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異鄉 心念桑梓 臨海千餘鄉賢返鄉記

2020-12-10 浙江在線

2018-05-22 07:2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施佳琦 記者 丁珊 市委報導組 陳耿 洪潔

核心提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人才的貢獻和推動。其中,事業有成、眼界開闊、心念桑梓的鄉賢群體無疑是鄉村人才的重要構成部分。如何充分發揮鄉賢的作用?2017年以來,臨海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吸引了1000餘名鄉賢結對幫扶村莊。他們發揮自身資源、人脈優勢,把先進理念和優秀項目帶回家鄉,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受到了村民歡迎,也助力鄉村振興。

五月的風,捎來東海的味道。

在深圳從事建築工程行業30多年的浙江東源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君林,又一次回到家鄉臨海市杜橋鎮橫岐村。在村裡轉上一圈,只見河岸、老房正在翻修,汙水管道正在疏通,涼亭、公園已初見雛形,李君林感受著這片土地迸發的活力,滿懷對未來的信心。而作為催生這場變革的鄉賢之一,他深感欣慰,「家鄉確實大變樣了」。

東塍鎮東溪單村鄉賢為老人過重陽節。

牽引著李君林一次次回到故土的,是臨海自去年以來將離鄉求學、從政、經商的外出精英,以及在農村投資創業的外來精英、本土人才作為現代鄉賢群體,開展的「千名鄉賢幫百村活動」,通過鄉鎮(街道)鄉賢聯誼會建設,以鄉情為紐帶,以鄉愁為羈絆,積極引導鄉賢反哺家鄉,不斷吸引資金回流、企業回遷、項目回歸、人才回鄉。截至目前,超過1000名鄉賢結對幫扶37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建立合作意向項目530個,預計投資超過270億元。

對生於鄉村、告別鄉村,如今又回到鄉村的人們,家鄉有什麼樣的期待?客居異鄉、心念桑梓,鄉賢的命運怎樣與新時代的鄉村振興相連?他們又給村莊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初夏時節,記者走進臨海,聽千名鄉賢返鄉的故事。

A

回故土吧,

鄉間發出呼喚

午夜夢醒,胡德兵憂心起村莊的未來,再難入眠。

幾年前,在北京經商、辦企業,通過10餘年努力,成為北京臨海商會執行會長的胡德兵回鄉探訪。令人詫異的是,那時的家鄉——永豐鎮石鼓村,竟與他離開時沒多大差別:自來水斷了好幾年,村裡沒有一寸水泥路;因為環境髒亂差,從自家走到村那頭的奶奶家,必須一路捂著鼻子……作為當地典型的「民風彪悍」村,村裡矛盾不少,村民對村兩委幹部失去信心,石鼓村發展一度停滯。

考慮再三,胡德兵找到老村主任表示:他要回村,利用自己的人脈、財富和經驗,帶領家鄉發展。

第二年,村兩委班子改選,胡德兵通過競選成為村幹部,此後便一心撲進了村莊建設中。但村莊積弊已久,憑藉一人之力,始終難以打開局面。儘管投入了大量精力、財力,但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推進依然緩慢。

除了村情複雜、治理難度大,產業發展慢、項目引進難等問題,也一度困擾臨海許多鄉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缺資金、缺技術,最主要還是缺人才。」臨海市委書記蔡永波說,近年來,在培育鄉村建設、治理的人才隊伍時,他們注意到日漸龐大的現代鄉賢群體。

東塍鎮鄉賢為老人拍攝寫真。

這個群體,既包括改革開放浪潮中,一代代離鄉求學、從政、經商,並在城市積累了資源、人脈等優勢的臨海在外精英,也包括在鄉村投資創業,獲得了一定聲望的外來人員和鄉土人才。

「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明中,鄉賢群體在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蔡永波說,當前鄉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極大變化,但重塑鄉賢文化,優化鄉賢回歸環境,吸引鄉賢用自身學識專長、創業經驗、文化情懷反哺家鄉,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事實上,鄉賢自發回歸、輔助村莊治理的事例,在臨海並不少見。早在11年前,為提升村民道德素養,東塍鎮東溪單村以慈孝文化為切入點,動員在外鄉賢出資成立了孝心、教育獎勵等基金會,獎學助教、扶貧幫困。來自各行各業的鄉賢力量被集結起來,助力培育文明鄉風,東溪單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慈孝村」。

