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韓明華//淺說步韻 藏頭和藏頭步韻

2020-09-19 放歌大中華

淺說步韻、藏頭和藏頭步韻

文/韓明華

詩詞,因格律嚴謹而著稱。格律詩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詞萌芽於隋唐之際,盛行於宋代。

詩詞受句數、字數、平仄、韻腳的嚴格限制,詩還要受對仗和粘對的制約。寫詩填詞無異於「自投牢籠」,然而寫詩填詞的人卻越來越多。畢竟詩詞是藝術,有律動回還的音樂美。這是任何一種文體都不能與之媲美的。

步 韻

步韻是詩人唱和的一種形式,也稱次韻,即依照所和詩詞中的韻腳及其用韻的先後順序寫詩填詞。

步韻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詩詞格律比作牢籠,那麼步韻如同在牢籠裡戴著手銬起舞,艱難可想而知。清吳喬在《答萬季野詩問》中說:「步韻最困人,如相毆而自縶手足也。蓋心思為韻所束,於命意布局,最難照顧。」

步韻始於唐元稹和白居易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8月,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案,越職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和元稹是同僚,友誼深厚。白居易在貶謫途中思念元稹,曾夢裡邂逅,於是給他寫了一首詩。

晨起臨窗一惆悵,

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

昨夜三更夢見君。

元稹因對宦官仇士良夜查禮節不周,有失諫臣體統,於元和十年3月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後移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元稹身體多病,接到白居易的詩心裡很高興,便步其原韻與白居易唱和。

山水萬重書斷絕,

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

唯夢閒人不夢君。

元稹和白居易唱和的詩詞很多。其步韻為時人所推崇,效法。白居易與文壇好友劉夢得、崔文亮、裴令公等,均有唱和步韻之作。

步韻,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早。《先秦漢魏北魏卷》載有一首謝氏《贈王肅》:「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得路逐勝去,頗憶纏綿時。」陳留長公主的《代答》便是步謝氏原韻:「針是貫神物,日中常縱絲。得帛絕新去,何能納故時。」

這兩首詩,應寫於493年至501年之間,因沒有被時人所重視,反響不大,黙黙地淹沒在歲月中。300多年後的元稹和白居易的步韻如異軍突起,自此形成了經久不衰的步韻洪流。

步韻受他人詩詞韻腳的限制,自由空間很小,比依韻、用韻有難度,需要有豐富的詞彙才能得心應手,才能避免湊字湊韻之弊。那麼,詩人為什麼還要依他人的詩詞苦苦地步韻呢?

步韻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一是步韻唱酬,構建友誼。同時代的詩人書來信往,詩詞唱和,豐富了生活,溝通了思想,交流了情感,加深了友誼。很難設想誰肯願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對面不相訪的人步韻唱和。

二是仰慕前人,鞭策自己。後人步韻前人的詩詞,一定是對那首詩詞的藝術魅力非常欣賞。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如夢令》,蘇東坡的《念奴嬌》,嶽飛的《滿江紅》,步其韻者很多。步韻是學習和提高的過程。

對採用步韻的格式寫詩填詞,褒貶不一。寫近體詩而不曾步韻者認為,步韻是借「自縶手足」,炫耀才華,斷言寫不出好詩詞。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寫古風的不是也可以用同樣的詞語回贈寫格律詩的作者嗎?

「文人自古相輕」。曹丕《典論•論文》中剖析的文人的這種基因始終未變。步韻有難度是共識,是在詩詞格律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步韻是否能寫出好詩詞?可翻閱歷來的經典詩詞用事實說話。

《念奴嬌》是個長調,採用這個詞譜創作的,至少有幾千首問世。有幾首可稱為經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卻眾口一詞地推崇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致使這首《百字令》有了《大江東去》和《酹江月》的別名。

此後,不少詩人步韻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人說步韻是「炫耀才華」。敢問有誰不是藏拙而展示自己的亮麗?有人說步韻「寫不出好詩詞」,反問不步韻的詩詞都是好詩詞嗎?

王力在《詩詞格律》中詮釋《念奴嬌》的格律時,舉例三首:蘇東坡的《赤壁懷古》,陳亮的《登多景樓》,薩都剌的《登石頭城》。可見這三首《念奴嬌》的造詣和在王力心中的地位。

薩都剌的《念奴嬌•登石頭城》便是步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原韻。「眼空無物」的一個「空」字奠定了這首詞蒼涼的基調。六代繁華與鬼火明滅的強烈對比,使人唏噓。薩都剌的這首步韻不是好詞嗎?

