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2020-07-26 蓬萊海市的旅遊記憶

荊州是著名古城,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裡。在這樣一座已經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及周邊地區,本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歷代名人墓。但非常遺憾的是,如今尚存遺蹟、有明顯標誌的名人墓在荊州及其周邊地區屈指可數。


1、孫叔敖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孫叔敖墓

孫叔敖(前630—前593),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人;擔任楚國令尹時,生活節儉,為政清廉,大力興修水利,率領民眾建成了我國在春秋時期最早的水利工程芍陂和安豐塘。這些水利工程和著名的四川都江堰一樣,至今仍然在發揮作用,造福百姓。孫叔敖的另一大功績是輔佐楚王擊敗晉軍,為楚國成就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孫叔敖墓位於荊州沙市區中山公園內。


2、楊溥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楊溥墓

楊溥(1732—1446),湖廣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歷任太子洗馬、翰林院學士、太常寺卿、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死後追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楊溥墓位於荊州石首市高陵鎮。


3、朱柏(湘獻王)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朱柏墓

朱柏(1371—1399),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8歲時封湘王,14歲就藩封國荊州。太祖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意欲削藩,給朱柏羅織了謀反等多項罪名,並派兵抓捕朱柏,朱柏無奈自焚身亡。朱棣即位後,為朱柏平反,追諡獻,是為湘獻王。朱柏墓位於荊州荊州區荊州鎮太暉村。


4、朱植(遼簡王)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朱植墓

朱植(1377—1424),濠州鍾離(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初封衛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遼王,就藩封國廣寧州。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擔心朱植擁護朱棣,遂召朱植從海路還京,改封荊州。朱棣即位為後,記恨朱植對自己的不支持,開始冷落朱植,並大幅度降低其待遇。朱植死後追諡簡,是為遼簡王。朱植墓位於荊州荊州區八嶺山鎮。


5、張居正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張居正墓

張居正(1525—1582),江陵(今湖北荊州荊州區)人;自幼聰穎,16歲即得中舉人,23歲進士及第;歷任國子監司業、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太傅、太師;任內整飭吏治、加強邊防、改革漕運,推行「一條鞭法」,朝政為之一新;死後追贈上柱國,諡號文忠。張居正墓位於荊州沙市區首輔路張家臺。


6、袁宗道、袁中道

尋找湖北荊州名人墓

二袁墓

袁宗道(1560—1600),湖北公安人;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選庶吉士,官至太子右庶子;詩文推崇白居易、蘇東坡,為「公安派」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袁宏道、袁中道並稱「公安三袁」。

袁中道(1570—1623),袁宗道弟;16歲即中秀才,但至31年後的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方才進士及第,歷任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南京吏部郎中;創作以散文為著,遊記尤佳。

