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為何還不反思?!

2021-01-10 海疆在線

6月18日,金爵獎評委主席論壇上,導演姜文講到,中國不如西方做得好,世界上都知道納粹是壞人,因為他們的藝術家每年都在努力,而世界上很多人還不了解日本人曾經做了什麼,我要用電影告訴大家這些歷史,這是一個對人世間負責任的態度。

這一席話頗令人深思。中國每年的抗戰劇雖然並沒有具體數字,但是少說也有好幾百部,但是很不幸地是,抗日劇很多時候等同於「神劇」、「雷劇」。為何中國作為二戰中最大受害國之一,卻拍不好中國的歷史,不僅拍不好而且還笑料百出。一味地美化抗戰過程中的艱辛,以及愚化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並不能從根本上講述歷史,也不能從根本上傳承歷史。

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住在日本愛知縣的日本人,名為巖田宇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邂逅」《抗日神劇》,覺得「特有魅力」,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開始進行抗日神劇的採納收集,於是乎就誕生了這一本《中國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書中收納了的神劇幾乎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比如說「手撕鬼子」的場景,九陰白骨爪、太極神功、化骨綿掌、輕功、點穴手等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據悉,此書還兼具漢語教學功能——給所有出場人物的中文名字標上日語發音,另外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

本來抗日劇拍攝初衷就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歷史,尊重歷史,眼下畫虎不成反類犬在日本國那邊鬧了這麼大的一個笑話,這合適嗎?

我們應該反思,反思中國影視為什麼就是拍不了好劇,為什麼就是拍不好抗日劇?其實追根溯源還是因為中國影視水平發展有待提升,如何解決中國影視市場的短板,這一方面真的該學習學習美國好萊塢。就拿還沒下映的美國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來舉例,很典型的美式英雄主義,劇情非常爛套,靠著電影中的英雄們的超能力然後拯救全世界,再參夾著男女主角的感情線,可以說劇情毫無邏輯性可言,但是評分很輕鬆到了8.6分。同比中國的作品,想要達到8分以上是非常難得的,而美國電影隨隨便便就能達到8分。這是為何?

首先,好萊塢電影大都製作精良,不管是演員還是服裝道具甚至是後期製作上都是良心製作,而在這一方面號稱大國工匠精神的中國呢,一部劇少說投資個幾千萬,多則數億都不在話下,那麼為什麼我們有錢還是比不過人家?試問一部劇組的花費90%以上都花在演員片酬上,那麼剩下的那一點資金撇開道具和其他支出,又有多少是用在拍攝上,又有多少是花在後期製作上,如此所謂高投資的作品最後拍出個牛鬼蛇神大家也心知肚明。

其次,就是演員問題,平心而論,每一部製作不俗的美劇演員都非常有代入感,演什麼就是什麼,一個小角色都能發揮最大的契合度,就無外乎於主角的演技問題。反觀之中國那些神劇,一張張毫無辨識度的人工臉,美則美,但是時時刻刻都在讓人跳戲,演技簡直不堪入目,做個表情都僵硬,如何能夠奢望他們能演好。就這樣還有人不服氣演員被diss,說你們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試問你們拿著如此高收入,難道作為觀眾的我們連質疑的權利都沒有?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再來就是老有人拿中國廣電總局管制來說事,試問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市場沒有自己的約束,就拿美劇來說他們的作品中就絕對不會出現罵政府攻擊體制,但是人家還不是每年都能拍出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照樣奧斯卡拿到手軟。如此來看中國神劇頻出,追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編劇創作不出優秀的作品、也沒有說話權;中國的好導演屈指可數,拍不出劇作精良的好作品,中國的演員的演技參差不齊,大都靠流量說話。試問這樣的中國影視劇市場如何能生出好作品?