步韻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詩人很多。辛棄疾、鄧光薦、文天祥都有傑作。

文天祥的《念奴嬌•驛中別友人》是其被俘,被押往燕京與好友鄧光薦分別時寫的。表達了其對國破家亡的悲憤和堅持鬥爭的意志。這首詞也是步韻,有幾首不步韻的《念奴嬌》可與文天祥的比肩?

所謂步韻寫不出好詩詞,是炫耀才華,顯然有失偏頗。

寫好步韻詩詞要注意四點。

一是認真分析所步韻詩詞的韻腳用的是什麼韻書,是舊韻還是新韻。因為不同的韻書的韻部和寬嚴有所不同。步韻,用其相同的韻書則韻腳不會出差錯。

二是認真分析所步韻詩詞韻腳的平仄。隨著時代的變遷,有的字的讀音變了, 平聲變成了仄聲,仄聲變成了平聲。入聲有的變成了陽平,有的變成了上聲和去聲。如果所步韻詩詞韻腳的平仄今天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是不可用新韻步其韻的。

三是所步韻詩詞韻腳的字在新韻中是否是同一個韻部。有的字,雖然平仄沒有變化,但是在新韻中不屬於同一個韻部,這種情況,不可用於新韻步韻。否則會造成新舊韻混雜和出律。

四是步韻詩詞完成之後要錄入所步韻詩詞。這樣不僅對原作作者是個尊重,更重要的是便於讀者對兩首詩詞的格律進行對照檢測和鍳賞。

步韻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識。其問世便彰顯了陽春白雪的清高和儒雅。然而並非高不可及,寫出步韻的好詩詞不是不可能的。

藏 頭

藏頭詩也叫藏頭格。《辭海》的定義是「將所言之事分藏於詩句之首」叫藏頭詩。

藏頭的難度很大。絕句的步韻只有韻腳的兩個字即第二句和第四句的韻腳受到限制,藏頭則每句的第一個字即四個字全都受到限制。

就絕句而言,藏頭的難度是步韻的兩倍。如果把詩詞格律比作牢籠,那麼寫藏頭詩詞如同在牢籠裡戴著腳鐐起舞,可想而知有多麼艱難。

藏頭詩是詩詞中最能凸顯主題,具有戰鬥力的一種格式。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吳用扮演成卜卦先生到大名府,說服盧俊義到梁山坐第一把交椅,帶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吳用用的就是一首藏頭詩改變了盧俊義的人生軌跡。

吳用念著卦歌,盧俊義在牆上書寫:

蘆花叢裡一扁舟,

俊傑俄從此地遊。

義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難可無憂。

這首詩的藏頭是「蘆俊義反」。蘆與盧字諧音。後來,盧俊義被忘恩負義的都管李固告發,抓進了大名府的大牢。

藏頭詩詞是詩詞中最能融入生活,具有實用性的一種格式。

元豐七年(1084年)蘇東坡從黃州到汝州赴任,經過潤州時,營妓鄭容和高瑩請求蘇東坡在太守許仲塗面前說情,希望能落籍從良。蘇東坡雖然答應了,但是筵席上並沒有提及此事。

蘇東坡要乘船離開潤州時,鄭容和高瑩匆匆趕到渡口送行,雙膝跪下,再次請求蘇東坡為其落籍從良之事說情。蘇東坡從懷裡掏出早已寫好的信箋,讓其交給太守。

太守許仲塗黙黙地讀著蘇東坡寫的《減字木蘭花》,心裡怡悅。上闋寫的是許仲塗文採超人,聲名遠播,下闋寫的是人生易老,願佳人能回家過風輕雲淡恬靜的生活。

鄭莊好客,

容我尊前先墮幘。

落筆生風,

籍籍聲名不負公。

高山白早,

瑩骨冰膚那解老。

從此南徐,

良夜清風月滿湖。

這首《減字木蘭花》,把每句的第一個字組合起來是一個意義完整的詞語:鄭容落籍,高瑩從良。蘇東坡就這樣巧妙地把筵席上隻字未提的事,用藏頭詩的格式表達出來了。

藏頭詩詞的實用性受到廣泛的歡迎,其可以把想說而又不敢直說或者不宜直說的話委婉地表述出來,諸如帶有火藥味的詞語和可能帶來不虞之災的抨擊。

藏頭詩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百度上搜索藏頭詩,可以找到許多諸如:生日快樂、開門吉祥、我好愛你、好花美月、永遠相愛……愛呀,恨呀,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電視劇《風流少年唐伯虎》中,竟然杜撰出唐寅寫的「我愛秋香」的藏頭詩。