相關焦點

  • 荊州:免門票!湖北喊你來旅遊:夢回楚地來這裡!
    免門票惠遊湖北的活動即將結束。這期,小編也坐不住了,趕緊帶你們來到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的中心——荊州,在這座充滿著歷史風韻的古城裡,享用豐盛的文化「大餐」!既然來了名人故居,總得先來了解下本尊何人。張居正祖籍荊州,是明朝宰輔,被稱為「宰相之傑」。正是因為他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讓明朝的江山基業得以承繼,在他故後,後世之人曾感慨「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故居為萬曆元年所建,幾經興衰,原址其實已經毀於戰火,如今的故居是重修建築,但園中布局景觀皆還原舊時房屋的格局。
  • 荊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朝最大的政治家!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這裡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等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
  • 湖北荊州熊家冢楚墓有新說 墓主可能是楚昭王
    湖北荊州熊家冢楚墓有新說 墓主可能是楚昭王 本報訊(記者胡孫華)正在被搶救性發掘的荊州熊家冢楚墓,墓主最有可能是在楚國歷史上有巨大貢獻的楚昭王。而由此延伸推測,主墓北側的那座陪葬墓埋葬的可能是其寵妃、自殺殉死的越王勾踐之女——越姬。長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徐文武最近在《江漢論壇》發表一篇論文,文中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文物發掘情況,推斷出以上結論。在目前已知的熊家冢楚墓下葬的上、下限年代內,楚國共經歷了11位楚王。徐文武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採用「排除法」,最後把熊家冢墓主鎖定在楚昭王和楚惠王的身上。
  • 湖北的明朝藩王知多少?荊州有十位
    原標題:湖北的明朝藩王知多少?荊州有十位 從公元1368年至1644年,明朝大興封藩之制,據統計:明代共有藩王220餘位,而湖北先後有44位藩王受封,成為當時藩王最多的地區之一,僅次於河南。
  • 湖北荊州古墓開棺不見屍棺內積滿黑色液體[圖]
    [提要] 被認定為西漢早期墓的湖北荊州謝家橋一號墓主棺29日在荊州博物館開啟。之前有專家推測很可能出土千年溼屍和精美的絲織品。但昨日開棺後,古棺內只見滿滿的液體和絲織品殘片等隨葬品。荊州博物館館長表示,清理古棺至少還需要一兩個月時間,但是E現保存完好古屍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 湖北方言「不服周」找到實物證據,荊州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考古發掘...
    圖為考古發掘現場圖為殉葬墓中的玉器圖為復旦大學專家清理殉葬墓人骨遺骸圖為經過一個月的考古勘探,考古人員在編號為3號的荊州熊家冢祔冢殉葬墓中清理出大量花椒種子,以及為弄清該墓地祔冢北邊殉葬墓的分布狀況,5月8日,荊州博物館與荊州市文保中心組建「熊家冢祔冢殉葬墓地發掘考古隊」,目前已在一座殉葬墓中清理出玉器36件、青銅器4件。一個殉葬墓發現寵物狗6月11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熊家冢祔冢殉葬墓地發掘現場。
  • 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址,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荊州
    湖北,荊楚大地,或許聽名字就能感覺到荊州的分量。荊州作為古時楚國古都,三國名城,它的歷史深厚是不言而喻的。荊州古城是追尋三國文化遺蹤和荊州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旅遊勝地。三國時代,魏、蜀、吳荊州之爭,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和膾炙人口的故事。
  • 湖北武漢歷史名人墓補遺
    之前一篇文章寫了十座武漢名人墓,現在又收集了另外八座名人墓的情況分享給大家。(今湖北武漢江夏區)人;武漢地區伊斯蘭教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7、田桐田桐墓田桐(1879—1930),湖北蘄春人8、耿丹耿丹墓耿丹(1892—1927),湖北安陸人
  • 湖北武漢歷史名人墓補遺
    之前寫過十座武漢名人墓,今天又收集了武漢八座名人的墓的情況分享給大家。5、馬銓馬銓墓馬銓(1596—1678),武昌府江夏縣(今湖北武漢江夏區)人;武漢地區伊斯蘭教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6、藍天蔚藍天蔚墓藍天蔚(1878——1921),湖北武漢人;先後入讀日本士官學校和日本陸軍大學
  • 中國歷代名人墓巡禮——湖南湘潭
    湘潭是個名人輩出的地方,特別是在近現代湧現出許多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這些人當中的一些人最終選擇了魂歸故裡,成為鄉裡的榮耀。今江西都昌)人;出身寒微,從潯陽魚梁吏起步,歷任廬江督郵、樅陽縣令、廬江主簿、武岡縣令、南蠻校尉長史、江夏太守、鷹揚將軍、東海王參軍、揚武將軍、龍驤將軍、武昌太守、平南將軍、散騎常侍、徵西大將軍、荊州刺史