「毫無疑問,許多鄉賢有著濃濃的故土情結和家國情懷,也願意回到鄉村、參與建設。」臨海市委統戰部部長盧才超告訴記者,2016年初,他們做過一項普查,全市1021個村(社區)中,有3536名鄉賢有回報家鄉的意願。

那麼如何暢通鄉賢返鄉之路,如何將他們自發回歸的行動演變成一種潮流?2017年春節開始,臨海19個鎮(街道)成立鄉賢聯誼組織,建立鎮級鄉賢交流平臺,向3000餘名鄉賢介紹村莊、項目信息,發出「招賢令」。同時完善鄉賢履職激勵機制、榮譽授予機制和公益捐建冠名制,鼓勵有品德、有能力、有公益心的鄉賢加入鄉賢會,建立政府、村兩委、群眾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鄉村治理體系。

「與以往零散、自發的鄉賢回歸不同,我們希望構築一套完善的政策體系,確保鄉賢返鄉投資和參與鄉村治理的連續性和有效性。」盧才超說,截至目前,臨海市已有千餘名鄉賢與37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結對,助力鄉村振興。

B

鄉村治理,

我們共同參與

「吸引更多鄉賢,是否能加快家鄉建設的步伐?」胡德兵想。為此,去年正月裡,他「偷偷」跑到東溪單村去觀察。

這天,正巧是東溪單村一年一度的「慈孝日」。在村口主題廣場上,全村500多名老人與鄉賢分桌圍坐、其樂融融。繞著村子轉了兩圈,看著村民臉上的幸福笑容、整潔的村容村貌和科學的村莊規劃,胡德兵逐漸打消了對鄉賢幫扶的疑慮。

回村後,他便在石鼓村成立了村級鄉賢會,隨即將全村劃分片區,發動村幹部一起入戶走訪,核對鄉賢信息和意願,一一打電話、發微信聯繫,前後歷時3個多月,聚集了50多名鄉賢召開了第一次座談會,共同商議村莊的未來。

永豐鎮鄉賢到大洋村進行義診。

今年年初,在幾位鄉賢的溝通幫助、入戶說服下,石鼓村盤踞省道兩側長達38年之久的「馬路菜場」終於被拆除,了卻了胡德兵的一樁心頭大事。在鄉賢「智囊團」出謀劃策下,村裡還租借到已經空置的原台州市戒毒所大院,啟動建設現代化農貿市場。圖紙上明亮的樓房和清爽的鋪位,讓村民紛紛點讚,「沒想到,村裡的菜市場還能建得這麼洋氣」。

「前不久開村民代表大會,幾個組長主動站出來說『村子環境不夠好,得好好整治整治』。」胡德兵感嘆,短短一年,他對家鄉的情緒,從灰心失望重新變得信心滿滿,「鄉賢回歸,我們最受益的不是帶來了多少項目、資金,而是他們起到的紐帶作用。在幫扶的過程中,村民重溫先輩和諧相處、奮鬥開拓的歷史,也回顧童年、青年時代在村莊度過的美好歲月,鄉情得以激發,人心得以凝聚。」

作為推動東溪單村鄉賢文化建設的一員,多年的鄉賢治村經驗也讓永豐鎮鎮長單益波相信:人是鄉村治理和發展的核心。

去年4月在牽頭組建永豐鎮鄉賢會後,單益波把家鄉東溪單村的經驗帶到了永豐,先後成立了鎮級決策建議「智囊團」、創業致富「導師團」、糾紛調解「老娘舅」、慈善公益「志願隊」等,共有215名鄉賢參與。

在永豐鎮浦葉村,以前由於幹群矛盾頻發,村幹部換屆選舉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但去年的換屆工作卻十分順利。原來,4月應聘成為糾紛調解「老娘舅」後,鄉賢李達慶主動請纓,放下手頭的生意,花了個把星期時間,與村幹部一起,走村入戶細心調解,最終讓換屆工作有序推進。

如今,在整個臨海,像胡德兵一樣參與鄉村治理的鄉賢,已不是個例。永豐鎮就有40餘名鄉賢進入村幹部隊伍。他們中,有些是退休的學者、官員、企業家,有些是在鄉村創業的精英。他們從鄉村走出,現在又返回故鄉,盡己所能奉獻家鄉,催生著鄉村更多的可能。