我畫藍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稠。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菸嫋嫋繞經樓。

詩中的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取唐詩人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如二月花」之意,改名「愛晚亭」。愛晚亭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唐伯虎是明畫家和文學家,死於嘉靖二年(1523年)。唐伯虎死後269年才有的愛晚亭。作者為了讓唐伯虎寫藏頭詩「我愛秋香」,不經意間把歲月給倒置了。可見藏頭詩的魅力。

近年來,藏頭詩引起教育界的關注,認為其對加快青少年的大腦運作效率、豐富詞彙和提高語文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005年3月30日,北京市文聯、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等組織的相關人士,在北京市崇文門回民小學宣布「學寫藏頭詩,打造民間文學傳承基地」正式啟動。

中國民協副主席、北京市民協主席趙書認為:「藏頭詩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作為一種民間文化遺產,應該滲透到對小學生的教育中。這樣才能得到傳承。」

寫好藏頭詩詞要注意四點。

一是認真地選擇藏頭的詞語。藏頭的詞語要精煉,儘可能地選擇能夠震人心扉的至理名言和驚世的詩句。藏頭的字要和後面的文字順暢,莫留湊字之痕。

二是要釐清藏頭文字的平仄和對仗。平仄要符合其所在位置的格律。先哲聖賢的名言、警語、詩句中的文字可以不受平仄的限制。至於對仗,王力在《詩詞格律》中說「律詩的對仗不像平仄那樣嚴格」,有藏頭文字的對仗可更寬泛些。自己撰寫的詞語一定要嚴守格律。

三是藏頭詞語要與上下闋的句數相匹配。上闋的藏頭詞語不可越位到下闋,下闋的藏頭詞語不可越位到上闋。否則,會給人句讀出錯,節奏混亂的感覺。

四是藏頭詩詞切勿造句拼盤。以藏頭的文字分別造句,然後將風馬牛不相及的造句組合在一起美其名曰藏頭詩。這樣的造句拼盤無所謂意境,讓人不知所云。

有人說藏頭詩俗。施耐庵的藏頭詩「蘆俊義反」俗嗎?藏頭是詩詞創作的一種格式,喜歡俗的,可以藏頭俗的詞語,喜歡雅的,可以藏頭雅的詞語。藏頭詩的俗與雅是作者決定的,不是藏頭的格式所能左右的。

藏頭詩的創作可以「雙軌並行,雅俗共賞」,根據自身的文化底蘊或寬或嚴。俗可塗鴉,只要藏頭,不具平仄;雅可纖巧,藏頭無痕,嚴守格律。只要有益於記錄時代的風雲和民族的呼喚,抒發胸中的塊壘和生活的情趣,則無須過多地褒貶。

蘇東坡和施耐庵寫的藏頭詩詞創造了輝煌,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藏頭詩詞至今薪火相傳。

藏頭步韻

藏頭步韻是詩詞創作的一種格式,就是寫詩填詞時既要藏頭又要步韻。創作極其有難度。

如果把詩詞格律比作牢籠,那麼藏頭步韻就如同在牢籠裡戴著腳鐐,戴著手銬起舞,難度不言而喻。也可以比作窄巷行車,即是麥拿輪也只能像蝸牛一樣慢慢地爬行。

翻開歷代的詩詞典籍,找不到前人藏頭步韻的作品及其相關的論述。為了詮釋藏頭步韻詩詞的創作,我只好拿自己撰寫的詩詞舉例,說明,分析,雖然都是些拗口和蹩腳的文字。

1968年12月5日,首都機場一架飛機失事,兩具燒焦的屍體緊緊地抱在一起,讓人詫異。將其分開後發現:兩人胸部中間的公文包裡有熱核飛彈試驗的絕密文件。這兩具屍體系留美歸國的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周恩來聞訊流下了眼淚。