  • 遼王墓涅槃重生 荊州區全域旅遊再添王牌 - 荊州廣電新媒體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6-06 17:39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孫斌 董浩 陳理君)遼王墓景區距荊州古城二十二公裡,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嶺山古墓群內。
  • 湖北荊州發現完整溼屍,墓主口含寶印,出土一封寫給「閻王」的信
    1975年6月,湖北荊州棺蓋被打開的一霎那,墓主的頭竟然隨著棺液擺動了幾下,著實嚇了大家一跳。專家推測墓主去世時60歲左右,身高1.67米,重約105斤。在檢查墓主的口腔時,醫生發現在他的嗓子眼處有一個異物,夾出一瞧,才發現原來是枚印章,漢白玉質地,上刻一個「遂」字,
  • 湖北荊州特色旅遊蓬勃發展
    荊州又是聞名於世的「三國文化」的誕生和繁衍勝地。10.5公裡的荊州古城牆保存完好,被專家們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三國演義》洋洋灑灑120回,有82回以荊州為核心展開。流傳千古的「借荊州、還荊州、守荊州、失荊州、回荊州」等典故,一直廣為流傳。至今,這裡還保存著大量三國時期的歷史遺蹟。  荊州是全國內陸水域最廣、水網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 頂級戰國玉佩之荊州院牆灣戰國楚國墓出土神人馭龍玉佩欣賞
    荊州的古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郢都,院牆灣楚王墓即在紀南城附近。2006年因遭盜墓,考古工作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戰國時期文物。在院牆灣出土的眾多古玉中,有一件神人馭龍玉佩特別引人注目。
  • 中國歷代名人墓巡禮——黃岡
    黃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印刷術發明家畢昇、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大地質學家李四光、大詩人聞一多、共和國開國大將王樹聲等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我們今天憑弔的這幾座名人墓的主人,許多都有全國乃至世界聲譽,他們都是黃岡的驕傲。
  • 考古證實荊州謝家橋一號墓主人為五大夫之母"恚"
    新華網武漢12月6日電(記者廖君)在6日召開的湖北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考古發掘新聞發布會上,荊州市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表示,根據墓葬中出土竹牘和竹簡的記載,墓主人是五大夫之母「恚」,漢高祖時代的女貴族。     王明欽表示,儘管棺內墓主人屍體已腐朽,只有保存完好的骨架,從骨架特徵可以斷定墓主人為女 性。
  • 尋找河南濟源歷史名人墓
    在河南濟源這幾座名人墓的主人中,趙衰、聶政、孫思邈都堪稱大名鼎鼎,事跡可謂家喻戶曉,但李願、荊浩的知名度不高,史載事跡也不多。1、趙衰趙衰墓趙衰(?孫思邈墓位於濟源市王屋鎮林山村。李願墓位於濟源市克井鎮大社村。
  • 盤點湖北荊州著名的八大景點,快來看看你都去過嗎?
    盤點湖北荊州著名的八大景點,快來看看你都去過嗎?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洪湖西北部,是依託煙波浩渺的百裡洪湖而建成的生態旅遊區。風景區內水域遼闊,自然生態保護完好,水草茂盛,湖中生活著70多種魚類。山中古墓葬密集,現封土堆尚存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餘座,其中以楚墓居多,明藩王墓次之。八嶺山現為國家森林公園,山上喬木參天,茶海松濤,煙雲籠罩,兼有雄奇幽深之勝,故有"不到八嶺山,不算到荊州"之說 。荊州萬壽寶塔是湖北省又一處重要的古建築,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湖北荊州違建巨型關公像,搬!
    湖北荊州違建巨型關公像,搬!湖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官網 截圖被指違建的巨型關公像,將從湖北荊州區關義公園搬往荊州區點將臺,包括拆除、安裝、新址廣場在內的總投資共1.55億元。
  • 湖北荊州巨型違建「關公像」拆還是遷?
    為什麼湖北荊州這尊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巨型雕塑會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背後是荊州古城巨大的歷史價值:荊州是我國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已經擁有2800多年歷史。關於荊州古城的保護,多年來,中央、省市各部門,可以說是投入巨大,而圍繞著古城也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何違建仍會出現?違反了《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破壞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這是今年10月初,住建部對湖北荊州這尊巨大的「關公雕塑」的定性。而事情發展到今天,荊州的這座巨型關公雕像,到底是搬還是拆,當地正在組織專家,討論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