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論導向]《芳華》編劇嚴歌苓,一個很會寫故事的人
《芳華》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上映前後,看到一系列文章,和原著作者嚴歌苓有關,嚴歌苓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曾說:「我的第一個作品是童話詩,父親就告訴我要先學會寫大白話;後來《人寰》得了大獎,父親說的確是寫得很好,但太理性了,所以我後來又寫了寫實的《誰家有女初長成》。」嚴歌苓的寫作紀律之一,就是「多聽爸爸的」。現在看來,聽爸爸的沒錯。
-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那你就讓嚴歌苓寫,嚴歌苓創作這類小說是具有唯一性的。馮小剛很快找到了嚴歌苓,並給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嚴歌苓卻這樣答覆他:馮導,如果我寫,就只能寫我自己的故事,劇本出來你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當成我的新書吧。雙方交涉的結果現在自然明了了,就在2017年的年末,《芳華》這樣一段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一曲盪氣迴腸的時代悲歌被成功搬上了銀幕。
-
專訪嚴歌苓:追憶似水《芳華》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擔任編劇的電影《芳華》在前幾日已經與廣大觀眾見面。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芳華》,是嚴歌苓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涵蓋了她整個青春的從軍經歷後的作品。人民網文化頻道邀請到了著名作家嚴歌苓,與我們暢談《芳華》背後的故事。 寫《芳華》:青春成長史與民族緊緊融合
-
嚴歌苓和蕭穗子的「芳華」,已經「走出文 工團」
嚴歌苓說:「單純的和善意多的人,會懦弱一點。」 今日,《芳華》走到了10億票房的關口。從開拍到上映,這部馮小剛和嚴歌苓聯袂的話題作品,命運跌宕,從國慶檔被迫轉投賀歲檔,不想,一部看似遠離當代觀眾的電影,成為今年年末的現象之作。 商業上的計算,屬於投資人。對於寫出這個故事的嚴歌苓來說,《芳華》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
《芳華》 嚴歌苓新作「致青春」
從軍經歷伴隨了嚴歌苓整個的青春年華。當她後來成為了一個作家,這段經歷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白麻雀》《愛犬顆勒》,都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但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
-
2017年度澎湃人物|嚴歌苓:芳華搖落,堅強美麗的女人們
作家嚴歌苓橫跨寫作和影視劇,她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會被改編為影視劇,今年是極具話題性的《芳華》。從《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到《芳華》,她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歷史時代的女性人物,她們堅強、美麗。嚴歌苓也將自己感受到的時代、身份的焦慮與所偏好的人物性格不斷地投射到筆下的人物身上,而《芳華》是最貼近她人生經歷的作品,作品裡的人物芳華搖落,現實中的嚴歌苓則繼續著她的寫作,故事一個又一個。嚴歌苓。視覺中國 資料提起嚴歌苓,總要提她筆下那一眾性格鮮明的女性人物:孤膽且精明的玉墨,堅韌善良的小漁,隱忍通達的扶桑或者是聰慧堅強的多鶴。
-
嚴歌苓:閱盡芳華,保衛平凡
不過,盛名之下,嚴歌苓並不愛這熱鬧,她倒是希望新的一年能不寫影視劇,只寫小說。久居國外的她,以「寫稿佬」自居,悉心保衛著自己平凡的生活。 1 因為電影《芳華》的熱映,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嚴歌苓原著小說《芳華》也在熱銷。為此,嚴歌苓從德國回到國內,在各個城市舉辦讀者見面會,下周二將到南京。
-
馮小剛與嚴歌苓合拍《芳華》 電視劇劇情背景人物角色介紹
男主定黃軒。 《芳華》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正值青春芳華、滿懷理想的文工團成員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的故事。馮小剛表示,這次與嚴歌苓合作很大原因是因為二人在青春時期都有相似的文工團經歷。馮小剛解讀片名:「『芳』是指芬芳、氣味,『華』是指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北京的四月春光短暫,在京城朝陽門街道27號院一處清靜優雅的四合院內,一身紫色夏裝的嚴歌苓妝容精緻、坐姿挺拔,為新作《芳華》接受了記者採訪。 每年保持出一本書的節奏,面對圍觀者的驚嘆,她很淡然。「我不寫怎麼辦呢?我讀書的時間也留出來了,做飯的時間也留出來了,我精力大概太旺盛了吧。」 以前她的故事裡總在寫別人,這一次,她「觸摸」自己。
-
《芳華》重現文工團青春歲月 嚴歌苓被馮小剛電影打動
細數嚴歌苓的作品,從《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再到《白麻雀》《愛犬顆勒》,均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不過,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與之前的創作不同,嚴歌苓這部最新長篇小說《芳華》更具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第一人稱描寫了自己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裡、某部隊文工團中發生的故事。
-
嚴歌苓談《芳華》:那段生活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細數嚴歌苓的作品,從《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再到《白麻雀》《愛犬顆勒》,均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不過,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與之前的創作不同,嚴歌苓這部最新長篇小說《芳華》更具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第一人稱描寫了自己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裡、某部隊文工團中發生的故事。
-
電影芳華改編自哪部小說?嚴歌苓芳華小說大致劇情講什麼結局如何?
