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輔警王旭東:在視頻偵查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熬夜、經得起奔波……作為基層派出所一名從事視頻偵查的輔警,王旭東對本職崗位如此概括道。參加公安工作六年多來,他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在輔助民警破小案、暖民心上深刻詮釋出什麼是「家裡人」、何為「家裡事」。
有一股不服輸的幹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科技投入在治安管控方面不斷加強,視頻偵查已成為公安機關重要的偵破手段之一。2013年4月,王旭東進入義烏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工作,一直奮戰在視頻偵查的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懇懇。「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王旭東說,他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尤其是通過視頻倒查發現線索,幫助民警一舉破獲案件時,頗有成就感。
工作搶著幹、凡事爭第一,王旭東心裡蘊藏著一股不服輸的幹勁。他始終用心投入工作,用腳步丈量轄區地域,練就了「活地圖」。只要你說出大致方位,他就能列數出周邊的治安監控或社會監控,案子該從哪裡入手進行監控倒查,馬上在他腦子裡顯現。「有活幹,我會馬上想到王旭東」,民警楊強浩說,「他很勤快,不會推脫,幹活也細緻,很給力」。
點點滑鼠,幾秒鐘就能鎖定嫌疑人,這只是電影大片裡的情節,真實的視頻偵查是個極其枯燥、辛苦的活兒。短短幾秒鐘或一閃而過的畫面,也許就是案件的突破口和關鍵點,但要抓住線索,卻要花費不少心血。接到報警,王旭東就同步上案,對案發現場的監控進行調取、回放、分析和應用,尋找線索,為民警破案提供參考。
王旭東與搭檔深夜走訪現場
「有時候,我們會反覆回看視頻,對同段視頻看十幾遍都有」,王旭東的搭檔龔海龍說,他這個人幹活不要命的,連續加班幾天不睡,盯著電腦熬紅了雙眼,實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
上半年,王旭東和龔海龍密切配合,通過視頻偵查協助破獲侵財類案件72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9人,其中刑事拘留21人,行政拘留48人,每月成效均名列前茅。
6月底,稠江街道新屋村發生拉車門盜竊案件,王旭東對監控一幀幀、一個點一個點進行倒查回放,先是鎖定嫌疑人,再是捕捉到作案車輛,後又識別出精準車牌等線索。嫌疑目標反偵查意識極強,視頻跨度長達5、6個小時,最終案發後20個小時內,警方在江東街道青口租房內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成功破獲系列盜竊案件。
有一腔為群眾的熱情
「把報案人、受害人當成家人看待,把他們的事當成家裡事去做」,王旭東對所長經常掛在嘴上的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並在實際工作中去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從事輔警工作前,王旭東家裡曾經遭受過小偷光顧,放在床邊的衣服褲子被小偷從窗口用竹竿「釣」走,損失了千把塊錢。所以,他非常憎惡小偷小摸行為,對老百姓報警後的心理感同身受。王旭東說,小案關係大民生,影響安全感和滿意度。有些案子偷走的東西價值並不大,但對受害人來說有可能就是「全部」。
電動車被盜是常發性案件,王旭東尤為上心和用功。除了運用監控倒查外,還藉助於「物聯網」系統,對車輛軌跡進行追蹤和定位,不斷擴大和延伸範圍,積極查找案犯可能丟棄或藏匿的地點。去年以來,王旭東和搭檔幫助所裡追回被盜電動車20餘輛,為群眾挽回了損失。
「光靠熱情還不夠,還要動腦筋、想辦法」,王旭東認為,幹視頻偵查這一塊,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必須具備超常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要大膽假設,找對偵查的方向,反覆回放、快慢結合,從穿著打扮、使用交通工具、體貌特徵等「碎片」中仔細尋找蛛絲馬跡,「發現錯了,再繞回來嘛」。他笑著說,破了案,為老百姓追回贓物,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幾天勞累的疲憊感會在抓獲嫌疑人的那一刻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