C

更多活力,

正在鄉野湧動

在杜橋鎮橫岐村,李君林重複著往返家鄉和深圳的行程。

30多年前,他和弟弟李君地一同離開橫岐,外出從事建築工程行業,積累了閱歷,也積攢了財富。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圳,從自家落地窗望向遼闊的大海,李君林常常想起兒時嬉戲的小河塘。時空的阻隔,讓他只能通過回憶來描摹鄉村的模樣。

今年春節,趁著走親訪友的空隙,橫岐村村支書陳學國邀請李君林在內的20餘名鄉賢坐在一起,成立鄉賢會。「五水共治」、文化禮堂建設、老年照料中心規劃、農村醫保服務……當橫岐村近年來發展的成果一一展現在眼前時,李君林意識到:新時代的鄉村正在醞釀更大的蛻變,而他正有機會參與家鄉振興的進程,「陳書記,有什麼項目村裡開出來,我們出資!」

座談會後,鄉賢們在陳學國帶領下,在村裡走了一遍又一遍。

面對村民增收致富的呼聲,鄉賢建議繼續發展現代種植養殖業,與國際市場接軌,同時開發觀光體驗園區,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道路;針對村民普遍反映的私家車越來越多、村道交通無序的問題,他們商議決定在村內多處建設停車位;在承載著鄉賢共同記憶的河塘,排汙、清淤工程提上日程……

鄉賢帶客戶考察水果基地。

不到兩個月,18個建設項目、180餘萬元投資金額,就由20多名鄉賢自願出資籌集。「村莊建設前後的照片都要保留下來,我們要成為臨海鄉村農業發展、產業振興的典範。」陳學國信心滿滿。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發展鄉村經濟,也是鄉賢工作的主要目標。」在盧才超看來,引導鄉賢反哺鄉村,既能帶來資本、技術等,也能幫助建立決策智囊庫、創業導師團等,幫助農民、農村順利融入現代化進程,共享發展紅利。

在水果種植產業效益偏低的永豐鎮,通過鄉賢引薦,鎮裡與省農科院和農業廳的專家建立合作,並爭取到了省裡相關幫扶項目,走上「小水果」抱團發展、農旅結合、產村融合之路。剛剛過去的櫻桃採摘季,當地不少農業合作社的本地櫻桃,賣出了高於市場價兩倍的價格,一些優質品種還遠銷加拿大、美國等地。

白水洋鎮裡,鄉賢朱永興投資1.8億元的「桃花源記」養老綜合體項目即將開工建設,預計將帶動全村百餘戶村民增收;在鄉賢朱冼創辦的琳山農校,成立了鄉村振興鄉賢人才服務團,鎮上已有70多位青年農民參加了培訓;全鎮13個行政村聘請了大學教授、農技專家等46名鄉賢作為鄉村發展顧問,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扶助或技術支持。

在營造慈孝文化的同時,東溪單村的鄉賢還組織開辦電子商務培訓班,帶動村民發展生態種植;鄉賢梁光偉計劃在邵家渡街道,投資近百億元建設熊出沒文旅小鎮……

據統計,截至目前,臨海市已實現鎮(街道)鄉賢聯誼會組織全覆蓋,建起142個鄉賢交流平臺,發布1800餘條宣傳信息,在外鄉賢已建立合作意向項目530個,預計投資超270億元,並已幫扶264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實現消薄增收。盧才超告訴記者,接下來,臨海還將以「我的村莊我的夢」為主題,鄉賢為村莊出謀劃策、共同規劃,打造「一村一夢想」「一村一產業」「一村一特色」。

臨近傍晚,杜橋鎮中心街道上沿街五層的「杜橋鄉賢館」裡,依舊人來人往。許多離鄉大半生的鄉賢特地帶著子女來到這裡,緬懷先賢的功德,也講述當代鄉賢的風採事跡。他們希望,「崇德向善、澤被桑梓」的情懷,能一代代傳承,在這片土地上開出燦爛的花朵。

