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的人,常有這2種「假謙虛」,我們需要多加警惕

2020-12-17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人生,凡事應該有度,過了就不好。 自信過頭就成為自負;原則過頭就成為僵化;開放過頭就成為放縱;隨和過頭就成為盲從;膽量過頭就成為張狂;精明過頭就成為自私;直率過頭就成為草率。

同理,物極必反,謙虛過頭了就是虛偽!虛偽之人,常有這2種「假謙虛」,我們需要多加警惕。以下這2種人越是謙虛,越是討人厭。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無能的人,假裝謙虛;

國學大師曾仕強講:「《易經》六十四卦,只有『謙卦』是從頭到尾都是好的。但是講到謙虛,我們就要記住了,你要有能力,你要有實力,你要有表現,你才有資格講謙虛。什麼都沒有,我很謙虛,人家心裡好笑,你是無能。你沒有好的成績出來,你不能講謙虛,根本連謙虛的資格都沒有。

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老子所說的「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的法則。但是當我們還是屬於弱者,自身能力不行的時候,就需要不斷開拓進取與奮進,不能錯過積蓄能量的大好時機。如果你在自己弱小的時候,就表現得很「佛系」,與世無爭,過分謙虛,就會顯得很虛偽,還不利於人生長遠發展。

例子1:有些同學明明考試成績很差,能力也一般,卻假裝大度地說:「我是故意把第一名讓給某某的」。這種謙虛就是一種虛偽和無能,更是一種自欺欺人。

例子2:有些人明明是自己不願意努力上進,卻自我安慰道:「鮮花總要綠葉來配,我只是甘於當綠葉罷了」,好像他們多麼謙虛,多麼有奉獻犧牲精神一樣。其實這種謙虛也是無能的虛偽,是為自己墮落找藉口罷了。

例子3:老王非常好面子,還喜歡裝,在外面吃飯聚會的時候,裝得很斯文,也表現得很謙虛禮貌,本可以吃飽飯,但只是吃兩口,就說「我吃飽了」。回到家後,他發現肚子餓得咕咕叫,又做飯吃,而且是狼吞虎咽。這種人在外面的謙虛是虛偽,也是做人不實在的表現,而且這類人往往能力一般,喜歡做給他人看。

還比如,你做生意,但臉皮太薄,遇到該賺的錢不賺,表現得無欲無求,過分謙虛做人,就很難發大財。俗話說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在你弱小無能的時候,就不要假裝高大上,死要面子活受罪,而要多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填飽肚子,多賺點錢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你由弱變強,具備了一定的實力,才有謙虛的資格。而且你越強大越謙虛,可以順應「天道」,避免他人妒忌,避免好福氣「水滿則溢」,所以說這個時候才真正需要謙虛低調。

2、有才華的人,過分謙虛;

處世奇書《菜根譚》中說:「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

意思就是說:節儉本是傳統美德,但是太過分節儉,就會論為行為卑鄙吝嗇的守財奴,如此反而會傷大雅,給人感覺不好。謙讓本是一種美德,如果過分謙虛,就會變成卑躬屈膝,顯得很虛偽,給人一種心機重、城府深的感覺,反而弄巧成拙。

一個人若很有才華,雖然不能過分驕傲炫耀,但也不能過分謙虛謹慎;要不然就會傷大雅,拉遠與他人的距離,給人一種虛偽、陰險、城府深的不好感覺。

比如說,小王是公司裡面的年度銷售冠軍,按道理說他的能力很強。但是他在發表個人演講的時候,一味謙虛,說自己能力平庸,只是運氣好。這就會讓其他員工覺得他為人很虛偽,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得了便宜賣乖!

真正聰明而有才華的人,在面對他人讚譽的時候,一面大大方方接受表揚,有禮貌地回復對方一句「謝謝」,然後指出自身做得不好的地方,或者多誇耀對方的優點,這樣就可以照顧到對方面子。

劉備和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曹操一再暗示劉備是大英雄,還說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但是劉備死活不敢接受這份讚譽,還裝傻充愣,被天上一個雷電嚇得掉了筷子。曹操哈哈大笑說:「大丈夫哪有怕雷的道理?」劉備答道:「聖人也怕打雷啊,別說是我了。」

雖說劉備是為了自保,才在曹操面前表現得如此謙遜和懦弱,但他也將自身的虛偽表現得淋漓盡致。劉備的德才兼備眾人皆知的事情,他明明很有實力和才華,卻假裝謙遜,還以弱者的姿態示人,真有點「扮豬吃老虎」的意思。所以說,一個人明明很有才華,但是表現得過分謙虛,就會讓人覺得虛偽,討人厭。

結語:

為人處世,凡事應該有度,因為:誤在失度,壞在過度,好在適度。《尚書》云:「滿招損,謙受益」,但是做人過分謙虛,就會向虛偽的方面發展,繼而慢慢變成虛情假意的小人,這就非常不應該了。

