模式。「惠民小站」模式通過政府、企業、工廠、縣域百姓四方「共建共贏」的商業模式,促成了金川縣雪梨經濟的全產業鏈升級。目前,京東惠民小站已經覆蓋了全國1萬多個鄉鎮,在全國籌建惠民小站35000家, 全國縣域覆蓋率達70%。
  • 紅棗+電商 神木曼喬咖啡走出精準扶貧新路子
    從最初的提出幾近「破天荒」的設想——創新紅棗咖啡,到如今年深加工轉化紅棗近3000噸,年產500噸紅棗濃縮汁、1000噸即溶咖啡飲品,在天貓、京東等電商銷售額超60萬元,這個敢想敢幹的神木80後創業者,在助力脫貧攻堅的路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讓傳統的紅棗「觸電」走向了世界。
  • 湖南高速「賦能」電商扶貧,株洲茶陵蜜柚「飄香」各地
    ,茶陵蜜柚,優品出湘」2020茶陵蜜柚推介會暨開園儀式電商扶貧活動,在株洲茶陵腰潞鎮長義村湖南盛康蜜柚莊園舉行。湖南高速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下屬茶陵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整合電子商務資源,為茶陵打造一站式電商+直播+高效物流解決方案,以數字力量為電商扶貧賦能,為茶陵脫貧攻堅注入「源頭活水」。
  • 【網絡精準扶貧 新時代青年行】用竹竿"觸電",執著電商重綻人生光彩
    編者按: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方針,隨著「網際網路+」上升為國家戰略,「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成為貧困地區發展後發趕超的重要抓手。為響應網際網路精準扶貧助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青年網通過尋找各地青年群體結合網際網路創業脫貧的故事,通過深入採訪報導,推出【網絡精準扶貧 新時代青年行】系列報導。
  • 旬陽縣「太極旬陽」縣域公共品牌新聞發布會成功啟幕
    6月22日上午,旬陽縣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暨「太極旬陽」縣域公共品牌新聞發布會在西安市高新區萬達廣場成功舉辦。易紅斌表示:旬陽縣緊盯陝西強縣目標,立足縣域實際,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增速換擋中穩中求進,在結構調整中揚長補短,推動我縣追趕超越步伐行穩致遠。
  • 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典型項目掃描
    一大批專家長期活躍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自覺把科研攻關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不僅立足於為一村一地「開方子」「治窮病」,更著眼於探索建立長期有效、普遍適用的脫貧「大藥方」,走出了一條又一條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脫貧新路子。不僅成功拔掉了一個又一個「窮根子」,還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和輻射效應。
  • 電商帶頭人|先富帶後富,電商助發展——趙洪亮
    趙洪亮,49歲,中共黨員,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後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29年,2018年在確山縣留莊鎮李莊村任扶貧第一書記,為發展產業扶貧成立了確山縣宏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帶動周邊貧困戶183戶種植富硒大米、雜糧等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減投增收,或依託管分、在公司務工收入等方式進行帶貧,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通過這些實現了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了土地產值率,在公司的示範帶動下,周邊農戶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縣域經濟發展再添新動力 陝西廣電網絡與省商務廳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圍繞發展「三個經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合資源,合力推廣「融媒體+電商」模式,深化縣域融媒體中心與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的融合推進和協同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在農村的廣泛應用,共同打造陝西縣域電商品牌,推動全省縣域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創造「陝西速度」,打造「陝西模式」,形成「陝西特色」。
  • 扶貧先扶智 東平精準扶貧搭上「電商快車」
    正好縣電商產業園的老師來鎮上講課,我就去聽聽,回來就用上了,開了這家網店。賣紅心鹹鴨蛋、雞頭米、荷葉茶等湖產品,生意還不錯。」她口中的「老師」就是東平電商產業園的負責人屈克志。他對記者說:「我們是想藉助電商產業園這個平臺,結合我縣農村主導產業,探索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子。爭取帶動發展一批電商農民、電商產品、電商村鎮和產品基地,用電子商務這種新興業態幫助貧困農民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 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
    ,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讓黨旗飄揚在扶貧一線!這是誓言,更是行動。市委、市政府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協調,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金色:扶貧產業裡長出「金娃娃」故城縣正大食品有限公司養殖場內,北半屯村脫貧戶陳運海正給肉雞餵飼料。「雞場打工,託養奶牛,每年收入兩萬多。縣裡『五金』扶貧產業,俺就佔了兩個。」故城縣依託正大肉雞、以嶺中醫藥、康宏奶牛、新希望和天邦生豬、綠康特色果蔬項目,培育形成了「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大扶貧產業。
  • 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助力精準扶貧,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打造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深度挖掘保護地方特色農業資源,著力打造「石臺硒茶」和「石臺硒米」兩個區域公共品牌,推動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12月9日,省局智慧財產權保護處三級調研員徐衛平一行到池州市石臺縣開展地理標誌實地調研和指導。
  • 貞豐:破繭成蝶終有時 電商扶貧立新功
    近年來,貞豐縣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日益普及,電子商務呈現快速增長勢頭,藉助網際網路營銷張力,成功開啟「電商 扶貧」模式,逐漸形成縣域電商發展濃厚氛圍,頂壇花椒、連環砂仁、貞豐特色精品水果等系列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遠銷全國各地,全面推動品牌打造和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走出一條脫貧攻堅新路。
  • 2020年北流市電商精準扶貧創業就業對接會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日,由北流市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局主辦,廣西東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北流市電商精準扶貧創業就業對接會在北流市民樂鎮會眾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培訓基地順利舉行。本次電商創業就業對接會邀請到北流市網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流市大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小六視野)、北流市德力職業培訓學校、北流市金程貨運有限公司(韻達快遞)、廣西北流市眾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廣西北流東雲果業有限公司等9家實力強大的電商公司提供了如主播、短視頻創作演員、電商客服、電話客服、快遞分揀員、生鮮水果質檢員、貨場打包工、貨場保安等多個合適貧困戶創業、就業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