1526945337000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 鄉賢反哺】鍾利達:情系桑梓 心念家鄉
    【鄉村振興 鄉賢反哺】鍾利達:情系桑梓 心念家鄉 2020-12-03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暢敘桑梓情 共謀新發展--龍泉市蘭巨鄉第一屆第三次鄉賢聯誼會勝利...
    暢敘桑梓情 共謀新發展--龍泉市蘭巨鄉第一屆第三次鄉賢聯誼會勝利召開 2020-12-09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茂名商會鄉賢企業家返鄉考察
    茂名網訊 11月19日,電白區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家鄉人——廣東省茂名商會鄉賢企業家返鄉考察團。當天,召開了交流座談會,區領導譚劍鋒、阮漢、黃東明、楊德賢、李院新、許女敏、陳偉敏,與廣州金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茂名商會會長鄭龍輝等28名廣東省茂名商會鄉賢,暢敘桑梓情誼,共商電白髮展藍圖。座談會上,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德賢代表區委、區政府向鄉賢企業家返鄉考察團通報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傳承公益事業,不忘桑梓回報家鄉的松陽兩代臺胞鄉賢
    它的創辦人是——愛國愛鄉的臺胞鄉賢劉紅梅女士。創辦醫院,造福鄉梓劉紅梅從小生活在松陽縣新興徐鄭村。在那動蕩和憂患的年代,家鄉缺醫少藥,自己的親人眼睜睜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給她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兩岸開放後,她念及家鄉醫療落後,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身體力行。
  • 松陽板橋鄉賢返鄉治村大顯身手
    潘國強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鄉賢,18歲就外出闖蕩,此前在溫州一家閥門公司擔任總經理一職長達10年之久,主要負責產品技術管理和黨建工作,具有較強的管理和經濟發展能力。情系故裡的潘國強下大決心,辭去了年薪30多萬元的工作,依然選擇回報桑梓。外出多年的經歷,為他增添了閱歷和眼界,讓他具備了較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 客居異鄉孤獨寂寞時吟唱的唐詩
    今天我們一起吟唱兩首白居易客居異鄉時的詩作。如果你也是一個人在外打拼,或者在外面出差不能回家,那麼這兩首詩一定能引起你的共鳴。望驛臺白居易靖安宅裡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明媚的春光中,你在異鄉的旅館裡孤獨地坐著,想起了家中窗外的柳樹,這個時候也應該是柳絮飄飛了!再看看外面滿地的柳絮,這柳絮莫不是就是從家裡的柳樹上飄過來的吧?自己就像這柳絮一樣身不由己,全憑風兒吹到東吹到西。我們看著同樣的春色,家人想念我的時候我也在想念著家人。
  • 南陽市臥龍區委書記致信在外鄉賢 感謝其為家鄉所做貢獻
    一夕海上月,萬裡故園心。近日,在中華傳統佳節——中秋節到來之際,南陽市臥龍區委書記高賢信代表臥龍區委、區政府和94萬父老鄉親致信在外鄉賢,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心繫故土,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
  • 青岐閣美村喬林陸公祠:三江潮起是故鄉 最是鄉賢報桑梓
    西、北、綏三江匯流處,思賢滘畔,西南街道青岐閣美村裡,情系桑梓的「根」文化綿延流轉。百餘年來,革命烈士陸偉昌從廣州傳回革命火種,返鄉與族人休戚與共,吹氧助燃三水早期農民運動;旅港鄉賢陸吉慶、陸偉揚父子離土不離根,為家鄉建設、公祠重修出錢出力……「喬祖根深遠,林生遠流長」。
  • 永川成立鄉賢文化促進會 將凝聚鄉賢力量反哺「桑梓」
    近日,永川區鄉賢文化促進會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從鄉賢評選到如今,永川有了專門的鄉賢組織,藉助於鄉賢文化促進會這個平臺,永川鄉賢將通過系統的規劃,凝聚鄉賢力量讓鄉賢文化形成「鄉賢效應」。    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村落被遺棄空置,農村生產經營方式、利益格局、社會結構、組織形式、人口構成正發生深刻變化。
