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萬洋高速12月28日建成通車。南海網記者 劉洋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瓊中12月2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12月28日,備受關注的萬洋高速公路通車儀式在嶺門互通舉行。萬洋高速通車標誌著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朝著建設 「豐字型」高速公路網的新徵程邁進。
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項目全長163.42公裡,起點位於萬寧市後安鎮,接東線高速公路後,經瓊海、屯昌、瓊中、儋州4市縣,終點止於西線高速公路白馬井互通立交。萬洋高速通車後與洋浦大橋相接,連接洋浦經濟開發區。該項目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線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26 米,瀝青混凝土路面。全線設計橋梁79座、隧道3座、互通式立交18處、服務區3處、停車區1處,概算總投資123.3億元。項目於2017年3月16日開工建設,2019年12月完工,12月26日通過交工驗收。項目質量檢測數據顯示,路基彎沉合格率100%,橋梁混凝土強度合格率100%,瀝青路面平整度、彎沉合格率均為100%,隧道襯砌強度合格率100%。
萬洋高速建設過程秉持綠色理念,項目沿線自然保護區分布廣泛,熱帶雨林河谷廣布。途經六連嶺自然保護區、尖嶺自然保護區、萬泉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黎母山自然保護區、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跨越萬泉河、定安河、南渡江、牙拉河、春江河5條河流,生態環境脆弱,施工環保要求高。
圖為萬洋高速和瓊樂高速交匯處的嶺門互通。南海網記者 劉洋 攝
同時,該項目是交通運輸部首批8條綠色公路典型示範工程之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在省交通運輸廳和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的帶領下,堅持以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節能高效、服務提升為目標,貫徹落實「造價服從生態」原則,在選線中合理避繞生態敏感區,最大限度防止對周邊自然環境擾動。施工中,先後統籌利用棄方127萬方,利用高液限土190餘萬方,收集耕植土87萬方,永臨結合節約用地約3000畝;8座橋梁設置汙水徑流收集系統;使用油改氣拌和站6座,使用橡膠瀝青68萬立方米,綠化喬灌木20萬株。
萬洋高速通車後,從萬寧到儋州的路程將由原來的四個小時縮短至一個半小時,加強了海南東西部文化經濟對流和環島經濟帶對中部山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了沿線旅遊資源的開發和經濟薄弱區的發展,促進全島形成「南北兩極帶動、東西兩翼加快發展、中部山區生態保育」的良好局面,助力推進海南「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發展,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
在山谷中穿梭的萬洋高速橫跨萬泉河。南海網記者 劉洋 攝
在施工過程中,萬洋高速項目在海南省首次大規模改良利用高液限土,全線引進溫拌瀝青攤鋪工藝,大面積推廣橋梁防水塗裝、橋面鋪裝前鑿毛等技術,不斷提高工程實體質量,項目品質明顯提升。萬洋高速是省委、省政府為加快海南省旅遊資源開發、完善交通路網結構作出的重大交通戰略部署,是海南「田」字型高速路網建設的決戰決勝之局,是海南「豐」字型高速公路網的「中軸筆」,是貫通海南中部的經濟大動脈。萬洋高速建成後,海南高速公路裡程達到1163公裡,密度3.43公裡/百平方公裡,邁進了全國中等水平行列。萬洋高速通車標誌著海南省「田」字型高速路網正式建成,將直接惠及沿線周邊近400萬人口,對促進海南省東中西區域聯動發展,加快自貿港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建省辦經濟特區31年來,海南從全省連一個紅綠燈也沒有,到如今以「田字型」高速公路、環島高鐵、三大國際機場為代表的「五網」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特別是近年來,生態路、景觀路、旅遊路、交通路、幸福路「五路」理念深入人心,博鰲通道、海文大橋、瓊樂高速、文瓊高速等陸路交通重大工程相繼竣工,在全國率先 實現10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