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為你念《心經》,在人生經過的每一座佛山,每一片淨土。
從「觀自在菩薩」到「菩提薩婆訶」,二百六十多個字,每一個讀音都是一個祝願。
你說,你不信。「子不語怪力亂神」,當「敬而遠之」。
其實,我也不是深諳經文博大精深的要義,只是喜歡,只是讀起來就法喜充滿,其樂融融。
李叔同、趙樸初、南懷瑾,他們也都喜歡。
我想,三位大師比誰都具足大智慧。如果佛教僅僅是迷信,是民間科學,他們不會成就大學問。
誦讀,不止為祈福求安,靜心寧意,更為心中對這個世界有一份感恩,一份懷想,一份真愛。也更因為:喜歡佛境界。
你看,南天聖地的那尊花崗巖觀世音菩薩,法像多莊嚴,多慈悲,多安詳啊。
菩薩端坐於蓮臺之上,面如滿月,指若蘭花。她不是仰觀雲朵心向天國,而是俯瞰大地悲憫眾生,眉宇間充滿了對蒼生無限的憐愛與包容,像一位慈祥而柔情的母親。
在這萬丈紅塵中,有多少迷津,有多少痴人,有多少你我一樣的跋涉者,暗夜仰望星光,迷渡渴望津梁?有多少的放不下,丟不開,想不到啊?誰不需要菩薩愛的燈火和發自靈魂深處的關懷呢?
如果可以,可以聽到觀音菩薩的提點和佛的指迷,我們能避開多少偽緣,繞開多少深潭啊。
雖然你說「子不語!」但我還是想為你念《心經》,在觀音山上,在蓮花臺旁。
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讀起來,感覺智慧開啟,感覺吉祥如意。
般若如燈,照徹三界,也照亮人心。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讀起來是那麼好聽,那麼讓人安靜。仿佛置身於開滿蓮花的仙境,竹林在風中輕輕搖動,湖水如鏡,錦鱗悠遊。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我不能很準確的解釋,但我知道,有「覺悟」的意思,也有「至高無上」的意思。
總覺經文中的字句有佛光,能夠讓日月更吉祥,讓四季更健康,也能夠讓你更好!讓世間的一切美好都更好!
在百粵秘境祈福,在南天聖地許願,一定是很愉快的事情。
不管歲月盈缺,不論你我是否還年輕。我都想在觀音山上為你念《心經》,祝禱你福慧雙修,祝願你福壽綿長!
觀自在菩薩……
2013年10月12日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