2019年12月,中央電視臺四頻道的「國家記憶」播出了郭永懷心懷祖國,直面死亡的英雄事跡,令人感動。我便決定用藏頭步韻的格式為其唱一首讚歌。

藏頭步韻詩詞的創作,除了要恪守前面說過的「寫好步韻詩詞要注意四點」和「寫好藏頭詩詞要注意四點」之外,還有三點是必須作的功課。

一是詩詞的選項。寫詩還是填詞更有利於此題材的創作和主題的升華。我的選項是填詞。詞的用字比較寬鬆,可以重字,對仗也不那麼嚴謹,一般的對仗,可對可不對。

詞譜很多,《欽定詞譜》載有兩千三百零六體。有小令、中調和長調。長調句數多,藏頭的文字自然就多,韻腳多,受的限制自然就多。句數多,韻腳多,則難以駕馭。我選定了中調《臨江仙》。

二是藏頭詞語的選擇。自己撰寫或搜索與題材貼切的藏頭詞語,藉以表達心境,凸顯主題是重要的一環。《臨江仙》上下闋各五句,每句的第一個字都可平可仄,如果用自己撰寫的詞語作藏頭,無出律之虞,並非不可行。

我搜索枯腸,最終選定了《夏日絕句》中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兩句詩是李清照讚頌項羽的。用其做藏頭,為郭永懷的英雄壯舉寫照,應該說沒有問題,而且不用擔心出律。

藏頭的文字制約著詩思的走向和馳騁。當創作走投無路,不得不曳白時,調換藏頭詞語的個別文字,甚至將藏頭詞語全部調換也是很尋常的事。

三是搜索適合可步韻的詩詞。這一項也很重要,面對諸多前人的《臨江仙》作品,要認真挑選。哪一首的韻腳填詞時可能用上?這個,只能憑自己的感覺,其關係到創作的成敗。在實際創作中,走進死胡同時調換所步韻的詩詞,並不少見。

蘇東坡的《臨江仙•昨夜渡江》的六個韻腳是「淮哀來諧催懷」,在新韻裡不是同一個韻部。我寫詩填詞向來用新韻,便放棄了。李煜的《臨江仙•櫻桃落盡》的六個韻腳是「飛西垂迷兒依」,在新韻裡不是同一個韻部,也放棄了。如果用舊韻就用不著選擇了。

後來找到元好問的《臨江仙•今古北邙山》。詞中的六個韻腳「雄東鴻公鍾通」,在新韻中同屬一個韻部,而且讀音沒有變,聲調沒有變,有可能用得上,便摘錄了,步其韻。

現將藏頭步韻《臨江仙•詠郭永懷》錄於下。

生命如虹輝九域,

當今可數英雄!

作強北美久思東。

人何長作客?

傑立慕歸鴻。

死難降臨何所畏?

亦然不愧天公。

為君祭酒酹千鍾。

鬼神皆哭泣,

雄斷有誰通?

(藏頭李清照詩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元好問原韻)

今古北邙山下路,

黃塵老盡英雄。

人生長恨水長東,

幽懷誰共語,

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

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麯酒千鍾。

男兒行處是,

未要論窮通。

寫詩填詞,採用藏頭步韻的格式極其有難度。這難度等同步韻和藏頭的兩個難度相加。創作出絕妙好詞談何容易。

詩詞創作之所以採用藏頭步韻的格式,因其有步韻和藏頭兩者獨特的作用。即步韻唱酬,構建友誼;仰慕前人,鞭策自己;凸顯主題,具有戰鬥力;融入生活,具有實用性。

步韻和藏頭,前面已經分別論述過了。怎樣減輕藏頭步韻的難度,充分發揮其作用呢?

有人問,藏頭步韻詩詞的創作是否有什麼秘訣?秘訣是有的,只有兩條,一是要多讀書,掌握豐富的詞彙;二是要掌握豐富的詞彙,多讀書。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其它的捷徑沒有,也不可能有。

寫詩填詞是艱苦的藝術創作過程。唐代詩人盧延讓視藝術如生命,對創作一絲不苟。其「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成為殫精竭慮,苦吟的佳話。

從事藝術創作要經得起寂寞、孤獨、嘲諷,甚至血的洗禮,要像苦行僧一樣痛苦地磨鍊自己一年,兩年,三年……給別人一分鐘欣賞的快樂。藏頭步韻的創作雖然極其有難度,但是寫出好詩好詞並非不可能。

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個透雕象牙繡球,大球裝著小球,小球裝著更小的,裡裡外外十七個球,個個都可以轉動。藏頭步韻的難度再大,可能與透雕的難度相比嗎?