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楊採鈺領銜主演的電影《芳華》,日前已經進入了影片宣傳階段,據悉,該電影將於國慶上映,不少觀眾表示期待!據悉,電影芳華是根據嚴歌苓的小說改編而成,觀眾們在電影上映之前,紛紛在尋求電影芳華的原著小說,那麼芳華原著小說叫什麼呢?在哪裡可以看呢?
-
文工團出身的嚴歌苓,能寫出《芳華》,也能寫出《金陵十三釵》
2017年,馮小剛的一部誠意之作《芳華》,讓觀眾重新認可了馮小剛,也通過這部《芳華》捧紅了一批沒整容的新人苗苗、鍾楚曦和黃軒等人;更讓無數觀眾認識了這部電影的原作者嚴歌苓,因為這些故事來自她自己在部隊文工團的真實生活經歷。【嚴歌苓的人生經歷,卻遠不止一個文工團!】
-
嚴歌苓的故事,和,嚴歌苓寫的故事!
嚴歌苓是小編最喜歡的女作家,沒有之一。她講述的故事不落俗套,直擊內心,總會讓你對生活有全新一番體會。其實,她的故事本身就很故事。最近,她的《芳華》喚醒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她還有什麼作品被演繹,她又演繹了什麼故事?
-
《芳華》電影蕭穗子現實人物是誰?小說原型嚴歌苓個人簡介
電影《芳華》正在熱映,該影片是以蕭穗子的口吻來講述故事,而蕭穗子也是故事中不可忽視的一角!而令人好奇的是蕭穗子的原型是誰?是嚴歌苓嗎?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電影《芳華》裡蕭穗子(鍾楚曦飾演)的角色比較特殊,她作為一個引子,講述著每個人的故事,自己也是故事中的其中一員,經歷著青春的美好和夢碎,而她也正是編劇兼原作者嚴歌苓的原型。這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有很多我對那個時代的自責、反思。—— 嚴歌苓
-
《芳華》上映前,盤點編劇嚴歌苓那些優秀的影視作品
前幾天,馮小剛的新電影《芳華》發布了「偶像版」預告,質感很好。儘管馮導最近幾年的言論比電影更火爆,但對於《芳華》這部電影,我肯定會去看。不是因為馮導,也不是因為黃軒,而是因為編劇嚴歌苓。許多人是根據演員來選擇一部電影或是電視劇的,我更傾向於根據導演和編劇來選擇影視劇。
-
「芳華」馮小剛的溫柔,嚴歌苓的殘酷
《芳華》改編自女作家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據說是最接近她個人經歷的一部作品,很多女孩子氣般細膩的東西,而故事又立足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小說以芳華為名,很是沉重,在那個本該有愛的年齡每個人都在表演,當然這只能歸結為是時代的不該,它不讓人有欲望,人最大的悲劇是,到死都沒有發展出健全的自我,就算到解放之後,把扭曲的自我當成自我,如同馮小剛的這部電影,好似個人情感的扭曲表達,片中多次斷裂式的表達,還有第三人稱的穗子敘事方式。實在是可悲。在嚴歌苓的長篇小說中,《芳華》篇幅比較短,但寫得卻最好的一部。
-
《芳華》的人物原型嚴歌苓,芳華燦爛,一直嚮往自由
說到《芳華》可能大家都會有一些印象,在2017年的時候被馮小剛導演拍攝出來的電影,在當時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在這個電影裡面講述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在文工團裡面發生在男女之間的糾葛,裡面的女主角是一個很不受人待見的人。
-
嚴歌苓的人生三痛,鑄成《芳華》致命「軟肋」,馮小剛也無能為力
我在前一度時期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嚴歌苓的人生三大痛。其中寫道:「《歸來》背後隱藏著嚴歌苓人生三大痛中的第一個大痛,而《芳華》則蘊含著嚴歌苓的第二個人生之痛,也就是她的青春之痛。」在根據嚴歌苓小說改編的《歸來》中,丈夫歸來,但妻子卻人在對面不相識,電影裡說妻子犯了一種失憶症之類的病,從而導致對丈夫的疏離。
-
從小說到電影《芳華》 嚴歌苓何時呈現其完整「西藏經歷」
圖為嚴歌苓小說《芳華》封面。來源:新華網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再一次斬獲無數,不僅僅是票房,還有感動、溫情、親情、反思、回憶等等等等。編劇嚴歌苓女士,正如她之前的許多作品被人們熱捧一樣,也再一次收穫無數擁躉,哦,用當下的話說,是粉絲。去年8月17日,上海書展現場,嚴歌苓分享小說《芳華》的創作緣起時說,「馮小剛導演4年前跟我說,我們兩個弄一個文工團題材的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