中國發展趨勢意味著中國的影視業也亟待整改,再這麼毫無顧忌、毫無原則糟踐歷史,就不配再觸碰歷史!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研究︱抗日神劇無法推動抗戰敘事,誤導受眾歷史觀
    那麼,這些「抗日神劇」究竟緣何而來?又為何屢禁不止呢?無疑,商業邏輯主導下無節制的文化消費是催生「抗日神劇」的基本動因。眾所周知,當前我國電視臺的興衰主要取決於收視率。而激蕩著高昂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又竭力迎合觀眾娛樂需求的「抗日神劇」往往能獲得很好的收視成績。例如,被視為「抗日神劇」代表作的《抗日奇俠》首播即創下10.52%的收視率,最高時達到16.8%。
  • 天雷滾滾的抗日神劇=打了誰的臉?
    為了先烈、歷史和下一代的成長,請拒絕抗日腦殘神劇!抗日神劇又稱抗戰雷劇,屬於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一種特殊類型,其主要特徵是含有過分誇張不實的劇情,其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隨著當代影視作品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抗戰片的劇情及其各種元素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 日本人在中國博覽抗日神劇,回日本出書定義這些影視作品為喜劇
    就是下面這本名字叫《中國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真的很無語,因為不少影視劇裡確實有「革命浪漫主義」等因素存在,這個書是一個叫巖田宇伯的日本人寫的,因為他來中國就喜歡看抗日劇,其中有客觀介紹歷史的抗日劇,也有不少添加了大量藝術處理的電視劇存在,這些胡編亂造的神劇也是這個日本人喜歡看的,在他的書中《抗日奇俠》的「手撕鬼子」也讓他印象深刻
  • 21部抗日神劇丟臉到日本了,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今日網友微博網友「大破說了算」發出一組照片,顯示日本出版了一本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收集羅列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這本書的書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是一名叫做巖田宇伯的人編寫的!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
  • 這部87版《紅樓夢》探春主演的國產B級電影,堪稱抗日神劇鼻祖
    就像主流媒體批判的那樣,這部後抗日神劇時代的作品,不過是拿抗日戰爭題材作為幌子,核心還是那套流量偶像劇的路數。或許是被停播後深感憋屈,《雷霆戰將》導演及宣發隊伍接連發聲,試圖扭轉無法挽回的輿論局面。於是,各種奇思妙想、脫離現實、奇葩雷人的抗日神劇,就一窩蜂的往衛視、視頻平臺上使勁,一次次的考驗觀眾的常識、智力和耐心。那時候,抗日神劇開始和顏值主打的愛情偶像劇爭奪黃金時段,鬧得雞飛狗跳、鬧劇頻出。
  • 日本人居然出了一本研究抗日神劇的書,「像看90年代的AV」
    作者|張家欣編輯|李春暉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這兩年我國大量引進日本影視動漫作品,秉承著禮尚往來、知己知彼的美好願景,日本也熱烈關注起我大天朝的佳作。互相學習是好事,不過日本人似乎有點跑偏——他們為抗日神劇出了一本書。
  • 反思!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編成中文教材,讓人哭笑不得
    文/荷蘭豬環球網4月19日的報導綜合日本網站消息披露稱,島國有一位漢語學者最近將中國的腦殘抗日神劇做了一個總結和梳理編纂成書開始發售了……這本書甫一發售便受到熱烈的追捧,甚至還有中國購買來獵奇……還有的日本網友表示會買來送給臺友人
  • 一起吐槽,為何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誰還我們慧眼
    近段時間抗日神劇又勢頭再次抬起,想想這幾年的抗日神劇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之餘,手撕鬼子,中國拳打穿鬼子,穿著現代衣服,戴著手錶,口塗迪奧口紅。讓人看得既想笑又想關電視。為什麼明知可能會迎來輿論評判這種片還是會出現在公眾面前呢?
  • 「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廣電總局: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
    簡而言之,就是不得播出那些「抗日神劇」!看來,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不得不說,這一決定確實是大快人心!雖說影視劇為了視覺效果,而做出一些誇張的改編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抗日神劇就純屬於「胡編亂造」,篡改歷史。
  • 盤點四位被抗日神劇毀掉的好演員,其中一位成了抗日神劇專業戶
