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2020-10-23 上海畫廊老大

1、霜降: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

2、秋暮:指晚秋或暮秋的時節,即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

3、露成霜:霜降節氣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前後,天氣變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農曆)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裡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

4、凝結:是指氣體遇冷而變成液體,如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此處指露水凝結成霜。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

5、荷敗:指荷花的衰敗。因為「霜降殺百草」,「風刀霜劍嚴相逼」,無情而殘酷的寒霜,使池塘中的荷葉此時也紛紛凋零、敗落。

6、蕭瑟: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一般作為形容詞使用,形容環境冷清、悽涼。

7、棉白:指白色的棉花(纖維)。

8、採收:指農民們採摘白棉,備作織布等用處。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之十——霜降
    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的一部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唯美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霜降,為之一。上古時代以「鬥柄指向」劃分節氣,當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戌位(西北方),為霜降節氣。漢至明末,以「平氣法」(時間平均法)劃分節氣,用圭表測日影確定冬至日,以冬至為起始,每個節氣間隔時間約15天,霜降約在冬至後300天。清初(1645年)起至今,以「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210度時,為霜降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來源:中國氣象網2018年10月23日19時22分,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便為「霜降」。節氣釋義每年的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節氣。
  • 【霜降】二十四節氣 今日霜降
    但這「霜降」節氣,雖在秋天,卻已有入冬之感。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23日7時0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霜降」》沈癸酉今日霜降: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二十四節氣 | 霜降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時節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圖]
    2013年10月23日,今日霜降 中國網圖片庫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霜降節氣的風俗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由來
    2019年10月24日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了,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那麼霜降有什麼習俗呢?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由來  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霜降
    節氣在秋天的最後一站,霜降,已經踩著冬天的步點兒急匆匆的趕來了,順便還帶來了連綿的秋雨和呼嘯的北風,氣溫計上的水銀柱一個勁兒哆哆嗦嗦的向下滑溜,恨不得鑽到什麼地方藏起來。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除了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貼膘儲備能量之外,聽上去似乎也是很有儀式感的樣子呢。
  • 霜降,豫西山區的人們吃這種水果……(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明日是霜降,這是一年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明日是霜降,這是一年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時至暮秋,天氣漸冷,早霜始降,距冬日僅一步之遙。洛陽市著名民俗學家劉百靈說:「霜降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霜降表示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
  • 「莊家院」講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二十四節氣圖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時候、氣候、物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探索二十四節氣,了解中華衣食智慧!都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我國文化源遠流長,物產豐富,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生初霜的現象。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霜降節氣的傳統習俗、飲食養生、農事知識
    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二十四節氣解》載:"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品讀《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了解霜降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了解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裡霜。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霜降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霜降 2020-10-23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一、胃病患者 飲食宜蒸、煮、燴、燉    霜降時節的氣候特點是陽氣微弱、陰氣強盛。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會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會被擾亂。二、「老寒腿」復發 半蹲晃膝要不得    人到老年,膝關節由於長年磨損,最易老化。天氣一變化,更容易復發。
  • 二十四節氣|霜降,秋天的最後一站
    霜 降 AUTUMN 霜降,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秋天將畫上句號,也就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_中國氣象局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10月22日06:26
  • 【中國非遺】二十四節氣:今日霜降
    節氣霜降,十月節。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裡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 二十四節氣詩:霜降其二
    《霜降其二》   作者:邱承彬   蒿柳金黃矮櫻紫 葉欒梢紅枸杞低     章丘大蔥(董文宗攝影)   霜降簡介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天氣漸寒始於霜降。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