我們應該牢記:謙虛過頭了就是虛偽,並對以上2種「假謙虛」的虛偽之人——「無能的人,假裝謙虛」、「有才華的人,過分謙虛」,多加警惕。因為這兩種人越是謙虛,越是虛偽,還越討人厭!朋友們,您身邊有這種人嗎?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人越是虛偽,越喜歡表現出這2種「謙虛」,要小心提防
    那些表面看起來很忠厚老實的人,內心陰險奸詐,則屬於真小人;那些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人,但內心善良厚道,則屬於真君子。上面所說的過于謙虛的人,往往就屬於外君子而內小人,越謙虛越虛偽,是真小人!一個人越是虛偽,越喜歡表現出這2種「謙虛」,要小心提防。這2種人越是表現得謙虛,越是虛偽,城府也很深!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做人的三種境界:真誠,謙虛,虛偽
    做人的境界,分為三種,分別是真誠、謙虛、虛偽。其中,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真誠。真誠,真心難得,誠心待人,真誠是最高層次的。在一般的認識和理解中,做人的境界有很多種理解和說法,有不同的流派和類別,各自都有一定的依據。
  • 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為虛偽
    一直到今天,我們常用的詞彙中仍然有一大批與「謙」字有聯繫的詞兒,比如「謙卑」「謙恭」「謙和」「謙謙君子」「謙讓」「謙順」「謙虛」「謙遜」等等,可見「謙」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我認為,我們應當提倡真誠的謙虛,而避免虛偽的謙虛,後者與虛偽間不容髮矣。可是在這裡我們就遇到了一個攔路虎:什麼叫「真誠的謙虛」?什麼又叫「虛偽的謙虛」?
  • 謙虛與虛偽的正確認知
    在倫理道德的範疇中,謙虛一向被認為是美德應該發揚,而虛偽得一向被認為是惡習,應抑。然而究竟實際二者有時並非涇渭分明,其區別間不容髮。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為虛偽。一直到今天,我們常用的詞彙中仍有一大批與「謙」字有聯繫的詞。比如謙卑,謙恭,謙和,謙謙君子。可見謙字深入人心。可是在這裡我們就遇到一個攔路虎,什麼叫「真誠的謙虛」?又什麼叫「虛偽的謙虛」?兩者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最突出的就是因地而異。地首先指東方和西方。
  • 【謙虛未必使人進步,驕傲可能使人落後】
    【謙虛未必使人進步,驕傲可能使人落後】一、破舊立新傳統的口號需要改一改了:謙虛未必使人進步,驕傲可能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即使是現在,甚至是將來,也同樣會有許多人將它奉為寶典。一直到今天,我們常用的詞彙中仍然有一大批與「謙」字有聯繫的詞兒,比如「謙卑」、「謙恭」、「謙和」、「謙謙君子」、「謙讓」、「謙順」、「謙虛」、「謙遜」等等,可見「謙」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我認為,我們應當提倡真誠的謙虛,而避免虛偽的謙虛,後者與虛偽間不容髮矣。在這裡我們就遇到了一個攔路虎:什麼叫「真誠的謙虛」?
  • 曾仕強的這2條識人術,句句經典,教你識別出兩種「虛偽」之人
    曾仕強先生是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他還是一位非常擅長「識人術」的高手。他曾在演講時傳授給大家2句識人術口訣,他認為,對於這兩種「虛偽」之人,敬而遠之是上策。曾仕強的這2句識人術,句句經典,教你看人一看一個準。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心理學:為什麼謙虛使人進步,看這三個方面就知道了
    在《易經》這本書中曾講述,謙卦是最吉祥的卦,一旦一個人懂得謙虛,可以說是最有福的人。而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為何謙虛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能幫助我們進步,這或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分享的。
  • 不管燉什麼肉,如果多加這2種料,保證肉越燉越爛、越燉越香
    我們平時在家燉肉的時候,經常加入八角,桂皮,香葉,草果等這些香料,這些香料的不僅能可以去腥,還能增加肉香味。不過,燉肉時只加入這幾種香料還是不夠的。燉肉時以下這2種料是缺一不可的,多加這2種香料,保證燉出來的肉又香又入味。
  • 有人誇你的孩子時,你的回答很關鍵,「虛偽的謙虛」太傷孩子
    我們都喜歡說一些謙虛的話,謙虛是一種美德,但是有時過于謙虛,並不是好事!有一次孩子奶奶家來客人了,叫我們回家吃飯,我給婆婆打下手,孩子沒什麼可玩的,就在房間裡畫畫,還挺乖,我很欣慰。有人誇你的孩子時,你的回答很關鍵,「虛偽的謙虛」太傷孩子!當孩子被誇獎時,家長做出這種虛偽的謙虛,對孩子來說是直接的否定,是一種強有力的打擊。
  • 盤點中國文化中,那些獨特而又虛偽的謙虛!
    中國文化中獨特而虛偽的謙虛,就是很多中老年人面對外人表現得很謙虛,但是在家庭內部迷之自信、在很多大事上比較專橫的幹預家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謂是講究頗多。當然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曾經留下過深刻童年陰影的,就是過年收紅包了。
  • 內心陰暗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需要警惕
