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在網上諮詢說「牡丹花為什麼不好養活」的問題,很多花友都覺得牡丹難以養活,越養越弱,那麼牡丹花是不是真的不容易養活呢?接下來看看為什麼一般人養不活牡丹花?
一般人為什麼養不活牡丹花
1、地理位置與牡丹品種的選擇
愛好牡丹花的花友很多,大江南北都少不了愛好牡丹的花友。因此南方的花友,比如長江以南,就需要選擇適合南方生長的牡丹花品種。比如玉樓春、洛陽紅、脂紅等等傳統品種,非常適合江南的生長環境。
不同的牡丹品種對環境和土壤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應本地環境的牡丹品種。如果品種沒有選擇對,很可能出現越養越弱的情況。
如果南方的花友選擇不適合南方種植的牡丹品種,水土、氣溫、日照都不合適,養不活也屬於正常情況。所以一般買牡丹花要提前弄清楚什麼品種適合當地氣候,這點很重要的。
2、花盆和土壤的選擇
如果想盆栽牡丹花也可以,但是花盆要大而深,至少40cm深,用中性土或偏鹼性的土,適當拌點石灰,煤渣一類。保持土壤的透氣性。如果花盆很小就容易導致牡丹根系所需要的土壤不足,造成牡丹花越養越弱也很正常。
另外牡丹花土壤環境適合弱鹼性或者中性土壤,如果施肥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土壤呈現酸性的,很容易造成牡丹呈現葉子枯萎的情況,逐步造成牡丹花死亡。
3、栽種牡丹花的時間不對
不少人都有感覺是,春季適合移植花草樹木,於是也覺得春季可以移栽或栽種牡丹。其實春季並不適合載重牡丹花,有句諺語說的「春季栽牡丹,到老不開花」,主要原因是春季是發芽季節,移栽導致牡丹根部收到破壞,而這時候牡丹生長又需要營養,導致牡丹的生長出現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牡丹容易營養不良。
春季栽牡丹也並非都栽不活,只是相對於秋季,養殖起來的難度要到很多。對於新手而言,春季種牡丹花基本上很難養活。
牡丹根系肥大,儲存一定的水分和養分,同時具有冬天低溫才能促進開花的特點。秋天移栽有利於保護牡丹根系中的營養,而且有利於低溫過冬。所以一定要在秋天牡丹落葉後再栽種。
4、澆水、施肥不合理導致養不活
我們養牡丹花,會特別愛護的,這點可以理解。但有的養花人就是手腳閒不住,總是忍不住給牡丹花澆水,導致牡丹花水分過多,影響牡丹成活。
牡丹花習性喜好乾爽、耐半蔭、喜肥。潮溼、暴曬或蔭蔽、缺肥等因素會導致牡丹生長不良。比如在盛夏高溫季節,要儘量製造遮陰條件。秋冬季節過於潮溼會導致腐爛和真菌疾病,冬季適合在牡丹根部使用適量的有機肥,比如骨粉、蹄瓣等。這也是牡丹不宜養活的原因之一。
牡丹苗不好養是真的嗎
養牡丹選好牡丹苗的選擇有直接關係。苗木的選擇第一:與苗齡有關;第二,與品種有關。
其一、苗齡上就選擇「青少年」型的,不要太小,不然那根系不發達,適應性比較差,也不建議選擇「老年型」,傷根修復能力差,尤其是小區綠化,道侶綠化等就更沒有必要選幾十年的苗子,但是如果是園林建設需要,別墅區綠化,則選擇「百年牡丹古樹」,增加園林的藝術氛圍,也寓意好。
其二、品種的選擇也很關鍵,不同的區域,其溫度,溼度都有很大差異。北方需要抗寒、抗旱的品種,如甘肅中川紫斑牡丹,南方就要耐高溫、高溼的品種,如菏澤牡丹。
對於養好牡丹要徹底考慮牡丹花的習性,這樣是養好牡丹花的基礎。牡丹苗的選擇是養活牡丹花的第一步,如果選擇了不適合花友環境的牡丹花,那麼種不活也可以理解,畢竟不是每一種牡丹都適合任何地方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