    我們都知道在國產影視劇裡面有那麼一個奇葩電視劇,沒錯,這些電視劇就是抗日神劇,什麼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有些時候這些劇都讓我們佩服起了編劇們的腦洞。這些抗日神劇不僅毀掉了抗日劇的口碑,同時也毀掉了一些演技紮實的好演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位被抗日神劇毀掉的好演員吧!
  • 抗日神劇緣何總是腦洞大如鬥?
    [摘要]正在播出的抗日神劇《一起打鬼子》又出現奇葩劇情——褲襠裡藏手榴彈,網民不禁被編劇的「腦洞」深深折服。雖然這部劇現下已被禁播,但諸如這樣「腦洞」大開的神劇,近幾年層出不窮,原因何在?而為了抓住年輕觀眾,抗戰劇開始出現偶像派、言情派的傾向,談戀愛蓋過了抗戰,昔日慘烈的戰爭甚至變得浪漫起來,《一起打鬼子》中「銀妹」與愛人在敵軍面前又是接吻又是愛撫,就是這種現象的延伸。比起其他類型的電視劇,抗戰劇更容易通過審查,電視臺歡迎,收視率高,而且拍攝並不困難,在橫店就可以完成所有拍攝,可謂投資少見效快,再輔以反日的民族主義情緒,抗日神劇想不火都難。
  • 抗日神劇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獲得大勝,從此抗日劇不出現此姓
    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喬斯坦·賈德我們都知道在近代的時候,中國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因此才會受到西方各國的欺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國人不想回憶的噩夢。而且作為一個小國的日本也竟然爬到中國的頭上,這讓中國人忍受不了。
  • 日本電視臺居然播了中國抗日神劇,還配上了中日雙字幕
    近年來,在電視螢屏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的主題都是宣傳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對日本侵略者的奮勇抵抗,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這些電視劇拍攝讓中國觀眾看了振奮人心,收視率也非常高,被網友們稱為「抗日神劇。」
  • 日本網友:你看過中國的抗日神劇嗎?評論有幾句話,值得我們深思
    ,這不,就連日本人都看了我們的抗日神劇了,他們在國外論壇提問:「你看過中國的抗日神劇嗎?」這些抗日神劇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喜歡過分的醜化當時的侵華日軍,當然,我不是指的說醜化了他們的罪惡行徑,而是過分的醜化他們的實力,仿佛這些日軍根本就沒經過訓練,隨便出來一個中國百姓就能把他們輕鬆搞定,顯然這是不現實的,那麼對於這些抗日神劇,日本網友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 抗日神劇徹底涼了?「手撕哥」已無戲可拍,上街還被路人嘲諷
    抗日神劇徹底涼了?「手撕哥」已無戲可拍,上街還被路人嘲諷 抗日神劇最近這幾年可算是很「辣眼睛」,各種誇張的「操作」被網友們都玩壞了,有很多槽點也是被做成了集錦。
  • 抗日神劇在日本竟然有「真愛粉」?!還專門寫了本百科全書!
    被國人瘋狂吐槽的「抗日神劇」居然日本人也看過,還認真研究,一本正經出了本書......電視劇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相對「無聊低俗的東西」,中國抗日神劇的爆發,其收視率「和日本過去的電視劇盛況一樣」,抗日神劇漸漸代替「日本如今已經滅絕的無聊動作電視劇」。
  • 「抗日神劇」遭反感,鼻祖「燕雙鷹」為何穩如泰山,成了神作?
    在這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神劇」出現在我們面前,除了那些尷尬的清宮穿越劇,還有很多坑人的抗日劇,比如「手劈鬼子」、「褲襠藏炸彈」、「無後座無限子彈加特林」、輕功飛來飛去,等一系列驚為天人的操作。這些「神劇」的出現,感覺就是在侮辱歷史。而在這些「抗日神劇」中,卻有一股清流的存在,那就是「燕雙鷹」。
  • 北大教授痛斥抗日神劇危害:「靠這個,將來能打贏戰爭嗎?」
    這種神劇是把民族的苦難當娛樂來對待,宣揚阿Q精神,表現出精神的麻痺。靠這個,將來能打贏戰爭嗎?」近日,北大歷史系教授宋成有在一個座談會上再次怒批抗日神劇,他認為抗日神劇是對歷史的嚴重歪曲,造成的種種不良後果應當引起我們高度的警惕。
  • 同樣是抗戰神劇,國產抗日神劇與獵殺《T-34》差在哪?
    同樣是「抗戰神片」,國產的抗日神劇比「抗德神劇」《獵殺T-34》相比,最明顯的差距就在於塑造的反派形象上。比起塑造出手撕鬼子、自行車飛火車頂、槍林彈雨中毫髮無損等充滿想像力的抗日英雄形象,國產抗日神劇幾乎將「日本軍人」塑造成了窮兇極惡、智商低下的刻板形象。
  • 日本集齊21部抗日神劇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丟臉都丟到了國外去
    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的《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在日本發售,而且還被當做中文教材據了解這本書的作者是從事信息系統工作的,並不是知名作家,對方稱是一個偶然機會「邂逅」《抗日神劇》,感覺「特別有魅力」,並且靠著這些劇學習中文,中文水平達到「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