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沒有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創作精神,藏頭步韻的好詩好詞是不會光顧的。

寫詩填詞採用步韻、藏頭和藏頭步韻的格式,最忌諱的是杜撰除了自己懂,別人誰都不懂的詞彙。詞書上查不到的詞彙,一定要謹慎使用。

前人創造了輝煌,可敬!後生也可畏矣。

相關焦點

  • 著名作家韓明華新作:淺說步韻、藏頭和藏頭步韻
    有的字,雖然平仄沒有變化,但是在新韻中不屬於同一個韻部,這種情況,不可用於新韻步韻。否則會造成新舊韻混雜和出律。四是步韻詩詞完成之後要錄入所步韻詩詞。這樣不僅對原作作者是個尊重,更重要的是便於讀者對兩首詩詞的格律進行對照檢測和鍳賞。步韻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識。其問世便彰顯了陽春白雪的清高和儒雅。
  • 韓明華古典詩詞欣賞
    水調歌頭袍志唯一中 (藏頭步韻) 韓明華> 香港國安法贏得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讚譽,是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一國兩制的定海神針。 臨江仙 戴河炎夏爽 (藏頭步韻)
  • 「神州文學家園」隆重推薦 韓明華 先生《文壇百家 專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神州文學家園,ID:shenzhou81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七 律追憶韻難收(藏頭步韻)御街行(新韻)經典流傳(藏頭步韻)韓明華大雪時節,攜好友在景山排練情景劇《嶽陽樓記》。年終匯演,獨樹一幟。
  • 【原創】韓明華//南歌子•身愛鄉曲秀{外一首}
    南歌子•身愛鄉曲秀 (藏頭步韻) 詞/韓明華水調歌頭•袍志唯一中 (藏頭步韻) 詞/韓明華 香港國安法贏得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讚譽,是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一國兩制的定海神針。 二〇二〇年七月 (藏頭的文字) 德柔中華百姓思安定 平賊寇炎黃兒女必同袍 【注釋】 (1)水調歌頭 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會曲》《凱歌》和《臺城遊》等。雙調九十五個字,平韻。
  • 【原創】韓明華//御街行•詠長生殿
    御街行• 詠《長生殿》(新韻) (藏頭步韻) 文/韓明華 安祿山反唐。 (藏頭範仲淹名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注釋】 (1)長生殿 傳奇劇本。清洪昇作。寫唐明皇寵幸楊貴妃,任楊國忠為相,政治腐敗;安祿山作亂,進攻長安,唐明皇倉皇出走,到馬嵬坡時,將士憤慨殺死楊國忠,迫使楊貴妃自縊。其後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懷念,在天上相會。
  • 韓明華//七律•抗擊新冠疫情
    七律•抗擊新冠疫情(新韻) (藏頭步韻) 韓明華 武漢疫情肆虐蔓延,華夏兒女八方馳援。戰書血印,大愛無疆。 (藏頭的文字) 並肩戰鬥風雨同舟 【注釋】 (1)疫癘 即瘟疫。 (2)肆虐 任意殘殺或迫害。 (3)華夏 我國的古稱,泛指中華民族。 (4)橫流 水到處亂流。 (5)肩負 擔負。 (6)戰表 向敵方宣戰或挑戰的文書。
  • 【原創】臨江仙•北戴河炎夏爽
    臨江仙•戴河炎夏爽 (藏頭步韻) 文/韓明華 與《保健時報》的同仁遊北戴河。 (藏頭的文字) 心隨滄海闊 志與碧雲平 【注釋】 (1)北戴河 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南 (秦觀原韻) 千裡瀟湘挼藍浦, 蘭橈昔日曾經。 月高風定露華清。 微波澄步動, 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樓情悄悄, 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 詩藝丨就唱酬和韻,在詩題使用「步韻、次韻」與「用韻」之異淺說