    對於那些心口不一的人,互相交往感覺很累的人,你要敬而遠之。做人,寧願沒有朋友,也不要亂交朋友。內心陰暗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需要警惕,選擇離開,或者是最好的辦法。小李說話的時候,給人一種陰陽怪氣的感覺。他自己在單位混了三四年,業績一般般,今年,他就是一種「混日子」的表現,沒有想到,他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那些惡意誹謗你,嫉妒你的人,其實是內心陰暗的人,他把自己「很糟糕」的結局,算在你頭上,還想方設法打擊你的信心和形象,說一些讓你難受的話。2.他總是唯利是圖,說一些「趨利避害」的話。
  • 漢文帝立太子,表達需求要直接,不為謙虛而虛偽
    然而漢文帝卻賣起了關子,說自己既然不德,縱然是不能夠在全天下去廣泛尋找有才有德之人,將帝位禪讓於他。現在還要我提前立下太子,這不是更加顯得我沒有德操了嗎?你們以後還是不要再提起這件事情了。這時候大臣們則是繼續勸諫,早點立下太子是為了能夠作為預備,能夠考慮宗廟社稷之事,不能忘了天下的重任。漢文帝則是說楚王是我的叔叔,吳王也是我的兄長,而淮南王還是我的弟弟,怎麼能夠說我沒有任何的準備呢?
  • 這3種人,在飯桌上很虛偽,敬而遠之是上策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其實,飯桌就是一個小江湖的縮影,裡面隱藏的學問很深,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經常參加飯局,並留下觀察,大家就會發現:飯桌上,有這3種行為的人,往往都很虛偽。看透不說透,我們還是好朋友,對待虛偽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敬而遠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煮玉米時別只用清水,多加這2種東西,玉米又香又甜,比賣的好吃
    煮玉米時別只用清水,多加這2種東西,玉米又香又甜,比賣的好吃。玉米是我們常吃的一種粗糧,黃橙橙的玉米,顆粒飽滿,香甜可口,不但煮著吃或者用來入菜都非常美味。隨著人們的養生意識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把粗糧加入了一日三餐中,早餐店也都有玉米出售,深受大家喜愛。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人開始走下坡路,常有這三個「跡象」
    這個實驗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在優越的環境中也要隨時保持警惕。正如聖賢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做人要警惕「溫水煮青蛙」,要防患於未然。比如說,人生開始走下坡路,往往會有這三種「跡象」。
  • 源宸職場筆記:職場謙虛到位的4個注意,收藏備用!
    結論:職場中謙虛過了便成了懦弱,少了便成了狂妄。尤其是剛踏入職場的大學生,在職場謙虛過度了很容易給人假的感覺,會讓人以為你不是在謙虛,而是有什麼目的,甚至被當成偽君子。在職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是因為傲氣沖天、牛氣沖天而混不下去,也有不少推崇謙虛的人也因為動機不純而鬱鬱寡歡。所以,大學生在職場要注意:謙虛需要得體真實、謙虛是要講究方法的、謙虛是關係的基礎以及謙虛要講度與對象。
  • 真正高情商的人,一半虛偽,一半真誠
    曾國藩讀完《小人經》,感慨道:「一部《榮枯鑑》,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上一篇文章我為大家講解了《小人經》的第七章「謗言卷七」,告訴大家:對待小人,我們要比小人還「小人」,我們也可以背後說小人的壞話,栽贓詆毀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人經
  • 不懂得謙虛的人真的很讓人討厭
    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謙虛都是一種優良的傳統美德,但是真的很多人覺得有的地方根本不需要謙虛,自己做得好就是做得好幹嘛要不承認呢。這個時候其實就是謙虛的重要性了,過分謙虛確實會覺得這個人比較虛偽,因為承認自己的優點本來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如果不懂得謙虛的話,這就是你做人的一個失敗的地方。雖然說現在的教育要求我們敢於承認自己的優點,要學會鼓勵和讚美自己,但是在別人眼裡面我們還是時時刻刻要保持一副謙虛的樣子,不然你不會知道在別人眼中你是一個怎麼樣的形象。
  • 虛偽的人,反而總愛說這三句「真心話」,遇見這樣的人要小心!
    但什麼事都不能過度,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度的違背良心說話,哪怕再真也不能讓人信服。越是虛偽的人,反而越能偽裝自己,講這三句「真心話」,來掩蓋他們的內心。第二、我真的是為你好這句話相比較起第一句來,就程度沒那麼高了,偏中性,虛偽的人和真的為你和好的人,都有可能說這句,父母說這句往往很無奈,希望你能聽他們的話,虛偽的人說這句話,那就真的多半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給自己的話一個包裝,給你暗示,讓你認為接下來的話都是站在你的角度考慮的。
  • 虛己者進德之基,想要提升德行受人歡迎,需要做好這2點
    有句俗語叫:「虛己者進德之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德,就需要做到謙虛處世與嚴於律己,特別是在人際交往這方面,謙虛待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謙虛待人其實謙虛並不是虛偽,有很多朋友認為謙虛就是虛偽,在他們的眼中,似乎只有時刻展露真性情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君子。可實際上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謙虛的人要比展露真性情的人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