  • 情系桑梓,心念家鄉丨富陽勤功村成立鄉賢理事會
    10月7日,富陽大源鎮勤功村鄉賢會成立大會召開,審議通過《勤功村鄉賢理事會章程》,選舉產生以張文法為會長的鄉賢理事會班子。會前,鄉賢們參觀村養老院、駱氏宗祠,踏看下泉山等拆整區塊,感受家鄉新變化。「自2017年村支兩委換屆以來,我們破解了很多民生問題,全部完成了三年創業承諾。
  • 婺城鄉賢會造福桑梓 為村莊發展提供新動能
    12月14日,隨著2020年第一場瑞雪的降臨,蔣堂鎮鄉賢聯誼會的年終理事會在蔣堂書香文化禮堂內順利舉行。近年來,蔣堂鎮充分發揮鄉賢這份寶貴資源,以建立鄉賢會為載體,以鄉賢聯誼組織為平臺、以鄉情親情為紐帶,以凝聚智慧、集聚力量為抓手,以助力產業發展、參與社會治理、引領鄉風文明、投身公益事業為目標,引導發動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充分調動廣大鄉賢回報桑梓、建設家鄉的積極性,為傳遞鄉賢反哺桑梓之情,凝聚鄉村振興戰略人才力量。2018年12月31日,蔣堂鎮首屆鄉賢聯誼會正式成立。
  • 情系桑梓 凝聚合力 |富春街道鄉賢商會攜手共謀發展
    情系桑梓 凝聚合力 |富春街道鄉賢商會攜手共謀發展 2021-01-12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杭鸕鳥鎮:鼓勵支持鄉賢返鄉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鸕鳥鎮大力鼓勵鄉賢返鄉創業,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為了加強聯繫,鸕鳥鎮建立鄉賢名錄庫,對曾經和現在長期居住在鸕鳥的各領域社會賢達人士人才進行調查摸底梳理,建冊並與他們建立起有效的聯繫。  「鄉賢庫中,有法院院長,有退休的美院副院長,還有知名企業家,他們回歸故裡,發揮餘熱,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農文旅發展。」鸕鳥鎮主要負責人表示,特別是鄉賢中的黨員,在鄉村振興中起到引領作用。
  • 匯聚鄉賢心 共築扶貧路 昭山這場座談會很暖心!
    「我是土生土長的昭山人,非常高興能為家鄉脫貧攻堅盡一份力」「我們想成立一個扶貧基金,為困難老鄉提供後盾支持」「我們不僅僅是要為扶貧事業『輸血』,更要『造血』,讓先富帶後富」……6月5日,一場暖心而熱烈的座談會在昭山鎮七星村組織活動場所舉行,該村鄉賢代表與區、鎮、村幹部匯聚一堂,暢談扶貧心聲,以實際行動助力精準扶貧,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大咖返鄉行·泰州】悠悠桑梓情,思源報春暉!30位海內外鄉賢回家...
    悠悠桑梓情,思源報春暉。
  • 我們在指尖上傳承非遺文化——省臨海監獄千餘罪犯參與紙藝文化傳承
    能剪出『江南長城』的綿延逶迤,剪出『孔雀開屏』的勃勃生機,剪出『男耕女織』的怡然自得,我是臨海本地人,在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居住了40餘年,卻在監獄裡第一次了解、學習、接觸了臨海剪紙藝術,並感受到剪紙藝術傳遞的深厚文化底蘊。」罪犯黃某說道。
  • 八婺新春話桑梓⑦ |浦江:群英聚力興家鄉 故土情深寸心知
    編者按:盼望「鳳還巢」, 佳節話桑梓
  • 【大咖返鄉行·宿遷】鄉音不改、鄉情難忘,宿遷鄉賢嘉賓為家鄉發展...
    5月20日上午,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暨首屆全球蘇商大會在南京開幕,1200多位海內外、省內外鄉賢嘉賓應邀參會,重溫鄉音鄉情,感受家鄉變遷,促進交流互鑑。   在眾多參會嘉賓中,共有宿遷籍知名人士30多位。大會期間,速新聞記者採訪了我市3位鄉賢嘉賓,了解他們與宿遷之間的關聯,傾聽他們對宿遷發展的意見建議。
  • 參加2019世界舟山人大會 普陀鄉賢情系桑梓出謀劃策
    來自海內外近百餘名普陀籍傑出鄉賢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濃濃桑梓之情,同謀未來發展大計。邊聽邊看邊互動,在普陀城市展覽館,鄉賢代表對家鄉變化讚不絕口。聊回鄉見聞、話未來發展、匯前沿思潮……在鄉情懇談會上,鄉賢代表暢所欲言、出謀劃策。
  • 共敘桑梓情誼,共謀家鄉發展!所前召開鄉賢聯誼會
    共敘桑梓情誼,共謀家鄉發展!所前召開鄉賢聯誼會 2020-10-2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