    在和韻詩題中,凡運用別人原作的韻腳字,且其次序不變,叫「和韻」、「步韻」、「次韻」,但「用韻」則指依據別人原作的韻腳字所屬韻部用韻,不一定要搬用別人原作的韻腳字,或雖用別人原作韻腳字,但不必依原作用韻字之順序安排句序。
  • 【原創】韓明華//踏莎行•已睹春風面
    踏莎行•已睹春風面 文/韓明華 (晏殊原韻) 小徑紅稀, 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 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 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遊絲轉。
  • 韓明華詩詞//虞美人•治裝遊衍齊眉笑
    虞美人•治裝遊衍齊眉笑(新韻) 文/韓明華 治裝遊衍齊眉笑。 國泰高牆小。 寬和四海循天道, 猛浪幹戚到。 相佯幽美又逢春, 濟世雄才今古有高人。治國安邦寬猛相濟 文/賀鑄(原韻) 粉娥齊斂千金笑, 愁結眉峰小。 渭城才唱浥輕塵。
  • 老街味道原創詩詞 觀宋填詞01-臨江仙及和韻的幾種方式
    老街這首詞是用韻填詞,使用宋人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的韻腳,下面簡單說說這方面的知識。什麼是和韻、依韻、用韻、次韻?1.用韻:和韻的一種。以原韻腳為韻腳,而不按其次序。原詞徐昌圖押韻字按順序為:篷、重、紅、朧、濃、風。老街填的這首臨江仙也用這幾個字,但是次序不同。
  • 蒲風講堂|再談步韻
    以上和詩應在公元493至501年之間。(見《中和吟草》總二十六期李應垣《也談步韻》)。用他人詩作韻腳的原字及其先後次第來寫詩唱和。始於唐代白居易同元稹的互相唱和,至宋代而大盛。也稱次韻。清.趙翼:「大凡才人好名,必創前古所未有,而後可以傳世。古來但有和詩,無和韻。尚無次韻。次韻實自元、白始。依次押韻,前後不差。
  • 「若木詩詞原創」山花子步韻
    山花子 步韻文/若木天際雲悠雁跡斜,畫眉啄句韻方嘉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柳宗元押青、庚韻,劉禹錫押支韻。三、元白唱和中唐時,元稹白居易開始大量地以次韻方式相互唱和,對後世的影響甚大。四、詩詞贈答唱和 依韻、用韻、次韻(步韻)1、依韻、用韻、次韻的區別依韻 :按照他人詩歌的韻部作詩。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柳宗元押青、庚韻,劉禹錫押支韻。三、元白唱和中唐時,元稹白居易開始大量地以次韻方式相互唱和,對後世的影響甚大。元稹、白居易分別被貶通州、江州,今天我們發個微信即可互相告慰,當時的人當然是以書信往來,不過這兩位卻頻繁寄詩,酬唱不絕。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詩啟》中說:居易雅能為詩,就中愛驅駕文字,窮極聲韻,或為千言,或為五百言律詩,以相投寄。
  • 《如夢令》步韻
    示範作品《如夢令》步韻作業:《如夢令》步韻附玉步韻,是指根據作者原始創作的作品,保留每句最後一個字的韻腳,加以步韻創作。
  • 《原創》樂樵山人步韻古人《七律》26首
    】樂樵山人步韻古人【七律】二十六首古 人 /原 韻樂樵山人 /步 韻詩詞顧問 /紫菩提【和曰】其一【七律】步明·羅洪先狀元韻酬寒煙居士詩 / 樂樵山人善念存心好積功,不分富貴與貧窮。忠君報國賢臣志,濟世為民義士風。
  • 【楊老帥原創】端午粽情——六言體•藏頭
    《粽子情》六言體•藏頭端出筆硯塗鴉,午後驕陽炎夏。快將老酒取出,樂與諸君對呷。【原創不易請勿一抄襲
  • 步韻紅樓夢詠菊十二首
    七律步韻紅樓夢詠菊十二首10分鐘前 閱讀3我的原創詩步韻《紅樓夢》詠菊十二首是2013年的舊作。為學習格律詩中的對仗進行的練習,自己知道多有不足。今重新編整修改做成美篇,以方便保存。詩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告知。深謝圖片作者。
  • 北京西山詩刊◆《特別推薦》會員步韻葉社長七律作品專輯欣賞
    步韻和紅柳葉林《喜鵲進舍水盆洗澡即作》趙化先朝簷喜鵲入芳鄰,探得嘉筵酒尚溫。兩翼清風無禮送,百般花樣乞詩存。承恩獨出空歸影,心渴真逢沐浴盆。此去天涯知何處,人間春信報天門。 步韻和紅柳葉林《喜鵲進舍水盆洗澡即作》田園(楊春坡)雅室常登比近鄰,攜來喜氣似春溫。向無嬌態人前賣,自有真情腹內存。抖擻精神梳細羽,翻搖珠玉落金盆。瑤池滌盡風塵垢,結伴東風早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